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脑血管的解剖学基础
脑是人体的中枢器官,代谢活动非常活跃,对氧和能量的需求极高。脑的动脉供应占心排血量的15%左右,耗氧约占20%。人脑的血管分布十分复杂,由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和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两对动脉干及其分支供应动脉血(图2-1),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合称“颈内动脉系统”)主要分布于大脑半球顶枕沟以前的脑叶及部分间脑,也称“前循环”;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则主要分布于大脑半球的枕叶、部分间脑、脑干、小脑以及脊髓颈段等,也称“后循环”。顶枕沟为前、后循环的分界标志。脑的静脉血由脑各部的静脉收纳,最后经硬脑膜窦流入颈内静脉[1-2]。
图2-1 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1.颈总动脉;2.颈内动脉;3.锁骨下动脉;4.椎动脉
一、脑动脉
脑的供血动脉干及其主要分支动脉均位于脑的腹侧面,再发出各级分支经过不同路径分布于不同的脑区。根据脑动脉分支的走行特点分为三种类型:①长旋支,管径粗大,从脑的腹侧发出后绕脑的外侧再走向脑的背侧,沿途发出次级分支,在软脑膜下与相邻动脉分支形成网状吻合,代表性动脉有大脑前、中、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以及小脑下后动脉等;②短旋支,指长旋支发出的一些次级分支以及基底动脉分布到脑干背外侧部的短分支,也称为“外侧穿支”;③旁中央支,纤细而且形态变异较多,主要发自脑底的大脑动脉环、大脑前、中、后动脉近侧段、基底动脉等,发出后直接穿入脑腹侧面中线两侧的脑实质,主要供应内囊基底节区、间脑、脑干基底部等结构,常称为“中央穿支”或“中央支”。一般认为长旋支之间形成较丰富的软膜下吻合,而短旋支和旁中央支与相邻动脉分支缺乏吻合,属于功能性终末动脉。
脑动脉分支供应脑实质有两类情形:一类是皮质支,包括分布到大脑半球和小脑半球的长旋支和短旋支,行走于软脑膜下并且与邻近动脉分支在软膜下有较多吻合,行程中发出进入脑实质的垂直穿支,短穿支分布于不同深度的皮质以及灰质-白质交界处,长穿支分布于皮质下白质,也称“髓质支”;另一类是旁中央支以及基底动脉发出的短旋支,主要发自脑底的大脑动脉环和大脑前、中、后动脉近侧段以及基底动脉等,发出后直接穿入脑腹侧面中线附近的脑实质,主要供应大脑半球的内囊基底节区、间脑、脑干等结构[-]。
(一)颈内动脉概况
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在甲状软骨上缘平面从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发出,在颈动脉鞘内上行至颅底,依次穿经颞骨岩部的颈动脉管、蝶鞍区的海绵窦到达脑底面。根据颈内动脉的行程,划分为颈部、岩部、海绵窦部和脑部四段。颈内动脉岩部穿行于颈动脉管内,发出细小的颈鼓动脉和翼管动脉,分布于鼓室和蝶骨翼突区域;海绵窦部在破裂孔软骨上方穿出颈动脉管,紧贴垂体窝两侧的颈动脉沟前行,至前床突根部内侧,从视神经的后方穿出海绵窦。在海绵窦内,颈内动脉发出脑膜垂体干等细支分布于蝶鞍区的硬脑膜、脑垂体、三叉神经节等结构。颈内动脉脑部在视交叉两侧穿鞍上池至前穿质附近发出大脑前动脉,之后延续为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除在岩部和海绵窦部发出上述细支外,其主要分支均自其脑部发出,包括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等,末段发出大脑前动脉之后,延续为大脑中动脉。
(二)颈内动脉的主要分支
1.眼动脉
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在前床突根部稍上方由颈内动脉前壁发出,于视神经外下方穿视神经管入眼眶,分支供应眼球、泪腺、眼球外肌等眶内结构以及额部软组织。
2.后交通动脉
后交通动脉(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起自颈内动脉末段后壁,向后与大脑后动脉吻合,是沟通大脑动脉环前、后循环联系的吻合血管。该动脉可有较多变异,常见变异是两侧血管粗细不对称,一侧较粗另一侧细小,偶有一侧缺如。后交通动脉发出的细小分支属于央支后内侧群,供应背侧丘脑前部、下丘脑、视束、灰结节、大脑脚等结构(图2-2~图2-4)。
图2-2 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及其分支(一)
1.前交通动脉;2.大脑前动脉;3.颈内动脉;4.大脑中动脉;5.脉络膜前动脉;6.后交通动脉;7.脑桥动脉(旁中央支和短旋支);8.大脑后动脉;9.小脑上动脉;10.基底动脉;11.迷路动脉;12.小脑下前动脉;13.椎动脉;14.脊髓前动脉;15.小脑下后动脉
图2-3 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及其分支(二)
1.后交通动脉;2.大脑后动脉;3.脉络膜后外侧、后内侧动脉;4.赫伯纳返动脉;5.大脑前动脉;6.颈内动脉;7.大脑中动脉;8.脉络膜前动脉
3.脉络膜前动脉
脉络膜前动脉(anterior choroid artery)较细长,在后交通动脉起始处稍外侧发出,沿视束腹侧向后走行至大脑脚与海马旁回的钩之间穿入脉络膜裂,终止于侧脑室脉络丛并与大脑后动脉的分支脉络膜后动脉相吻合。沿途发支供应视束、外侧膝状体、纹状体、内囊膝、内囊后肢后下部、大脑脚、海马、海马旁回和钩等结构(图2-2~图2-4)。
4.大脑前动脉
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从颈内动脉发出后,行向大脑纵裂前端,在此处借短吻合管即前交通动脉相互连接,之后沿胼胝体沟向后行走至楔前叶,延续为楔前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的分支吻合。依其行程分为水平段(交通前段)A1、上行段(嘴段)A2、膝段A3、胼周段A4和终末段A5五段。大脑前动脉发出的皮质支包括:A2段发出的眶支和额极动脉,前者分布于额叶眶面,后者供应额极及附近区域;A3和A4段自前向后依次发出前、中、后三条额叶内侧支以及旁中央动脉,供应额叶内侧面脑回、扣带回、旁中央小叶、胼胝体等结构;A5段形成楔前动脉,发出顶内上、下动脉等分支分布于顶叶内侧面的楔前叶、胼胝体压部等(图2-4)。大脑前动脉的中央支属于前内侧中央支,主要发自A1段和前交通动脉,经前穿质和终板进入脑实质,包括赫伯纳返动脉(Heubner recurrent artery)、胼胝体穿支等。赫伯纳返动脉一般左右各一,较恒定且较粗大,是内囊基底节区前部的重要供血动脉;胼胝体穿支等供应胼胝体嘴、透明隔、尾状核前部及下丘脑视上区[3-5]。
图2-4 大脑前、后动脉分段分支
1.右颈内动脉;A1~A5大脑前动脉各段;2.赫伯纳返动脉;3.眶额动脉;4.额极动脉;5.额叶内侧前、中、后动脉;6.胼周动脉;7.旁中央动脉;8.楔前动脉;9.后交通动脉;10.P1~P3大脑后动脉各段;11.颞叶下前、下后动脉;12.距状沟动脉;13.顶枕沟动脉;14.胼胝体背动脉
5.大脑中动脉
大脑中动脉(medial cerebral artery)由颈内动脉末段延续而成。临床上根据动脉的走行和分支分布,自近端向远端将其分为四段或五段:水平段或眶后段M1,沿蝶骨小翼后方,向外行走至其分叉处再深入侧裂池,视其分支有单干、双干和三干甚至更多种类型,以单干和双干为多见。双干型的上干称“额顶升动脉”,下干称“侧裂动脉”;脑岛段或环绕段M2,从水平段末端转向上,至侧裂顶部的上环形沟为止;侧裂段或岛盖段M3,向外拐弯走向外侧沟表面的脑叶脑沟;分叉段M4,至侧裂动脉发出顶后动脉、角回动脉、颞后动脉的分叉处为止;终末段M5,由角回动脉代表(图2-5,图2-6)。大脑中动脉的皮质支众多,其上干(额顶升动脉)一般发出外侧眶额动脉、额叶动脉、中央前沟动脉、中央沟动脉、顶前动脉等分支,分布于额叶底面外侧部、额叶背外侧面和顶叶背外侧面前部等区域;下干(侧裂动脉)发出颞极动脉、颞叶前、中动脉等分支,主要供应颞叶外侧面;M4和M5段一般发出顶后动脉、颞后动脉和角回动脉,分布于顶叶背外侧面后部的缘上回、角回等结构。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发自M1段,数量较多,因其是供应纹状体和内囊的主要动脉,常称之为“豆纹动脉”。根据豆纹动脉发出的位置和分布,分为内侧组和外侧组两部:内侧豆纹动脉从前穿质后内侧穿入,营养壳核前部、苍白球外侧部、丘脑前核群和外侧核群、内囊膝等结构;外侧豆纹动脉一般在大脑中动脉起点外侧约1 cm处起始,从前穿质外侧穿入脑实质,分布于外囊、纹状体、内囊后肢、尾状核等,是脑动脉破裂出血的常见动脉,也称“出血动脉”。
图2-5 大脑中动脉分段分支(一)
M1~M3大脑中动脉第1~3段;1.大脑中动脉及其上干、下干;2.颞叶前、中、后动脉;3.眶额动脉;4.额前沟动脉;5.中央前沟动脉;6.中央沟动脉;7.中央后沟动脉
图2-6 大脑中动脉分段分支(二)
1.大脑中动脉;2.大脑前动脉;3.大脑中动脉上干;4.大脑中动脉下干;5.眶额动脉;6.额前沟动脉;7.中央前沟动脉;8.中央沟动脉;9.颞叶前、中、后动脉;10.角回动脉;11.顶叶后动脉;12.中央后沟动脉(顶叶前动脉);M4、M5大脑中动脉第四、第五段
(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概况
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起自锁骨下动脉第一段近侧部上壁,在锁骨下动脉、前斜角肌与颈长肌围成的椎动脉三角内上行,于第6颈椎横突孔进入颈椎横突内继续上行,最后从寰椎横突孔穿出,经寰椎侧块上面的椎动脉沟再穿寰枕后膜进入椎管,上升经枕骨大孔进入颅腔,在枕骨斜坡与延髓腹侧面之间上行,逐渐向中线靠拢,至脑桥延髓沟附近左、右合二为一,成为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基底动脉沿脑桥基底沟上行,至脚间窝分为左、右大脑后动脉。
(四)椎动脉的主要分支
椎动脉在枕骨大孔附近发出细支供应硬脑膜和枕骨之外,其余分支均从其末段发出,一般有脊髓前、后动脉和小脑下后动脉(图2-2,图2-7)。
图2-7 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分支
1.椎动脉;2.基底动脉;3.脊髓前动脉;4.小脑下后动脉;5.小脑下前动脉;6.迷路动脉;7.脑桥动脉;8.小脑上动脉;9.大脑后动脉
1.脊髓前、后动脉
脊髓前、后动脉属于旁中央支,供应延髓和颈部脊髓。脊髓前动脉(anterior spinal artery)一般从椎动脉末段内侧壁发出,在延髓腹侧左右合二为一,经枕骨大孔进入椎管,下行于脊髓前正中裂;脊髓后动脉(posterior spinal artery)一般由小脑下后动脉发出,亦可起自椎动脉,进入椎管后在脊神经后根附近下行。脊髓前、后动脉在延髓表面下行时发出细支,支配延髓前正中沟两旁的锥体、橄榄及背侧的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等区域的结构;在脊髓表面下行时,与脊髓节段性动脉的脊髓支形成环形吻合,围绕在脊髓表面,称“动脉冠”,由动脉冠发出细小分支进入脊髓。脊髓前动脉的旁中央支闭塞时,可导致延髓腹内侧综合征,未波及内侧丘系等被盖部结构时称“Jakson综合征”,如已波及则称“Dejerine综合征”。
2.小脑下后动脉
小脑下后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属于长旋支。正常情况下该动脉是椎动脉最后和最粗大的成对分支。通常在橄榄下端平面起始,绕橄榄向后至迷走神经根和舌咽神经根背侧上行,再沿小脑下脚(绳状体)下行,于蚓垂体附近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内侧支分布于小脑蚓和小脑半球前部下面;外侧支分布于小脑半球后部的下面。两者与小脑下前动脉及小脑上动脉在软膜内有较多分支吻合,在基底动脉栓塞时可形成有效的侧支循环通路。小脑下后动脉绕延髓外侧向后的行程中,还发出数条细支供应延髓背外侧区的结构以及第四脑室脉络丛等,这些细支闭塞时可导致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
(五)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
1.小脑下前动脉
小脑下前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属于成对的短旋支。起自基底动脉起始段,起始后沿脑桥延髓沟的Ⅵ、Ⅶ、Ⅷ脑神经根附近,行向脑桥小脑三角,到达小脑前下面。分支分布于小脑半球前下面、蚓垂、蚓锥体、第四脑室脉络丛、内耳等结构。
2.迷路动脉
迷路动脉(labyrintine artery)起自小脑下前动脉或基底动脉,前者约占80%。发出后在面神经与前庭蜗神经之间穿内耳门进入内耳道,在内耳道底处进入内耳,分为耳蜗支和前庭支供应内耳结构。
3.脑桥动脉
脑桥动脉(pontine artery)从基底动脉主干发出,分三组:①旁正中动脉,分布于脑桥基底部和被盖部前部,营养锥体束、脑桥核、内侧丘系等结构,闭塞时导致脑桥基底内侧综合征(Foville综合征);②短旋动脉,分布于脑桥腹外侧三叉神经根附近的楔形区域,闭塞时导致脑桥基底外侧综合征(Millard-Gubuler综合征);③长旋动脉,向外绕行于小脑中脚腹侧,与小脑动脉的分支形成吻合,主要供应脑桥被盖部的Ⅴ~Ⅷ脑神经核、内侧丘系、脊髓丘系、小脑上脚、脊髓小脑束等结构,闭塞时导致脑桥被盖部综合征(Raymond-Cestan综合征)。
4.小脑上动脉
小脑上动脉(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是基底动脉末段发出的成对长旋支。起始后在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的下方绕大脑脚到达小脑上面,末段分内侧、外侧两组分支,前者分布于小脑上脚(结合臂)、前(上)髓帆、小脑蚓上部等,后者分布于小脑半球上面,并与小脑下前、下后动脉的分支在软膜形成较为丰富的吻合。小脑上动脉绕大脑脚的行程中,分别发出短旋支、长旋支和四叠体动脉等细支,供应大脑脚底外侧部、中脑下段和脑桥上段被盖部、中脑顶盖部等区域的结构。这些细小分支闭塞时主要导致中脑被盖部综合征,若以红核损伤为主称为“Claude综合征”,若以黑质损伤为主称为“Benedict综合征”。
5.大脑后动脉
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为基底动脉的终末分支。起始后经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上方,与下方的小脑上动脉毗邻走行,绕大脑脚后穿小脑幕切迹到达胼胝体压部下方,最后进入距状沟。根据动脉的走行分为三段:水平段P1,动脉起始后至后交通动脉吻接处,水平向外走行;纵行段P2,绕中脑外侧上行;终末段P3,行于距状沟内。大脑后动脉的皮质支主要包括颞下前动脉、颞下后动脉、顶枕动脉和距状沟动脉,前两者分布于颞叶底面和枕叶底面,后两者主要供应枕叶内侧面、枕极以及楔前叶后部。大脑后动脉发出的中央支属于后内侧群,主要包括丘脑穿动脉、丘脑膝状体动脉、脉络膜后动脉、四叠体动脉等。丘脑动脉供应背侧丘脑、后丘脑以及大脑脚内侧部和红核嘴侧,脉络膜后动脉分布于第三脑室脉络丛、中脑和丘脑外侧核等结构,四叠体动脉则分布于四叠体、小脑上脚(结合臂)、大脑脚等结构(图2-4,图2-7)[-]。
(六)大脑动脉环
大脑动脉环(cerebral arterial circle,亦称“Willis环”)为连接脑部前、后循环的环形吻合血管,因其环绕在视交叉周围,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下方,也可称为“脑底动脉环(basal arteryring)”(图2-8)。大脑动脉环分别由两侧的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以及连接大脑前动脉的前交通动脉构成,呈六边形,状似苯环。正常情况下,该动脉吻合环内前、后循环的血液并不混流,侧支循环的作用并不明显,但动脉环连结着脑的两大动脉系统,具有在两大系统动脉干梗死时建立有效侧副循环的良好形态基础,对保障脑的动脉血供应有着重要作用。针对我国人群的调查资料显示,约1/2的人该动脉环有发育不良或缺失某个吻合血管等异常。
图2-8 大脑动脉环与脑动脉中央支
1.颈内动脉;2.大脑中动脉;3.大脑前动脉;4.前交通动脉;5.后交通动脉;6.椎动脉;7.基底动脉;8.大脑后动脉;Ⅰ.中央支前内侧组(绿色);Ⅱ.中央支前外侧组(紫色);Ⅲ.中央支后内侧组(红色);Ⅳ.中央支后外侧组(黄色)
(七)脑的区域性动脉分布概况
1.大脑半球皮质和皮质下髓质的动脉分布
由大脑前、中、后动脉以及它们的分支分布(图2-2,图2-4~图2-6)。大脑前动脉及其皮质支主要供应额叶眶面内侧部、额极;额叶和顶叶内侧面皮质、扣带回、胼胝体;额叶和顶叶背外侧面的额上回、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的上1/3、顶上小叶等区域。大脑中动脉及其皮质支主要分布于额叶眶面外侧部,额中回和额下回、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下2/3,缘上回、角回,脑岛、颞横回、颞上回和颞中回、楔前叶等结构。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则主要供应颞底面的枕颞外侧回和内侧回、海马旁回和钩、舌回,枕叶的楔叶、距状沟和枕极等结构。三支大脑动脉分布区的分界大致如下:大脑半球内侧面和外侧面,顶枕沟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分布区与大脑后动脉分布区的分界标志;大脑半球背外侧面,额上沟和顶内沟是大脑中动脉分布区与大脑前动脉分布区的分界标志;大脑半球额叶底面,眶内侧回大致为大脑前动脉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的分界标志;在颞叶,颞下回为大脑后动脉分布区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的分界标志(图2-9)。三条大脑动脉分布区交界的部位容易受动脉灌流不足导致所谓的“分水岭梗死”。
图2-9 大脑前、中、后动脉分布区
黄色:大脑前动脉分布区;蓝色: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粉色:大脑后动脉分布区
2.大脑半球深部髓质和基底节、间脑、中脑的动脉分布
大脑半球深部区域在临床常称为“内囊基底节区”,涵盖内囊、外囊、基底节、背侧丘脑等重要结构,与内囊基底节区紧密相邻的有间脑的其余各部以及脑干的中脑等。这些区域的动脉供应十分复杂,主要来自大脑动脉环构成动脉发出的中央支,包括四组:①中央支前内侧群:也称“纹状体内侧动脉”,发自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分内侧、外侧前穿支,内侧前穿支主要有赫伯纳返动脉;②中央支前外侧群:发自大脑中动脉M1段,又称“豆纹动脉”,包括内侧豆纹动脉和外侧豆纹动脉两组,外侧穿支多且管径较粗大,是该组血管的主要动脉;③中央支后内侧群:也称“丘脑穿动脉”,起自后交通动脉和基底动脉末端;④中央支后外侧群:主要起自大脑后动脉,自近侧向远侧依次有丘脑穿通动脉、丘脑膝体动脉、脉络膜后内侧和外侧动脉、四叠体动脉等。此外,脉络前动脉等发出的一些细小分支,也在这些区域内支配一些重要结构(图2-10)。
3.脑干的动脉分布
脑干的中脑主要由大脑动脉中央支后群营养,脑桥由基底动脉脑桥支供应,延髓则由脊髓前、后动脉以及椎动脉的细小延髓支分布。此外,小脑动脉绕脑干外侧向背侧至小脑的行程中,也有外侧穿支分布于中脑和脑桥背外侧的被盖部区域(图2-11)。
4.小脑的动脉分布
由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发出的小脑下后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上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的长旋支分布。
二、脑静脉
脑静脉包括大脑浅静脉、大脑深静脉、脑干静脉、小脑静脉,这些静脉收纳脑实质的静脉血,最后经硬脑膜窦回流至颈内静脉。硬脑膜窦除收纳脑静脉外,还收纳脑膜静脉和颅骨板障静脉,并通过蛛网膜粒回收脑脊液。因此,颅内的静脉血管包括脑静脉和硬脑膜窦两大部分[1-2,6]??。
图2-10 大脑前、中、后动脉分布区(冠状切面和横切面)
ACA:大脑前动脉;MCA:大脑中动脉;PCA:大脑后动脉
图2-11 脑干动脉分布区
脑静脉中,收纳大脑动脉皮质支供血区域静脉血的脑静脉称“大脑浅静脉系”,主要由大脑上、中、下三组静脉组成;收纳大脑动脉中央支供血区域静脉血的脑静脉称“大脑深静脉系”,主要由大脑大静脉、大脑内静脉、基底静脉及其属支组成。脑干、小脑等区域静脉血液流向比较分散,可分别经大脑深静脉、岩上窦、横窦、乙状窦、脊髓静脉等途径回流。大脑半球实质内的静脉有皮质静脉、浅髓静脉、深髓静脉和穿通静脉。大脑皮质静脉和浅髓静脉穿出脑实质后,在软膜上形成静脉丛,然后汇集成各级大脑浅静脉,在软膜内行走一段距离后再进入蛛网膜下腔,最后穿蛛网膜和硬脑膜内层汇入硬脑膜窦。根据大脑浅静脉的行程,可将其分为起始段(皮质静脉和浅髓静脉)、软膜段、蛛网膜下腔段、硬脑膜下腔段(桥静脉)、硬脑膜段。大脑浅静脉的这一特点在其他脑静脉并不典型。大脑深髓静脉和间脑、脑干以及小脑的静脉主要由大脑内静脉、大脑大静脉或基底静脉收纳,经大脑大静脉注入直窦。此外,脑干和小脑部分静脉可汇入岩上窦、横窦、乙状窦等,亦可经脊髓静脉回流入椎静脉丛。脑静脉大多不与动脉伴行,因而名称也大多不与动脉对应,或名称对应但行走路径并不一致。
(一)大脑浅静脉
根据大脑浅静脉的位置,分大脑背外侧面浅静脉、大脑内侧面浅静脉、大脑底面浅静脉,其中大脑背外侧面浅静脉是最主要的静脉回流通道。大脑背外侧面浅静脉分上、中、下三组,分别引流入上矢状窦、海绵窦、横窦等硬脑膜窦。大脑内侧面浅静脉大部分在大脑半球上缘附近汇入大脑上静脉或上矢状窦旁陷窝,再流入上矢状窦,也可直接注入上矢状窦。大脑底面浅静脉分别汇入大脑前静脉、大脑大静脉和横窦等。
1.大脑背外侧面浅静脉
(1)大脑上静脉:大脑上静脉(superior cerebral vein)分布于大脑半球背外侧面的上部,一般为7~10支,额叶表面的静脉较多,顶叶和枕叶表面依次递减(图2-12)。额叶表面静脉一般以直角汇入上矢状窦,顶叶和枕叶表面静脉以向前成角方向汇入上矢状窦,两者血流方向相反,推测与防止静脉管壁塌陷和维持颅内压有关。大脑上静脉一般并不直接进入上矢状窦,而是汇入上矢状窦两侧的旁陷窝,再流入上矢状窦。临床上将正中线两侧2 cm范围内的区域视为容易伤及大脑上静脉回流的危险区。大脑上静脉中,行走于中央沟内的静脉较为粗大,是引流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静脉血的重要静脉,称“中央静脉”(central vein,亦称“Rolando静脉”)。
图2-12 大脑背外侧面浅静脉
1.大脑上静脉;2.中央静脉(Rolando静脉);3.大脑中浅静脉(Sylvius浅静脉);4.Labbe静脉;5.大脑下静脉;箭头:上矢状窦
(2)大脑中静脉:大脑中静脉(median cerebral vein)又称“大脑中浅静脉”(superficial median cerebral vein,亦称“Sylvius浅静脉”),是唯一与同名动脉伴行的大脑浅静脉,主要收纳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供血区域的静脉(图2-12)。大脑中静脉沿外侧沟行向前下方,注入蝶骨小翼后方的蝶顶窦,再流入海绵窦。大脑中静脉与相邻静脉之间有众多吻合连接,分别是:向上通过大脑上静脉连接上矢状窦,称“Rolando吻合”,最为粗大的即Rolando静脉;向下在颞上沟或外侧沟下支附近与大脑下静脉吻合,称“Labbe吻合”,最为粗大者称“Labbe静脉”,连接横窦;在外侧沟内通过大脑中深静脉(deep median cerebral vein,亦称“Sylvius深静脉”)与基底静脉连接。
(3)大脑下静脉:大脑下静脉(inferior cerebral vein)是指收集颞叶外侧面后部、颞叶底面、枕叶外侧面等静脉血的静脉,一般2~3支,主要汇入横窦,靠近颞叶底面内侧的静脉可汇入岩下窦或基底静脉(图2-12)。
2.大脑内侧面和底面的浅静脉
在大脑半球内侧面和底面,浅静脉主要收纳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皮质支分布区的静脉血:额叶和顶叶内侧面在胼胝体以上的静脉汇入上矢状窦,枕叶内面的枕内侧静脉汇入大脑大静脉;额叶底面的额下静脉经大脑前静脉汇入基底静脉,颞叶和枕叶底面的颞下静脉和枕下静脉可注入横窦或附近的静脉管道。
(二)大脑深静脉
大脑深静脉起自大脑动脉中央支供血区域的深髓静脉,出脑实质后汇合成脑室管膜下的室管膜静脉(图2-13)。室管膜静脉内侧组主要有透明隔前、后静脉,侧脑室内侧静脉等;室管膜静脉外侧组则包括尾状核前、后静脉,尾状核纵、横静脉,丘纹静脉,外侧直静脉,海马静脉以及侧脑室下静脉等。上述大脑深静脉主要汇入大脑深静脉的一对主干静脉即大脑内静脉,再经大脑大静脉注入直窦。此外,该区域的一些静脉以及脑干和小脑的静脉汇入大脑深静脉的另外一对主干静脉即基底静脉,再经大脑大静脉注入直窦。
图2-13 大脑深静脉
1.大脑内静脉;2.基底静脉;3.大脑大静脉;4.直窦;5.窦汇;6.透明隔前静脉;7.尾状核前静脉;8.脉络丛上静脉;9.尾状核后静脉;10.丘纹上静脉;11.大脑前静脉
1.大脑内静脉
大脑内静脉(internal cerebral vein)为大脑半球深部静脉主干,成对,也称“Galen小静脉”,由丘脑纹状体静脉、透明隔前静脉以及脉络膜上静脉在室间孔后缘的室管膜下汇合形成,经第三脑室顶两层脉络膜之间向后行走,至第三脑室后方的松果体上方左右合二为一成为大脑大静脉。大脑内静脉及其属支主要收纳纹状体、胼胝体、侧脑室和第三脑室脉络丛、背侧丘脑等结构的静脉血。主要属支有透明隔前静脉、丘脑纹状体上静脉、脉络膜上静脉等。
(1)透明隔前静脉:透明隔前静脉(anterior vein of septum pellucidum)又称“侧脑室前静脉”或“额内静脉”,位于侧脑室前角内侧壁的透明隔表面,收纳透明隔、胼胝体嘴侧以及额叶深部静脉血。
(2)丘脑纹状体静脉:丘脑纹状体静脉(thalamostriate vein)由尾状核前静脉(前终静脉)和尾状核后静脉(后终静脉)构成。丘纹上静脉行走于侧脑室中央部背侧丘脑与尾状核上面交界处的终纹内,向前行走过程中不断有细小的尾状核横静脉汇入,接近室间孔时有尾状核前静脉和脉络丛上静脉汇入,穿室间孔至第三脑室顶的室管膜内与透明隔前静脉会合成大脑内静脉。丘纹下静脉汇入大脑中深静脉后经基底静脉回流。丘纹静脉收纳背侧丘脑、尾状核等区域的静脉属支。丘纹上静脉与大脑内静脉的长轴在室间孔处相交,两者间形成了一个向后开放的锐角,即大脑深静脉造影中的静脉角,是大脑半球深部中线附近结构占位性病变中较为重要的辨识标志。
(3)脉络膜上、下静脉:脉络膜上、下静脉(superior and inferior choroid veins)前者为大脑内静脉属支,位于侧脑室中央部的脉络丛内,汇入丘纹静脉;后者位于侧脑室下角,汇入侧脑室下静脉或基底静脉。
(4)丘脑上静脉:丘脑上静脉(superior thalamic vein)为引流丘脑背侧部的小静脉,汇入大脑内静脉末段。丘脑腹侧和下丘脑等的静脉回流至基底静脉。
(5)侧脑室静脉:侧脑室静脉(ventricular vein)包括侧脑室外侧静脉、侧脑室内侧静脉和侧脑室下静脉。前两者引流侧脑室脉络丛和邻近室管膜下的髓质,在间脑尾侧背面注入大脑内静脉;后者常与引流海马的静脉会合,构成海马侧脑室下静脉,引流海马、齿状回等侧脑室下角结构,注入基底静脉。
2.基底静脉
基底静脉(basilar vein)也称“Rosenthal静脉”,由大脑前静脉和大脑中深静脉在前穿质附近汇合形成,从脚间窝外侧环池内绕大脑脚走向后上方,经中脑顶盖四叠体之间汇入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起始处至大脑脚前面的部分为第一段(前段),绕大脑脚至外侧沟的部分为第二段(大脑脚段或环池段),以后部分为第三段(中脑段)。除上述两条属支外,基底静脉第二段还接受丘纹下静脉、颞浅静脉,大脑脚静脉等属支;第三段接受膝状体静脉、大脑脚外侧静脉、中脑外侧静脉和后静脉、海马侧脑室下静脉等属支。基底静脉及其属支主要收纳额叶眶面、颞叶底面、内囊基底节区、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中脑、脑桥等区域的静脉血。基底静脉如未汇入大脑大静脉时,可直接汇入直窦、横窦或岩上窦等硬脑膜窦。
(1)大脑前静脉:大脑前静脉(anterior cerebral vein)与同名动脉伴行,主要收纳额叶内侧静脉和胼胝体、扣带回前部的一些小静脉。
(2)大脑中深静脉:大脑中深静脉(deep middle cerebral vein)也称“Sylvius深静脉”,由脑岛附近的小静脉汇合形成,在外侧沟底行向下内至前穿质附近,与大脑前静脉汇合成为基底静脉。
3.大脑大静脉
大脑大静脉(great cerebral vein)又称“Galen静脉”,是大脑深静脉的主干静脉,短而粗大。由两侧大脑内静脉在第三脑室后方的松果体上方汇合而成,之后静脉经胼胝体压部下方急转向后上至大脑镰与小脑幕连结处,与大脑镰下缘的下矢状窦汇合一并注入直窦。大脑大静脉注入直窦之前,还收纳基底静脉、大脑后静脉、枕静脉、小脑上静脉以及中脑顶盖部等的静脉属支。
(三)间脑、脑干、小脑静脉
1.间脑静脉
间脑被大脑半球基底部包绕,其静脉血分别由大脑内静脉、基底静脉或大脑大静脉收纳。
2.脑干静脉
脑干静脉比较分散:中脑和脑桥的静脉可经中脑脑桥前静脉、中脑外侧静脉、中脑后静脉等汇入基底静脉;延髓静脉向下可汇入脊髓静脉,流向椎静脉丛。除此之外,脑干的一些静脉还可直接汇入岩上窦、横窦等,亦可经小一些的静脉再流入大脑深静脉或脊髓静脉(图2-14)。
图2-14 大脑深静脉、脑干静脉、小脑静脉
1.大脑内静脉;2.大脑大静脉;3.下矢状窦;4.直窦;5.基底静脉;6.大脑中深静脉;7.大脑前静脉;8.中脑脑桥前静脉;9.小脑上静脉;10.岩静脉;11.小脑延髓池静脉;12.脊髓后静脉;13.脊髓前静脉
3.小脑静脉
小脑静脉分浅静脉和深静脉(图2-14)。小脑浅静脉回流方向主要有3个:幕面的静脉经小脑半球上静脉、上蚓静脉等汇入大脑大静脉;岩面的静脉主要经岩静脉汇入岩上窦;枕面的静脉经小脑半球下静脉、下蚓静脉等汇入直窦或窦汇、岩下窦、脊髓静脉。小脑深静脉主要经由小脑上脚静脉、小脑中脚静脉、小脑下脚静脉分别流入中脑、脑桥和延髓的静脉。
三、硬脑膜窦
硬脑膜窦(dural sinus)是颅腔内一组特殊的静脉管道,位于硬脑膜的某些部位,由硬脑膜内、外层分离形成三角形或管状的腔道,管壁由硬脑膜和内皮构成,缺乏肌性中膜,破裂时破口难以自行止血。硬脑膜窦收纳脑、脑膜、颅骨板障的静脉血,还通过蛛网膜粒收纳脑脊液,最后流入颈内静脉。因此硬脑膜窦也称“硬脑膜静脉窦(dural venous sinus)”。根据位置,硬脑膜窦分(后)上组和(前)下组两大部分:上组窦主要位于颅窝以上,包括上矢状窦、窦汇、横窦、乙状窦等(图2-15);下组窦主要位于颅中窝和颅后窝,包括海绵窦、岩上窦、岩下窦等(图2-15,图2-16)[-]。
图2-15 硬脑膜窦(正中矢状面)
1.上矢状窦;2.下矢状窦;3.直窦;4.窦汇;5.横窦;6.乙状窦;7.岩上窦;8.岩下窦;9.基底窦
图2-16 硬脑膜窦(颅底内面)
1.海绵窦;2.岩上窦;3.岩下窦;4.基底窦;5.蝶顶窦;6.直窦;7.窦汇;8.横窦;9.乙状窦;10.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11.颈内动脉和外展神经;12.眼神经和上颌神经
(一)上组硬脑膜窦
1.上矢状窦
上矢状窦(superior sagittal sinus)位于大脑镰上缘,起自盲孔,止于窦汇,从前向后逐渐增宽,呈尖朝下的倒三角形。窦的两侧有3个左右的静脉陷窝,陷窝外侧接纳1~3支不等的大脑上静脉,内侧与窦腔相通。颅顶正中线两侧2 cm范围内,因有上矢状窦旁陷窝及其收纳的大脑上静脉,术中被视为容易影响大脑上静脉回流或出血的危险区。在上矢状窦及其旁陷窝的腔壁上,分布有数量较多的蛛网膜粒,是脑脊液回流入血的最主要部位。上矢状窦收纳大脑半球背外侧面和内侧面的大脑上静脉、颅顶矢状缝附近区域的板障静脉,并与鼻腔静脉相通,因此颅顶危险区(帽状腱膜下隙)或鼻腔的炎症,可蔓延至上矢状窦导致感染性血栓形成。
2.下矢状窦
下矢状窦(inferior sagittal sinus)位于大脑镰下缘后半部或后2/3部,细小,止于直窦。主要收纳大脑镰自身静脉,偶尔也有大脑半球内侧面的静脉汇入。
3.直窦
直窦(straight sinus)位于大脑镰与小脑幕连结处,由下矢状窦和大脑大静脉汇合形成,汇入窦汇。直窦通过收纳大脑大静脉而成为大脑深静脉回流的主要通道。此外,直窦有时还收纳小脑幕静脉、小脑上静脉、基底静脉等。
4.窦汇
窦汇(confluence of sinus)位于枕内隆凸前方,由上矢状窦、直窦、枕窦汇合形成,窦腔向两侧发出横窦。因窦汇连接的管道较多,形态变化较大,常见的形式是上矢状窦汇入右横窦,直窦汇入左横窦。
5.横窦
横窦(transverse sinus)位于小脑幕在颅后窝横窦沟的附着处,因上矢状窦和横窦的汇入多有偏侧,常常是右横窦粗于左横窦。横窦由后向前行至岩枕裂处,急转向下移行为乙状窦,在行程中横窦还可能接受大脑枕叶的浅静脉、幕窦、枕窦、小脑下静脉等。
6.乙状窦
乙状窦(sigmoid sinus)位于颞骨岩部与枕骨交界处内面的乙状窦沟内,由横窦移行而成,向下穿颈静脉孔移行为颈内静脉。因颅内诸结构的静脉血绝大部分汇流入乙状窦,因此,该窦是颅内静脉血流入颈内静脉的最后通道。乙状窦除收纳横窦之外,还可接收岩上窦、岩下窦、小脑静脉、脑桥外侧静脉、延髓静脉等来源的血液。
在横窦和乙状窦的管壁内面,也可见散在的蛛网膜粒,但远不及上矢状窦及其旁陷窝内的蛛网膜粒发达。
7.枕窦
枕窦(occpital sinus)位于枕内嵴内面小脑镰附着缘内,下连乙状窦,上汇入窦汇或横窦,主要收纳脑膜的静脉血,也称“脑膜静脉”。
(二)下组硬脑膜窦
1.海绵窦和海绵间窦
海绵窦(cavernous sinus)成对,位于蝶鞍中线两侧(图2-16),不仅是下组硬脑膜窦中最大的一对,而且结构复杂,交通四通八达。海绵窦的位置,内邻垂体窝,外邻颞叶,下邻蝶窦,上与额叶靠近,前达眶上裂内侧端,后至颞骨岩部尖端。海绵窦顶壁和外侧壁的硬脑膜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以及上颌神经穿行,窦腔内有颈内动脉和外展神经穿行。海绵窦腔充满了结缔组织小梁,呈网状,故而得名,左、右两侧窦之间借绵间窦连接相通。海绵窦的交通十分广泛:窦的前端外侧有蝶顶窦汇入,借此收纳大脑中浅静脉等,内侧有眼上静脉等汇入,借此与内眦静脉交通;窦的底部经卵圆孔导静脉等与颅底下方的翼静脉丛交通;窦的后端连接岩上窦和岩下窦,以此与横窦和乙状窦交通,亦可经基底静脉丛与椎管内的椎静脉丛交通。面浅部、面深部、牙源性、耳源性等部位的炎性疾病常可经上述吻合途径向颅内侵犯,引发血栓性海绵窦炎。
海绵间窦(intercavernous sinus)是连接两侧海绵窦的横行吻合管,其中,前窦和下窦较为恒定,出现率约为90%,后窦出现率仅约50%。
2.岩上窦
岩上窦(superior petrosal sinus)位于颞骨岩部上缘岩上沟的小脑幕前缘附着处,前连海绵窦后端,向后外汇入横窦,沿途可接受枕叶下面的浅静脉和小脑上静脉等颅后窝上组静脉。
3.岩下窦
岩下窦(inferior petrosal sinus)位于颞骨岩部后缘与枕骨斜坡交界处的岩下沟的硬脑膜内,前连海绵窦后端,向下穿颈静脉孔注入颈内静脉,沿途可接受脑桥延髓静脉和颅后窝下组静脉。
4.蝶顶窦
蝶顶窦(sphenoparietal sinus)位于蝶骨小翼后缘的硬脑膜内,除收纳脑膜静脉额支等硬脑膜静脉之外,常常还接受大脑中浅静脉,最后汇入海绵窦。
5.基底静脉窦(丛)
基底静脉窦(丛)(basilar venous sinus/plexus)位于枕骨斜坡硬脑膜内的丛状静脉通道,上连海绵窦和岩上、下窦,下连椎内静脉丛,向后通过围绕枕骨大孔边缘的寰枕窦与枕窦相连,是颅内静脉与椎管静脉丛之间的重要吻合通道。
参考文献
[1] STANDRING S. Gray’s Anatomy [M]. 41th, Amsterdam: Elsevier, 2016.
[2] 斯坦丁.格氏解剖学[M].39版.徐群渊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NETTER F H. Atlas of Human Anatomy [M]. 6ed, Amsterdam: Elsevier, 2014.
[4] 斯旦丁.奈特人体彩色图谱[M].3版.王怀经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 AGUR A M R, DALLEY A F. Grant’s Atlas of Anatomy [M]. 13th, New Yoke: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13.
[6] SINNATAMBY C S. Last’s Anatomy, regional and applied [M]. 12th. Amsterdam: Elsevier, 2011.
(李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