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本发展报告:反贫困之路(2021)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贫困有多重含义,本质上是一个历史范畴和发展概念。贫困与反贫困是人本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及永恒话题。自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坚持政府主导的基本路线和方针,在计划引领下财政、金融的“三驾马车”联动,通过上下齐动员调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及东西部区域有效协作,并自始至终将目标范围锁定在中西部农村地区极度绝对贫困县及贫困户,中国反贫困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凸显了中国特色及强大的制度优势;与此同时,中国反贫困国家计划行动,也在“市场化改革”与“计划化行动”两种力量的互动博弈中,面临如何兼顾政府行政力量与民间社会力量、“政治账”与“经济账”究竟应该怎么算,以及综合平衡好对内开发扶贫与对外发展援助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

2020年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圆满收官,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在社会转型时代大背景下,中国当代贫困问题仍然具有特殊的多维性、区域性、阶层性、制度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尤其是当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因疫返贫”“因疫致贫”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新问题,从中央到地方,究竟应该如何积极应对,也是紧迫而富有挑战性的。显然,站在历史临界点上,高瞻远瞩,系统回顾梳理中国反贫困艰难曲折的历史脉络,认真总结得失,无疑具有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

本报告为北京师范大学学科建设资助项目,于2020年春立项。课题预设主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完胜之年,拟以“走远路,进窄门,见微光”的人本主义情怀及田野调查方式,对反贫困、精准扶贫的历程及未来做一个全面、系统、清晰的多元透视和总结。按原定计划,如果2020年下半年及2021年上半年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则在适当时候以适当方式做实地田野调查研究,但是由于疫情影响没有成行。与此同时,课题组也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特别组建课题组微信交流群,全天候分享大量相关图片、视频资料,以启发和开阔研究思路;另一方面,依托北京师范大学人本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RCHRDM)搭建“宽松开放、多元合作、互动交流”的学术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招募30多位志愿者——有志于研究贫困问题,对贫困群体生活有切身体会或感同身受的体验者,特别是来自贫困地区和家庭的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安排他们根据自己的弹性时间特别是在回乡休假之际,采取“纪实性叙事散文”体裁,聚焦城乡不同阶层贫困人口,以及打工者、老年人、留守儿童等不同群体,多元视角、实地访谈,撰写调查报告或采写实录见闻,以便从横截面及历史动态角度多面、客观展示现实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包括陷于贫困的路径根由、摆脱贫困的出路线索及在此过程中各种不堪和挣扎状态,让人们在鲜活的生活情景中感知贫困的实质及反贫困之路的艰辛和成果的光芒。最后收到反馈材料32份,经过筛选整理了部分内容,收录在本报告第5章。

应该特别说明的是,本报告总体上不属于原创性研究成果,只是将中国40多年来反贫困领域有关部门、机构及学者公开发布发表的重要历史文件、学术文献、统计数据资料做了系统整理,缕出其中的历史脉络、显著成就和精华成果,并整合收录在一个完整的文本中而已。其中,引用收录的所有文献资料都一一注明了出处,个别因疏忽大意而遗漏、差误者,还请原作者多加谅解,欢迎各界朋友不吝指教、批评纠正。此外,为了突出本报告的“史记纪实档案”文本价值,本书还特别在附录部分增加了重要历史文件、大事记及统计数据,以方便读者查阅参照。

在本报告撰写过程中,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教授在专业领域给予了很好的方向性指引,并提供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和热情帮助;西藏自治区综合发展研究院陈刚院长,两年前为我们进藏考察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指引和帮助,并与我中心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次又给力参与本课题的相关组织协调工作,为本课题的顺利完成作出了突出贡献;贵州商学院严帆老师与空军工程大学王明华老师,一直是我中心科研团队骨干力量和主要成员,在本课题调研组织工作中也作出了重要贡献;重庆的向巍先生,长期以来一直作为深度合作者及亲密伙伴参与我中心相关活动,一年多来在课题组微信群持续分享了丰富多彩的信息、数据及图片和视频资料,大大开阔了我们的研究视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寇梦月同学搜集整理了相关学术文献,并草拟了有关中国反贫困历史演化的初稿;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杨潇侠、西藏大学本科生宁敏会同学,积极主动做了大量数据资料录入整理及图表制作技术处理工作;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巩琳及李冬梅同学作为课题组联络人做了大量琐碎细致周全的日常账务及人事协调工作。在此一并向以上各位、本课题组全体成员、单位领导同事,以及参与本报告编辑校对、出版发行工作者的积极配合、通力合作,表达诚挚谢意!

2021年2月22日于北京师范大学

人本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

(RCHR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