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的重建:从我不配到我值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我们天生渴望成为更好的自己

“追求”是一种本能

“更好的自己”包含了我们对于理想自我形象的一种期待。同时,也包含了我们作为人类的一种渴望发展和成长的天性。换言之,对于现状的不满意,驱动我们想让它变得更好,这种愿望是人类生存、繁衍、发展的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都渴望成为“更好的自己”,无论我们是为一份新的工作、一段更有意义的关系,还是为个人的成长而努力,我们都在积极地追求成为“更好的自己”。

事实上,神经科学表明,追求“更好、更多”的行为本身才是获得满足的关键,而不是我们渴望实现的那些目标。

神经科学家雅克·潘克赛普(Jaak Panksepp)认为,在人类大脑的七个核心本能中:狂怒/愤怒(rage/anger)、恐惧(fear)、恐慌/悲伤(panic/sadness)、关怀(care)、欲望(lust)、游戏(play)和追求(seeking),追求是最重要的本能。

潘克赛普说,所有哺乳动物都有这种追求系统,这主要是多巴胺的功劳。作为我们越来越熟悉的、一种与奖励和快乐有关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参与了我们的追求活动。这意味着,我们在探索周围环境和寻求新的生存信息时会得到奖励,如感到快乐和满足。

在《情感神经科学》(Affective Neuroscience)一书中,潘克赛普认为,人们不是被任何其他奖励所驱动,而是被追求本身所激励。

潘克赛普强调,那些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本身,如赢得大奖、创业成功,实际上不会给我们带来长久的幸福感,恰恰是我们在追求这些目标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给我们带来了更持久的满足感。

这也意味着,无论从活下来还是活得满意的角度来看,我们生来渴望并追求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种追求本身很可能就是最重要的人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