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产教研融合之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为自主可控的国产EDA软件而努力

EDA,即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的缩写。通常EDA设计工具的形态是一套计算机软件,所以在电子信息产业中,无论是设计集成电路,还是设计PCB(印制电路板)系统,都离不开EDA工具。

观察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集成电路带动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印证了摩尔对集成电路每18个月特征尺寸缩小一半而集成度和性能(速度、功耗和面积)成倍改善,集成电路造价不变的预言。

实际上集成电路产业处在信息产业的上游,它要把行业标准[自有知识产权(IP)的规范和协议]映射到一个可实现电路与系统的架构上;信息产业的中游提供一个信息产品(软、硬件)可实现的解决方案;而信息产业下游的制造业,除了生产产品所需付出的元器件和加工成本,还要为使用的IP付出知识产权的费用。

集成电路产业链是一个包括设计业、制造业、封测业、材料和装备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不同于半导体器件产业(受工艺和材料的制约)的仅以半导体专业人士为主,集成电路设计业是整个产业链的龙头,即使是 IDM(集成器件制造商),如英特尔,也是大量的人才集中于前端的设计。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在一批半导体“大咖”(1956年北大半导体专业)指导下,虽然做了“907”“908”等工程,引进了一批工艺制造线,但设计业跟不上,等于是“无米之炊”,也难见到投资的效果。直到2000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即通常所说的“18号文件”),明确集成电路设计业是产业链的龙头,还在全国建了8个产业化 IC 设计中心,情况才有所转变。因此在中国,所谓“集成”应该说是集“政府、资本和产学研”之大成,即中国政府主导(产业政策和土地与财政的支持),民间资本的投资紧跟,再加上产(集成电路厂商)、教(高等院校)和研(研究所)的通力协作。

人才和EDA工具——集成电路设计业的两大要素。

人才,对集成电路产业而言不仅仅是科技、工艺人才,还包括经营与管理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门在人才培养上基本上满足了制造产业的需求,集成电路产业对人才需求的缺口却很大,高端人才不足,特别是领军人物奇缺。

王阳元院士曾对集成电路人才的培养支招,指出“一是微电子专业培养;二是支持电子设计工程师跨界进入集成电路设计业;三是引进高端集成电路领军的海外归国人才”,这都极具建设性。后来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都是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

集成电路产业中,除了人才,EDA工具也是IC研发的拳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尽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集中力量在北京组织了“熊猫系统”的研发,但 30 多年过去了,国内 EDA 市场仍然被国外三大厂商(Synopsys、Cadence、Mentor Graphics)所垄断。究其原因是研发的方针:如果只是“仿”,仿得连界面都差不多,但用户习惯了三大外商的EDA工具,他也不想换国产的EDA工具。三大厂商还在大学开展“大学计划”,习惯了用三大厂商EDA工具的大学生就业也有优势。另一方面是和国外三大厂商争后端 EDA 工具的研发,别人已经有了固定的优势(三大厂商和主流集成电路制造商工艺协同,在技术储备和服务上都占有优势)。所以,要发展国内的 EDA 产业,只能换道,走集成电路设计前端的设计智能化的路。例如针对AI的巨大市场和各AI领域专有的IP包,开发将AI的IP包转换成集成电路可实现的电路架构的产品,实现电子设计的智能化(Electronics Design Intelligence,EDI),可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

如果说解决电路与系统向集成电路后端的工艺映射(Layout),主要是解决电子设计自动化(Automation)的问题。那么EDA工具映射IP包到集成电路的架构的设计,开辟了另一个方向。即在设计的前端开发大量的IP,用高层次的综合方案解决电子设计智能化。

集成电路产业是建立在市场对集成电路产品量的需求的基础上的,移动通信的平台已为集成电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平台(数以几十亿计的手机),但无论从4G到5G,还是在现有的移动平台上,集成电路产品的量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只能瞄准下一个市场——AI(人工智能),这是下一个巨大的集成电路市场。车载移动平台对集成电路的需求远远超过手机,还有万物互联、智能制造,基于声音和图像的智能处理和机器人……都会对集成电路提出产业化的需求。我说过“AI is Chip”一点也不过分,AI的各种IP,通过EDI映射到电路与系统的架构,然后通过EDA映射到芯片制造。反过来,实现了AI需求的芯片又支持AI的产业化。总之,需要更多更好的IP,芯片才能上市快、成本低。IP会成为EDA公司的重要创利点(IP年营业额已达5亿美元)。

芯片系统该怎么验证?只有芯片设计人员才知道从芯片实现的功能提出验证的方案;如果采用软硬件协同验证,一款有100万行软件代码的芯片,就要求芯片设计厂商准备100万行的RTL代码。当芯片中的软件比硬件更复杂时,芯片设计厂商必须自己做芯片中的软件。在 EDA 工具从自动化向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电子设计逐渐“软化”,即“软件定义的芯片”,越来越有利于解决“可重构”和“异构并存”的架构定义。就像过去我们在FPGA平台上做电路与系统设计,因为硬件是可编程的,所以设计主要在编程,实现不同设计规范的算法到FPGA架构的映射,为此还去开发在FPGA架构上运行的各种IP包。同理,在多核的CPU、GPU和NPU的架构上开发电路与系统也是做编程,实现软件定义的硬件设计。只不过现在我们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的角度,实现“算法到架构的映射”,需要一个更高层次的编译平台(我们姑且把它称为AI Compiler)。那么,这个平台的普惠性、时效性和安全性都是我们十分关注的!

“近几年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快速发展,加上量子运算等更为先进的技术,对于解决已有的问题带来了全新的视野。”新思科技原AI研究室主任廖仁亿表示,“一旦大家对人工智能的期望越来越高,加上海量数据的持续增长和无处不在的场景应用,人工智能加上人类智能的赋能,帮助我们用更智能的工具,来设计日益复杂且更为强大的人工智能芯片,给芯片设计带来全新的挑战和机会。”

全球三大EDA软件巨头眼里的芯片设计挑战:EDA云平台(云-边缘-终端)、IDEA(全自动芯片版图生成器)、POSH(针对开源硬件项目),以及DARPA关注的软件定义架构SDH(Software Defined Hardware)和domain-specific片上系统。RISC-V很可能是第一个进行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架构,OpenAI平台Sutskever最初研究的序列建模应用于语音、文本和视频,非常实际的应用就是机器翻译等专业技术介绍。所以关注EDA专业人才将是IC设计最重要的事。随着IC设计复杂度的提升、新工艺的发展,EDA行业将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虽然EDA行业需求人才(工具软件开发人才、工艺及器件背景的工程师、熟悉IC设计流程的工程师、数学专业人才、应用及技术支持人才和销售类人才)的就业面相对窄,但稳定性非常高。从某种意义上讲,从事 EDA 这种小众行业的人,坚持都是靠理想,而有理想才称得上人才!

EDA还是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的工业软件:推动了集成电路的封装测试业从二维转向三维(从“时间摩尔”到“空间摩尔”);推动了PCB板级信息产品在硅片上的连接,为终端产品的“高密集”和“整机微型化”开了先河;还延伸到信息产品面板和外观的“工业设计”,并支持着柔性屏和可折叠产品的EDA工业软件的开发。所以把 EDA 仅仅看成是一个集成电路设计工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应该承认它是信息产业重要的“工业软件”。

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变化是信息产业处理对象从数码“信息”转向了物理“信号”,尤其是未来不得不面临从“互联网+”转向以“物联网(IoT)”为主。说得直白一点,以人(语音、文字、视频和虚拟场景)为主的信息获取和传输(4G+互联网),转向了以物理对象(声、光、热、力和电)为主的信号处理和物物互联(5G 传输的高带宽、大容量和满足可靠性前提下的低时延);继而进入社会管理和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的智能,都将给工业软件EDA带来机遇和挑战。

继工业自动化之后的智能化,已经从“省力”为主转向高效和“省心”,也给工业软件EDA带来空前的挑战。首先,服务面的扩展要将人工智能(AI)各行各业(规范、协议和标准)建立成自有知识产权(IP);其次是将这些IP的算法在一个特定域(或通用域)用算力做结构化转换和高效调度;这些都是设计方法学创新和设计智能化需求对工业软件EDA的挑战。最后,工业软件EDA将促成“算力”“算法”“数据”三者深层次的融合。

信息化之后必然的趋势是智能化,数据流转分享、算法成本下降、算力安全可靠,才能使AI普惠。这要求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首先是数据本身的质量、成本;其次是算法设计和调参的人工成本;第三是计算的能力(用大量计算平台和AI芯片都有价格因素)。

解决的途径:

● 数据方面除了量的膨胀还有质的变化,过去习惯的结构化数据(也就是定点、浮点数),在互联网时代变为准结构化的批数据处理;而人工智能又要处理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数据需要流转和分享,大量无用、重复的数据只能浪费存储器的容量,消耗算力。

● 在算力方面,不能把人工智能看成是一种“穷算”,仅靠算力解决的问题叫“机器学习”不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算法和把AI的各个领域(图像、语音、机器人……)的IP设计规范定义成的框架,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走向电子设计智能化(EDI)的关键。随着摩尔定律面临物理极限,芯片算力的发展会变得缓慢。所以,人工智能肯定有算力的制约。

● 算法是需要EDA工具支持的,EDA工具把“算法映射到了架构”才能把“AI落实到IC”。

不管是数据、算力还是算法,都到了关键时间,都在向EDA靠近。5G也会和EDA关联,5G解决的是信息传输问题,那么先要把信号变成信息,很重要的是智能传感,还必须是低功耗的。5G实现大容量、高速度、高可靠性前提下的低时延,也离不开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设计的EDA的支持。

CPU、GPU和NPU与EDA的关系是去中心化,企业拥有的x86架构、Spac架构,以及RISC-V都有去中心化这个问题,核心的问题还是要用EDA促成开源。

台积电(南京)总经理罗镇球回顾台积电和新思科技十几年合作的方式的变化:直到65nm都是台积电把做出来的工艺交给新思科技,新思科技再去开发EDA的设计平台及一些IP,每出现一种新工艺,到用户设计用上,两个阶段是1.5+1.5=3年时间。但在做 7nm 工艺时台积电就和新思科技一起做,一起研究工艺,一起建EDA和IP平台。只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满足新工艺的IP就提供给用户设计了,经济上还避免了重复投资。

所有新技术的发展,如果不和EDA结合就很难发展,因为你离不开EDA提供的方法学工具。

从2019年策划和约稿,到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每周在《电子报》上刊发EDA业界“大咖”的文章,我本人十分感谢作者们对EDA的厚爱和对我做这件事的支持!也感谢《电子报》和徐惠民总编提供的平台!

征得这些“大咖”们同意后,我把汇编出专集的想法,在2021年4月中国电子学会张宏图书记和王娟主任来家看望我时说了出来,张书记当即表示支持专集的出版,并让王娟联系了电子工业出版社。电子社肯定了出专集的重要性,并给具体运作提供了指导,此书得以出版以飨读者。我衷心地感谢业内提供文章的“大咖”,感谢学会和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周祖成

2021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