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睡得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当大自然沉睡时

迄今为止,我们很难给睡眠下一个定义,而且我们也不清楚睡眠发生的原因,专家也没有给出说法。也许我们应该后退一步,看看能否找到任何改善睡眠的关键因素。

显然,第一步是观察周围的世界。我们先从大自然开始,比如观察雏菊每日的作息。雏菊的花朵在黎明时绽放,日落时合拢,它的营养供给由每天的明暗交替控制(营养是通过一种被称为光合作用的过程产生。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转化为植物的“食物”——氧气和糖)。因此,雏菊(当然还有数千种其他花卉和植物)白天“工作”(光合作用),夜晚“休息”,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模式。将人类的行为和生命的自然周期进行直接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效仿地球的昼夜周期对睡眠的质量至关重要。

除了观察植物,科学家还从对动物睡眠的研究中获得启发。许多专家认为,睡眠研究的重点之一是睡眠时长。他们发现,各种哺乳动物有着不同的睡眠时长。例如,棕蝠每天只醒4个小时,北美负鼠与之类似,每天要睡满大约18个小时。与它们相反的是反刍动物,如牛和马,它们在24小时内只睡三四个小时,原因可能是它们清醒时的大量时间处于瞌睡状态。不同物种之间睡眠模式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饮食和代谢率。我们还观察到,动物的睡姿各不相同,即便甲壳类动物在休息时也会采用特定的身体姿势并表现出肌肉动作的变化。

通过观察自然界,我们了解到,影响人类睡眠的有三个关键因素:昼夜交替、新陈代谢以及睡姿。对人类而言,睡姿不仅指睡眠的姿势,还有睡眠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