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本发展报告:反贫困之路(2021)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贫困界定:历史范畴与发展概念

关于“贫困”(Poverty),在词源语义上,可以直白地看作“贫苦穷困”之简称,或“因贫穷而生活窘困”,故曰“贫困”。也就是说,它是指由“贫穷”(Poor)导致的一种“不堪”或“困难”(Depressed)的状态,在词语意义上通常与“富裕”(Wealth)相对,故有“一个世界两条道路,一条走向愚昧贫困,一条走向繁荣富强”之类的说法。“贫困”的语义所指,不仅是一种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源条件匮乏的状态,也是一种社会精神生活现象,故有“无产阶级的贫困”“经济贫困”与“经济学的贫困”乃至“哲学的贫困”等说辞。

为什么说贫困是一个历史范畴和发展概念呢?说贫困是一个历史范畴,意思是它与人类历史共始终,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故人们在界定与描述贫困的时候,不可以脱离特定的历史现实背景。或者说,如果脱离特定的历史及现实环境来说贫困,是没有针对性甚或不着边际的,因而是没有实质意义的。说贫困是一个发展概念,不仅是指它与人类发展指向、阶段和水平紧密相关,而且特指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发展经济学研究领域及国际经济合作与开发实践活动所涉及的一个关键词或核心术语,更与我们的“中国人本发展报告”主题直接相关。

2006年,笔者在《人本发展经济学》一书中曾明确指出:一般地,可把“发展”说成事物(特别指人类社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既有量变又有质变的自然历史演进过程。如果要突出发展的“人本”含义,那么可以说,“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如果我们将“自由”推广为衡量“人的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那么可以将发展定义为“人类在自然历史演进中不断追求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或者说,发展是人类为维持生存、实现独立自主和获得自由而不断增进其力量和价值的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从人类“理性”追求的角度引申出基于三个层次自由的发展含义,并以推广的“马克思(三域耦合)社会再生产图式”为基础框架,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以自由看待发展”的观点,就可以在宏观动态上描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本自由指向,从而正面阐释“发展是拓展人类主体性自由”的主题思路。[1]以此为理论坐标系,我们可以把贫困定义为所必需的“基本可行能力”(Basic Capability)被剥夺而导致的人本自由发展空间受限状态,并在三个维度上全方位审视贫困作为历史范畴与发展概念的基本含义。

其一,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自由意味着:人类在自然界生存竞争中逐步减轻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对人的绝对压迫、约束和限制,人们具有不断增强的物质生产力,即通过物质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基本生存资料的能力,从而能够体面地过上衣食无忧、自由自在的小康生活。在这个意义上看待贫困,其基本含义就是缺乏赖以生存的农产品、工业品及住房条件而导致在衣食住行生存自由空间层面的一系列基本可行能力缺失并由此造成的物质性匮乏状态。在市场经济形态上的关键标志就是低收入及支出受限,故可主要以家庭人均收入(支出)水平及成员从业就业失业状态加以描述和度量。

其二,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看,自由意味着:人类在社会活动内部逐渐摆脱动物群居生存竞争的自然蒙昧状态,能够逐步借助不断完善的社会契约(特别是法律制度)来理性地界定、规范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从而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在平等公正的社会秩序下最大可能地获得真正的个人自由。在这个意义上看待贫困,其基本含义就是家庭生活状况、受教育机会及医疗健康保障等导致社会自由空间层面的一系列基本可行能力缺失或功能性障碍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性溃败状态,而家庭人口及结构、受教育程度及医疗健康保障条件,既是辨识社会性贫困的关键标志和表征,也是缓解接触这种社会性贫困的基本途径和手段。

其三,从人的文化属性来看,自由意味着:人类逐渐从满足生命存在、社会存在的有限需要中超脱出来,进入不断追求无限精神需要、全面实现自我价值的真正自由境界。人作为“有思想的动物”,如何将自己的灵魂从与之连接在一起并时刻受肉体感性需要“管制”的不自由状态中“解救”出来,从而能够在精神上随心所欲地自由翱翔于无限的宇宙之间,乃是人类最大的自由理想,也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企及的自由梦想,为此必须具备一系列基本可行能力及现实条件,包括文化娱乐资源、科学技术知识及多元信息渠道来源等。从这个意义上看待贫困,其基本含义就是文化娱乐资源短缺、科学技术知识匮乏及信息渠道来源受限导致精神自由空间层面的一系列基本可行能力缺失或功能性障碍以及由此形成的精神抑郁或心理抑制状态。文化娱乐资源、科学技术知识及多元信息渠道来源的不可获得性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既是精神贫困的基本表征,也是精神贫困的根本原因。

生存(物质)、社会(政治)及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的自由,既是人类理性追求的三种境界,也是发展的三个基本目标和实现手段。第一个层面的自由即“生存(物质)自由”,是人类作为自然存在物得以存续的基本要求和必要条件,它是其他层面自由得以拓展和顺利实现的基本物质基础;第二个层面的自由即“社会(政治)自由”,是人类作为社会存在物得以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推进制度进步,建立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必要途径和重要手段;第三个层面的自由即“精神(文化)自由”,是人类作为精神存在物超越有限约束,追求无限自由理想目标的基本表现形态,也是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和理性保障。三个层次的自由目标与三个层次的人类需要和三种社会生产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这种三三对应的关系不是简单线性的,而是非线性地构成“三位一体”的复杂耦合系统。而基于这样的发展是拓展“人类主体性自由”主题思路及“生存(物质)自由、社会(政治)自由、精神(文化)自由三位一体”的人本发展指向,所谓贫困,其实就是拓展人类主体性自由的三层空间受限导致的一系列生存性、社会性及精神性危机困境;显然,现实(发展)中的贫困是生存性贫困、社会性贫困及精神性贫困三个层面机缘耦合的综合结果和复杂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