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早期屏幕字体发展历史
2.1 初见端倪:20世纪80年代初字体设计发展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个人计算机的出现,数码技术开始对字体设计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计算机赋予设计师创造与改变字体设计的新途径,包括对于字母外形和输出方式的改变。总的来说,屏幕及数字工具的出现在初始阶段限制了字体设计的表达方式,而后又通过技术的不断改进给予了字体设计创作更大的空间。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所发生的数码技术革命中西文字体设计的转变进行研究,展现出科技对于文字审美及阅读方式的改变。
1984年苹果公司正式推出第一台麦金塔个人计算机,其中的关键技术和概念都为之后的屏幕字体设计奠定了基础。虽然其中很多技术并非首创,但麦金塔计算机通过将这些技术进行整合首次为大众提供了所见即所得(WYSIWYG)的展示与输出系统,并将点阵字体(Bitmap Font)和点阵输出结合在一起。
20世纪80年代初期,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员与程序员开始开发通过数字化手段描绘与再现文字的技术(1)。菲利浦·库埃纽(Philippe Coueignoux)发明的文字模拟设计将罗马字母拆解为一系列可重组为任意字母的原始部件(2)。皮尤什·戈什(Pijush Ghosh)与查尔斯·比格洛(Charles Bigelow)在1983年也做了类似的尝试(3)。而后,屏幕数字字体的开发逐渐获得来自各方的支持,包括高纳德·克努斯(Donald Knuth)在内的计算机科学家和查尔斯·毕格罗(Charles Bigelow)与克里斯·霍尔姆斯(Kris Holmes)夫妇在内的传统的字体设计师。其中,高纳德突破性的“元字体”(METAFONT)设计理念采用几何方程的方式来定义字体笔画(4)。在元字体里,计算机如同握着一支可变换形状的笔,在给定的单元网格内“书写”出需要的字母,而这一切都由代码进行控制。
由于早期显示器分辨率都比较低,“像素”成了这一时期构建与展示字体的基础,许多设计也都是围绕这一表现方式展开。1984年麦金塔显示器仅可以提供黑白两种色彩选项,所以为满足不同界面功能的需求,麦金塔采用了由设计师苏珊·卡伦(Susan Karen)设计的芝加哥(Chicago)与日内瓦(Geneva)这两种点阵字体作为系统默认字体,见图2-1。最初的芝加哥体只有一种大小,即12像素的芝加哥12号,该字体被应用在下拉栏与对话框中,其所有笔画都是2像素构成,目的在于方便呈现灰色字体,因为某些特殊情况下界面中有些不可用的功能文字内容需要显示为灰色。日内瓦9号则通常用于计算机桌面上的标记符号名称以及访达列表中的文件名。从审美角度来说,这些字体并不美观,无法与印刷字体丰富的细节媲美,同时识别性也不及纸面阅读,而恰恰是由于当时屏幕技术的种种限制,激发着那一代设计师勇于挑战传统,进行了大量不同于以往的文字实验。
图2-1 麦金塔系统 字体芝加哥12号与日内瓦9号,1983
几乎同时与麦金塔计算机的出现,一群嗅觉敏感的平面设计师开始察觉到计算机屏幕给字体设计所带来的潜力与可能。1985年,祖札娜·里柯(Zuzanna Licko)设计了三款字体,分别是帝王体(Emperor)、奥克兰体(Oakland)和侨人体(Emigre),见图2-2,三种字体都充分发挥了像素限制的潜力(5)。这些字体很快重新定义了新兴出版物的模样,《侨人》(Emigre)杂志由里柯的丈夫鲁迪·范特兰斯(Rudy VanderLans)与艺术家马克·苏珊(Marc Susan)以及编剧门诺·梅耶斯(Menno Meyjes)共同主办。很快这本杂志就成了20世纪先锋字体设计评论最重要的杂志之一。而后,查尔斯夫妇于1986年设计的Lucida字体,因扩大的字面与字高,并包含丰富的家族字型,成为第一款同时满足屏幕显示与纸面印刷需求的字体(6)。
图2-2 祖札娜·里柯设计的帝王体、奥克兰体和侨人体字体,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