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让童年真正快乐
一提到早教很多人就会说,早教使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其实这是天大的误会,谁能说出童年的快乐是什么?我可以肯定地说,每个人说得都不一样,所以首先必须给“快乐的童年”下个定义,究竟怎么样的童年是快乐的?
两千多年来,哲学家、政治家和心理学家在什么是快乐的问题上争论不休。快乐究竟是什么?是感官的愉悦,还是欲望得到满足?是追求的过程,还是追求目标的达到?是免于悲伤和痛苦?是有意义的劳动,还是悠闲的生活?是运气、财富?是奉献、仁慈?或者,它只是一种生物学上的天性?
我们先看看古圣先贤和哲学大师对于幸福的说法。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洪应明:“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真正的快乐是保持乐观的情趣。
在富裕优美的环境中得到的快乐并非真正的快乐,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乐观的情趣,才算是合乎人类天性的真正快乐。
苏格拉底:幸福是智慧。灵魂所企求或承受的一切,如果在智慧的指导下,结局就是幸福;如果在愚蠢的指导下,结局就是痛苦。
柏拉图:把快乐归之为性格,把人分为快乐的人与忧郁的人,面对同样的疑难事情,快乐的人会一笑置之,忧郁的人可能会痛苦绝望。有人在十次事业里成功了九次,还是不快乐,只为那次失败的苦恼;有人十次事业里只成功了一次,还是很快乐,为这次成功感到欣慰。
亚里士多德:把幸福归功于理性。对于人,富于理性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和最快乐的,因为理性比任何其他东西更加永恒,因此这种生活也是最幸福的。
伊壁鸠鲁:心灵激动和友谊的获得是最大、最完满的幸福。灵魂的最完满的幸福,有赖于我们思考到那些使人心发生惊惧的东西,以及与它们同类的东西。在智慧提供给整个人生的一切幸福中,以获得友谊为最重要。
培根:培根的论说文集中论述了人性的各个方面,唯独没有论幸福和快乐,足见幸福和快乐是很难表述的。不过他也在书中提出人生幸福的真谛——一个人的心智若在仁爱中行动、在天意中休息、在真理的地轴上旋转,那可以说他已到了地上的天堂了。
叔本华:把幸福与快乐归于性格。一个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乐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倒进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因此,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是要看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情。唯有内在丰富的人才是幸福的。
弗洛伊德:用“快乐”这个词来说明摆脱人体身心痛苦的压力。在减轻这种痛苦的压力之后,由于人体的化学作用,压力再一次增加,产生了对减轻压力的一种新的需求,那就是快乐的满足。把这种从压力的产生到减轻压力以至重新产生新的压力,从痛苦到快乐再到痛苦的运动称为“快乐原则”。与“快乐原则”相反的是“现实原则”,“现实原则”告诉人们,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应该追求什么,避免什么,以确保自己的生存。现实原则经常与快乐原则相冲突,保持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是精神健康的条件。
鲁迅:幸福是追求。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的不安的追求之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
毛泽东:快乐是奋斗。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从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圣贤们关于幸福、快乐的说法各异。不过我们看到有一点是共同的,人类的快乐和幸福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是心灵上的一种感受,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
全球各国民众对快乐的定义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美国人认为个人成就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是快乐的最重要元素,而日本人则认为满足社会和家庭的期望更加重要。在欧洲,幸福取决于不用工作特别是不用体力劳动;但在美国,工作却越来越多地被人们认为是产生满足感乃至幸福感的源泉。这种观念当时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非常有利,不断增长的消费让工业增长的炉火越烧越旺。19世纪至20世纪初,数以百万计的移民逃离贫穷的祖国去了美国,追求那种“免予匮乏”的幸福。但是,随着人们很快就对更高水平的富足习以为常,许多人发现他们踩着经济学家所谓的“享乐主义的水车”停不下来了,他们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工作、挣更多钱,去买那些能让他们感到快乐(但也只是暂时快乐)的东西。亚洲人为了实现其他目标的时候,会比美洲人更加愿意放弃对快乐的追求。
进入21世纪,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温饱不再是问题,穷困不再是威胁。在物质的欲望得到相当大程度满足的同时,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成为民众更迫切的追求。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每个人追求的快乐只是其中一种,并非所有人的共同目标。对于一个人而言,幸福的感觉也会随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快乐和幸福是人自己的一种感受。说某个人快乐和幸福,要他自己能感觉到,那才是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对于普通人来说,用自己的劳动换来成果,这就是幸福。对于农民,他用汗水换来了丰收就是幸福;对于学生,他用自己的努力取得好的成绩就是幸福;对于老师,他的幸福就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成才;对于建筑工人,他的幸福就是看到建成了一座座他曾经为之流过血汗的高楼大厦;对于穷苦的人,他的幸福就是留足过冬的粮食和御寒的衣服;对于乞丐,他的幸福就是遇到了好心人给他许多钱可以几天不挨饿;对于望子成龙的父母,他的幸福就是把孩子培养成出人头地的人才!
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对一些人来说是幸福的感觉,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痛苦。比如抽烟、喝酒、打牌、跳舞等,对于喜欢的人是快乐,对于不喜欢的人就是痛苦。坐在田头休息,丰收后的农夫感觉这是充实的快乐,但对于普通人让他什么也不做,只是天天坐在田头休息,则是一种痛苦。面对孤独,内心充实的人不会觉得是痛苦,他会在孤独中孕育他的思想,享受孤独,反而是一种快乐。无聊的人会因孤独而感到寂寞,他们需要在热闹的人群中发泄,在琐碎小事上消磨时光,在肤浅的快乐和刺激中忘掉这个空虚的自我,在人前喧嚣热闹,在人后寂寞难耐,毫无快乐可言。同样都是石匠,同样在雕塑石像,如果你问他们“你在这里做什么”,他们中的一个人可能就会说:“你看到了吗,我正在凿石头,凿完这个我就可以回家了?”这种人永远视工作为痛苦,在他嘴里最常吐出的一个字就是“累”。另一个人可能会放下锤子,骄傲地指着石雕说:“你看到了吗,我正在做一件艺术品?”这种人永远以工作为荣,以工作为乐,在他嘴里最常吐出的一句话是“这个工作很有意义”。
所以,读书和学习,对于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就是快乐,每天所学的东西,都是他们一步步向目标靠近的喜悦。对于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的人,读书、学习就是痛苦,每天的作业就是艰难的煎熬。
人生如梦,青春苦短。许多人便以此为理由玩世不恭、挥霍生命。这种玩世不恭的人,并没有玩出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只是用瞎玩胡闹来麻痹心灵空虚的痛苦。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肯定地说,孩子的快乐没有先天的定义,是大人给的,就像有的大人把吃喝玩乐看成是人生的快乐,抽烟、喝酒、打牌、跳舞是快乐,但对另一些人根本不是快乐,甚至有可能是痛苦,不同的价值观和习惯决定了快乐的定义。孩子也一样,是大人们根据自己的想法,为孩子定义了快乐。现在的孩子吃的、穿的、住的、玩的都很好,他们就快乐吗?我们那个时代这些根本就不能保障,难道说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就不快乐吗?在我看来恰恰相反,人在福中不知福,现在的孩子因为享受太多的所谓“快乐”,反而麻木了,不知什么是快乐,反而显得浮躁、无聊、厌倦,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珍惜。我们那个时代虽然物质贫乏,但孩子们懂得珍惜、容易满足,反而感到快乐。
所以,早期教育不仅使孩子的智力得到开发,而且在求知中有更加快乐、更加充实的童年,更重要的是懂得什么是快乐,长大后也会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为他们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千万别认为玩玩闹闹的童年就是快乐的童年,其实这是家长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孩子在玩玩闹闹的过程中,如果不同时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非但不会给孩子带来快乐,反而会让孩子染上许多恶习,这是以给孩子快乐的童年为借口,放弃了教育的黄金期,使孩子失去了幸福的未来。
早期教育做好了,孩子的行为习惯会比较好,稍大后也比较容易沟通,以后上学时就比较容易接受学校的教育,而且由于智力开发得比较好,学习成绩也会比较好。早期教育不单纯是智力教育,而是智力、体能、心理素质、道德素质一系列决定孩子人生发展高度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教育,是保证人生幸福的教育。为了孩子成才,也为了孩子有幸福的人生,必须要尽一切力量、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的早期教育抓好,千万不要错过孩子智力开发的黄金期。要让孩子既有快乐的童年,又有幸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