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5G的由来
什么是 5G?这是在接触 5G 概念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1G到4G。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1s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1G)就是曾经的“大哥大”,是模拟通信系统,具有终端体积大、系统容量低、业务功能单一的特点,仅能实现打电话的功能。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2n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2G)就是我们经常说的 GSM。该系统是第一代数字化通信系统,但仅支持语音和慢速的数据业务。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3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3G),如中国移动使用的就是 TD-SCDMA 系统。从 3G 开始,移动通信进入了分组交换的时代,即每次通信流程不会为用户分配固定的通信链路资源,而是采用包交换的方式,通过路由选择的方式发送到目的地址。由此,也拉开了移动互联网的序幕。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4G)就是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更大的吞吐量,更好的用户上网体验,更高的系统效率,让我们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上层出不穷的新业务,也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是更加巨大的。5G的设计初衷,已不再局限于如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无线上网业务体验,而是希望设计一个无线网络,能够将社会上所有的有数字化需求的物体进行连接,进而成为一个为数字化社会服务的基础网络。因此,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在进行5G网络征求意见时,专门对5G网络可能要服务的业务类型进行了分类,认为:如果一个网络能够具备同时服务以下业务场景的通信能力,那么这个网络就可以称为5G网络。于是,在2015年的ITU会议上,全球主要运营商和设备商共同定义了5G的三大典型应用场景。
一是增强型的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在这种应用场景下,智能终端用户上网峰值速率要达到10 Gbps甚至20 Gbps,为虚拟现实VR/AR、无处不在的视频直播和分享、随时随地的云接入等大带宽应用提供支持。
二是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在这种场景下,5G网络需要支撑100万/平方千米规模的人和物的连接。
三是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这种场景要求5G网络的时延达到 1 ms,为智能制造、远程机械控制、智能电网、智能医疗、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等低时延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为了满足这三类典型业务,5G网络的关键能力指标也显得苛刻。提到 5G,许多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快”,这是必然的。目前4G网络的峰值速率约为75 Mbps,从速率上来说,5G的目标速率将是 4G 网络速率的 100 倍以上。因此,5G网络的下载速率可达1~10 Gbps。也就是说,在5G网络下,一部2 GB左右的高清电影,1s左右即可下载完成。
另外,5G网络的时延理论上能够低至1 ms,这是人类所不能够察觉的,比4G网络快了约 50 倍。其可靠性相当于光纤连接,能够保证突然中断的情况不再出现,这对安全至关重要。
从4G开始,智能家居行业已经兴起,但只是处于智能生活的初级阶段,4G距离真正的“万物互联”还有很大的距离,而 5G 极大的流量将能为“万物互联”提供必要条件。5G网络带来的改变远不止于此,智慧城市、智慧电网、智能放牧/种植、物流实时追踪、远程驾驶、工业控制等都有可能随着 5G 时代而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