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则5
永远都不晚
父母们问我最多的问题是:“现在是不是太晚了?”我的回答永远是“不晚”。因为事实就是如此。接着,他们又会说:“但是,我的孩子已经3岁了,我听说3岁以前才是最重要的阶段。”或者:“可是我儿子已经8岁了,我觉得他已经很大了。”或者:“我女儿都16岁了,我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了。”我甚至听到有人这样说:“我已经是做奶奶的人了,我真希望当初能用不同的方式来养育我的孩子们……现在是不是已经太晚了?”请允许我再重复一遍:不晚!与你的孩子修复关系,弥合感情裂痕,改变他们的生命轨迹,这件事对孩子来说永远都不晚。而且,这件事对你来说也不晚。你可以想想,你内心里的哪些自我需要你去为它们做出修复和弥合的工作。身为成年人的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和自己的生命轨迹。不仅现在不晚,而且永远都不会晚。
我的育儿方法特别关注学习新观念、改变自己和自己的行为,以及肯定自己。我们该如何去学习、修复和改变做法(先面向自己,再面向孩子)?在我们反思过去的做法时,我们该如何消解心头涌起的内疚和悔恨?虽然从很多方面来讲,只要我们想在生活的某个方面做出改变,我们都得面对如何处理内疚情绪的难题,但由于我们深爱着孩子,一心想成为优秀的父母,所以我们因此而产生的情绪尤其强烈。
养育孩子这件事不是神经脆弱的人能做得了的。它要求极高,或许更重要的是,养育者还需要不断自我反思、学习和调整。我时常想,养育孩子其实是对我们这些父母的一种历练。有了孩子后,我们就必须去面对关于我们自身、我们的童年,以及我们与原生家庭的关系的大量真相。虽然我们能借助这些信息来学习,改变,打破恶性循环,治愈创伤,但我们同时还要照顾孩子,安抚他们的情绪,靠有限的睡眠和疲惫不堪的身体勉力支撑。这是很不容易的。此刻,我们或许可以花点时间来肯定自己的不易。把手放在心脏的位置,对自己说下面这段话:“我在努力改变自己,也在努力照顾家人。我在努力改变对我没有好处的做法,也在努力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心理韧性,让他们学会肯定自己。哇!我做的事情可真不少。”
这一章的内容,我希望你能反复多读几次,特别是在你陷入自责(“这都是我的错”)、悲观(“我已经把孩子毁了”)和绝望(“这个家永远无法改变了”)的时候。这些内容是你在想要平复心情时可以反复查询的参考。它们也能提醒你,改变和修复并非难以实现。
大脑的可塑性:如果父母愿意改变,孩子的脑回路就会发生改变
对于大脑,我们要了解两件事。首先,大脑发育得非常早。同时,大脑也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神经可塑性是大脑在发现自己需要适应环境时重新学习和改造自身的能力。大脑可以在人的一生中持续发育。我们的身体注定会保护我们,如果大脑认为老方法不再有效,它就会引入新的模式、新的观念、新的处理和反应体系。虽然随着年龄增长,这件事做起来会越来越难(年龄越大,我们就越需要依靠努力和坚持来让改变发生),但总的来说,任何人都能学会新技能。
孩子的大脑是在亲子间的互动中发育的。内侧前额叶皮层是大脑中涉及情绪调节、认知灵活性、共情和人际关系的部分,它的发育会受到孩子与养育者的依恋关系的影响。换句话说,孩子的早期经历能显著影响大脑的发育。不过,我们从研究中得知,人的依恋模式也并非一成不变。通过大脑的自我改造,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可以转变为安全的依恋关系。心理学家路易斯·科佐林诺确立了治疗在神经系统改建过程中的作用。他发现,来访者与治疗师之间的安全依恋关系能重塑来访者的脑回路,进而提升来访者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压力应对能力。我们可以把这一发现运用到家庭当中,因为我们知道,父母可以通过努力来与孩子形成更加安全的依恋关系。如果父母愿意改变和修复,愿意卸下防备跟孩子一起反思让孩子感到痛苦的过往经历,孩子的脑回路就会发生改变。
我们的大脑也具有非凡的学习能力。数十年的研究已经证实,大脑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神经科学家玛丽安·戴蒙德在20世纪70年代初首次发现,缺乏回应的成长环境能导致大脑萎缩,而刺激丰富的成长环境则能促使大脑生长。如果环境发生变化,那么大脑也会随之改变。近期的一项育儿研究也证实了这一效应。这项研究评估了2~11岁儿童的亲子课堂的效果,最后发现,只要使用的方法适合孩子的年龄,那么亲子课堂的最终效果就都是一样的。在教孩子掌握新技能方面,亲子课堂对学步孩子和年龄稍大孩子的效果没有差异。这一结论非常鼓舞人心。如果我们担心自己给孩子造成了伤害,那么就可以想想这个研究。对于改变养育方式和干预的时机,研究者这样写道:“重要的是,我们的研究结论永远不能作为推迟干预的理由,否则儿童及其家人还会继续遭受痛苦。对于针对儿童行为问题的一般干预措施,我们的结论不是‘越早越好’,而是‘永远都不早,也永远都不晚’。”
既然父母是孩子成长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那么父母改变继而引发孩子改变或许就不足为奇了。研究已经表明,与单独治疗孩子相比,在治疗孩子的同时也针对父母做指导或治疗通常效果更好。这一研究意义重大,因为它已经证实,孩子的行为(背后是孩子的情绪调节模式)与父母的心理成熟度有关。对于这一结论,父母们可能会从两个角度来解读。第一种解读是:“天哪,是我害了孩子,都怪我自己一团糟。我是最差劲的妈妈!”另一种解读则乐观得多:“哇,太神奇了!如果我能下点功夫提升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至少我自己的情绪能够得到改善),那么我的孩子也会随之改变。这真是振奋人心!”
我总是对父母们说:孩子的问题不是你造成的。但是,你是你的家庭这个系统里的成年人,所以你有责任改变环境,以此来让孩子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孩子们的脑回路是在我们与他们的互动中形成的。这一点是确定的。若是我们还像过去那样做事情,既有的反应模式就只会得到强化。但是,倘若我们能去反思,成长,尝试新的做法,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那么我们就能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帮助孩子建立新的脑回路。此刻的你正在做这件事。你是一个勇于反思、成长和尝试新事物的人。此刻的我也正在做这件事。我并没有想通所有的事情,我自己也有很多焦虑和敏感之处,我也是所有想要打破恶性循环并且终身学习的父母中的一员。
修复的力量:父母永远能给孩子带去新的感受,进而改变现状
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所有父母都有不在状态的时候:他们暴跳如雷,他们口无遮拦,他们把孩子的好心当成驴肝肺。别担心,我也有这样的时候,你的朋友们也有这样的时候,我们都有这样的时候。这没问题!重要的是,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孩子养育得好与坏不一定取决于亲子间有无冲突,而应取决于冲突过后,我们能否去关心孩子,能否去了解他们在冲突中的感受,以及能否努力去修补亲子关系中的裂痕。
如果父母们想知道“现在是否已经太晚了”,那么我们其实已经预设,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无法改变了。抱有这种心态的父母忽视了一条非常关键的事实——我们永远都能给孩子带去新的感受,进而改变现状。假如忙碌了一天的你非常疲惫,却碰上孩子偷吃零食。你忍无可忍,冲他大喊:“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我真是把你给惯坏了!真是让人头疼死了!”听到你这么说,孩子尖叫着“我讨厌你!我讨厌你!我讨厌你!”跑回了房间。先来个深呼吸。如果你现在想的是:“是的,我说过这样的话。”或者:“贝姬医生不是昨晚去过我家吧?”甚至是:“这就是贝姬医生举的例子?我的反应可要比例子里的大多了!”不管你的反应有多么夸张,我还是要说,我仍然觉得你在内心里是好父母。我知道,你读这本书是为了改善现状。接下来的内容很重要,所以请继续读下去。
现在,孩子正一个人待在他的房间里。他现在有什么感受?很可能是强烈的痛苦。他崩溃了。也就是说,他被身体里汹涌的情绪吞没了。而且,他还分明嗅到了恐惧的味道(“这种感觉太强烈了,我好害怕”)。他的身体不得不想方设法来找回安全感。但此时的他孤身一人,身边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成年人来帮他。这时,独自承受强烈痛苦的孩子面前往往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自我怀疑,一条是自责。选择了自我怀疑的孩子会否认自己的感受,以此来重新获得安全感。他们可能会对自己说:“等等,我妈妈其实并没有说那些难听的话。她不可能那么说话,我一定记错了。毕竟,她没有道歉,也没有再提起这件事。要是她说了那些话,她肯定会跟我道歉的。”孩子用自我怀疑来保护自己,以防真相让自己难以承受。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无法独自扛起那些情绪。自我怀疑使他们得以逃避现实,进而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然而,他们这样做也是在努力让自己相信:“我的感觉不准确,我反应过度了,我无法相信我的感觉,别人比我看得更明白。”这是一种可怕的脑回路,因为它会让孩子成长为不信任自己、失去直觉的青少年和成年人。他们借助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定义自己是谁和值得拥有什么。
如果冲突过后,父母没有尝试去修复感情,那么自责就是孩子的另一种常见的应对机制。自责能给孩子带去掌控感。因为,只要他认为,自己是个做坏事的坏孩子,要是自己能变得好一点,安全感就会多一点,那么他就会知道该怎么做了。对此,精神病学专家罗纳德·费尔贝恩有一条精彩的论述:“宁可在上帝的世界里做罪人,也不在魔鬼的世界里生活。”[1]如果冲突发生后,孩子没有成年人来帮助和陪伴,来主动修复关系和感情,那么他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危险。这时,他还不如把“坏”内化(“我的本心是坏的”),这样一来,他至少还可以抱有这样的信念——我的世界仍然是安全而美好的。
这不正是我们担心“已经太晚了”的原因吗?我们因为亲子冲突而陷入自责(“我真是个不称职的父母”),而这种认为自己不够好的思维方式又会阻碍我们做出有效的改变。我们应该让孩子用与过去不同的方式建立脑回路,同时也改造我们自己的脑回路。
于是,“修复”一词就成了我谈论养育话题的口头禅。当然,我们也可以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努力提升我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学习各种养育策略和沟通方法,但是,我们的目标并不是永远不犯错。它不是重点。我经常对父母们讲,最有价值的目标或许是成为修复关系的高手。因为我们接下来还是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亲子冲突还是会不时出现,这就是现实。如果我们能学会卸下防备,回到孩子身边,让他们知道,我们在乎他们受伤时的感受,那么我们就是在做最重要的养育工作了。
修复怎么做:给予孩子理解与共情,让孩子感到安全
修复没有绝对正确的做法。其核心是在关系破裂后修补关系,即父母在孩子情绪失控后带着平静和共情出现在孩子身边。如果我们能跟孩子聊聊那个痛苦的时刻,给予孩子理解和共情,让孩子感到安全,我们实际上就改变了他们大脑中的记忆,他们的记忆中就不再会有“没人理解我,我是个坏孩子”这种可怕的标签。我们在批评、咆哮和误解后追加了安慰、温柔和理解,于是孩子的记忆就会变得不同。大脑的记忆是能够改变的,这一点很神奇,同时也是我与我家孩子修复关系的动力。
在这本书的下一部分里,我会进一步介绍修复的细节,包括大量的沟通方法。现在,我想先来谈谈修复的大致做法。首先跟孩子道歉,接着把你对于那件事的想法告诉孩子,也就是再谈谈那件事,让孩子知道,他脑海里的记忆并非事情的全貌。然后告诉孩子,你希望自己当初是怎么做的,以及你将来又打算怎么做。重要的是要告诉孩子,有些事情是父母的责任(“妈妈大喊大叫是因为妈妈当时情绪太激动了。那是我的情绪,把它控制好也是我的责任。我大喊大叫从来都不是你的错,你也没有义务想办法帮我保持冷静。我爱你。”),而非暗示孩子,是他“逼”你这么做的。你还要记住,身为父母,你是孩子的榜样。如果孩子看到你在反思和改进,那么他也会从痛苦中吸取经验,并且为他的失控负起责任。
修复可以在事后的10分钟、10天或10年进行。永远不要怀疑修复的威力,每一次你主动走近孩子,你都能帮他改造脑回路,改变最终的结果,化冲突为亲密和理解,而非孤独与恐惧。这么做能防止孩子陷入自责,增进亲子关系,也能让孩子在成年后拥有更加健康的关系。因为,我们都知道,人与人关系好并不是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矛盾,而是因为他们能够在爆发矛盾后重修旧好,能够在遭受误解后重获理解。在阅读下一章之前,你或许可以推自己一把,现在就去跟孩子修复某段冲突经历造成的感情裂痕,或者在早晚接送孩子的时候去做这件事,为你做过的事负起责任。现在,请提醒自己:“好的父母不追求永远不犯错,好的父母看重修复。”
每当我在我的社交媒体上看到父母们关于他们与孩子修复关系的留言,我都感到非常欣慰。留言中提到的孩子年龄不一,有新生儿,也有成年人。有位父母最近私信我说:“我甚至在和我9个月大的孩子修复关系……他或许听不懂我说的每一个字,但是你已经告诉我,他会感受到我想要修复关系的愿望。我对他说,当时你一直在哭,可我们不知道你为什么哭。对不起,我冲你发火了。我知道我那样子很吓人。我理解你,我爱你。”还有一位妈妈是这样写的:“我很后悔这些年来对女儿的惩罚,我不该把她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我总觉得太晚了,我已经把孩子害了。但是今天,我告诉8岁的她,我已经明白小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了。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总是把她一个人关起来,我真希望我从来都没这样做过。我看见她的身体放松下来了。我真的做到了,我们紧紧地抱在了一起。这一刻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下面这条留言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它来自一位祖母:“几个月前,我女儿让我关注你,好让我了解她是如何养育孩子的。结果,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今天早上,我打电话对她说,我希望我能回到过去,重新用这种方式来养育她。我还说,我现在明白了,在我大声吼她、把她往坏处而不是往好处想的时候,那种感觉一定非常糟糕。她哭了。我猜,她真的非常需要听到这些话。我们谈了很久。这是我们之间非常重要的一次谈话。”
不管你修复的是大的创伤还是小的裂痕,孩子都能感受到修复的力量。这样的沟通和解释能动摇孩子记忆中留存的孤独和困惑。大创伤和小裂痕都需要修复。每一分努力都有价值。
[1] W.R.Fairbairn,Psychoanalytic Studies of the Personality(Routledge &Kegan Paul,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