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1 获得“自信”
“有自信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我认为的“自信”,是处于“做自己挺好”的状态。
“自己挺好”是指“信赖自己”,相信“自己能做成各种事情”“会学习成长”。
这不同于那些用“取得好结果”“成绩好”等尺度来作为判断的事物,也不是“我这个样子就行了,别管我”的排外、自我封闭的心理,而是内心非常安稳、平和,对未来能够保持敞开、放松的心理状态。
有自信的孩子不会嫉妒其他孩子的成就,而是会和对方一同欣喜,称赞对方“你真棒啊”,并且能坦率地表达“我也能做到这些”。有自信的孩子不会否定别人的想法,会感兴趣地说道:“原来你是这样想的,和我想的不一样。好有意思!”对任何事都能表现出积极的兴趣,所以非常善于学习。重要的是,他们每天都很快乐。
婴儿是自信的集结体
我稍微讲一下孩子获得自信的过程吧。
准确地说,它是“拥有天生的自信,到再次获得的过程”。
天生的100%的自信(婴儿~幼儿期)
对比他人和自己,自信开始动摇,意识向外扩展(3~9岁)
开始觉得“原来我是这样的”,重新培养自信(8岁左右)
刚出生的婴儿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妈妈在自己旁边,就相信妈妈一定会抱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想喝奶的时候会喝不到。这些源于婴儿强大的自信。
稍微长大点儿,到3岁左右,情况就变了。孩子看着周围,感受到其他孩子和自己之间的不同,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与不同。
意识到“自我”也代表意识到了“他人”,所以开始在意他人,在意别人如何看自己。婴儿时期的无条件的自信,认为“自己永远能得到别人照顾”的100%的自信开始被动摇。
这是意识投向自己外围的“第一阶段”,之后就是“自己这种时候感到快乐”“自己喜欢这些事情”“自己这样做,周围人会高兴”,渐渐地“发现自我”。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难以做到自我分析,所以会通过周围的大人、朋友说的话语来理解自己。对于3岁到9岁的孩子来说,特别是父母的话,对他们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
然后进入到塑造“自我”的同时获得自信的阶段。
有必要“破坏”一次孩子的自信
大家需要“破坏”一次婴儿时期持有的100%的自信。
这不是坏事,是孩子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经历。
“全能感”是一个心理学术语,简单地说,就是相信“万物都会随着自己的心意来”,这是孩子们常有的状态。
不破坏一次这样的“全能感”,孩子很可能长大后还带有婴幼儿时期的盲目自信。令人感觉比较傲慢,又很容易受挫。
城市里这种孩子很常见。父母让孩子读私立小学,事先让孩子学习各种知识以免孩子上课丢脸,手把手地把孩子养大。这类孩子没有对比过自己和他人,自信心没有产生过动摇。
缺乏动摇自信的经历,就会认为家里的标准自然就是外面世界的标准。
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大都不会跟别人打招呼,蔑视学校的老师,做事不顺利时会立马失去干劲。长大成人了还怀有婴儿时期的自信,这是非常危险的。
父母的言语从何时开始对孩子有了巨大的影响
在孩子3岁到9岁这个时期,父母对孩子影响很大。孩子会因为父母一句话、一个态度而动摇自信的基石。
假设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看综艺节目,内容非常搞笑。
孩子在觉得“非常开心”“有趣”的时候,会看父母的表情。这是因为孩子内心有点不安,“现在好开心,我可以笑吗?”想要确认父母的反应。
如果最喜欢的爸爸妈妈也笑了,就会感到安心:“啊,太好了,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
如果此时父母跟孩子说“刚才好有意思啊”,就能培养孩子“这样的我挺好”的心态,日积月累就能培养出孩子强大的自信。
自信,对于构建“自我坐标轴”,也就是基于经历、价值观构建自己的判断基准来说不可或缺。有自信,就有主见,能主动打造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