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异中有同、相济互动的宗旨与思想
海峡两岸的《文心雕龙》研究,由于意识形态和地域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两者在宗旨目的和指导思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台湾“龙学”在摆脱日本皇民化影响的社会背景下,上承早期的中国文化本位说,顺接当时正在兴起的新儒家思潮,伴随着轰轰烈烈的文化复兴运动,形成了以复兴传统文化为宗旨,以“尊经重史”为指导思想的研究特色。
1949年以后的大陆“龙学”,在延续40年代以来延安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地从‘百家’走向‘一家’,从‘多元’走向‘一元’,这‘一家’‘一元’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和它在中国政治文化化的特殊形态——毛泽东文艺思想”[64]。因此,宗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现实目的,就成了大陆“龙学”基本底色。
另一方面,除了强烈的政治对立和鲜明的意识形态差异之外,由于两岸学者同宗同族,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加之学术研究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因此,即使在宗旨目的与指导思想上,海峡两岸的“龙学”也并非绝对的水火不容、势不两立。相反,倒是不乏相似相近、共通互补之处,体现了两岸学者共同发展民族文学的心志术业,也印证了两岸“龙学”是一个整体的显学。例如,大陆的《文心雕龙》研究,与台湾“龙学”尊经重史的指导思想,并非背道而驰。大陆学者在宗奉马列主义的基础上,也非常重视传统经学和史学对刘勰文学思想的影响,着力探讨《文心雕龙》的儒家主导思想和传统史学内涵。《文心雕龙》的主导思想是大陆学者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虽然观点不一,但自范文澜以来,大多数学者都是赞同刘勰是站在儒家古文经学的立场来撰写《文心雕龙》的。
关于《文心雕龙》的思想体系,王元化说:“近年来,有人提出它是佛家思想,也有人认为它是道家思想。这可以进一步研究。在这个问题上,我基本上保持原来的意见,即认为《文心雕龙》的思想是属于儒家思想体系……分析一部著作的思想体系,要注意两点:一、不能用简单的语汇类比法,即这一著作出现了另一著作曾运用过的词语,就认为这一著作属于另一著作的思想体系。有人论证《文心雕龙》属佛家思想,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这是非科学的。词语的借用并不等于思想体系的相同。二、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每个思想家都必须以前人的思想资料作为出发点和前提。《文心雕龙》同样不能不以前人和他同时代人的思想资料为前提。”[65]
同时,大陆学者也很重视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文心雕龙》,只是与台湾学者更强调史学内涵有所不同,大陆学者更关注的是刘勰的文学史观,在这方面有不少研究成果,如张文勋、杜东枝的《论〈文心雕龙〉的文学史观》(《文艺论丛》1979年第7辑),李文思、李文恕的《刘勰的文学史观》(《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胡大雷的《论刘勰的文学史观》(《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19辑),葛红兵、温潘亚的《刘勰的文学史思想》(《文学史形态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等。为了系统地探讨刘勰的文学史思想,张文勋还撰写了专题著作《刘勰的文学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当然,也有专门从史学角度进行研究的,如蒋祖怡的《刘知幾〈史通〉与刘勰〈文心雕龙〉》一文,具体探讨《史通》在史学方面对《文心雕龙》的继承、发展关系。
至于台湾“龙学”复兴传统文化的宗旨,也与大陆“龙学”有不谋而合之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余年,由于各种原因,传统文化的研究非但没有进步,反而日见冷落;接下来的“文化大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浩劫,也是中国文化的一次灾难。“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加强思想文化研究成了历史发展的必然。于是,80年代初,大陆开始出现“文化热”,至80年代中后期进入全盛状态。但是,这次“文化热”渐渐向西方文化倾斜,以致后来演变为否定传统文化。至90年代,又出现了第二次“文化热”,这次主要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故伴随着“国学热”。不过,大陆“文化热”“国学热”的兴起,与台湾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也不无关系,海峡两岸实际上形成了“合作或竞争的关系”。诚如龚鹏程所言:“大陆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形势丕变。……当局固然努力以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旗号号召四海;知识界也透过寻根热、文化热、国学热,来重新省思自我。这时,两岸间对中华文化的研究,便成为合作或竞争的关系了。”[66]
在此“文化热”与“国学热”浪潮的影响下,大陆的“龙学”也开始关注《文心雕龙》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一些论者有意识地从文化学角度研究《文心雕龙》。张少康的《〈文心雕龙〉与我国文化传统》(《文史知识》1987年第1期)和《再论〈文心雕龙〉和中国文化传统》(《求索》1997年第5期)、李欣复的《从文化学看〈文心雕龙〉》(《齐鲁学刊》1987年第1期)、李时人的《“文化”意义的〈文心雕龙〉和对它的“文化”审视》(《学习与探索》1987年第1期)、刘凌的《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与〈文心雕龙〉的文化价值》(《文心雕龙学刊》1992年第7辑)、朱良志的《〈文心雕龙·原道〉的文化学意义》(《中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2期)、李平的《论〈文心雕龙〉的文化意蕴》(台湾《中国文化月刊》1999年第2期)等,都属于这方面的研究论文。而这方面后续性的发展,正方兴未艾。1998年《文心雕龙》第六次年会提交的二十篇论文中,从文化学角度研究的论文就有三篇。
大陆“龙学”宗奉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当然不会简单地出现在台湾学术界。但是,台湾思想文化界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交织的现实状况,使得其意识形态领域也不是铁板一块。相反,各种思想思潮的此消彼长、相互更迭,在一定程度上,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渗透提供了可能,而且这种渗透甚至反映到台湾文学上。龚鹏程对此曾做过分析,20世纪60年代初,台湾学者关杰明发表了《中国现代诗的困境》,展开了对现代文学进展路向的质疑,随后又有“唐文标事件”,而以《文季》为主的批判现代主义风气也逐渐兴起。他们既反对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贵族文学、山林文学,又反对西方商业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学,批判帝国主义对台湾的侵略殖民。因此,他们的立场是在传统与西化之间,站在这个社会现实上写作的。“此或冠以民族主义文学,或冠以社会写实文学之名,而实质上则是有一部分马克斯社会理论、有一部分民族意识的奇异糅合。一如六二年高上秦编《龙族评论专号》所得到的结论:‘就时间而言,期待着它与传统适当的结合;就空间,则寄望于它与现实的真切呼应。’由此蓬勃兴起的社会写实主义、乡土文学,大抵均属此一脉络。”[67]
而大陆“龙学”古为今用的研究目的,则与台湾的《文心雕龙》研究遥相呼应,殊途同归。对此,王更生有明确的说明:“《文心雕龙》既是通古今之变的,我们有理由借用其文论思想与现代的文艺思潮相结合。如刘勰评六朝文家的‘竞古疏今,好奇反经’,‘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的流弊,在今天的文坛上,仍然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活跃着,三民主义的文艺思潮,要我们写出以国族为背景的作品,而《文心雕龙》所谓‘矫讹翻浅,还宗经诰,斯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檃括乎雅俗之际’,二者又若合符节。今天社会所要求于作家者,是以健康、活泼、富有生命力的作品,以振奋人心,淬励士气,而《文心雕龙》即云‘饰穷其要,则心声锋起,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若能酌《诗》《书》之旷旨,剪扬马之甚泰,使夸而有节,饰而不诬,亦可谓之懿也’。这种去泰去甚的信条,正是一个健康文学必循的途径。所以有志于文学理论研究的同好,得刘勰之说而行之,则中国当前的文艺创作,才能推《文心》之至理,有不竭的源泉。”[68]而其《〈文心雕龙〉在国文教学上的适应性》一文,则是《文心雕龙》古为今用的具体探索之作[69]。另外,新生代学人沈谦也非常重视运用《文心雕龙》的理论与方法从事当代文学评论,《期待批评时代的来临》一书就是这方面的具体成果。李瑞腾曾有这样的评价:“沈先生研究《文心雕龙》,关心现代文学批评,依我看,到目前为止,把《文心雕龙》应用在当代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系统的建立,应用得最好的是他。”[70]
[1] 李明辉:《徐复观与殷海光》,殷夏君璐等著,贺照田编选:《殷海光学记》,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325—326页。
[2] 王剑丛、汪景寿、杨正犁、蒋郎朗编著:《台湾香港文学研究述论》,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82页。
[3] 王更生:《文心雕龙新论》,第284页。
[4] 刘渼:《台湾近五十年来“〈文心雕龙〉学”研究》,第21页。
[5] 吕正惠:《抒情传统与政治现实》,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页。
[6] 高明:《中华文化问题之探索》,台北:正中书局,1987年,第6—18页。
[7] 参见黄庆萱:《故国文系高明教授学述》,《师大校友》2006年第330期。
[8] 高明:《高明文学论丛》,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第81—82页。
[9] 其弟子刘渼曾说:“王师对龙学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在论著上有五十多篇论文、十余本专著,居全台之冠。在学术交流上,领导召开‘《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促进世界龙学交流。早年大陆学者牟世金在《台湾〈文心雕龙〉研究鸟瞰》称许‘师心自见’是‘王更生做学问的一大特色,也是台湾龙学家中最可宝贵之处’,并赞誉他是‘台湾龙学界的重要人物’,‘他在承上启下,推动台湾《文心雕龙》研究的发展上,是起了较大作用的’。《文心雕龙学综览》也言王师对龙学的突出贡献有六大方面:开创新境、推广龙学研究风气、促进国际间龙学学术交流、重视《文心》在国文教育上的应用、注重民族特色、培养专门研究人才。如此高的评价出自彼岸,足见王师治学与教学的用心,成就非凡、贡献厥伟,早已扬名国际。”(《台湾近五十年来“〈文心雕龙〉学”研究》,第46—47页)
[10] 王更生:《重修增订文心雕龙导读》,台北:华正书局,1988年,第2、3、59页。
[11]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十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9页。
[12] 王元化:《日本研究文心雕龙论文集·序》,王元化选编:《日本研究文心雕龙论文集》,第6页。
[13] 王更生说:“笔者幸生于社会安定,学术昌明的时代,回想同好先进对《文心雕龙》整理与发皇的卓越成就,以及林师景伊、高师仲华平时的指导与鼓励,使我得根据他们的成说,以推究未竟之绪业。”(《重修增订文心雕龙研究·例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
[14] 王更生:《重修增订文心雕龙研究》,第15页。
[15] 牟世金:《台湾文心雕龙研究鸟瞰》,第79页。
[16] 王更生:《重修增订文心雕龙研究》,第303页。
[17] 王更生:《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秘宝——文心雕龙》,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第33页。
[18] 王更生:《重修增订文心雕龙研究》,第263页。
[19] 王氏强调《文心雕龙》之史学也是渊源有自,傅振伦先生早在1931年5月就发表了《刘彦和之史学》(《学文杂志》一卷五期)一文,强调:“第世人知《文心》为文史类之要藉,而不知其史学思想已充满其中矣。其《史传》一篇,论史之功用,源流利病,史籍得失及撰史态度,实开史评之先河;详读其书,可以知之。吾国史学名家刘子玄,实多采其论说也。今略举二氏之史学见解,以见彦和学说之梗概,及其影响,因见子玄卓识伟论,固有所本也。”王氏之论乃本其说而后出转精。
[20] 蔡宗阳:《刘勰文心雕龙与经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第1、11页。
[21] 《从〈文心雕龙〉全书架构论刘勰的宗经观》《论〈文心雕龙〉与老庄思想之关系》两文,收入作者《文心雕龙探赜》一书。
[22] 蔡宗阳:《文心雕龙探赜》,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第15页。
[23] 蔡宗阳:《文心雕龙探赜》,第219页。
[24] 关于台湾学界的辈分代际,龚鹏程也有过与笔者类似的划分。他说:“我们可以说在台湾之古典文学研究,可以渡海来台传播火种的林尹、高明、潘重规、台静农、郑骞、李辰冬等为第一代。他们所培养出来的黄永武、王熙元、吴宏一、于大成、罗宗涛等博士为第二代。成立古典文学研究会的,也就以这些人为主力。但藉着会务的推动、研讨会之办理,立即带起了一批更年轻的博士生、讲师,形成了新锐力量。这就是我和瑞腾这一辈人。”(龚鹏程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文学研究(1950—2000)》,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1年,第363页)
[25] 李曰刚:《文心雕龙斠诠》上编,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2年,第80、17页。
[26] 张立斋:《文心雕龙注订》,台北:正中书局,1967年,第1页。以下引用本书省略出版信息,特殊情况另注。
[27] 张严:《文心雕龙通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第3页。
[28] 徐复观:《中国文学论集·自序》,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年,第3页。
[29] 徐复观:《中国文学论集续篇·自序》,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年,第2—3页。
[30] 徐复观:《儒道两家思想在文学中的人格修养问题》,《中国文学论集续篇》,第8页。
[31] 龚鹏程:《文学批评的视野·自序》,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6页。
[32] 龚鹏程:《文学批评的视野》,第61页。
[33] 龚鹏程:《〈文心雕龙〉的价值与结构问题》,见《文学批评的视野》。
[34] 龚鹏程:《传统与现代意识纠结的危机》,台湾《文讯》1987年第30期。
[35] 龚鹏程:《五十年来的中国文学研究·序》,龚鹏程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文学研究(1950—2000)》,第4页。
[36] 参见龚鹏程:《五十年来的中国文学研究·序》。
[37] 王更生:《文心雕龙新论》,第300页。
[38] 王更生:《重修增订文心雕龙导读》,第148—149页。
[39] 杜书瀛、钱竞主编,孟繁华著:《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三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5—7页。
[40] 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549页。
[41]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第605页。
[42] 郭绍虞:《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册,卷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43] 郭绍虞:《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册,第5页。
[44] 郭绍虞:《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册,第5-6页。
[45] 郭绍虞:《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册,第244页。
[46] 郭绍虞:《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册,第258页。
[47] 许冠三说:“范氏抵延安不久,即出任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承宣传部之命撰写新观点的《中国通史简编》,以‘为某些干部补习文化之用’,其职责有类封建朝廷的史官,与郭(沫若)、翦(伯赞)的身在‘白区’,分属‘异党’处境有霄壤之别。”(《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445—446页)
[48] 陈其泰:《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143—144页。
[49] 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4、7页。
[50] 杜书瀛、钱竞主编,孟繁华著:《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三部,第242页。
[51] 牟世金:《近年来〈文心雕龙〉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江海学刊》1964年第1期。
[52] 《文学遗产增刊》二辑“出版说明”,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
[53] 周扬:《关于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问题——周扬同志答〈社会科学战线〉记者问》,《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4期专稿。
[54] 张光年:《张光年同志的讲话》,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编:《文心雕龙学刊》第2辑,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
[55] 王元化:《王元化同志的讲话》,《文心雕龙学刊》第2辑。
[56] 张长青、张会恩:《文心雕龙诠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2页。
[57] 穆克宏:《文心雕龙选(注译本)》,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1页。
[58] 王达津:《古代文学理论研究论文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85页。
[59] 吴调公:《古代文论今探·前言》,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60] 吴调公:《激扬文论 居今探古——古代文论探索刍议之二》,《古典文论与审美鉴赏》,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第362页。
[61] 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7—8页。
[62] 杜黎均:《文心雕龙文学理论研究和译释》,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第242页。
[63] 童庆炳:《童庆炳谈文心雕龙》,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页。
[64] 杜书瀛、钱竞主编,孟繁华著:《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三部,第45页。
[65] 王元化:《王元化同志的讲话》,《文心雕龙学刊》第2辑。
[66] 龚鹏程:《五十年来的中国文学研究·序》,龚鹏程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文学研究(1950—2000)》,第3页。
[67] 龚鹏程:《传统与现代意识纠结的危机》,台湾《文讯》1987年第30期。
[68] 王更生:《重修增订文心雕龙导读》,第87页。
[69] 文见氏著《文心雕龙新论》。
[70] 李瑞腾:《文心雕龙研究的检讨与展望·台湾地区:八〇年代》,台湾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主编:《文心雕龙综论》,第4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