第5章 散文篇一 我想我会长大的
再一个群山包围的小山村里,居住着数十户人家,这个山村的人世代为民,大家大多拥有相同的姓氏,在同一片土地上耕作。
村子的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水,山峦起伏,绿树成荫,山脚下有清澈的溪流缓缓流过。
这个山村叫龙塘村,村中的人大多居住着木瓦房,很少有人住水泥砖建造的房。
山腰间有一个其貌不扬的木瓦房,上面是整齐的瓦片,房子后面陈旧的杂草,交错杂陈,西边不远,还有小片竹林。
2013年,在我五岁时,跟随着父母妹妹来到了这个家,准确来说是我十多年前的家。
我在那个时候也是第一次才知道,原来我还有两个哥哥,有外公外婆,有许多的亲戚,而这个地方,将会承载了我五六年的时光。
第一次来到村里,在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有个慈祥的老太太递给我一块花生牛轧糖,我揣在手里许久,直到快化了,才慢慢撕开包装吃下。
这就是我对外婆的第一印象。
她当时说着我根本听不懂的方言,接糖的时候还礼貌疏离的道了声谢,也是在好几天后才明白,她是我的外婆。
第一次吃晚饭的时候,吵着闹着要勺子,第一次在农村上厕所,受不了旱厕的味道,差点吐出来。
房间不多,一共就三张床。八口人三个房间是怎么住的呢,我和外婆,妹妹睡一张床,两个哥哥和外公睡一块,父母睡一张床。
床很大,几个人睡在一起并不拥挤,但是我记得那晚很久很久都没睡着。
昏暗发黄的灯光,空气中还有木头腐烂的气息,肉眼可见的蜘蛛网,蚊帐上可能还会有小虫子煽动着羽翼振翅欲飞。
我的两个哥哥对这个我新来的妹妹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因为当时我妹还小,说话都说不清楚,虽然我口齿不清晰,但是也还是能勉强和他们聊几句。
我给他们讲了我在城里幼儿园的所见所闻,讲他们曾一无所闻的知识,讲述着他们从未见过的外面的世界,殊不知以后我也会成为他们。
冬天很快的过去,春天到来之际,父亲先离开出去打工,母亲送我上了村里的幼儿园。
我当时好像意识到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离以前在城里的生活越来越远了,我接下来的十多年,可能就会在那个山村里度过。
幼儿园隔得很远,每天要走四五十分钟的山路,要爬好几座山到另一个村庄里上幼儿园。
幼儿园很小,但也有四五十个人,根本没有什么娱乐设施,和我在城里上的幼儿园大相径庭。
我是曾在城里上过一年多幼儿园的,当时的我不明白,在幼儿园学的知识,甚至是我在小山村三四年后才能接触到的,有些甚至是我在小山村待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
我或许是因为在城里上过幼儿园的缘故,比同龄的孩子们表现的都更加优异一些,幼儿园的我就已经会一二年级的数学题,会读英语单词了。
我曾以为习以为常的教育却是这个小山村中稀缺的资源。
我聪明吗?并不。我只是见识的比较多罢了,要是我没有在城里上过幼儿园,我想我会和那些1到100都说不清的同学们一样。
我或许是该庆幸,或许也是一种悲哀,我常常在想,要是我没有在城里待过,或许会心安理得的接受这巨大的差异。
我当时没有愤愤不平,那时的我像只骄傲的孔雀接受着老师们的夸赞,我觉得我是优秀的,觉得我比常人都厉害很多,常常会产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优越感。
也是到三年级时,我曾自以为我是个很有天赋的人,可是和别人的努力比起来,终于开始变得一文不值了。
一二年级的时候都曾是班级中的佼佼者,都是别人口中的好学生。
我是好学生吗?其实也不是。落后的教育在那个不发达的地区,60,70分已经算是高分了。
在三年级的时候,自己的学习一度达到低谷,原因有很多,老师是乡村教师,上课的方式只是对着课本念一遍,剩下的只能靠学生自行领悟。
甚至一个老师在不懂英语的情况下来教英语,一个老师教两三个科目,班上普遍都成绩不好。
或许是自己当时太高傲了,仗着自己以前成绩比他们好,便太过骄傲自满,可我却忘了,水满则溢。
三年级的时候,我有两个科目没及格,在那个寒假,我受到了很多嘲笑,哥哥的,父母的。
我像犯了罪一样受到无数责骂和指指点点。
不过再后来心态也还是及时的调整了过来,成绩虽然还没有恢复那种很高的水准,但也保持在了及格线以上。
那个时候没见过智能手机,见到的大多是老年机,唯一了解外面的来源就是书中的课本。
当时曾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内心迫切地想要一本安徒生童话,那个仿佛成了我的执念。
在第一次听海的女儿的故事的时候,就深深地迷上了那本书,那个小小的愿望也是值得好几年后才能得以实现。
我总是会和外公外婆发生冲突,穷人的家庭本身就大多不睦,总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计较很久。
我性格内向,脾气一向温和,但是家里人通常喜欢用暴力或者是语言来解决问题,我或多或少也受到了影响,我也变得越来越暴躁易怒。
我以前经常离家出走,我向往外面的世界,我讨厌我的原生家庭,可是那个我无力改变。
我所经历的看似有无数的道路供我选择,却好似提线木偶一般早被安排好了一步动作。
我喜欢看电视,喜欢看各种各样的动画片,在落后的山村中,一台破旧的老旧电视,却是我除了书本另一个能了解外面信息的来源。
我是老人们口中很馋的孩子,我好像都一直很饿,在学校的时候,当时并没有吃早餐的概念,只给一块零花钱,一块钱是我当时最重要的全部,学校的小卖部总有着各种各样新奇的零食。
我很挑食,吃不惯腊肉的味道,并非是不好吃,而是油腻的味道让我难以接受,即使我不喜欢吃腊肉,外婆也很少会炒腊肉,只有逢年过节或者有客人来的时候才会舍得割下一块用来做菜。
那时的我很喜欢吃鸡蛋,可是鸡蛋是要攒来卖钱的,我要央求外婆好久才能在煮饭的时候煮一个鸡蛋。
平常吃的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蔬菜,一年到头几乎也吃不了水果,除非是有客人来的时候能提上一袋。
我很喜欢吃葡萄,可是我吃葡萄的次数在那整整五六年内屈指可数。
我很少穿新衣服,身上的衣服大多都是二三十块的,甚至我穿过的旧衣服还要再给我妹妹穿。
从小到大,我就是只有过一条裙子,就一条橙白相间的裙子我穿了整整四年,后来是实在穿不上才舍得丢弃。
大家都是农村的,家庭情况也都大同小异,那时心里倒也没有什么巨大的落差感,只是听说同学要转到城里去上学了,还是不由得会羡慕。
我讨厌寒假,我和哥哥们都不喜欢寒假,一到寒假,我父母便从外地回来了,或许只有我妹妹才真心盼望他们归来。
我不想看到外出务工辛苦了一年了才回来一次的父母,是我不懂的心疼他们吗?并不,家中所有长辈长期用苦难来教育孩子时,我心疼且理解他们的不易。
我会尽量不惹事,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会帮忙带妹妹,大一点了也会和哥哥们在山上砍柴。
我的父母是普通的工人,他们接受了自己的平庸却接受不了孩子们的普通。
会讲一堆大道理,会不停的否认和打击,我的父亲喜欢动手打人,也家暴过母亲,家里的四个孩子几手都挨过他的巴掌。
他打人的原因常常是一些微不足道细枝末节的小事,一个碗摔碎了都能成为他拉出来大做文章的大事。
我会感到不平,似乎没有人理解我,父亲打人时从不会打妹妹,我的记忆中他几乎没有打过,最严重的也只不过是责骂几句。
长辈所有人的教育都是要大的让小的,从我幼儿园开始,在我妹还没上学的时候,外公外婆就诉我和哥哥们凡事都要让着她,父母也比较偏向妹妹。
不过在我知道是不被在乎的那一个的时候起,倒没有对他们报有太大的期望了,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的我,没必要像乞讨的人一样祈求所谓的父爱,母爱,那些对我而言累赘罢了。
小学的人数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少,大多数人不是去了城里,就是去了镇上的小学上学。
在我10岁那年,去了镇上的小学上五年级,成了一个住宿生,家到学校往往要走一个多小时,要爬好几座山,一周才能回一次家。
镇上的小学比村里的大很多,人数很多,教学环境也比村里的好了不少。
我是幸运的,遇到一个特别负责的好班主任,他是班主任,也是数学老师,老师是十分严厉的,但却比那种只会照着书上的内容来读的老师好太多了。
那时我的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那时的我是别人口中聪明懂事的孩子。只是我从未得到过家里人的鼓励和认冋,他们总是认为我还不够好。
在五年级时,家里有了些许存款,想着在老家修个房子,因为房子的事,爆发了很多矛盾。
短短一年多,父母和外公外婆分家,我们兄妹四个离开了外公外婆和父母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