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的家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我的“一亩三分地”

image-061-1

马国馨:1942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现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主要作品:毛主席纪念堂(1976年)、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1990年)、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1999年)、北京宛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和雕塑园(2000年)等。出版《丹下健三》《日本建筑论稿》《体育建筑论稿——从亚运到奥运》《建筑求索论稿》《环境城市论稿》《南礼士路62号》等30余部作品。

金磊总编经常会策划一些命题作文,诸如“建筑师的自白”“建筑师的童年”“建筑师的大学”等,他又新命了一个题目——“建筑师的家园”。我迟迟没有动笔,因为这个题目比较难写,内容和范围不好界定,有的内容又与以前的命题作文有所重复。查了一下《辞海》,对“家园”的定义有二解:一、私人的田园。潘岳的《橘赋》:“故成都美其家园,江陵重其千树”;二、家乡。元好问《九日读书山》:“山腰抱佛刹,十里望家园。”思来想去都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老觉得“家园”二字前面如果再加上个定语,如物质、文化、精神……似乎就更容易下笔了。最后我把命题加以通俗解,“建筑师的家园”可否理解为“建筑师的一亩三分地”?我那一亩三分地是什么?就是单位的办公室和家里的斗室书房。在这个书的“家园”中多年来自己精心栽培种植,何不就此展开一下呢?

image-062-1

书似叠嶂常乱置

我的办公室和书房的书是有名地“乱”,凡来过我办公室的同志都有这个印象。记得2004年时中国青年报社的两位记者来访,见我室内的乱状,一位记者随口吟出“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之句。后来我依此内容稍加修改,自撰了一联:“书似叠嶂常乱置,诗学打油偶成章。”这里并不是想把自己的藏书一一罗列,自己所从事专业的内容也不多涉及,只回忆一下从实用和兴趣角度最常使用和翻阅的书籍。我想这也是在自己的知识家园和书的家园中精心收藏的“花草”和“树木”吧,也可视为自己最常使用的工具书!

辞书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性越来越差,在写字、作文、讲话时十分不自信,所以使用频率最高的书是辞书,尤其是《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办公室和家中各备一本,它们是商务印书馆的金牌产品。这两本词典纠正了我许多读音上的错误和用词上的不当,尤其现在许多人在公众场合的“出丑”也使自己更为小心谨慎。当然,仅靠这两本词典还无法满足全部的需要,于是又有了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的缩印本《辞海》。这是一本以字带词的大型综合性辞书,2700页的巨著集中了1979年、1989年和1999年的编者千人以上,其中主编、副主编、编委就有各界的专家332人,分科主编222人。主编夏征农先生(1904—2008),江西人,1926年入党。新中国成立后曾在我老家山东任宣传部长,所以知道此人,他后去上海工作。本书的权威性和丰富性可想而知,基本可以满足查找各种疑难问题的需要。唯一不便的是这本书的词条是按部首来排列的,比较下来不如拼音查找更为快捷,所以常常要在后面附录中的汉语拼音索引中查到词条的页码。另外,我还有一套珍藏的三册商务印书馆的《辞源》,这对查找辞章和典故的出处十分方便。在书前有陆尔奎先生的序言“辞源说略”,除论及编撰的缘起和经历外,还专门讲了辞书与字书、类书、专门辞书的区别。这套书出版于1931年12月,但商务印书馆1933年1月29日即遭日寇轰炸,“三十五载之经营隳于一旦”,我收存的这一套印于1933年5月,已是第12版了。更重要的是,这书也蕴含着我对父亲的怀念。他于1935年10月购置这套书,在我们这些孩子小时就教我们利用这套书来查阅生字,包括后来的孙辈都是如此。当时王云五先生发明了四角号码查阅法,但我始终没有学会,一直利用部首查阅法。老父亲在1983年去世后,我回家料理完丧事,对弟弟妹妹们说,我只要把这三册《辞源》带走,作为对父亲的纪念,所以此书中还包含着这样一番思念。

按说有关汉语的工具书已够齐全了,但后来看到广告推荐宁夏人民出版社的《新编成语大词典》,号称收入四字成语45000多条,当当网还可以打折,于是购置了一册。全书有1600页。但在使用之后发觉有点名不副实,号称45000多条,但其中不少只是词序字序不同就算两条,如“影单形只”和“形单影只”,“改弦易辙”和“易辙改弦”都算两条,有的只差一字,如“驿使梅花”“驿寄梅花”“驿路梅花”就算三条,这一来辞典中的水分就比较多了。加上有一次我想查一下成语“心无旁骛”中的“骛”字下面是鸟字还是马字,发觉大词典中竟没有收入这一条。后来类似的情况还发生过几次,这一来此词典在我心中的价值就打了不少折扣。

再说涉及外文的辞书,我最早买的是时代出版社的《俄华辞典》,是袖珍本,因为那时中学和大学都是学的俄文,小词典也可以应付,现在已经找不到了。直到1983年,当时的经济条件比较宽裕了,才买了一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初版于1963年的《俄汉大辞典》,刘泽荣先生主编,收词条10.5万条。将近1400页的辞典,当时售价12元,现在也是不可想象的了。这本辞典基本疑难的单词都可以查到,但版本太大,纸张又不好,携带很不方便,所以在2007年又买了一本外研社出版的《现代俄汉词典》,收词9万条。这本1300页的词典,因为是用字典纸印刷,所以比上面那本精巧多了,价格是49.9元,和上一册是不可同日而语了。虽然俄语现在用得不多,但多次访俄获赠和收集了不少俄文书籍和资料,也还是有用武之地。

在大学的后期学校安排了选修课,当时建筑系有雕塑和英文两门可选,我毫不犹豫选修了英文。当时除了大学自编理工科的英文教材(当时都是原子能和半导体的内容)外,还有建筑系的专业英语,内容是阅读英文原著《20世纪建筑的形式与功能》中的“均衡”一章。那时从家里长辈那里找到一本《英汉模范字典》,是由张世鎏等四位先生编写,由商务香港印刷厂于1929年11月出版。我这一册是1938年5月第3次印刷,收单词4万条以上,但缺点是注音用韦氏音标,总不如国际音标用着方便。到1963年还是经济困难时期,我节衣缩食,咬紧牙关,花5.20元买了时代出版社郑易里主编的《英华大词典》。这本辞书我使用了很长时间,直到后来为了几处都能使用,才于1976年又买了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新英汉词典》,共收词条8万条。因为英语后来应用的机会较多,有时要写英文书信,所以又买了《汉英词典》《英语常用语用法词典》等多本词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曾编译了一本《汉英建筑工程词典》,张人琦主编,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收词条3.3万条,图800幅,但使用起来不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根据英国《牛津-杜登图解英文词典》翻译而成的《英汉图文对照词典》方便。后者由于是图文对照,十分直观,虽然是2.1万条词语,也是时常翻用的,而且在1986年购买时还不到6元,真是物有所值。

我于1981—1984年间去日本研修,于是工具书中又增加了许多涉及日文的辞书。在去日本时,我并没有带辞典,心想,日本出版业十分发达,到日本以后可以在当地买一本更实用的。但等到了日本以后大失所望,因为日本只有为日本人准备的汉和字典,而没有为中国人准备的和汉字典或日汉字典,最后寻找了半天买了一本燎原出版社出版、由陈涛主编的《日汉辞典》。它实际上还是国内商务印书馆的原版,在日本加以缩印,体积小便于携带。另外,日本的纸张好,1850页用了字典纸,厚度不到5厘米,2800日元,所以一直使用到现在。此外,学习日语必购外来语辞典,因为日语当中外来语太多,由中国传入的汉字先不讲,其他外来语源自与西方经济文化的接触,尤其二战之后更甚。据统计,日语中常见的3万个词语中,和语占36.7%,汉语占47.5%,外来语占9.8%,三种语言混合占6%。而在外来语中英语占比最高,为80.8%,所以如掌握英语对学习外来语十分有利,其余法语占3.3%,德语占1.5%,意大利语占1.3%,荷兰语占0.8%,等等。当时曾买过一册日东书院出版的《外来语词典》,但很快就发觉很不够用,后来回国又买了商务版的《新编日语外来语词典》,收词6.2万条,才觉得好用一些,但新外来语也是层出不穷。另外还想选购一本像中国《辞海》《辞源》那样的权威辞书,犹豫很久,最后还是下决心花4800日元买了一本岩波书店的《广辞苑》,是1976年的第2版修订版,由新村出主编。他在与近80位学者合力之下完成,但新村出并未见到最后成果,他在修订中因病于1967年以91岁高龄去世。全书2500页,收入词条20万条,购回后使用次数不多,但是荒僻困难的辞字基本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日本的辞书编译十分发达,尤其许多袖珍本、便携本都十分小巧精致,也诱得我买了不少,如《袖珍日用语字典》《必携惯用句辞典》等。尤其是三省堂出版的《简明英和·和英词典》非常实用,其中英和部5.3万辞,和英部6.2万辞。全书600页,长15.5厘米,宽8厘米,厚度2.5厘米,皮面还配有封套,3000日元。后来国内商务印书馆也陆续和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先后出版了相同规格的中英、中俄、中日等双语辞典,为我们的外语学习带来很大方便。

过去学习日文常觉得其中有不少汉字可能对国人来说很好学,但在深入学习后就发现全然不是如此。因为日文中的汉字有音读、训读,还有日本人的姓名、地名,读音也十分复杂。所以,要弄清楚这些读音,还要借助许多相关的辅助书籍。为此我回国以后又陆续买了一些手册,当时买价钱都不贵,如商务印书馆的《日本汉字读音词典》,计字条8万多条,1992年版,8.8元;还有《日本姓名词典》(拉丁字母序),收姓氏和名字10万条,1979年版,2.0元;以及《日本地名词典》,收地名2.6万条,1996年版,价格就要34.5元了。

百科全书

除去辞书以外,我平时使用较多的还有百科全书。1978年后,我国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准备出版80卷,按学科分卷出版,但当时还不能马上看到。1981年到日本学习以后,我开始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百科全书。

日本东京的神保町是有名的书店街,街面上书店一家连着一家,据说有近200家。除大的书店外,古旧书店也各有特色和专门的方向,尤其是每年11月的图书节,店家都把许多特价的书堆到人行道上供读者挑选,这也变成了爱书人的节日。我就利用这个机会先后买了两套百科全书,其中一套是小学馆1964年出版的《日本百科大事典》,全套14卷,3000日元,平均200多日元一册,都是精装带封套。虽然出版的年代稍早,但其中有关日本历史、风物以及许多其他人文方面的内容还是很有用的。后来天津大学邹德侬教授在翻译国外的建筑史和艺术史的著作时,有许多日本人的英文名不清楚对应什么汉字,发信向我询问,我就利用这套百科全书一一化解。还有一套英文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in English),全套十册,售价2000元,也被我伺机买下。记得当年都是手提捆好的厚重书册上了地铁,下来后又走了很长的路,几乎要提不动了,但最后还是被我带回国来。那一套日文百科全书应用十分频繁,而英文那一套因内容比较一般,加上后来又有其他的百科全书,所以就不常用了。

回国以后,国内的大百科全书也陆续出版,根据自己当时工作所需,我先后购置了《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和《体育》卷,对工作和学习还是有很大帮助的。此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又先后购置过《外国文学》(上下卷)、《音乐》卷、《戏曲·曲艺》卷、《天文学》卷等,内容都是很丰富的,但不可能都买全。各卷体现了当时国内的最高水准,同时不可避免也带着时代印记。

在百科全书中我最高兴的还是买了一套《不列颠百科全书》,全书20册。有一天,我院已退休的老结构工程师刘元和到我办公室来,代出版社向我推销这套书。该书定价2200元,他说可以2000元卖给我,很快一箱子书就送来了。看了内容以后,我很满意。18册正文中收录词条81600条,地图250幅,总计4300万字,名字叫“不列颠”,实际上这是中美建交以后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双方成立了顾问委员会和编审委员会,顾问委员会的中方委员是钱伟长、周有光和梅益。其中除涉及中国的4000条以外,涉及欧美历史人文的条目很多,文字规范准确,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最后的两册索引为检索创造了便利条件。

另外还有一种自然大百科,科学普及出版社在2018年出版的《DK博物大百科》,其副标题为“自然界的视觉盛宴”。该书最早于2010年出版,原名《自然历史》,由英国DK(Dorling Kindersley)公司在大卫·伯尼(David Burnie)主编下,邀请诸多博物学专家编辑而成,并经过著名的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认证。史密森学会成立于1846年,是世界上最大的集博物馆和研究所于一体的综合机构,在其所属机构中有1.37亿件标本、人工制品和艺术品。这本百科全书中包括了5000多个物种的彩色特写,介绍了植物、动物、菌类、微生物、岩石、矿物和化石,表现了我们这个星球上的丰富物种。全书620页,彩色精印,是认识自然界的最好教材。但就是书太厚重了,读起来不太方便。

地图

在我的家园中,还有一个特殊的门类,那就是地图。我和老伴都有观赏和研究地图的爱好和兴趣,所以十分注意好版本的地图的收集。经过多版本比较淘汰之后,我首先选定了中国地图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中国地图集》和《世界地图集》。两本地图集共700页,印刷精美,体例相同,除了省份或国家的全图之外,还有简要的城市简图。世界地图中除了中文地名外,下面还附有外文。图集最后还有地名索引,查找方便,实用性很强。2018年又收集到最新版的《世界地图集》,在原有基础上更详尽、更精美了。其实在这以前,在国外或国内旅行时,我就曾有意识地收集过各地的地图,但这些大多是旅游用的地图,从内容和表现深度上都还不尽如人意,也不能满足自己的研究兴趣。由此,我逐渐扩大视野,收集比例尺更大,更为清晰、具体的城市详图。如2010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和奇志通联合出版的《北京全图》,全书330页,分区分片表现了北京市区以及郊区的详图。图名、单位、地名甚至楼号都清晰可见,而且书后附有公交线路、地名索引、单位索引等内容,不失为精确度高,信息量大,集实用性、观赏性、收藏性于一体的好工具书。只是可惜北京的城市建设发展太快,地图内容也在时时变化之中,有点出版跟不上变化之感。另外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没有注明比例尺也是一个小缺憾。

与此同时,我也收集了一些国外大城市的较大比例尺的图集,有利于对国外名城的研究和学习。早在1961年上大学时我就买过一本《莫斯科建筑指南》,里面有分区、分段地图而无全图。改革开放后,俄罗斯建筑师来访,见我收藏这样早的地图都大为吃惊。此后,如《莫斯科现代城市地图》,全书近300页,有全市各区大比例尺的详图和中央区更大比例尺的详图。图中建筑体形、布置方式清晰,用各种符号标明剧场、博物馆、影院、图书馆、餐厅、酒吧、地铁站、医院、公园、纪念碑、喷泉、教堂等不同类型建筑的位置。这本地图是城市学和规划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但未注明比例尺。后来在圣彼得堡也找到一本《圣彼得堡和近郊地图》,页数较少,一般是1∶20000到1∶34000的简要全图,但在中心区是1∶14000的放大图,因此也还十分实用。在日本东京我买了一册昭文社出版的《东京都道路地图》,全书30页。编者考虑得比较细致,把银座、新宿、涩谷、池袋几个中心区域采用了1∶3500或1∶4000的比例尺,东京都的主要部分为1∶30000比例尺,而东京都的周边则是1∶100000的比例尺,这样主次分明,利用也还方便。在伦敦和香港收集的城市地图,其一大特点是清楚地注明地图的出版时间,如伦敦地图是2004年版。全书300页,虽然没有比例尺,但注明了中心区的格网是250米,其他地区的格网是500米,也表现出主次分明的特色,仅道路和地名的索引就占据了100页。《香港街道图》是2010年版,全书350页,还附有光盘,另外每页地图均附有比例尺,看起来十分严谨。国外其他许多名城,因为没有时间去细寻地图,就只能用一些导游图来代替了。纽约市我找了一册《纽约建筑学指南》,是美国建筑师学会审定的2000年出版的第4版。全书1056页,有130幅分区地图,介绍了5000栋建筑,有3000幅照片。在洛杉矶也买过一次《洛杉矶建筑指南》,1994年版,全书486页。《柏林:开放的城市》是2001年版,全书288页,把全市分成9个大区分别介绍,分区图都有明确的比例尺。书中有11张折叠的地图,250张照片,介绍了600栋建筑,是我2002年去德国参加世界建筑师大会时花15欧元购置的。2005年访俄时,曾获作者阿尼西莫夫赠送他所著的《莫斯科建筑指南》,介绍了200栋该城有名的建筑物,只有两张地图表示建筑在城市中的位置,但每栋建筑物都附有平面图。

1990年亚运会召开之前,测绘处一位高工来找我,为印制亚运会场馆宣传材料要我给她提供资料。事后她突然问我:“你对《中国历史地图集》感兴趣吗?”我知道这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主编的。她说可以帮我买一套,当时我大喜过望。很快她就把地图集送来了,包括从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秦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朝等8个历史时期的分册,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地图集的编纂工作从1954年始,1959年在上海成立历史地理研究室,1973年完稿,1974年试印行,1982年正式出版,1987年出齐,前后历时33年。全书549页,有地图304幅。这套历史地图集不但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各朝代疆域的边界,看到各民族如何有分有合,最后凝聚在一个疆域稳定、领土完整的实体之内,而且可以看出学者们在工作过程中查找、考证的艰辛,力求真实。尤其是在地图上有古代和当下地名的对照,古墨今朱,为今人当下的使用提供了许多方便。这套图集是我时时翻阅的手边之物。最近为了对首都北京的历史沿革有进一步的了解,在网上订购了岳升阳主编的《侯仁之与北京地图》一书,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出版,是因侯先生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太贵也太重,退而求其次。书中收入侯先生所藏有代表性的地图147幅,当然最让人关心的还是元、明、清北京城图。近代北京城图、民国初年、民国二十四年(1935)、民国二十六年(1937),还有颐和园、圆明园遗址图等,都是与当今城市发展对照的宝贵资料,可以看出北京城近百年的巨大变化,十分难得。

除专门的地图以外,我还曾在美国买了一本英文版的《世界地图态势》,由企鹅出版社1999年出版,是从经济、政治、社会诸方面进行世界性的对比和分析。全书分六章:人口、全球经济、工作、政治、社会、持续的地球。全书均是用图片、色彩、表格对各大洲甚至各国的情况进行宏观比较,如全球经济一章即包括世界市场、贸易和工业、旅游、投资、债务、国民收入等几部分。社会一章就包括民族、文化程度、男女平等、宗教、性自由、生育权利、吸烟、通讯和媒体等内容。虽然由于政治和意识形态原因,对一些国家的介绍有不准确之处,但许多数据还是有较大参考价值的。此后,2017年收到星球地图出版社原社长兼总编辑苏刚先生赠我的《世界综合地图集》,是由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刘伉先生编著的。全书430页,由20个单元组成,包括世界总图、世界海洋、世界国民、世界国家和地区、世界地理位置、世界国家建制、世界首都、世界人口、世界民族和宗教、世界语言文字、世界城市、世界金融、世界建筑、世界环保、世界交通运输、世界新闻传媒、世界体育运动、世界信息、世界国际关系、世界极地。全书主要是文字、表格,有少量地图,其内容框架与我在美国购买的那本相近,可惜全书是黑白印刷,缺少更简明易懂的图解(我想可能是由于设计的工作量太大),但仍不失为一本内容丰富翔实的地理文献资料。由于印数有限,估计知道这本书的读者不会太多,有点可惜了。另外,这类书籍还需要不断更新数据和内容,也是一项十分复杂困难的工作,没有专门的团队长期跟踪也恐难胜任。

历史书

书的家园的建设自然离不开本人的职业,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兴趣。我兴趣较广泛,许多领域都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但一直关注历史的家园。这个部分的内容太多,无法一一列举,只重点介绍有关中国历史的部分。

先介绍一本我学习历史的入门书,也是最常使用的工具书,那就是中华书局1958年初版,1985年再印的《中外历史年表(公元前4500年—公元1918年)》,这是由翦伯赞先生主编,齐思和、刘启戈、聂崇岐三位合编的。全书883页,在当时的售价为5.8元。这是一本中国和外国的编年历史年表,就是把时间上并行发生的或相继发生的中国和外国的历史事件加以排列。中国部分的以公元时间为主,下列干支纪年、各朝帝王年号,及在这一年中相继发生的王朝更替、农民起义或起事、天象异常、大灾大疫等。同时外国部分由东而西,按各国名单独标出,如1369年为乙酉、明洪武二年,并分别列出了高丽、日本、大越、占城、暹罗、帖木儿帝国、奥斯曼土耳其、拜占庭、法兰西、英格兰各国在该年发生的大事。从这些事件的发生、发展、演变、关联和对照中,寻找历史发展的线索,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年表的制作在中国一直有传统,但可惜本书只编到1918年为止,还未见有后续的年表出版。

中国古代史方面,大学时在旧书店买的《史记菁华录》,是我最早的历史启蒙。后来就是蔡东藩的《历朝通俗演义》,没有买全,虽然不是正史,但对普及历史知识还是很有用处的。至于正史,最早的是在“文革”时期买的《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共4本3卷,还是竖排本,价格4.40元,现在看起来不贵。范老去过延安,《简编》被认为是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叙述中国历史的著作。但范老只写到唐和五代,1969年即去世,后来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蔡美彪等人陆续写了5—7卷,从宋辽一直写到金元,版本也改成了横排本。这3卷比前面的3卷厚多了,但定价也才5.40元,其中有两册是在中国书店买到的,又便宜了0.7元。这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事,至于后来是否还出了明清卷,就没有太去关心了。到本世纪初手头稍微宽裕以后,买了一套中华书局的编年史《资治通鉴》,共20册294卷。原也考虑过二十四史,但是一来册数太多,一次不易买齐,加上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也被称为“史家绝作”,所以下决心买了。我买的是2005年版,总价332元,现在看来也不算昂贵。偶尔翻阅,很为其文笔所折服。说来惭愧,此书购置以后只用过两次,就是看到有文章提到毛主席引用《资治通鉴》中的故事而去查找的,还未通读过一次,这个愿望不知何时能实现?!

中国近代史仍是从野史入手。最早是陶菊隐先生所著《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三联书店1977年版。全书共8册,130余万字,总计3.72元。书店在重印说明中说“作者基本是站在资产阶级客观主义的立场上来评述和分析问题……缺乏科学的、阶级的分析……没有揭示问题的实质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同时也承认作者“对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情况比较熟悉。他写的这本书材料较为丰富”。陶菊隐(1898—1989),长沙人,长期从事报业工作。史学界认为此书“极具史料严谨性”,可以称得上一部真正的“史学巨著”。按傅斯年先生的观点:“史学便是史料学”,“历史这个东西,不是空谈……历史的对象是史料”。史料掌握得多了,也就比较容易对历史做出判断了。此外,范文澜先生在1958年曾写过一本《中国近代史》,196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但是只买到上册,刚刚写到光绪年间的义和团运动。

学习中国近代史最常用的书是我在地坛书市上买到的《旧中国大博览(1900—1949)》,两大册共1500页,400万字。程栋、刘树勇、张卫编著,科学普及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书前有李岚清和宋平的题词。原价540元,购买时的价格不记得了,但肯定比较便宜,因为其封面已翻得比较烂了,但书内的品相还是很好。这本大书的特点是以编年纪事体逐年逐月记录了1900—1949年间发生的事件。全书图文并茂,有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和老照片,老照片有6000幅,极具文献资料性,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工具书。同时在出版说明中也注明在出版前经过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历史系有关专家的审定,因此除了可读性,也具有可信性。

也正是在这两卷书的启发下,后来我又在书市上淘到了一本《新中国大博览》,广东旅游出版社1993年出版,规格与《旧中国大博览(1900—1949)》相同,体例版面也完全相同。出版时间还在前面那套书之前,由李默主编,记录了1949—1992年间所发生的事件。全书1300页,同样是图文并茂,近6000张老照片也十分珍贵,可称为是“新中国的百科全书”“新中国的历史长卷”。有关中国现代史的书就比较多了,记得购入过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2009)》,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的,人民出版社出版,但看后觉得编得还不十分理想。另外也收集过《周恩来年谱》《邓小平年谱》,它们都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中国文库”史学类专著,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在2007年出版。年谱按年月日顺序记事,有些事件采用纪事本末方式撰写,可以和通史类书籍互为补充,同时对人物的了解也可以更为深入。有关现代史部分不再详述。

当前讲究学科交叉,因此也出现了跨学科的研究成果,有友人赠我一套三册《地图上的中国史》,由中国地图出版社2019年出版,包括从远古时期一直到中华民国,用地图来读懂中国历史,是地理与历史两学科的结合。全书有8000条古今地名,90多万字知识解读,2000多张图片,900多位历史人物,1000多条历史专业名词,3000多条中外历史大事件对照表。全书1062页,由葛剑雄和王子今分任总顾问和学术顾问,李兰芝撰文,可以说是前面提到过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中国通史》的普及本。全书彩色精印,很有收藏价值。

城市、建筑与艺术

其他专业的历史书收集了很多,也从中获益良多,因篇幅关系只列一下。城市和建筑专业的书有:《中国建筑史》、《华夏意匠》(李允鉌著)、《中国人居史》(吴良镛著)、《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著)、《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史》(通史卷、人物卷,卢嘉锡总主编)、《中国古代园林史》(上下卷,汪菊渊著)、《中国现代建筑史》(邹德侬著)、《中国近代建筑史》(赖德霖、伍江、徐苏斌主编)、《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伍江著)、《北京近代建筑史》(张复合著)、《中国城市发展史》(傅崇兰等三人著)、《建筑中国六十年》,等等。

有关艺术的书有《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新中国音乐史(1949—2000)》《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新中国舞蹈史(1949—2000)》《新中国戏剧史(1949—2000)》《中国油画文献》《中国版画史》《中国漫画史》《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绘画通史》《中国古代书法史》《中国现代书法史》《中国摄影史》,等等。另外还有许多各界的口述史。这部分内容更为生动精彩,因篇幅所限就不展开了。

书林学海

晒出了一大堆书名,并非炫耀卖弄。许多人也认为现在知识传递方式多样化、计算机化、电子书化,还有谷歌、百度,网上查阅十分方便,加上这些书籍又占地方,寻找检索起来又麻烦,实在不用买书藏书,已有多人劝过我。但多年苦心收藏,营造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书籍家园实属不易,难以割舍。另外,在闲暇之时独自翻阅纸质书也觉别有情趣,自得其乐。2019年年底,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礼士书房筹备多日后开业,邀我题词。我就撰句题了“书林漫步通中外,学海遨游晤古今”,意犹未尽,又抄录清代张潮《幽梦影》中的句子:“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望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所以这是我最看重的家园。另有一首打油诗也可以表达我的心情,那是在2008年4月22日凌晨写的:

春深夜半对孤灯,书林报海任驰骋。

鉴往识今寻独趣,心会偶得忘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