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认真琢磨挣钱不丢人
怎样才能提高挣钱的能力?
为什么学了很多知识还是挣不到钱?
为什么能力比别人强,收入却比别人低?
人的一生离不开三件事:锻炼身体、获取财富、寻找意义。
无论你是上班族,还是全职妈妈;是热爱专业的老师,还是追随兴趣的自由职业者,你都需要思考如何挣钱这件事。
有人说:“我在思考啊,每天都在想如何升职加薪,如何赢得客户。”
其实,这只是商业大模型中的一个小模块。
在商业思维上,你会发现:
小白,天天琢磨给别人挣钱的能力;
高手,不断琢磨给自己挣钱的能力;
大神[1],让别人琢磨给自己挣钱的能力(见图1-1)。
图1-1 琢磨挣钱不丢人
想挣钱但不琢磨就像想考清华、北大但不努力。
很多商人厉害的点就在于,他们自己明明什么都没有,却能调动资源解决复杂问题。他们会琢磨如何将复杂问题拆解,再逐个击破。这就是他们每天在做的“商业数学题”。只不过商业世界的难题通常没有现成的答案,他们在见招拆招的过程中积累的不是公式和概念,而是直觉。再后来,直觉形成了本能性的肌肉记忆,让他们解决一般问题几乎可以不假思索。这种肌肉记忆就叫作商业常识。
为什么优秀的企业家每天能处理好上百件大大小小的事情,而普通人反复研究几天可能还是会在一件小事上想不清楚?因为普通人接受商业常识训练的机会少得多,遇到任何事情都需要从头开始分析、判断,就像解任何一道数学应用题,都需要从推导公式开始,自然费时费力。
这本书接下来的每小节内容都是被无数超级个体反复调用并验证的商业常识。它们看起来就像本节的标题一样平淡无奇,甚至理所当然。不过,我花了10年才意识到,当年我走过的那些弯路就是在这些“理所当然”的问题上想多了,或者想偏了,做了一些自以为很高明,其实违背商业常识的事情。
比如,我会为拿到了很多有潜力的业务而自鸣得意,却忽视了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抓住关键成功因素的商业常识。又比如,我会设计出复杂精妙的商业模式来应对竞争,却忽视了每多一个环节,就离钱远了一步的商业常识。
以上种种,我会在后面的内容中逐一提及。
总而言之,我想在本书的第一节对你说一句话。我知道你不一定会当回事,因为曾经也有无数前辈对我说过,但我没当回事。直到在某个赚钱或者亏钱的瞬间,我才会想起这句话:
从今天开始,认真琢磨如何挣钱吧!
我的案例
10多年前,我在咨询公司上班的时候,晋升一级工资大概涨5000元。
为了早日晋升,我把关注点都放在了如何提高专业能力上。在我看来,过硬的专业能力才是挣钱的王道。3年后,我带着自己练就的一身专业本领,加入了移动互联网项目的创业大潮中,满心期待自己能大展拳脚。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两年时间,我赔光了300万元。那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商业能力在真实环境中有多差劲。
痛定思痛,我不得不开始琢磨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要如何活下来,如何挣到钱。毕竟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我回到了最简单的模式,给之前的甲方客户做培训,讲我认为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沟通类课程,一天能挣5000元。一个月只要上2天课,我就能活下来,然后用其余28天继续寻找新机会,就这样慢慢找到了突破点。
推荐好书
《重来:更为简单有效的商业思维》,贾森·弗里德,戴维·海涅迈尔·汉森,中信出版社,2010年出版。
如果你刚刚接触商业,我推荐你一定要读《重来:更为简单有效的商业思维》。这本对新手友好的商业书,让你不会被复杂的商业理论劝退。
这是大名鼎鼎的科技公司Basecamp的创始人“顺手”写的书。Basecamp这家公司于1999年成立,员工不足100人,从没拿过风险投资,却做到了年年盈利从不亏损,穿越了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周期,在2014年就实现了人均年收入300万美元,还研发了著名的技术框架“Ruby on Rails”,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公司”。
《重来:更为简单有效的商业思维》里没有复杂艰深的大道理,全部都是商业常识。比如,“计划即瞎猜”一节里有这样一句话:“放下你的臆测吧,现在就决定你这周要做什么,不必去管全年的计划。”这让我豁然开朗,不再纠结于长期计划,转而催促自己早点起身实践。
《重来:更为简单有效的商业思维》一书的副标题是“更为简单有效的商业思维”。其实我写这本书也是受到了这个副标题的启发。10年前读,感触不深;现在重读,才发现走过的弯路早已在书中指明——这么简单的商业常识,写得明明白白,当年怎么就没有看进去呢?
推荐理由:世界顶尖“小而美”公司老板写的极简商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