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回忆录正误(增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说的是哪一位老师?

许广平在《鲁迅先生的学习精神》一文中说:

他自己承认,小时候在家里读书,先生给他限定功课,譬如叫他背四行书罢(旧式私塾的唯一的教授法是背诵),他立刻背了,一切的课业都办妥了,他在那里玩,先生看看不对,再加四行,十六行,三十二行……半本书,一本书,以后就每每整本的书责令他背诵,他还是很快地做完了,还是在那里玩,原因是他看过一两遍就背得一字不差。后来先生弄得没有法子,听说终于辞职了。(《欣慰的纪念》,见《鲁迅回忆录》专著上册,第398—399页)

鲁迅从小就博闻强记,聪颖过人,是大家都知道的。许广平说的前面那一大段,很可能确实有那么一回事吧。至于她说的那个后来被“弄得没有法子,听说终于辞职了”的先生,我们却不知道他是谁。通常,做教师的总希望学生聪明。例如,1926年8月15日鲁迅在写给当时还只是他的学生的许广平的信中,不是称赞她说“幸骏才之易教”吗?而这一位竟被学生的聪明易教吓退了的与众不同的教师究竟是谁呢?

鲁迅幼年,从来没有过延老师到家里来课读的事情。(其实,这也就已经排除了教师辞职或者不辞职的前提。)他从师就学的经过,在许寿裳作《鲁迅先生年谱》中曾有简单的记载:

光绪十二年丙戌,一八八六年,六岁。是年入塾,从从叔祖玉田先生初诵《鉴略》。

十八年壬辰,一八九二年,十二岁。正月,往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怀鉴读。(《许寿裳文集》,倪墨炎、陈九英编,百家出版社2003年版,上卷,第196页)

玉田即周兆蓝。鲁迅在《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对他曾有一段怀有敬意的描写:

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

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一书中也介绍了他的一些情形:

鲁迅手抄本中有一册《鉴湖竹枝词》,共一百首,是玉田所著,乃是从手稿中抄出来的,卷末有小字记年月,侄孙樟寿谨录字样……可知他给鲁迅的影响不浅,关系始终不坏。(《周作人散文全集》,钟叔河编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卷,第680页)

从上面所引材料中,可知他显然不是那个终于不得不辞职的先生。

再看三味书屋的寿先生。鲁迅在《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更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鲁迅终生都对他怀着敬意。就是到后来鲁迅在北京教育部工作的时候,仍旧和他有过书信往来。那时寿先生的儿子寿洙邻也在北京工作,他和鲁迅之间的往来也颇为密切。例如鲁迅到平政院控告章士钊非法免职一事,他就曾经为鲁迅出力。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出版以后,他曾经写信给鲁迅指出了其中的一处差错。《鲁迅日记》中凡是提到寿镜吾的地方,都是尊称为“寿师”或“镜吾先生”。可见他显然也不是那个终于被迫辞职的先生。

鲁迅幼年曾经跟他念书而在许寿裳编的《年谱》中没有记载的,还有花塍与子京。周作人在《鲁迅的青年时代》中说:

鲁迅的“开蒙”的先生是谁,有点记不清了,可能是叔祖辈的玉田或是花塍吧。虽然我记得大约七八岁的时候同了鲁迅在花塍那里读过书,但是初次上学所谓开蒙的先生照例非秀才不可,那么在仪式上或者是玉田担任,后来乃改从花塍读书的吧。这之后还跟子京读过,也是叔祖辈的一人,这人有点儿神经病,又是文理不通,本来不能当先生,只因同住在一个院子里,相距不到十步路,所以便去请教他。这期间不知道有多久,只知他教了出来许多笑话,终于只好中止了。这事相隔很久,因为可笑,所以至今清楚的记得。第一次是给鲁迅“对课”,出三字课题云“父攘羊”,大约鲁迅对的不合适,先生为代对云“叔偷桃”。这里羊桃二字都是平声,已经不合对课的规格,而且还把东方朔依照俗音写成“东方叔”,又是一个别字。鲁迅拿回来给父亲看,伯宜公大为发笑,但也就搁下了。第二次给讲书,乃是《孟子》里引《公刘》的诗句,到“乃裹糇粮”,他把第三字读作“猴”字,第二字读为“咕”,说道:公刘那时那么的穷困,他连胡狲袋里的果子也“咕”的挤出来拿了去了!伯宜公听了也仍然微笑,但从第二天起便不再叫小孩到那边去上学了。(《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2卷,第595—596页)

鲁迅幼年的四位老师之中,只有这个子京与许广平说的有某些相似,不过也并不完全相符。第一,从许广平的文章来看,她说的这位先生应该是被延到学生家里去教书的塾师,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发生辞职的问题。子京显然不是这个情况,仅仅是因为他住得近,小孩子去他家方便,才顺便去请他教读的。第二,从他文理不通的程度看,大约子京永远也不会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他还没有分辨称职和不称职的能力,因而也就决不会知难而退主动辞职的。事实上,鲁迅兄弟不再到他那边去上学,也并不是因为他主动辞职,而是伯宜公看他太糊涂,只能误人子弟,才决定不再叫他们去的。总而言之,在鲁迅幼年的学习生活中,实在找不出一个被学生的聪明弄得只好辞职了的先生。

说明:本书所引《鲁迅回忆录》,指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之汇编本。以后不再注明书名,只分注专著上、中、下册和散篇上、中、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