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的生活法则:开启“无压”人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行为都有“目的” ——阿德勒心理学基础②:“目的论”

阿德勒心理学基础之二是“目的论”,即“人的行为不是基于原因,而是目的”。

以某位新入职的员工为例,由于工作失误遭到上司批评,他心生愤懑,继而与上司频频针锋相对。

显而易见,该员工之所以这么做,“原因”在于“上司过于挑剔”。

然而,阿德勒心理学对此具有独到的见解,即新员工的反抗是出于某种“目的”。

具体来说,他的“目的”在于“改变环境,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开展工作”,再进一步的“目的”在于“如果职场环境不如预期,那就不予配合”。

因此,“反抗”并不是出于“上司挑剔”的“原因”,而是为了达成“不予配合”这个“目的”的“手段”。

正因为“上司挑剔”,所以需要“不予配合”来实现目的,这便是阿德勒心理学对此的观点。

所谓星期一综合征也是如此。随着周日的夜越来越深,对公司多有怨言的员工越发忧虑不安。工作的压力和疲劳并非焦虑的“原因”,心绪不佳其实是“不想上班”的“目的”所致。

同理,不擅长运动的儿童在运动会时更容易出现发烧、腹痛等情况。

综上所述,身体不适并不是出于某种“原因”,而是为了达成“不愿去公司或学校”的“目的”。

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目的论”,人的行为不是基于过往的“原因”,而是未来的“目的”。

虽然大多数人对此浑然不觉,但人确实具有“希望事物朝着某个方向演变”的倾向性和目的性,而且往往为了消除现状(-)和目的(+)的差距、向着目的靠近而展开行动。

与“目的论”相对的是“原因论”。作为阿德勒所处时代的一种主流观点,“原因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皆有原因”。

自然科学的世界里,有因必有果,如“pH试纸变蓝说明液体呈酸性”“水在0摄氏度以下会结冰”等。因此,“情感和行为基于某种原因”的思路乍看似乎并无不妥。

然而,人心终究与自然科学有别,不能通过公式推导。在阿德勒看来,面对挑剔的上司和残酷的环境,未必人人都会不予配合。

把对人心的解读从自然科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实现从“原因论”到“目的论”的飞跃,阿德勒在这方面是当之无愧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