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点的回望
李拱辰:1936年生,现任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资深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主要作品:唐山抗震纪念碑、河北艺术中心、泥河湾博物馆、上海黄浦新苑小区等。出版《时光筑梦:六十载从业建筑札记》等著作。
我出生在塞外的一座小城里。听父辈讲,那时父母和姐姐已经离开农村,到北京安家了。之后,我也随之来到北京。父母常常忆起那座小城:一股甘洌的清泉,从城边流过,浸润着小城人们的心田,带给小城人们甜美的希望。城南几里的地方,一条洋河自西北向东南奔涌而去,涤荡着小城的污浊,换来小城的祥和。小城周边地势开阔平坦,四面环山,像是大地母亲怀抱中心爱的婴儿,尽情地享受着大地母亲的哺育与恩惠。小城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沙城。这就是我此生走向社会的起点,也是我一生成长、奔波中的坐标原点。
生活在老北京
在北京的生活,由朦胧渐渐清晰起来,我在这里受教育完成学业,从初涉世事到逐步成长经历了漫长的25年。北京是一座文化古都,25个春秋学习与生活的耳濡目染与熏陶,丰富了我的生活阅历,赋予了我从事建筑专业工作的信心与力量。我的身心已经完全融入了北京这座城市中。当人们问起我的籍贯时,我会自豪地说:“我是北京人。”
生活在北京的25年,前一半处于旧中国时期,后一半则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成立前十几年时间的北京,我们姑且称之为“旧日的北京”,令我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以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为主导,结合民间不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以及追求完美、和谐而形成的“京味”十足的,极具特点的社会风情,是感染人、令人惊羡的北京文化的主体,是使我爱上这座城市的主因。
北京深厚的文化根基,渗透在京城社会的方方面面。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得天独厚的社会环境,是我成长的沃土。北京重教育,讲礼仪,讲修为,其潜在的影响无处不在。它赋予我成长的知识和力量,成为我的精神家园。
古都北京的生活中更不乏传统文化中的礼教,这成为我们精神的启蒙与开端。我们居住的四合院,充满浓浓的情义与祥和的氛围。房东是一位操南方口音的长者,大家都尊称她为外婆。清晨,一抹金色阳光刚刚洒向屋檐,外婆就开始打扫庭院了,邻居们也都行动起来,问候“外婆早”。相互间看不出房东与房客的距离感,却像是亲密无间的一家人。外婆喜欢做些南方风味小吃,逢年过节都会送一些给我们这些租客尝尝,大家也将心仪的食品回赠外婆。夏日的夜晚,小院里会很热闹。忙碌一天的人们为了乘凉,解除一天的劳累,会在自家门前摆上地桌,支起躺椅,一家人共进晚餐。饭后还会沏壶酽茶或切开西瓜,边吃边聊地消暑。聊的内容山南海北,遇到新奇或感兴趣的谈资,大家会自发地聚拢在一起高谈阔论,直到困倦了才肯散去。平日里小院静悄悄的,大家都各自忙碌着,家中无人也不必担心,有外婆在时刻守护着。小院祥和惬意,人们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相互照应,让我幼小的心灵知道了尊重人,认识了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正常交往,以及相亲相帮的必要性与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美好生活与幸福的企盼表达甚多,表达的方式也极为广泛,且无处不在,京城的胡同里也几乎随处可见。胡同里不少住户的街门就是例证。两侧的门枕石上,那精美的雕刻常常被赋予象征吉祥的内容,而门簪上常雕刻有“吉祥如意”“四季平安”等寄托美好愿望的词句,迎门的影壁上大多镶有砖雕“迎祥”“鸿禧”等纳福迎祥的字句。最为醒目的当属门扇上朱漆的对联了,对联将文学、书法、装饰融为一体,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统一,内容多为教育人修身养性的哲理表述,按今天的说法就是教人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常见的有“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修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芝兰君子性,松柏古人心”等。它提醒并教育着门里进进出出的人们,成为他们行动的座右铭,同时也教育了千千万万从门前走过的人,潜移默化,影响深远。
这些都是少年时代家园环境在我脑海里留下的印记。初中时上下学要走在东四、灯市口一带,书法家们书写的店铺牌匾使我常常驻足欣赏,暗中模仿。店铺五光十色、形态各异而又主题突出的幌子,也时常令我流连忘返。民间文化的蕴藏无比丰富,父亲常带我走过的北海、故宫沿线更是美不胜收。京城的大环境陶冶了我的心灵,给予我的启迪很多很多,这座家园的缤纷色彩使我终生享用不尽。
初访沙城
乡愁,体现在对故土的情感与思念,它深深地牵动着人的心灵,令人念念不忘。而思念的内容,大体是儿时印象最深的,深藏于脑海中的闪光点。引人深思的这些内容,未必有多么壮美,却是敝帚自珍,极难忘怀的。从山山水水到身边琐事,从乡里屋舍到童年游戏,从民间习俗到地方乡音,从市井百态到风味特产,总之,包罗万象,无处不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是消失的或即将消失的,愈易成为人们怀念的热点。
我虽然没有在故乡长期居住过,但那里是我家先人世代居住的地方。我与他们血脉相连,那里有祖先生活的印记,有世代相传的祖坟。那里是我们的根。
我久已心仪的沙城是由三个不大的城堡连缀起来的小镇。它与我们久居的气势宏伟、城楼巍峨的北京城相比较,就是一座袖珍的小城,东西不足500米,南北不足200米,显得十分精致。青砖青瓦的房子装饰精美,我喜欢这座小城。奶奶租住的院子是个标准的四合院,前院是一家酒坊。走近它,迎面会飘来醉人的酒香。进了院子,到处晾晒着酒糟,发酵的粬香弥漫在院子里,十分诱人。到了做饭的时候,炒菜时特有的胡麻油的浓浓香味,在我的嗅觉记忆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孩童时期对美味饮食具有超强的记忆力。小镇沿街有不少卖石头饼的,饼铛里散落着一层小的卵石,饼被摊放在起伏不平的石子上炙烤着。卖饼人用浓重的乡音吆喝着:“酥大饼子!”饼薄而均匀,酥脆可口,深受人们喜爱,也是我童年时的最爱。镇上也有几家糕点铺,最具特色的是一种叫“锅盔”的点心,用面粉、鸡蛋、胡麻油制作,碗口大小,中间略鼓些,棕红色,拿在手里就有一股诱人的香气,也是一种味道令人终生难忘的食品。当然,它和外观朴素的大饼子比较起来要奢侈了许多。我初到老家,父亲管教不让乱走,小镇周边的景点只去过近处的老龙潭。那是在西堡外一处树丛环绕的地方,中间一股清泉从水潭上雕刻的蛟龙口中喷涌而出。泉水清澈,入口甘甜。这一地下水脉至今仍是沙城酿酒的主要水源。除此之外,游玩的去处就是离家不远的沙城火车站了。我会看着站台上出售的红红绿绿的瓶子,里面装的是小镇知名的特产青梅煮酒。车站上来来往往的旅客匆匆走过,这成了当年浓缩的小镇繁华的画面,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当中。小镇生活的生动画面和我所迷恋的历久弥新的味道,构成了我乡愁的初始记忆,永生难忘。
回望沙城
2019年5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重访沙城。这些年来小城有了很大的发展,道路宽阔,高楼林立,市井繁华。工作之余,我习惯性地又去探寻那曾经魂牵梦萦的古镇——沙城的三座城堡。沿着熟悉的老路走去,残存的城墙、城门斑斑驳驳,失去了往日的威严。一座座民居宅院依然如故,只是愈发显得苍老。沿街的商店还保留着原有的格局,却失去了往日的繁华。遗憾的是快速发展的城市已经步步逼近,新建的高层住宅已经吞没了老街北侧的旧宅,贯通东西的老街北侧已被拆除殆尽。如此的现状该如何面对呢?出于建筑师的本能,从改变家乡面貌的心愿出发,我深深地思考着,想为老街寻求一条出路。
从城市的历史文脉来考虑。据文献记载,沙城于明景泰二年(1451)始建城墙,至今已有570余年了。从现存民居来看,还有不少是清末民初所建,其形制有别于北京四合院,而与晋中一带民居有诸多相似之处。沙城虽近北京,但由于有大山及长城阻隔,且商业贸易往来中与西部、西北部联系较多,从而形成了饮食特点、生活习惯更近似西部的文化特征。另一方面,京张铁路的开通,使外部文化与之有了交流融合的机会。存在两种文化交织的小镇,在文脉延续和历史传承方面都具有研究的价值,做好保护利用势在必行。
从城市发展的脉络与进程加以考虑。首先,旧城的构成肌理还在,自古代到新中国成立,城市肌理变化不大,主路、小巷、院落的通达关系,从业分布等可供研究。其次,怀来县城是一座新兴的城,县城的发展主要在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发展历史的可追溯性强。县城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其间经历的促进城市发展的因素历历可数。1909年京张铁路的通车给沙城镇带来了发展的活力。1951年动工修建官厅水库,怀来县治设在沙城,县政府及所属单位迁来沙城,给沙城带来了发展的良机。改革开放以来沙城紧跟大好形势,依靠毗邻北京的地理优势,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又有京藏、京新两条高速公路从这里经过,高铁已经开通,交通条件优越。怀来的城市发展历史虽短,但脉络清晰,给研究分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从“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的高度加以审视。这些年来党中央、习总书记十分重视城市文化,明确提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注重文化传承,文脉延续。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是洋溢着生命力的有机体,城市的生命力,在于文化的传承。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与文化,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历史文化的说明书。饱经沧桑的建筑,古朴的老街老巷,不仅为城市营造了浓重的历史氛围和文化气息,更滋养着城市人民的精神生命。抢救、保护、利用正逢其时,刻不容缓。
我反复思忖,决心把这项工作向有关领导大胆提出来。很快,得到了他们的积极支持。2019年初秋季节,这项工作开始进行。当然仅仅是开始,它涉及深入调研,多专业、多学科的配合。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做好这一老街区的抢救、保护、利用工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其更为接近历史的真实,提升城市品质,让怀来县城展现一个全新的风貌!
建筑师的一生,注定是操劳的一生,当我们停下脚步时,不觉已步入垂暮之年。庆幸的是体力尚可,生活的热情未减。老年人惯于思乡怀旧,而我则希望借回忆成长历程之机,以感恩的心情为我的家园奉献微薄的力量。沙城是生育我的家园,北京是哺育我成长的家园。这两处家园多少年来都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她们的点滴发展,都曾给予我无尽的欣喜。如今北京已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而生育我的家园——沙城,还需要更大的发展,我愿为她添砖加瓦,栽种更多似锦的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