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1.3.3.1公司概况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是一家成立于美国纽约的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提供包括证券、资产管理、企业合并重组和信用卡等多种金融服务,目前在全球27个国家的600多个城市设有代表处,雇员总数达5万多人。
摩根士丹利原是JP摩根中的投资部门,1933年美国经历了大萧条,国会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Glass-Steagall Act),禁止公司同时提供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服务,摩根士丹利于是作为一家投资银行于1935年9月5日在纽约成立,而JP摩根则转为一家纯商业银行。
1941年摩根士丹利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作,成为该证交所的合作伙伴。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迅速扩张,雇员从250多人迅速增长到超过1700人,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业务。1986年摩根士丹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进入20世纪90年代,摩根士丹利进一步扩张,于1995年收购了一家资产管理公司,1997年则又兼并了西尔斯公司下设的投资银行迪安·威特公司(Dean Witter),并更名为摩根士丹利迪安·威特公司。2001年公司改回原先的名字摩根士丹利。1997年的合并使得美国金融界两位最具个性的银行家走到了一起:摩根士丹利的约翰·麦克(John Mack)与迪安·威特的裴熙亮(Philip Purcell),两人的冲突最终以2001年7月约翰·麦克的离职结束,从此之后裴熙亮就一直担任着摩根士丹利主席兼全球首席执行官的职务。在他的带领下,摩根士丹利逐渐发展成为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公司,提供一站式的多种金融产品。在2001年的“9·11事件”中,摩根士丹利丧失了在世界贸易中心里12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公司现已在曼哈顿附近新购置了75万平方英尺的办公大楼,目前是摩根士丹利的全球总部。
摩根士丹利总公司下设9个部门,包括:股票研究部、投资银行部、私人财富管理部、外汇/债券部、商品交易部、固定收益研究部、投资管理部、直接投资部和机构股票部。涉足的金融领域包括股票、债券、外汇、基金、期货、投资银行、证券包销、企业金融咨询、机构性企业营销、房地产、私人财富管理、直接投资、机构投资管理等。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已批准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提出的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请求。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转型,意味着“长久以来世人熟知的华尔街的终结”。
2008年10月14日摩根士丹利终于完成了将21%的股份出售给三菱UFJ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的交易,总金额90亿美元。
1.3.3.2战略与经营管理特色
鉴于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已随着技术发展、监管障碍的消除及客户对全球服务需求的日益提高而变得更加紧密,摩根士丹利的金融服务是名副其实的全球业务。从公司总部所在地纽约,以至伦敦、法兰克福、东京和香港,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都有公司的驻扎阵营——摩根士丹利提供给各地客户极具洞察力的全球观点和本地化专业服务。不论是政府、公司企业、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不论是希望到国际市场融资、管理外汇需要、寻求合适企业以进行重组、提出收购或建立合营伙伴关系、债券股票或商品交易,还是管理私人财富——摩根士丹利汇聚人才、创意及资本,以协助客户实现其财务目标。
全球5万多名员工含超过120种不同国籍。他们分驻在全球28个国家的600多个办事处,形成一个独有的全球金融网络。摩根士丹利凭借其出类拔萃的实力,在国际业务拓展上、新科技的运用上以及创新金融工具和技术的开发上,均领先群龙并缔造了多个创造先河的辉煌成绩,为个人、机构和投资银行重新定义了“金融服务”。
1.3.3.3摩根士丹利在中国
摩根士丹利在华(包括香港)机构包括设立在香港的摩根士丹利亚太区总部和北京、上海代表处。
公司在华从事的业务主要分为两大类:证券业务和投资管理业务。证券业务包括股票、债券、外汇、股票金融服务、商品交易、投资银行、企业咨询服务、证券包销、机构性企业营销和房地产金融;而投资管理业务包括资产管理、私人财富管理、直接投资和机构投资管理。
入股中金
1994年,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一场隆重的签约仪式催生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金);当时担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的王岐山,与摩根士丹利总裁约翰·麦克(John Mack)、中国经济技术投资和担保公司总裁蒋乐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副总裁郑国枰、名力集团董事总经理查懋声共同签署了合资中金公司的协议,中金公司于1995年正式开业。
中金的股权结构经过国务院特别审批通过才得以确立,摩根士丹利成为第一个与中方机构合资成立投资银行的华尔街券商。中方机构中国建设银行(后改为由建银投资公司持股)持有中金公司43.35%股份,中国投资担保公司持有7.65%股份。而外资方的摩根士丹利拥有34.3%股份,加上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7.35%股份、香港查懋声家族名力集团控股的7.35%股份。
根据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双方的合作协议,摩根士丹利向其提供投资银行、直接投资、司库、外汇操作和其他专业的技术转让与协助,并牵头管理其主要业务部门。在中金公司成立之初,摩根士丹利将其视为在中国开展业务的主要平台。在2000年之前,摩根士丹利从华尔街调派了大量优秀的专业投行人才,从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投资银行部的总经理,到高级经理或分析师。这使中金公司迅速形成了一套可以媲美国际水准的业务标准,也为中金延续其国际标准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兼有中国国有企业和“华尔街蓝血”基因的中金公司,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地位和肩负的责任不言而喻。
1997年,中金公司成功参与了中国电信(香港)(现中国移动)42亿美元的海外发行,这是中金公司成立之后的首个大型项目,也成为中金公司的重要起点。此后,中金公司佳绩频传,几乎从未缺席中国大型企业海外发行:电信、能源、金融、保险、医药、基建、汽车等行业龙头的海外IPO项目,中金公司当仁不让。在A股市场,中金公司承销业务也多年蝉联榜首。
15年来,在A股和中资企业海外IPO中,中金公司总承销金额分别达6460亿元和924亿美元,占A股和中资企业海外IPO总融资金额的36%和40%,排名第一,遥遥领先于其他境内外投行,并在前十大A股IPO和前十大中资公司海外IPO中分别主承销了9家;作为财务顾问参与的兼并收购交易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在中国市场也位列所有投行第一。中金公司完成的很多资本市场项目不仅是其自身的里程碑项目,而且对中国投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中金公司的不断壮大,一批高素质管理人员脱颖而出,他们了解中国市场,兼备国际视野,怀着振兴中国金融的责任感走上自己的发展道路。摩根士丹利也现实地接受了这个发展趋势,在2000年后逐渐退出了中金公司管理层,成为了纯粹的财务投资人。中国加入WTO后,证监会发布的2002年版《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中对于“外资投行在中国只能参股一家合资券商”的规定,让希望扩大中国业务范围的摩根士丹利不得不开始考虑“忍痛割爱”,并开始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从2008年开始,摩根士丹利出售中金股权的意向越发明朗。第一次出售由于突发的金融危机而中止,第二次则始于2009年末。在2010年“两会”期间,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对媒体证实“摩根士丹利转让中金股权获阶段性进展”。5月,证监会正式受理了中金公司股权变更申请材料;11月8日,证监会收到中金的正式股权变更申请;据中国证监会网站的公告显示,11月26日出售中金股权事宜获批。
摩根士丹利只有在处理完毕中金公司股权后,其与华鑫证券成立新的合资证券公司的计划,才能真正进入实施阶段。当然,监管机构的审批仍是进展的关键。
中金和摩根士丹利在媒体上一向均以低调著称,关于股权转让的进展双方更是三缄其口。毋庸置疑的是,双方业务上的合作依然继续,在近来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在内的大型IPO项目中,中金和摩根士丹利多次同时出任主承销商;而在近期的中金人才外流高发时期,摩根士丹利并不在“挖人”的同行之列。一位原中金员工对记者表示:“两家之间还是有一些纽带,虽然有竞争,但也时见默契。”
退出中金牵手华鑫
但是摩根士丹利并未放弃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2003年,摩根士丹利与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华鑫证券合资成立了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今日两家公司更深一步的合作埋下了伏笔。目前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资产规模已经超过80亿元。2007年底,摩根士丹利同华鑫证券欲二度合作,签下了合作备忘录。巧合的是,也正是2007年底,证监会发布新规称,仅允许外资公司在国内成立一家合资投行,因此摩根士丹利只有先处置好中金股权才能申请与华鑫证券合资。
2007年,华鑫证券与摩根士丹利在签订合资协议之前,一直是国内籍籍无名的小券商。华鑫证券与摩根士丹利合资之初,投行业务几乎空白,如何在此方面成为行业中等水平之上,满足合资公司获批的硬性门槛,成为摆在摩根士丹利面前的问题。摩根士丹利在2008年就帮助华鑫证券建立起了投行业务团队,并在2009年不断通过各种关系,为华鑫证券拿到承销项目,这类承销项目多采用联合方式,基本上不收取或收取很低的承销费用。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摩根士丹利出售中金公司的交易半路夭折。2010年5月,市场再次有消息传出,称证监会已经正式受理摩根士丹利出售所持有的中金34.3%股权的申请材料。摩根士丹利在着手与中金分手的同时,并未放弃对中国市场的梦想。2010年11月26日证监会批复摩根士丹利转让中金股权仅3天后,飞乐音响、上海金陵和上海贝岭同时发布公告,称其参股公司华鑫证券11月29日召开了董事会及股东会,同意华鑫证券出资6.8亿元与摩根士丹利成立合资投行公司,华鑫证券占三分之二股权。
外资投行有项目资源,中方则熟悉本土运作,双方成立合资券商有利于优势互补。对于二三线券商来说,自身具有提升投行业务的诉求;而对于外资投行来说,与国内二三线券商进行合作付出的成本更低,也有利于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2010年12月8日,中金公司宣布摩根士丹利所持公司34.3%的股份已获监管部门批准转让给KKR、德太集团、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和大东方人寿保险公司。其中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和大东方人寿保险公司为中金公司原有股东,前者原先已持有中金公司7.35%的股权,再次增持后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将成为中金公司最大的外资股东。
证券业务
● 股票
摩根士丹利属下的股票销售及交易部门积极地确保股票的流动性,并向全球各地客户提供专业的分析意见。摩根士丹利在全球新股发行分销能力和在股票销售及交易方面的专业实力,为业内所公认。作为股票衍生产品市场的领导者,摩根士丹利不断推出创新的解决方案与专业产品,以满足客户的投资需求。
● 债券
摩根士丹利的债券部(或称固定收益证券部)在每日易手数以 10 亿美元计的 24 小时国际债券市场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瞬息万变的债市中,全球产品组为客户设计、构建和执行各种组合策略以实现投资目标。此外,摩根士丹利也提供利率和货币掉期以及其他衍生产品的交易服务。
● 外汇
庞大的全球投资者客户群体已使摩根士丹利成功跻身世界一流的外汇交易商行列。通过分布全球的6个外汇交易中心,摩根士丹利为客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包括主要和新兴市场货币的即期、远期、期权和期货交易服务。
● 股票金融服务
摩根士丹利向管理部分最成功的大型对冲基金的资金经理,提供专业的全球产品和服务。摩根士丹利有能力作为代表对冲基金的所有执行经纪人的一级经纪商,提供综合、融资、清算和每日交易报告的服务。
● 大宗商品
摩根士丹利为全球能源和金属市场的主要参与商,为客户提供石油、天然气、电力、基本金属和稀有金属的实际商品交易及相关衍生产品交易服务。在过去的 15 年中,摩根士丹利在为客户创建风险管理战略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 投资银行
在与公司企业、机构和各国政府携手合作的基础上,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家为客户的融资需求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摩根士丹利银行家与客户分享具有针对性的行业、地区和产品专业知识;成功地为最具挑战性的发行设计和执行创新的融资方案,从而进一步巩固了摩根士丹利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 机构性企业营销
摩根士丹利专业的机构性企业营销团队与企业携手合作,为企业联系机构投资者,并协助机构投资者联系企业。机构性企业营销充分利用摩根士丹利过去几十年在全球资本市场累积的经验、洞察力和已建立的关系网络。凭借强大的后援实力,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论坛,包括财务路演、投资者考察团、午餐会和会议等,摩根士丹利的团队致力于把企业客户的现有和潜在股东联系起来,提供具增值效益的投资者关系服务。
投资管理业务
● 私人财富管理
摩根士丹利私人财富管理部是一支专门为拥有高资产净值的个人、家庭及控制巨额可投资资产的信托基金提供理财建议和投资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顾问团队。摩根士丹利的私人财富管理专家向客户们提供设计精密的、量身定制的财务解决方案,并让他们也能享受到一般只提供给大公司、金融机构和政府的摩根士丹利的资源。
● 直接投资
摩根士丹利直接投资部在全球范围内主管总值超过 40 亿美元的直接投资基金。早在 1993 年已开始在中国进行长期直接投资业务。摩根士丹利的投资宗旨是寻找具有优秀业绩的企业,通过参股的方式对这些企业进行长期的投资。除了为摩根士丹利所投资的企业提供资金外,摩根士丹利希望与所投资企业的管理层进行友好合作,以充分利用摩根士丹利的全球资源和专识,为所投资企业的长远发展作出贡献。摩根士丹利已在中国对多家成功的企业进行了投资,并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协助。在国内的投资企业包括平安保险、蒙牛乳业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
● 机构投资管理
摩根士丹利提供种类齐全的美国和全球债券、股票以及不同资产类别的基金供机构投资者选择,并为他们特别设计资产配置策略以满足其多元化的投资需求。摩根士丹利与各行各业的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协助他们实现其财务目标。而在众多客户当中,最为人所认识的首推是公司向其就重组、并购及到国际资金市场筹资提供咨询服务的投资银行部客户。公司曾协助执行交易的部分主要客户包括:中国石化、中国铝业、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亚信科技、新浪网、华为技术、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财政部、中国财险、华润电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