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守卫者:免疫、癌症与治愈之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免疫疗法对于人类有何意义?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黄帝内经》

你的免疫系统30亿岁了

一、免疫

夜已经深了,月光透过窗户探进屋里。屋里有些凉了,我紧紧抱着小宝宝。我摸摸她的额头,脸上烫得厉害,但手指却很凉。小宝宝又发高烧了,我的心一直揪着,心疼、自责,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人为什么会生病?发烧真的是免疫系统在战斗吗?如何激发免疫系统去对抗疾病?……每到生病的时候,我都会发现健康是如此的重要,但我却对自己的身体知之甚少。

当你翻开这本书时,周围就有无数的细菌和病毒正伺机入侵你的身体。当人死亡时,微生物很快就会侵入人体,大快朵颐,肆意繁殖。而人活着时,这一切不会发生。因为在人体中,有一位默默无闻的生命守卫者,无论白天黑夜,无论严寒酷暑,始终守卫着我们的生命。它的名字,叫作免疫系统。

为什么我会写这本书呢?

2019年年底,新冠病毒开始肆虐全球。截至2022年6月,全球感染人数超过5亿,实际死亡人数超过1600万。或许我们对每天的跳动数字逐渐麻木,但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一个相互依存的家庭。在对抗疾病的各条战线上,有一群默默无闻的人,无论白天黑夜,无论严寒酷暑,始终守卫着我们的生命。他们的名字,叫作生命的守卫者。

钟南山院士说:“目前针对新冠病毒肺炎并无特效药,此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都和人体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机体真正将病毒清除干净,依靠的是自身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就像社会各战线的“生命守卫者”,默默工作,你甚至没有意识到它在保护着你。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突然意识到,所谓的岁月静好,是因为生命的守卫者在负重前行。因此,在被疫情偷走的岁月里,我坚持科普写作,希望探索生命守卫者的智慧,以及人类能够活着的奥秘。

免疫(immunity)这个术语来源于拉丁文“immunitas”,在古罗马时期,最初是“豁免”的意思,常被用于描述免除兵役或者赋税。后来,“免疫”一词表示“免除瘟疫”的意思。由于西方医学史很少记载中国人的贡献,我在这里简单讲述一下免疫在中国的起源,并管中窥豹地说明免疫对于人类的意义。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描述了瘟疫的特征和防疫的思想。“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由于《黄帝内经》博大精深,不少人对其做出注释。

明代万历年间,医学家马莳苦读《黄帝内经》,做出注释,终于成书《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并首次将“免疫”二字联用。马莳注曰:“天牝者,鼻也,毒气从鼻而来,可嚏之从鼻而出。想五气毕后,另各可行一法……其一法雨水后三浴,以药泄汗,可以免疫。”此处,马莳首创的“免疫”一词,指的是免于疫毒所侵。

1000多年前,宋代医师发明了“人痘”接种术来对抗天花。天花病毒由空气传播,死亡率高达三四成。人痘术预防天花不仅使中国人受益,还沿着丝绸之路传播,惠及世界多国。在免疫科学机制未明的漫长岁月里,中国人只能依靠经验来对抗传染病。不为人所知的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学手段成功控制疫情的典范,正是发生在中国。

1910年年底,东北发生一种神秘可怕的传染病,四处可见横尸街头的景象。日俄两国都想趁机夺取防疫之权,进而鲸吞东北,清政府朝野震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31岁的伍连德(中国防疫创始人)不顾生命危险,前往疫区。这位祖籍广东台山的剑桥大学第一位华人博士,站上了历史舞台。首先,他通过尸体剖检发现了此次疫情的病原体是鼠疫杆菌,之后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其次,他发明了“伍氏口罩”,成为“现代口罩之父”。最后,他推行隔离监控、交通管制、尸体火化等措施,这些举措构成了现代防疫与公共卫生的基本框架。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人类一直在寻求摆脱瘟疫的方法,免疫学因此被创立而后发扬光大。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免疫”有了全面的认识。现代免疫的定义是:身体识别“自己”与“非己”物质,并对“非己”加以清除,以维持机体平衡稳定的一种防御反应。

免疫学从诞生之初的“防”病救人,发展到今天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探讨复杂精细的调控机制,其理论和方法上的任何一次突破,都促进着人类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可是,医学的发展是一点点摸索出来的,总有一些人探索着生命的禁区,甚至有一些人用生命换来科学的进步。如果你不幸患病,有人提供医疗方法使你获益,那么这些方法从何而来?生命守卫者的冒险研究,最终验证了疾病治疗的标准疗法,为更多失去希望的患者重燃了生命的火花。

因此,这本书通过追溯人类认知免疫系统,对抗疾病的故事,为大众分享疾病防治的底层逻辑,以及坚持守卫生命的精神。

二、众病之王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人类历史上天花、霍乱、结核和鼠疫等众多不治之症,都被消灭或者控制了。但一个关乎人类医药卫生事业的问题显露了,那就是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变化。随着人类进入老龄化社会,一种新的疾病——癌症让人恐慌。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三位亲人因鼻咽癌逝世。此时,我闭上眼睛,还能想起他们的痛苦以及家人的恐慌。由于这种家族聚集得病现象,我一直对癌症都有些恐惧。长大后,我发现大多数家庭都有类似的故事和恐慌。没办法,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对于癌症和死亡的教育太少了。大家往往把癌症和死亡画等号,所以不少人放弃了治疗。但是,你可能也见过另一个极端,在生命末期倾家荡产、过度治疗。记得结婚前夕,我出现便血,吓得我赶紧去做检查。当我打开检查结果时,心都要蹦出来了。我还想要“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呢,那些年在清华球场打篮球,抬头就能看到的这句话可能已经深入内心了。

癌症是多么复杂又顽皮的一个小鬼,它让我们恐惧,却也给了我们直面恐惧的机会。

仿佛有一双命运之手,一步步地将我推到了癌症新药研发领域。当我亲眼见证免疫疗法真的能够救治一些无药可救的癌症患者时,我对癌症的认知发生了改变。2018年,中国才开始进入免疫治疗的时代,但大众与医生、研发者之间的信息鸿沟很大。其实,治疗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对癌症治疗存在认知漏洞和偏差,要么很难享受到科学红利,要么会浪费金钱甚至遭受生命威胁。只有不断提高认知,提高“人生免疫力”,才能避免风险和守卫生命。

对这个领域越了解,我就越发理解,癌症是一个社会问题,抗癌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而药物治疗只是抗癌的一小部分而已。因此,我在研发癌症免疫新药之余,也在思考:癌症对于社会有何影响,免疫对于社会有何意义,对于抗击癌症我能做点什么?

由于西方医学史很少记载中国人的贡献,我在这里简单讲述一下癌症在中国的起源,并管中窥豹地说明抗癌对于人类的意义。人类很早就发现了癌症的存在。在中国历史上,“瘤”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取病之“留聚不去”之意。但在癌症科学机制未明的漫长岁月里,中国人只能依靠经验来对抗癌症。中国开始科学地抗癌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让我们回到1957年11月,在全国山区生产座谈会上,河南省代表向中央领导汇报了林县“三不通”的情况:水不通、路不通、食管不通。在摸清情况后,周总理派出专家医疗队进驻林县。1959年冬,林县食管癌防治委员会成立,这是中国首个肿瘤登记中心,它的成立拉开了中国防治癌症的序幕。

1964年,53岁的杨简(中国实验肿瘤研究创始人)来到了林县。这位出生于广东梅县,在新中国成立那年毅然回国的科学家,来到了祖国需要他的地方。在林县,就连鸡的食管癌患病率都比别处的高,这说明环境或饮食中肯定存在致癌因素。杨简深入食管癌高发区,挨家挨户地调查。他详细填写记录,并采集了许多可能与致癌有关的食品,带回实验室分析,并开展动物实验。经过数十年努力,杨简和他的学生揭开了食管癌的高危因素:亚硝胺(酸菜)、白地霉(霉变食物)、烫食(65℃以上的热饮为2A类致癌物)、遗传、维生素缺乏等,这为阐明食管癌病因提供了科学依据。1980年,杨简身体出现危机,依然受邀赴德讲学。他全面介绍了中国肿瘤防治工作,在世界上发出了“中国强音”。

如今,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林县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百姓安居乐业。林县是中国防控癌症的起点,抗癌火种点燃了人们克难攻坚,战胜癌症的信心。可是,人类的抗癌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2020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的赫捷团队发表了近40年来中国癌症负担的变迁:中国人死于癌症的比例,从1973年至1975年的10.1%增加到2015年的24.2%,癌症负担日益加重。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仅此一年,中国就有新发癌症457万人,因癌症死亡人数300万(每分钟约6人);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死亡病例高达996万。癌症已是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它并非只是冰冷的数字与描述,其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癌症消耗了大量的医疗和社会资源,也损耗了社会劳动力与生产力,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癌症让人类付出了无数鲜活的生命,被称为众病之王。但越是艰难险阻,越能激发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

近100年,人类对癌症有了革命性的认知升级:第一次升级,人类发现癌症是一种“细胞病”(细胞失控增长),所以用放化疗去杀死快速生长的癌细胞;第二次升级,人类发现癌症是一种“基因病”(基因突变导致癌症),所以开发了靶向疗法;第三次升级,人类发现癌症是一种“免疫病”(逃脱免疫“监管”),所以发明了免疫疗法。癌症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顶级难题,使一群群绝顶聪明的生命守卫者,前仆后继地陷入“希望”和“失望”的循环中。但人类从手足无措,到一波三折,再到重燃希望,从未放弃过与癌症的斗争(见附录二)。

因此,这本书通过讲述科学家探索癌症真相、不断收获新知的故事,为大众传播解决难题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三、对抗癌症的新视角

当你翻开这本书的这一分钟时间,中国就有8人确诊为癌症。几十年前,癌症在中国社会还是一个稀有名词,少有人知。如今,癌症成为众病之王。癌症是写在人类基因组里的一种缺陷,是生命的一部分。了解癌症,也是在理解生命本身。

无论现实社会还是“身体社会”,不可能没有“叛乱分子”。我们“身体社会”约有6.0×1013细胞,每时每刻都在繁衍,“叛变”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如何保证“社会”的和谐有序呢?杀杀杀是下策,上策是保护好“监管系统”——人体免疫系统。

从免疫角度来认知癌症,人类有了一个对抗癌症的新视角。免疫系统一直打开“监视雷达”,一旦发现癌细胞就会前来消灭。但狡猾的癌细胞进化出来了一些“特殊本领”,让免疫细胞变成了“瞎子”,科学家称这些特殊本领为“肿瘤免疫逃逸”。如果有办法恢复免疫警察的敏感度和战斗力,就能带来新的癌症疗法——免疫疗法。

癌症免疫疗法是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一类方法。(1)

对中国百姓来说,免疫疗法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百姓面前,还是2016年的“魏则西事件”。病急之下,滑膜肉瘤患者魏则西在网上搜索癌症治疗方法。这位大学生病急乱投医,掏空家底接受了一种“虚假”的细胞免疫疗法,最后不治去世。大学生魏则西之死,让公众第一次意识到,搜索引擎竟然是一个广告信息分发平台,而且是通过“竞价”这种粗暴的模式来分配资源。人们第一次意识到,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掌握信息的人可能会利用信息优势谋取私利,甚至会危及他人的生命。

魏则西的故事经过媒体宣传和持续发酵,在社会上造成巨大的影响。一种极有前途的癌症治疗方法,以一种负面的姿态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魏则西事件之后,大众都以为免疫疗法是骗局。光阴一晃,魏则西的故事已经过去了多年。如果你留心,一些竞价医疗广告改头换面,又卷土重来。一些机构花样翻新,逃避监管,患者一边掏钱,一边当“小白鼠”。

为什么骗子会打着免疫疗法的招牌来挣钱?因为免疫疗法是最有可能治愈癌症的方法。

2015年8月,91岁的美国前总统卡特得了恶性黑素瘤,已到晚期。病灶最早在肝脏被发现,后来又转移到了大脑,卡特的生命危在旦夕。可是,到了12月,卡特宣布:“在最新的一次磁共振检查中,我体内的癌细胞已经全部消失了。”这位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的促成者,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究竟用了什么神奇疗法?正是免疫疗法,让卡特成为到目前为止最长寿的美国总统。

免疫疗法对于人类有何意义?

2019年,复旦大学胡善联发布了中国首个癌症免疫疗法的药物经济学报告。研究显示,相较于传统化疗,免疫疗法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减少劳动力损失、提高医疗效率、激励企业创新等。简而言之,免疫疗法具有多维度的突出价值:临床价值、希望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这场人类与癌症的古老战争中,人类第一次明白了:我们要治疗的对象不是疾病(癌症),而是患者(免疫系统)。免疫疗法从理念上让医生和患者开始关注患者本身,也促进了人本主义的回归。

从人文角度来看,癌症也是一种社会问题。癌症在社会上有着“毒”“瘤”“命”等隐喻,而免疫则有“抵御”的意思。人类是如何抵御毒瘤,如何抵御命运?或许这个问题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科学家、医生和患者在追求答案过程中的种种努力和智慧,实在令人敬重。

他们的终极目标是治愈癌症。在揭开治愈之谜的路上,不但充满对人类智慧的挑战,还充满了对人性的考验。因此,探索人类和免疫如何对抗癌症的旅程,还有一个社会视角:生死之间,如何用科学与爱去守卫生命?

我们的身体里藏着一个“小宇宙。”身体内万亿免疫细胞时刻在守卫着我们的生命。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让我们沿着免疫疗法当年走过的道路(见附录三),一起探索生命的奥秘与惊奇。我们将亲身体验当年那些好奇、狂热、恐惧、迷茫、激情与希望。


(1)为帮助理解免疫疗法的原理,本书附录提供核心专业术语的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