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幻电影中的古代建筑
《古今大战秦俑情》阿房宫
——斗拱的威严与神韵
《古今大战秦俑情》改编自李碧华的小说《秦俑》。影片分别以秦朝、民国及20世纪7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秦朝郎中令蒙天放与少女韩冬儿的三世爱恋。
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其重要性绝不逊于书法、绘画等。中国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结合了中华各具特色的地理环境,反映了古人令人惊叹的智慧与创造,是东方建筑体系的代表。凹曲线屋面与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外檐出挑的凹曲线屋面是中国殿堂建筑最引人注目的外形,《诗经》云,“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斗拱作为榫卯技术大成的组合结构,不仅是结构需求,更是我国古建筑独特艺术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影片中并未交代这座威严的宫殿究竟是秦帝国哪一座朝宫,其檐角上翘,状若轻盈飞举;大柱斗拱,难掩宝殿威严,具有鲜明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征。中国建筑史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第二,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第三,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第四,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秦代宫室是第二、三阶段过渡期的典型例子。
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中的秦朝宫殿
斗拱是中国建筑特有的结构,什么是斗拱结构呢?“斗”是垫在两个拱之间的方形木块,“拱”是立柱和横梁间柱顶上叠加的一层层向外探出的弓形短木,合称“斗拱”。斗拱不但是我国古典建筑的鲜明特征,而且是木建筑形制流传演变的重要标志。斗拱出现于商周;在秦汉应用成熟,成为中国建筑最主要且独有的特征。盛唐以来,我国斗拱具有完整的体系: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并有了“计心造”与“偷心造”两种做法。宋代《营造法式》问世后,斗拱有了制度、等级、名称、次序、尺寸、规定的做法。明清时期,斗拱已不起承重受力之用,只担装饰之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建筑学会的会徽就是线条简洁的斗拱。直到今天,斗拱不仅是中国古建筑智慧的象征,更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文化意象。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杜牧通过瑰丽的想象,结合当时的实际建筑,还原了阿房宫宫殿建筑的辉煌壮观。斗拱之美,美在“钩心斗角”,美在交错相叠又互不干扰。《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此时朝廷大兴土木,修建宫室,杜牧当时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毁灭的描写,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五踩翘昂斗拱结构分解图(刘哲政绘)
秦朝宫殿复原图(清华大学公开课《中国建筑史》)
阿房宫是秦朝修建的新朝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考古发掘表明,阿房宫只建成了前殿地基。1961年,阿房宫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电影《日本沉没》中的清水寺
改编自小松左京所著同名科幻小说的灾难电影《日本沉没》(2006),讲述了由于地壳变化,整个日本将在380多天后沉没,于是日本政府与民众合力自救的故事。其中出现的日本国宝级建筑之一、京都最古老寺院——清水寺,是久负盛名的仿唐建筑,每年游客如织,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始建于公元778年,不费一根钉子,其外围著名景点三重塔也使用了大量的斗拱技法。
日本古建筑中的转角斗拱做法,比较值得注意的是鬼斗,其特点是斗底相较于斗顶旋转了90°。鬼斗虽然不是日本古建筑特有构件,但在中国仅可见于云南(如通海秀山古建筑群)、陕西(如长武昭仁寺大殿)等个别古建筑,由于对日本建筑风格及地理特征的普适性,鬼斗被广泛用于日本古建筑的转角处。
初版《比较法建筑史》(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on the Comparative Method)末章中,英国建筑史学家弗莱彻把中国建筑、日本建筑、伊斯兰教建筑以及印度建筑列在“非历史建筑”之列,认为我国古建筑不具有“历史性”与“艺术性”。1901年起,日本建筑学家走遍中国,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诸多调查,伊东忠太出版了《中国建筑史》,对我国的木结构建筑历史及测绘水平出言讥讽,“研究广大之中国,不论艺术,不论历史,以日本人当之皆较适当。”伊东忠太之后,陆续有日本学者被派遣至中国调访古建筑。其中,另一位日本建筑学家关野贞的研究最具系统性与广泛性,他发表了一系列论文,研究中国传统古建筑。这些日本建筑研究者认为在中国已经不可能看到完整的唐代木制建筑。这样的背景下,朱启钤先生于1925年私人兴办研究中国传统营造学的专门学术研究机构——中国营造学社。随后,朱先生抱着对营造学的极大热爱,联系了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学者,一群接受了西方系统建筑学教育的知识分子纷纷放弃国外的高薪工作,投身于祖国的古建筑研究与保护工作中。
我国现存最著名的,也是最完整的唐代木结构建筑是建于公元857年的佛光寺大殿。其原址有一座七间、三层、九十五尺(约31.67m)高,供有弥勒巨像的大阁,于“会昌毁佛”期间被毁。十余年后,重建了现存的佛光寺大殿,为七间、单层,佛像比例严谨壮硕。巨大的斗拱共有四层“出跳”——两层华拱,斗拱高度约为柱高一半,其中每一构件都各司其职,从而使整幢建筑显得庄重异常,为后世建筑所罕见。
营造学社发现佛光寺的历程,可谓一波三折。在法国汉学家保罗·伯希和所著的《敦煌石窟》中,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发现了一幅描绘佛教圣地五台山全景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图中,幽林深山上有一座被标为“佛光寺”的建筑。两人据此初步断定,五台山有座“佛光寺”,至少可追溯至唐朝。1937年6月,梁思成与林徽因、莫宗江等人骑着毛驴前往五台山寻找胜迹。他们找到一处东大殿,殿内蝇虫四飞、蝙蝠乱窜,恶臭不断。在艰苦条件下,以林徽因隐约发现的大梁上淡淡墨迹为突破点,他们辨认出了大梁上书“佛殿主女弟子宁公遇”,石柱上另刻有“唐大中十一年”。如此对寺庙多个构件反复研究确认三日,终于下定结论:东大殿确为唐代建筑。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怀着国内殿宇必有唐构的执着信念,在此得到了实证。立于东大殿檐下,殿前松涛沙沙作响,古刹绵延千年的厚重历史、建筑之美,便沁人心扉,瞬间神怡。
佛光寺大殿(宋盈摄)
佛光寺大殿纵断面和西立面图
自1932年首次外出调查古建筑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是营造学社实物调研最频繁、取得成果最丰富的时期,这期间学社积累整理了大量文字记录和测绘数据、图纸、照片。其中,对山西古建筑的考察成果尤为丰硕。1933年9月、1934年8月、1936年冬和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先后四度奔赴山西,发现了大同的上下华严寺和云冈石窟、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晋祠圣母殿和鱼沼飞梁,以及五台山佛光寺等。同时,梁思成、刘敦桢等学社成员在认知和解读古代营造文献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他们结合相关资料、县志,规划了详细考察路线。在考察中他们不顾危险爬上梁木、屋架甚至塔顶进行拍照与测绘。在实物与文本互证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高效实用的考察程序,至今仍为学界样板。“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做刀”,一根柱、一檩梁、一个斗拱……学社成员对中国建筑的诠释,结束了中国人对华夏文明体系中的建筑文化没有发言权的尴尬局面,也是对中国建筑在国际建筑界遭受误解的最好辩驳。
与佛光寺一并发现的,还有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结构塔式建筑,也是吉尼斯纪录“世界最高木塔”的保持者——佛宫寺释迦塔,也称应县木塔。它位于我国境内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大殿前的中轴线上。它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建成。木塔由于材料特性,绝大部分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中。应县木塔是现存唯一的木结构楼阁式塔,无钉无铆,与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应县木塔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的设计,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是中国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种类最多,造型设计最精妙的建筑,堪称一座斗拱博物馆。它们彼此咬合交叉,将梁、枋、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在受到外力(如地震)时,通过斗拱间的变形和摩擦,能很好地消散外力,如同“减震器”一般。木塔层数是“明五暗九”,“暗层”中加入了斜向的支撑杆件,原理上类似于现在钢结构中的桁架结构。“暗层”形成了坚固的外层结构,内层又使用内外两圈柱形成了“金厢斗底槽”,这种内外加固建造方式沿袭至今便为“筒中筒结构”,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正是这种充满着智慧的木结构建造方式,使得纯木结构的应县木塔能够达到67.31m(约为20层楼)的高度,并从建立之日起至今,承受了7次大地震历千年而不倒,令人叹为观止。
据传,应县木塔遵照设计方案,建成时略有倾斜,在当地气候因素作用下循风力,经过约五百年之后逐渐摆正塔身,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木结构柔性体系特征,更体现了现代工程管理的全寿命周期思想。应县木塔建成后广负盛名:辽道宗为其赐名“释迦塔”;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题写匾额“峻极神工”;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年间题写匾额“天下奇观”;民谣“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广为流传;后世称其为“天下第一塔”;梁思成曾评价道:“这塔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现代建筑家林徽因测绘工作照(1933年,河北正定开元寺)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侧面图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刘权摄)
我国是最早应用木结构的国家之一,木结构建筑在唐朝已形成一套严整的制作方法,北宋李诫主编的《营造法式》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木结构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材料以及工料定额的法规。木结构的广泛使用,奠定了它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核心地位。木结构建筑中,墙体并不承重,由木质构架承重,故有“墙倒屋不塌”一说。其结构亦类似于现代建筑广泛应用的框架结构,采用梁、柱式的木构架,扬木材抗压抗弯之长,避抗拉抗剪之短。可以说,木结构建筑具有现代框架结构与桁架结构的雏形,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表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无穷智慧。
斗拱可称作中国古建筑的灵魂,它构思巧妙、制式缜密。可以说,无论是从建造技术还是从造型艺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让中国古建筑充满了灵气。因为它的存在,中国古典木结构建筑的屋顶得以出檐深远、优美壮观,更在一定时期作为承重构件存在,兼具建筑的艺术之美与实用之美。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为将传统建筑造型和斗拱的历史文化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建造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建筑,建筑师们也不断努力创新,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的中国国家馆。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建筑在对传统斗拱的现代化设计上,用立体构成式的手法创新演绎了传统斗拱部件要素,使传统建筑的构件烦琐度大大降低,化繁为简。横平竖直的斗拱形式,在千百年后的今天,演奏了斗拱的现代化韵律。
如今,全球钢筋混凝土建筑每年要消耗约全球能源总数的40%,产生约36%的碳排放,建筑业已经成为全球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我国是世界上建筑行业规模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建建筑面积约20亿m2,建筑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木材作为一种古老的建材,消除了现代建筑的冰冷感,彰显了亲和力与人文光辉。现代木结构建筑不仅具有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还有着装配式建筑可预制化、工业化生产和现场安装的优势,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住房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