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盏灯下憧憬我的自在家园
——自在生成建筑哲理的审美故事
布正伟:1939年生,现任中房集团建筑设计院资深总建筑师,曾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创作与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代表作品:重庆白市驿机场航站楼和江北机场航站楼、烟台莱山机场一期与二期航站楼等。著有《结构构思论》《自在生成论》《建筑美学思维与创作智谋》等。
在邹德侬先生收藏的“自在和尚”拓片上有四句话:“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欣喜读后顿然开悟:“自在”的实质,就是“放下包袱”!我想,作为建筑师,在处理建筑复杂性、实现自己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放下“玩弄设计”的这个大包袱,就能远离“过度设计”乃至“肆意抓狂表达”之类的弊病,使建筑作品接受贞洁的洗礼,展示出来自建筑各层面可感知的自在之美的状态和境界——而这正是我心中无比憧憬的自在家园……
第一盏灯
源于建筑本体论的自在之美:品格高于风格,精神超越流派
20多年前青年学者李世芬在《建筑学报》(1996年第11期)上发表了《创作呼唤流派》一文,将新时期中国建筑创作划分为八种倾向(尚未成熟的流派),并把“自在生成论”列为其中之一。她约我做专访时说:“您好像不太主张流派,然而,我认为‘自在生成论’在某种程度上已具备了流派的某些特征,如思想的一贯性、手法的独特性、风格的相对游离性等。”我告诉她,没有至高无上的风格,也没有万般灵验的流派,一切都归结于现实条件下,由建筑观念、生活体验、设计智慧、表现技能乃至统领全局的才干等,最终所导致的建筑及其环境整体的动人创造(见《品格·风格·流派——李世芬与布正伟的对话》,载《建筑师》第98期)。
国内老一代建筑师,曾经在“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建筑方针的指引下,创作了不少依附建筑本体、远离奢华、不搞花架子的优秀作品,仅以宾馆、饭店为例,就有北京和平宾馆、北京饭店东楼、上海龙柏饭店、广州白天鹅宾馆、曲阜阙里宾舍、杭州黄龙饭店等这些作品。它们并没有因为有显著的风格差异或流派区分(如京派、海派、广派)而有品位优劣之分,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主创人都是在遵从建筑本体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的规定性前提下,在理性与感性的双向互动与契合中,通过设计信息筛选、设计创意确立以及设计表达完善,让这些作品体现出了因地制宜、各施其巧的自在品格与自在精神。我考察过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和文丘里设计的伦敦国家美术陈列馆新馆,这两个相互对立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经典实例,尽管在风格上大相径庭,但它们均以自身的空间形态与老馆形成了相得益彰的大格局。同时,两者又由表及里地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文化情调与艺术魅力——我们从前者“洒脱奔放”后者“精微细收”不同抒情意向的对照中,可以体验到“自在精神”的奥妙就在“应变自如”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创作主持人的情感释放,如果背离了理性底线而走向偏执癫狂的话,势必会导致事与愿违的后果,盖瑞(Frank Gehry)和哈迪德(Zaha Hadid)在创作实践中未取得成功的那些作品便可以作为例证。事实上,在成功的建筑创作中没有无理性渗透的情感,即使是情感激越的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他在设计朗香教堂的时候,也考虑到了山上缺水,特意利用翻卷屋面、落水管和水池做了收集雨水的设施;他还想到了往山上运输石材的困难,采取了就地取材的办法。同样,在成功的建筑创作中也没有无情感影响的理性。就拿一辈子醉心于钢框架玻璃盒子的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来说,他在设计巴塞罗那展览馆时,如果对展览馆紧邻的马德里皇宫无情冷对的话,就根本不可能把这个展览馆当作是小配角,使其谦恭地依附于皇宫脚下,让观众还能在馆内外尽享长长宫墙和带有凉亭的皇宫屋顶之美。1996年和2018年我参观时就流连忘返,不忍离去……
第二盏灯
源于建筑艺术论的自在之美:以全境界环境艺术创造取胜
记得金磊先生在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主持《建筑创作》刊物时,曾就“电影与建筑”专题做过交流。当时,我得意地发觉,电影艺术不以演员漂亮与否论高低,而是以演员扮演角色的入戏程度论本事。这恰恰可以用来说明我的建筑艺术观:建筑是包括建筑形态及其内外环境的全境界艺术,建筑作品的优劣不是指肤浅的漂亮不漂亮,而在于建筑扮演的角色是否能在场所空域全境界环境艺术的创造中恰如其分地出场。
我忘不了2000年3月,在昆明世博园看到以色列馆时的激动心情。它只利用了一处有限的坡地,通过三部分极富情调的环境艺术设计,营造了以色列特有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意象:首先是养育了国民的七种植物镶嵌的图案;接着是一个灌溉系统和绿洲般的农耕区;最后是高处象征以色列国家的亭阁,在亭中陈列着由瓷砖装饰的犹太教大烛台。我去以色列旅游时感受过那里的生活气息,看到过那里缺水、种植困难的自然环境,所以当我来到这个馆区时,一下子就沉醉在眼前深邃的意境中了。以色列馆“以亭寓国”的构思,正是由于抓住了“以全境界环境艺术创造为魂”的创作理念,才收获了以一当十和“难得自在”等非同寻常的艺术审美效果。
说到这儿,自然会让人想到北京中轴线向北延伸,起端于亚运会主场馆区的国家奥林匹克中心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环境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宏伟蓝图。其中,亚运会主场馆和奥运会主场馆扮演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角,在反映材料、结构、技术和功能诸方面构成的物质文化内涵的同时,又以不同形态特征与建筑个性的历史印记,融入到了北京该区域的生态景观带之中。国外借环境艺术创造展示现代建筑自在之美的实践成效斐然。巴黎德方斯新区建设初期,超大跨三角拱壳工业展览馆刚建成的时候,孤零零的,让人感到唐突,可到了1995年我第二次去考察时,新区建筑群、地面环境优化和地下交通设施都已趋近完成,那座别扭的巨型三角拱壳建筑,则已汇合到新区总体环境艺术氛围中了。同年,我在考察伦敦道克兰城市开发区中的堪纳瑞码头工程时,看到建筑完工后,外部环境的配置也同时齐全就位,这就使得新环境中人与建筑之间的“亲和力”和“自在感”油然而生……
第三盏灯
源于建筑文化论的自在之美:突显建筑表情中的文化气质
从2010年开始,我一直参与畅言网每年一届的全国丑陋建筑网络评选专家审定工作。这十年让我无比感慨的是,建筑审美最难缠的是建筑文化问题。“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承载不好就会变成凝固的垃圾——丑陋建筑。我在自在生成建筑哲理的研究中,解开了建筑文化之困的两个问题:一是究竟有哪些文化因素可以渗透到建筑创作的“物化”过程中来?二是这些参与进来的文化因素,又是怎样从“物化”了的建筑作品中显露出来的?
人类整合建筑与文化,是从同构的三个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基层、精神文化高层,及介于其间的艺术文化——来看具体建筑工程中各文化因素如何按不同建筑的性质特点、比重分量,及相互关联方式等参与到“物化”过程中来,从而形成建筑作品的文化内涵的。与这些文化内涵相对应的外显系统,是建筑的艺术气氛、文化气质与时代气息。这三个外显系统依次回答了:这是做什么用的建筑?是处在什么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创作的?又是哪个时代的建筑作品?这些反映出建筑作品文化内涵的外显特征的总和,便是英文中的“architectural expressing”,即“建筑表现”或“建筑表情”。
不难发现,我们现在不是缺少在建筑艺术气氛上的极力渲染,也不是缺少在建筑时代气息上大做文章,我们忽视甚至完全丢掉的是建筑表情之魂——建筑文化气质,这正是由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因素等渗透于建筑作品之后,综合生成的一种特有气质。俗话说,“一方山水一方屋”,如果建筑表情脱离了与自然、人文的关联,失去了其应有的文化气质,只剩下艺术气氛与时代气息,岂不让各地的建筑陷入千篇一律的泥潭里?!关肇邺先生在文章中说,文如其人,建筑也如此,他举例时也提到了我。由此,我的认识更进了一步:文化修养深厚的建筑师,都十分看重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对建筑文化气质的深微影响。从其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体验到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彼此融合衍生而成的自在意境,而且可以感受到主创建筑师自身流露出来的气质特征,如我印象深刻的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宁波博物馆、浙江美术馆、重庆云阳市民活动中心等,又如国外位于多哈的卡塔尔石油综合体、乌拉圭的圣·约恩中心、印度斋浦尔博物馆……
第四盏灯
源于建筑方法论的自在之美:取陌生与熟悉两极并存共享
没想到,《自在生成论》的书还没有出版,我1997年发表在《新建筑》上的《自在生成的方法论》,于1998年被美国柯尔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评为“优秀科学技术论文”,并获选进入全球信息网。我想,这恐怕是由于把方法论从思想层面落实到了可操作的技法层面上,突破习惯思维,提出了在“常规变化”与“异常变化”两极之间走钢丝的创新策略与运作技能的缘故吧。这其中,异常变化是不同凡响且有扎实细节跟进的张力展示;常规变化则是对异常变化的衬托,是为建构整体新秩序做铺垫的定力所在。这两种变化的具体组织乃至在总体构成中的比重,完全由主创人依据建筑创意和相关设计考量去进行调节和敲定。
为个性至上而走极端的做法,大都会事与愿违。与此相反,能展示出两极并存共享的建筑章法,则让大多数受众既能在“熟悉”中欣赏到创新信息的“陌生”,又能在“陌生”中回味起传承信息的“熟悉”,这样发自内心的愉悦是自然而温馨的。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为了打破现代建筑中千篇一律的方盒子模式,在直线、直角和曲线、曲面这两极之间巧做建筑空间形体的变化,利用建筑实体某一段外墙上的弧形衔接或自由曲面产生的形式感,表达了整体趋于规矩、局部插入轻松情趣的艺术意图。贝聿铭的两极并存共享之绝唱,是巴黎卢浮宫的扩建工程。我曾先后三次身临其境,在学习中体察作品“自在之美”形成的缘由。我的第一印象是,这种美首先来自作为卢浮宫视觉中心的东方金字塔构形符号,与其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大背景强烈对峙,极具令人遐想的引爆力;其次,视觉中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造成通体玻璃金字塔,似有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之隐喻,这也与卢浮宫特有的世界级珍藏相吻合;最后,当我们进入玻璃金字塔地下的广厅后,竟然还可以仰视地面上环抱金字塔的古典建筑群,这种从地下向地上仰望的体验是十分奇妙而令人难以忘怀的。
两极并存共享的创作技法,还可见于扩建工程中新老建筑紧相毗邻的整合设计中。2015年,我曾赞美过通体玻璃运用得合宜得体的北京天文馆新馆,其自在品格与自在精神,来自新馆轻盈舒展的现代感与北侧老馆中式新古典的历史感相互辉映、并存共享,来自新、老天文馆整合后形成的水平向以虚衬实的合成建筑景观,并由此给该地段带来的“既陌生又熟悉”的场所感。新天文馆玻璃工程新技术运用的难得之处,还体现在长方盒子里外关键部位所做的高难度变异的曲面体处理上。这不仅增强了新馆特有的文化气质,同时也让观众在参观时隐约地感受到了宇宙迷幻的气息。
第五盏灯
源于建筑归宿论的自在之美:以低成本普及趋高品位营造
1990年秋,我在印度新德里参加第四届亚洲建筑师大会并将宣读论文时吴良镛先生对我讲的那番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现在很多人都只把眼睛盯着西方的建筑大师,多半是出于盲目崇拜。我希望你不是这样,要把多一点的目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那些建筑明星身上。要知道,发展中国家也有自己的建筑明星,像埃及、印度,多注意一下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这样,你就一定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在西方建筑大师那里学不到的东西。”(见拙著《建筑美学思维与创作智谋》第33—37页,天津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听到吴先生这些亲切教导,再加上这次会议期间的所闻所见,了解到印度知名建筑师柯里亚、多西、里沃等为本土现代建筑做出的非凡贡献,我受到的触动很大,以致影响到后来我在《自在生成论》第五章“归宿论”的思考与研究中,做出了应以学习东方哲学、走向东方之道为己任的判断。
《自在生成论》出版前后,我读到了彭一刚、邹德侬、马国馨、张钦楠、陈志华等先生的相关评论,很受鼓舞,但始终诚惶诚恐、不敢停步,一直以建筑创作实践为准绳,对自在生成理论不断地进行检验、调整和充实。但在2020年全球悲壮的疫情风暴中,亿万群众对拥有一处安全健康的生存之地的渴望是多么急切啊!面对如此困境,我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原来认识的建筑归宿的重大缺失:立足中国、回归东方、走向世界的战略眼光,不能没有长远而坚实的着力点!无须讳言,进入后疫情时代,建筑的归宿应落脚到改变城乡量大面广、陈旧落后的居住、医疗、教育和日常生活服务设施等基层建筑的现状上来!
如何来实现建筑归宿这一宏愿呢?智谋来自前人的实践。我到过国内不少地方,也去过五大洲47个国家,确实看到过名不见经传,但却经济实惠、朴素大方的基层建筑面貌。回想起来,我最初实践“自在生成”设计想法时,也都是在低造价、低材料、低技术的困苦中闯过来的。王澍认为,农村是他的用武之地,他已把人文意向和绿色理念扎根于农村设计实践。崔愷在深入乡村建筑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微介入改造”的若干范例,既保存了原有乡村建筑的精华实体,又在改造中注入了新生活的气息。我坚信,包括利旧改造在内的“以低成本普及趋高品位营造”,是消除量大面广、陈旧落后的基层建筑各种弊端的行之有效的根本策略。可以看到,自然界生长在石头缝里或贫瘠土地上的野花野草,总会流露出一种具有天然意趣的自在之美;在低成本条件下,那些崇尚简约与节俭统一、朴实与真情融合的基层建筑作品,必然会展现出返璞归真的自在品格与自在精神。
结语
三问三答的再思辨:坚守自在家园的情与理
从多少层面看建筑就可能发现多少美,具象美和抽象美都会集中体现在哪里呢?在建筑的自在状态和境界中。建筑的自在品格与自在精神,该如何去感受和认知呢?该如何洞察和评判由建筑诸层面生成的自在之美?唯有“合度而非过度的设计”,其创作自由才能彰显出如此精当的自在,并使回归本真的普适性建筑,可持续地惠及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