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大唐帝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7章 用人之力

姚崇说的哪里是李隆基,这其实说的就是寿王,寿王失去三守,让张韵窃取权柄,寿王府自然也受到牵连。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官吏如果对百姓有畏惧之心,那德行自成,官吏如果没有任何的畏惧,随心所欲,很快就会招致祸患……”

姚崇说道,“陛下,应该高兴此次事情处理非常不错!”

李隆基想到确是其他的问题,“王府犯法,而当地官员不想治罪,甚至包庇罪行,姚相可曾想过如何解决此类问题?”

“朝廷给御史高品阶和调动兵士的权力,就是方便御史便宜行事,也正是当地官员畏惧御史,所以就会想法设法,使用各种方式的拉拢腐蚀,形成蝇营狗苟的团伙。”

“通政令吏是吏员,这些有品阶的官员看不上这些退役兵士,上不了他们的餐桌,这要是把通政吏也拉上餐桌,朕都不敢想着天下烂成什么样子?”

李隆基的心气还是不顺,反腐是一个历经千年的难题,很难!其实就是贪欲,也可以说巨大利益让这些人铤而走险。

李隆基想到后世朱元璋反腐的手段,剥皮萱草,可也不是没有把贪腐给制止了吗?

大唐的官员可不是明朝的薄俸,一个九品的主簿每年也有十贯文钱(十两白银),相当于后世六万多人民币。长安米家一斗只有三十文,每月850文300文就可让一家六口温饱无忧,住宿朝廷有官舍,这样还有结余500多文用于家庭其他开支。

姚崇进来后,说道:“陛下,寿州(后世合肥市)地处淮河中段,运河咽喉之地,是生丝的主要产地,运输也方便,两斤斤生丝寿州是半贯,运到金陵就价值一贯,送到东都或者长安就价值两贯。”

“生丝纺织成丝绸,价翻三倍有余,丝绸运抵西域碎叶城,价比黄金,有一斤丝绸一两金的说法。”

“张韵身为王府的长史,却多年一直从事生丝和丝绸的商运,这么多年利用寿王名义,几乎控制寿州生丝买卖,寿王府每年王府获利不下三十万贯,所以寿王乐得如此。”

姚崇说着看李隆基说道:“开元年间开始,陛下在大唐开始收郡王和官员公职田和官职田,对于那些不善经营田庄,还有的职田或者官田不足的州县官员是肯定赞成的。”

“对于这些善于经商的张韵却是最大损失,张韵每年依靠王府的五万亩桑田和寿州生丝生意获利可能在百万贯以上,寿州改官田和职田为屯营,新的税赋是以田亩多少来收税,百亩以下田租三十抽一,一亩只需上交二斗粮或者十文钱,王爷府万亩是按照十抽一上缴赋税。

“挂靠王府想逃税的乡绅和富户定然不会再把田亩挂靠在王府名下,而且还会想法设法把田地分别挂靠在各个家族名下。”

户税也是如此,寿王府占地五百亩,按照新的户税住舍百亩以上一亩年缴税一贯。

姚崇说道:“陛下,新的税制有汉武帝推恩令的手笔,这也让臣十分敬仰圣上。”

李隆基说道:“等等,寿王李英在奏折说,他每年只有田租五千八百贯,你刚刚说张韵每年给寿王府三十万贯。”

姚崇说道:“陛下,寿王说的是王府每年收田租五千八百贯,毕竟以前朝廷的税赋租庸调下来也不少相当于每亩二成以上,乡绅富户能把田亩挂靠在王府,就是想少缴税,王府田租自然不能收的过高。”

“至于张韵给王府三十万贯,是因为张韵借着寿王府名义,可以说控制寿州生丝商业,寿州每年产生丝四十万斤以上,四十万斤生丝运到东都洛阳就是八十万银币,

李隆基想到了,说道:“在东都纺织成丝绸还有三倍以上利,运抵西域有十几倍利,运抵大食利三十以上,如此巨大利益难怪会形成如此巨大团体。”

姚崇说道:“陛下,如果说武备屯营制动了张韵的根基,那么陛下的开元新税法就是断了张韵等控制生死的手段。”

“武备屯营制,让张韵等失去以王府名义控制的桑田,开元新税法,让其等再也没法在收购田租故意压低生丝价格,因为百姓新的田租是每亩不过二斗,给钱免三分一亩也就十文钱。

“朝堂的公廨司的盛源通钱坊和户部在当地的常平仓也会收购生丝,稻米、生麻等,这就让张韵等很很难低价收购百姓的生丝。”

李隆基听明白了,百姓以生丝抵押给盛源通钱坊贷钱,其实就是相当于卖给盛源通钱坊,这是李隆基在潞州施行武备屯营时,屯营农户借贷没有抵押,武备屯营的田地所有权隶属兵部,就是以田地上的收益作为抵押,向钱坊借钱。

说起这,武备屯营还是李隆基为保护田地再次被兼并,就把大唐均田制公田所有权全部划分给了当地折冲府,现在叫武备府。

对于那些反对的人,很简单啊,大唐的领土是大唐将士打下来,许多将士为此丢掉身家性命,而且现在没有大唐的将士守卫边疆,别说这些耕地,能好好生存可能都是问题。

至于为什么不分给军士名下,也很简单,现在是募兵制,朝廷是给将士军饷和赏赐的,所以武备屯营需要上缴赋税。

其实李隆基明白,对于单家独户百姓,当地乡绅恶霸很容易对付,但是面对是当地武备府,是个聪明人都知道躲着走,新的兵法内有定制,武备府是保证大唐武备供应保证,这里面就包括粮草、布匹等,军机省每年军饷有一部分核定就是以武备屯营的税赋来量入而出的,军机省当然是希望武备屯营的田亩越多越好,产量越多越好,各地武备府自然不敢懈怠,这是武备都尉考课之一。

看着李隆基有些走神,姚崇说道:“陛下!”

李隆基点头道:“姚相,朕明白你的意思,张韵不愿放弃寿州九县的生丝买卖,就和寿州刺史、参知事,县令、县丞和常平仓的主簿、监丞一起串通压低生丝价格。”

姚崇说道:“对,生丝价低,钱坊典当也给不了高价,而常平仓的生丝收购后,再卖给张韵,张韵再以丝绸给常平仓平账。”

李隆基说道:“这张韵也是好手段,从表面上看,朝廷的新的田税也执行了,以高价的丝绸换取低价生丝,这一进一出有着三倍的差价,但常平仓的账目也是平的。”

姚崇说道:“其实是张韵等一头偷了朝廷税赋,一头扒了百姓收入,既坑了朝廷也苦了百姓,一件事两头获利就这些蛀虫。”

姚崇说道:“陛下为体恤为国作战的军士,就给返乡军士政通令吏实身份,但兵士多不不识字,就找人代笔,事不密,寿州刺史就命驿站扣下信件。”

“而寿州百姓种桑养蚕没有回报,今岁屯田百姓就毁桑种植棉花、稻谷等,寿州一下没有生丝,张韵等失去生丝买卖,武备屯田动不了,就铤而走险利用坑蒙拐骗、赌博强卖田地,逼的百姓开始群聚逃田,有的百姓前往武备府要求将自己田地并入武备屯营,事情闹大了,张韵压不住,就直接上了奏折把一切罪责都推给寿王。”

李隆基说道:“张韵家里搜出麒麟教子篇之中七条也让朕大开眼界,姚相,大唐的官员需要树立自己的品行的标准,也许相应律法赏罚与之对应。”

“寿王也是聪明人,事发后直接上交田册并且把寿王府这几年收是钱财都上缴”

“高力士,宣四省三品官员和御史三品以上前来紫宸殿!”李隆基说道,高力士刚出门没多久,魏知古就进来了。

“陛下,臣惭愧!”

“先坐,等人齐了说。”李隆基明白解决群众问题,是个穿针引线的细活儿。

姚崇不仅看了案卷,还把事前前后因果分析很清楚,这就做到“察类”调查事情经过;“求故”事情发生的原因;“明理”知其然,理性判断事情发展趋势,最后就是“求道”如何解决问题。

李隆基之所以叫来四省官员和御史就是不能出了一件事解决一件事,那不是解决事情办法,朝廷解决事情是出一件事,就要想办法制定解决和预防同类事情条例和规矩,防患于未然,这才是朝廷“求道”。

李隆基在自己记事本记录下这样一段话:当你发现房屋内有一只蟑螂时候,那么在看不见地方可能藏有千百只蟑螂。朝廷不能是发现一只蟑螂就打死一只,要做的是对整个房屋进行一次消毒清扫,消除隐患。

当四省官员和御史到来,总共十个人,李隆基赐座分两旁坐下。

李隆基首先说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善弈者通盘无妙手!”

“老子曰: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意思是:善于带兵的将帅,不逞强好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与敌人使蛮力硬拼;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总是高看尊重。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是善于利用别人的力量这样做,就合乎天道法则。

“大唐的州县需要各地官员去管理,朝廷的政令也需要州县的官员去执行,寿州之事,在大唐可能非个例,只是没有禀报到朝廷。”

“这寿州政通令吏,写得风闻言事的信朕看到了,只是这信来的晚了一些,所以朕觉得要对大唐的驿站进行变革。”

在这里介绍一下历史上唐朝的驿站,虽秦汉之后,天下战乱,但是驿站在各朝都是朝廷权力的延伸,为了有效加强统治,在全国各地修建驿路、修建驿站,保证信息能够流通,保证天子的命令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所以汉唐时期为了彰显大国气势,驿站修建可以说:“雍容华贵”。

唐朝的驿站是以国都长安为主,有六条驿路都是从长安出发的,路上的驿站也修建十分符合长安富丽堂皇的特征,里面比较繁华。

后武则天迁都洛阳,也有几条四通八达的驿路,也同样修建了许多驿站。

所以李隆基时期大唐的驿路设置主要是以两都为中心,向外发射,遍布整个疆域。

大体上就是“凡三十里置一驿,天下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二百六十所水驿,一千二百九十七所陆驿,八十六所水陆相兼。若地势险阻及须依水草,不必三十里“,由此可见唐朝的驿站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建设也比较灵活,类型也就多种多样了,驿路上的驿站都是为了保证这朝堂和地方之间的信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传达,驿站的畅通无阻就是维护唐朝政权的重要基础。

将全国的驿站都划分了等级,以便给予马匹和土地等来保证驿站的各项开支,将陆驿划为七等,水驿划为三等,水陆划为四等,各个等级都有相对应数量的马匹和土地。

驿站也有严格管理制度,使马匹也是分为官马、驿马、走马

完善的驿站系统不仅能够加强唐王朝的统治,唐朝的通讯功能也分很多种,例如公文传递、烽驿传递、官报流通等。《春陵行》中就这样写道:“邮亭传急符,来往迹相追。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由此就可以看出唐朝的公文传递数量之多,并且时间也非常紧迫。

唐代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中央机构,专门负责中央和地方的信息沟通,那就是进奏院,而进奏院也衍生出了一种特殊的信息载体,那就是开元杂报,就是唐朝时期的官报,官报就需要让各个地方都知道,所以也算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了,因而驿站也有了官报流通这个功能。

这可不是穿越而来李隆基的创新,这是自高宗时期就有官报。

如果说通讯是驿站的主要功能,那交通功能就是驿站的维持来源之一。驿站首先是出行官员的食宿之所,就是为这些长距离的官员提供暂时的中转站,休息站的地方,一方面可以为国家减少官员的路程开支,另一方面也可以检查驿站的设置情况,驿站虽说只是个休息的地方,但是在必要的时候,还是可以作为一个行政办公场所的。

其次是驿站可以给特殊官员赴任提供帮助。有些官员是要在保证其安全的情况下最快速将其送至工作岗位,例如平定叛乱的武将等,还有一类是那些被贬的高等官员,也可以保护一下这些高官的脸面。

最后就是有关贡品的运输。驿站的保护系统也很不错的,保护力度很大,也能够满足每年各个少数民族商队的安全,自然也就保证了贡品的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