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序言(一)
冯宪光
四川大学
放在我面前的这部著作由姜飞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反复修改而成,现在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值得庆贺。这家出版社多年来一直以出版中国大学文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而著称,为奖掖青年学者,实施学术积累,提供文化精品,做出了显著成绩,在学术界和出版界都有很好的评价。
姜飞的这部著作是研究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专论。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就被源源不断地介绍到中国,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创新的一种资源。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回过头来反思近二十多年西方文论在中国的传播、交流和影响的历史,可以总结和改善的地方仍然不少。其中之一是,中国国内对西方文学批评的引进和介绍,不够系统和完整,在学理的环节上有若干疏漏,甚至还有一些失误。这一方面是因为在资料的引入上不够全面和及时,另一方面由于中西文化和国情的差别,对于国外时兴的理论思潮,中国学者在理解和应用上难免有隔膜。这就极易出现或者人云亦云,或者鹿马相混,或者张冠李戴,或者失之毫厘的情况。姜飞之所以选择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也是在学习国内这方面的译介与研究成果时,发现了一些问题,有所感触而为的。目前国内对于国外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论著的翻译和介绍,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出版了一些代表人物的专著,有一些比较好的论文选本。在研究上也有若干论文问世,对于国外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的概貌和核心问题有所论述。但是总体上说,还没有比较系统的研究专著。姜飞的这部著作在现在出版,还是及时的。这并不是说姜飞的研究已经十全十美,而是说从作者对资料的掌握和分析来看,自成系统,提出了一个认知国外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的阐释架构,对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有所推进,从中可以让读者更多地了解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的情况。
我们所说的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在国外往往被称为后殖民主义理论(Post-Colonial Theory),这一“理论”(Theory)的命名和形态通常是超越了我们平时所理解的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的范围和范式,由文学而广泛地论及社会,又由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触及文学。这有如乔纳森·卡勒所言:“文学理论的著作,且不论对阐释发生何种影响,都在一个未及命名,然经常被简称为‘理论’的领域之内密切联系着其他文字。这个领域不是‘文学理论’,因为其中许多最引人入胜的著作,并不直接讨论文学,它也不是时下意义上的‘哲学’,因为它包括了黑格尔、尼采、伽达默尔,也包括了索绪尔、马克思、弗洛伊德、高夫曼和拉康。”[1]包括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在内的当代文学理论,不仅是超越了结构主义式的语言文本分析,广泛地把视野扩展到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若干方面,挑战既定的学科边界,而且尤其注重分析文学经验在人生、社会经历和体验中的位置,并且把文学经验与人生、社会经历和体验连接起来,进行经验的梳理、整合和解释,从而开启一种新的认知、思考和解释方式,去面对人们现实的语言、思想、习俗、行为和处境,去批判性地审视我们的日常生活,言说自身的当下处境,进行理性对自我和世界关系的全面、具体、无止境的反思。
因此要论述、阐释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是困难的。因为现代文学理论的建设面临着跨越传统学科界限、研究对象既从文本向内深入又向外延伸扩张的态势。我在前几年就提出可以加强理性分析,采用视点分析的方法,在《文学理论:视点、形态、问题》[2]等文章中,我也倡导对文学理论进行分析性研究。我认为,在对中外文学理论进行学术梳理时,可以按照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去寻找文学理论学术史上文艺学研究的几个主要或基本的视点,寻找人们怎样去看文学的出发点,分析人们究竟使用了一些什么框架、视点去观察、看待文学,在这些框架结构的视野里,文学实践活动究竟存在着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从这些理论框架结构出发,已经和可能形成哪些理论形态,这些理论形态有什么人类学的依据,有什么人类认识功能和文化积累的根源,这些理论形态有哪些是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具体表现,这些具体表现又和特定历史进程的社会历史、意识形态有什么内在的关系,等等。我以为,在梳理当代国外具有现代“理论”色彩的文学批评理论时,这不失为一种理解和阐释的方法。
姜飞的这本著作在梳理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是具体实践这种方法的一种试验。他从时间、空间、主体、话语这四个视点,去审视和剖析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构成为此书的基本框架。成败与否,自当由读者和专家评论。
本书在许多方面是有作者自己的创造性见解和独到的读书体会的。这一点又和作者由理论激情和个性张扬所驱遣的文字结合为一体,构成作者主体突出的在场。仔细读过本书的读者,会很容易觉察。这显然是本书的特点。特点往往是长处,同时特色的延伸又可能遮蔽未及细察的部分,形成局限。青年本来就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一代,作一点充盈着青春的情感乃至情绪的文字,应当是情理中事。况且这样的文字,并不是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写就的。我也许和一些年长的读者一样,带着对作者成长的期待,宽容着作者的棱角和锋芒。
论学与谈禅有类似之处。《传灯录》卷十六引述全豁禅师语云:“岂不闻智过于师,方堪传授,智与师齐,减师半德。”我的许多学生,是“智过于师”的。姜飞或许算是其一。和这样的学生一起“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于我也是智慧的增益。因此,看到姜飞此书的出版十分欣慰。希望姜飞以本书作为一个起点,在自己的学术道路上继续勤学苦读,继续前行。
2005年2月
[1] [美]乔纳森·卡勒:《论解构》,陆扬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页。
[2] 冯宪光:《文学理论:视点、形态、问题》,《社会科学战线》(吉林)200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