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广州
来到广州还是雨
冒着雨四处转了转
但没想到我洗完澡出来广州雨就停了
趁机赶紧出来逛街
小蛮腰跟东方明珠差不多
就连下面都一样有蜡像馆
同样的游船之后
逛起了BJ街
这里小吃都不错
尤其是鱼皮
好吃的程度可以用卧槽来形容
吃完溜达起来
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兴盛酒吧街
全是清吧
环境很好
适合我
喝了一杯出来
却发现下起瓢泼大雨来
走了一段发现湿透了
便所幸便收了伞
还更爽快一点
正是
《羊城初到》
浮涛锁羊城,出食会日晴。
青肤若凝脂,齿间多长情。
虽然冒了雨
却也没有感冒
第二天
是六一儿童节
便随着小朋友的人流
先去了广州博物馆
之后又去了广州图书馆
发现一本好书
读了一下午
人可以有两种生活方式,儿童和成人的。区别在于,是否相信某种非自然的存在可以被使用,而它又一定能介入到生活当中。在资本、或者说被资本主义严重侵蚀的这个时代来说,儿童的生活方式越来越难以维持。当一切东西都明码标价,也就意味着一切事物都在物化的过程中失去了“灵性”(神性),很多时候,并不是消费或者物价本身规定了价值和价码,而是人在亵渎自身“灵性”(神性)的过程中,为自己的行为锚定了某一种标准,这个标准或者说这个仪式让人在绝对的物质中获得绝对非物质的体现,即资本主义若作为宗教所能确立起的绝胜于一切虚妄的、真实的神圣——“等价交换”。而在祂所建立起的高塔中,“价值”(计量值)就成了唯一的独裁者和“神”,任何世间的一切都成为了这个“值”的奴隶或者说一部分。如此,人或许第一次真正的制造了“罪”即同等的“创造了神”。从而获得基于现实的、残酷的“魔法”——金钱。在这种同一性里,人们真正的可以切实的获得幸福,但这种幸福就像奴隶在荆棘中建立高塔获得黑面包一样让人作呕。而在这个过程里,成人式的生活反而成了儿童的,人们必须在这个决绝不反的时代里找到另一种替换的方式,哪怕这个过程带来了某种尺度下的“落后”“毁灭”和“绝望”。因为人总是人,人不可以成为“超人”、不可以成为“神物”,否则他就背叛了他和人类自身,而转变成某种理念下一种“概念”。而此时他献祭的就不仅是他自身,还有他所热爱的一切。这便不是在赎罪,而是在创造罪了。
记于六一广州图书馆阅读《渎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