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列传
(节录)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2〕。《礼》以节人〔3〕,《乐》以发和〔4〕,《书》以道事〔5〕,《诗》以达意〔6〕,《易》以神化〔7〕,《春秋》以义〔8〕。”太史公〔9〕曰:天道恢恢〔10〕,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11〕。
……
太史公曰: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横行〔12〕。优孟摇头而歌,负薪者以封〔13〕。优旃临槛疾呼,陛楯得以半更〔14〕。岂不亦伟哉!
【注释】
〔1〕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约公元前 145 年至前 90 年在世。武帝时先后官太史令与中书令,著《史记》一百三十篇,是我国最早的通史著作。本篇系《史记·滑稽列传》开头和结尾的议论。
〔2〕六艺于治一也:六艺的内容虽然不同,但它们的有助于治化之道,则是一致的。六艺,即指下面提及的《礼》《乐》等六部书,又称六经。
〔3〕《礼》以节人:《礼经》(《仪礼》)规范人的生活方式。
〔4〕《乐》以发和:《乐经》使人和谐团结。
〔5〕《书》以道事:《书经》(《尚书》)记述往事。
〔6〕《诗》以达意:《诗经》抒情达意。
〔7〕《易》以神化:《易经》用神奇的方法来体现事物的变化。
〔8〕《春秋》以义:《春秋》用正义来衡量行为的是非。
〔9〕太史公:司马迁自称。
〔10〕天道:支配人类命运的天的意志、自然规律。 恢恢:广大、无所不包。
〔11〕“谈言微中”二句:谈笑之间如能合于正道,也可以有助于解决人间纷扰。承上文而言,这两句话是说优孟等人的“谈言微中”,应也和六经相同,属于无所不包的“天道”之中。
〔12〕“淳于髡(kūn)仰天大笑”二句:齐威王,战国时齐国开始称王的第一位国君。淳于髡,威王时人,以博学、滑稽、善辩著称。这里所说的事是威王八年时楚国攻齐,威王派淳于髡携少数礼物去赵国求援兵,淳于髡乃由“仰天大笑”开始,用旁敲侧击的语言说明“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是不行的,于是齐王改变措施,请得赵兵,迫使楚军主动撤退。事详《滑稽列传》。
〔13〕“优孟摇头而歌”二句:即著名的“优孟衣冠”事,后代不少剧论都对此有所探讨。《史记·滑稽列传》载:
楚有优孟。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之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馀,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此知可以言时矣。
〔14〕“优旃(zhān)临槛疾呼”二句:优旃,秦始皇时优人。陛楯(dùn),殿陛的栏槛;这里借指在殿陛石栏内站班的官员。事详《滑稽列传》,略为天雨时露天站班的人不得躲避,甚苦湿寒。优旃遂用一段“临槛疾呼”的笑言暗喻始皇,于是始皇命他们可以减半值班,更番接替。
【简析】
西汉初期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对优孟、优旃等人的记载,成为中国演员艺术记录的开端。优人敢于在主威之前,言廷臣所不敢言,这是有特殊意义的,也是很感动人的。因而司马迁给予高度的评价:“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由于《史记》这部巨著本身在文化史上的显要地位,因而,“优孟”“优旃”的故事也就为历代文人所熟知。有些研究戏剧史的学者甚至把“优孟衣冠”看作是中国戏剧表演发展史的起点,事出有因,由来已久。如明人杨慎《升庵集》卷七十二《优孟为孙叔敖》云:“《滑稽传》:优孟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馀,像孙叔敖,左右不能辨别也。庄王置酒,优孟为寿,王大惊,以为叔敖复生,欲以为相。刘子玄讥之曰:人心不同,有如其面,非由仿效,俾有迁革;又况叔敖之殁,时日已久。岂有一见无疑,遽欲加以宠荣,复其禄位者哉?(按:刘子玄即唐代史学家刘知幾,杨氏所引述意见,见《史通》二十《暗惑》。)予按此传以‘滑稽’名,乃优孟自为寓言;云欲复以为相,亦优孟自言,如今人下尽开科打诨之类,岂可真以为王欲复相之事乎?”清人钱谦益《有学集》卷四十一《为柳敬亭募葬地疏》云:“此盖优孟登场扮演,自笑自说,如金元院本、今人弹说之类耳。而太史公叙述,则如真有其事,不露首尾,使后世纵观而自得之。此亦太史公之滑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