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如果一个人无法爱自己,努力将事倍功半
当被糟糕的感受淹没时,不要急于行动
一个人爱自己,欣赏自己,才会愿意做自己。
做真实的自己,就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内在动机),从而生发出成长的原动力。
假如一个人没办法爱自己,或者更准确地说,没办法爱完整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和“更好的自己”仿佛永远处于矛盾的两端,完全不一致。这意味着,他/她的内在总是认为“真实的自己=糟糕的自己”,“更好的自己=无法实现的自己”。那么,他/她很难通过努力获得恰当的自尊,或者说,他/她的努力常常“事倍功半”。
如前文所述,我们生来就渴望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种渴望首先包含对现在的自己满意,其次包含对现在的自己不满意,这两者之间的张力,构成了我们的动力。然而,当我们对自己非常不满意时,也就是自我价值感过低时,我们就很容易被糟糕的感受淹没。这时,我们往往发现自己处在一个非常糟糕的状态里,我们首先要处理的不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我们当下的这种糟糕状态——低自尊。因为此刻的我们,已经被不满意的巨浪淹没,如果不能摆脱这种状态,我们很难发展出“游向彼岸”的能力。
其实,在情绪里挣扎的体验,和学习游泳很相似。一个人要想学会游泳,就要与水相处。如果他/她只是更多地体验到:“我很害怕,我快要被淹死了”,那将永远被这样的恐惧支配,无法学会游泳。
一个具有良好自尊的人,同样会有自我怀疑的时候,但他/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可以有多种情绪状态,某件事做不好不代表他/她没有价值,而一个自尊较脆弱的人或不知道怎么管理情绪的人,可能会在遭受挫折的时候更多地描述“我很难受”“我受不了了”“我好烦,有没有什么东西能让我不烦”,这说明,他/她的情绪已经强烈到使其被淹没其中。当一个人处于这样的状态时,他/她的焦虑水平会非常高,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停不下来。
在这样的内在状态下,他/她可能会通过行动让自己快速从情绪中抽离,如学习、背单词、写报告、刷题,似乎所有的外在行动都是在积极地帮助他/她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实际上,他/她的内在状态和这些行为之间是断裂的。他/她的内在状态处在非常高的焦虑和压力的挟持下,他/她希望通过一些行动来驱散、转移和缓解这种剧烈的痛苦感和焦虑感,进而消除对自身的厌恶感。但这些行为本身并不能达到提升自我满意度的目的,缓解情绪的效果一般也不会理想。
这种高度的焦虑和极度的内外不协调,会大大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功能,使其难以学到新的知识。
在我们的认知功能中,有一项非常核心的能力叫作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它是各种高级认知活动(如语言、决策、问题解决等)必需的操作空间。我们学习语言、做出重大决定、解决各种问题,都需要使用工作记忆来完成。许多研究表明,当我们面临过于强烈的压力时,我们的认知功能会受损,认知的灵活性可能会急剧下降,记忆提取也十分困难,甚至会妨碍记忆的生成,因为我们调用了大量的内在资源处理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对自己非常不满意(自我感受糟糕)时,我们越努力,越无法实现目标。
我想到我的一位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你要慢慢地去体验和到达一种不抱任何期待的追求和没有任何所求的努力。其实,这是一种很微妙的状态,就像我们都知道,不管做什么运动,教练在一开始时都会训练我们增强核心躯干的力量。核心躯干的力量越稳定,我们的四肢就越能做那些跑跳、拉伸、旋转等复杂的组合动作。心理层面也是如此:我们的内在越稳定,我们的外在行为就越能实现更多可能性。
对自己不满意的情绪在很多时候妨碍了我们欣赏、认可、同情自己,也就是爱自己。这使得我们很容易产生糟糕的感受,并企图通过行动来证明自己,而这又常常使我们更慌乱、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内耗和沮丧,事倍功半。因此,在被糟糕的感受淹没时,不要急于行动。越是在你缺乏信心的领域,你越要给予自己耐心、认可和宽恕。
作为平凡人,我们不可能是完美的,所以生活中的痛苦和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正如心理学家克里斯廷·内夫(Kristin Neff)所说:“它们既不能定义我们是谁,也不能确定我们有什么样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