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萧条”
就像之前描述的一样,“一战”后,作为欧洲最大投资人的美国,享受着战后重建,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繁荣,似乎一切都会一直向好的方向发展。人们的信心“爆棚”,欲望也随之增长。这在实体经济中,反映为企业主认为市场的需求会持续增长,一直追加投资扩产,不惜借债提高杠杆。工人们则会发现工作不是问题,工资每年也在提高。如果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了,求职市场上随时都能提供新的、工资更高的工作机会。而收入增加之后工人又会增加消费支出,这又进一步增加了对企业生产的需求,进而刺激了企业追加投资去满足需求。这样的正反馈循环往复多次,人们就会发现,物质生产、物质需求快速增加,却不能有足够多的金钱来满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里就需要解释下当时所采用的主流货币制度—金本位制。前面提到,“一战”前,黄金价格约在20美元/盎司,而这一价格是在1792年,美国政府所公布的美元和黄金的固定兑换比例所规定的。在这之后,这一比例基本固定。但“一战”结束之后,欧洲各国出现了巨额的战争赔款,以及战后重建需求,都需要政府发行大量货币来支付,而金本位制却限制了政府随意发行货币的权力,这就使得欧洲各国政府放弃了金本位制,开始大量印刷纸币,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简称通胀)。战争期间的支付、战后赔款等使得黄金大量流入美国,美国拥有当时全球黄金储备的近40%,这也使得美国成为在“一战”后仍然坚持金本位的国家之一,保证了美元对黄金的稳定,维持了美元的信用。战后美国又积极向各国发放贷款,这样,美元在西方各国的外汇储备地位增加,达到了美元的全球化布局。但在战后欧洲各国放弃金本位、大幅通胀的环境下,美国仍然保持金本位,对美国来说事实上也是一种被动紧缩的状态,也为日后的“大萧条”埋下了种子。
这种情况对美国的经济发展极为不利。一方面,实体层面的快速发展、产出及需求的增长,使得对资金的需求同样大幅增加;另一方面,金本位下资金层面的供给达不到实体需求,形成市面上资金短缺、美元供不应求的局面。由于通货紧缩(简称通缩)的存在,美元实际利率在1929年就达到了6.7%,并且在1931年升至9.7%。这种实体与金融之间的矛盾在达到极致后,就需要破茧重生,而“大萧条”就是这样一种“破”的方式,在1931年爆发。最终,欧洲的通胀也回流美国,美国不得不重新调整美元对黄金的兑换比例,一次性将美元贬值40%,1盎司黄金价值为35美元。但这也让美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凯恩斯主义时代。
前文提到,“大萧条”前,道指已经上涨超过600%,但那是用时超过30年时间,年化涨幅仅在6.5%。放到今天的美股,这样的涨幅其实并不算突出,尤其是在当时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美国股市的表现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如果将时间范围缩短,只看战后20世纪20年代美股的涨幅,道指上涨超过132%,年化涨幅提高到8.8%。“一战”后的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10年,美国名义GDP(国内生产总值)从1921年的736.03亿美元增长至1929年的1045.6亿美元,涨幅42.1%,年化涨幅约4.5%。同期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从67点上涨至119点,涨幅77.6%,年化涨幅约7.4%。在这样的长期繁荣下,股市本来就应该有不错的表现。而实际上,道指年化8.8%的涨幅,确实配不上当时经济的繁荣程度。也就是股市并没有给当时的经济繁荣一个合理的溢价。不能产生溢价的股市,实际上也丧失了其部分存在的功能。如果对比2008年后的美国经济,GDP增速已经下降至1%~2%的水平,几乎没有增长。但股市的涨幅却不输20世纪20年代。2008年后道指的年化涨幅达到了11.5%。如果仅以所谓的股市就是经济“晴雨表”这套理论来看,那美股这“晴雨表”的偏差就有点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急冲冲、股市慢悠悠的情况呢?归根到底,还是货币的问题。金本位下有限的美元供应,不光限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还限制了金融股票市场的发展。具体来说,如果金融市场没有更多的货币供应,即使企业盈利增速达100%,也贷不到足够的款,只能靠内生利润的再投资,这就限制了产能增加,限制了未来的增速上升空间。即使这时企业的ROA(Return on Assets,资产收益率)很高,也不能通过杠杆转化为高ROE(Return on Equity,净资产收益率)。在股市上来看,没有更多资金流入,即使盈利增速100%,那市场也给不了100倍的PE(Price to Earnings Ratio,市盈率)。股价也只能跟随着盈利的增长而上升,却不能充分反映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盈利水平。从这个角度来说,1929年的“大萧条”,虽然表面上看,是由于股市的崩盘所引发的,但由于货币层面的限制,当时股市所能产生的泡沫,远没有几十年之后美股的泡沫程度来得高。因此,“大萧条”更应该理解为一场由于实体层面紧缩而引发的危机,再传导至金融市场,引发股灾。股市在1929年的崩盘,可能只是经济已经出现问题而产生的现象,或者说是结果,最多可以被认为是加深危机的中间环节,但被认为是引发“大萧条”的原因,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关于“大萧条”的成因,已经有很多种理论来论述,主要有凯恩斯所认为的有效需求不足、政府支出不够的理论。另外一种观点,就是美联储抬高利率、抑制了投资的理论。这种观点谴责美联储为了抑制股票投机,提高了贷款利率,从而导致实际利率高企。在危机期间,名义利率虽然较低,但由于处在通缩的环境,实际上也等同于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了一场深度的衰退。在“大萧条”前,以及在“大萧条”期间,整体紧缩的货币环境确实存在,但这并不一定是美联储具体采用货币政策所导致的,而是美联储当时采用的货币制度—金本位制所造成的。这不是美联储的战术错误,而是战略上的失误。金本位制虽然稳定了美元的币值,巩固了美元储备货币的地位。但在经济高度繁荣,工业化导致商品生产速度大幅提高的时期,黄金的开采及流入速度有限,金本位又使得美元不可以任意增加,因此增加的价值却没有对应的货币增量来匹配,造成了事实上的货币紧缩。
一般的经济周期中,当经济处在扩张阶段,对商品的需求是增加的,然后再带动供给的增加。因此整体来说是处在小幅的供不应求状态,商品价格也存在上升的趋势,也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通胀。而增加供给就需要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这就产生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工人工资也能提高。那拥有更多财富的个人又会增加消费,提高商品需求,周而复始,形成正向循环。因此,扩张的经济周期往往伴随着小幅、健康的通胀。但在20世纪20年代,我们所看到的扩张周期,却没有形成健康的通胀,取而代之的是多年的连续通缩,这就与当时GDP的增速不符。1922—1929年,美国GNP(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GDP年均增长4.9%,但同期美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年均增长仅为–0.54%,处在通缩状态,如图2-2所示。
图2-2 美国20世纪初至20年代CPI同比增速(1914—1929年)(数据来源:Wind)
“大萧条”期间美股表现
“大萧条”期间,美股几乎跌去了过去30年的涨幅。如图2-3所示,道指从1928年底的300点跌至1932年底的59.9点,跌幅达80%,年化跌幅为33.1%。这其中,实体层面的衰退影响到公司盈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股市如此快速下滑,主要是因为资金层面的问题,如实际利率高企导致资金链断裂,进一步引起资产负债表衰退,最终转变为极度悲观的信心问题。
图2-3 道指走势(1929—1932年)(数据来源:Wind)
之前提到,美股在“大萧条”前虽然有泡沫,但受限于货币供应机制,泡沫程度并不极端,但“大萧条”几年的快速上涨,确实已经引起了美联储的注意。为了抑制股票投机,美联储将贴现率提高至6%,抑制投资者加杠杆入市的成本。短期利率的上升,瞬间就能打断增量资金入市的动力。而在没有增量资金的情况下,股市的涨幅就不能覆盖早期入市的投资者的借贷成本,利润大打折扣,导致部分投资者开始获利了结。减少的买盘,增加的卖盘,促使股市从涨幅减少转为下跌,这就进一步诱发了杠杆资金的平仓出局,形成加速踩踏下跌。仅仅1929年10月份,道琼斯工业指数就下跌了24%。到了1929年11月中旬,道琼斯工业指数已经从380点的峰值下降了近50%。
股市资金链的断裂,照理说,仅仅反映在股价下跌就可以了,为什么会演变成一场持续4年,包括实体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大萧条”呢?这其中,就涉及资产负债表的衰退。在“大萧条”发生之前,美国居民的贷款就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1920—1929年,美国家庭部门的债务规模持续攀升,到1928年股市暴跌前夕,美国家庭的房贷及个人消费贷款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超过了35%。这种高杠杆水平,在经济高速扩张时期,确实能带来个人收益的最大化。但一旦某项资产快速缩水,如股市崩盘,个人的资产负债表就会出现急剧恶化。由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方具有刚性,很难快速下降,个人或企业的收入暂时不变,那只能通过减少支出来应对增加的债务比例。这就压缩了实体经济的总需求,进而使总供给相应减少。总供给减少,就使得工厂减产,工人工资出现下滑,甚至失业。工厂倒闭,导致个人及企业的收入减少,那资产负债表就进一步恶化,无力偿还贷款,出现坏账,形成恶性循环。在没有外力改变这种状态的情况下,美国的“大萧条”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如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大衰退,我们称之为日本“失去的十年”,就是在这种状态下持续恶性循环的结果。
所以说,美国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其实在之前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就埋下了种子。股市的下跌,只是一种结果或现象,最多是中间连锁反应的一个环节,但背后真正的原因,永远都在实体层面产生。但不论“大萧条”成因如何,世界经济的面貌都因此发生了改变,而之后美股市场的走势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大萧条”对美国经济的打击是沉重的,人们总想做点什么来改变现状。之前的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地调节经济周期。但在“大萧条”时期,这只手不但看不见,甚至都感受不到它的作用。希望能够做出改变挽救经济的美国政府,开始采取一些积极的财政及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但在当时的经济指导理论之下,积极的财政及货币政策被认为并不能够带来经济的复苏。财政支出的扩张反而会占用大量银行信用供给,抬高市场利率,造成政府对私营部门的挤压作用。而积极的货币政策,又受限于金本位下美元的有限供给,不能任意给市场注入流动性。总而言之,这种政府参与的调节方式,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都需要一样东西—钱。一方面没有足够的钱,另一方面又没有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因此当时施政者并不能够展开手脚刺激复苏。时任美国总统的胡佛,也是古典理论的实践者之一。虽然他在任内也尝试了增加财政支出,在1929—1933年期间,美国财政支出的规模从31亿美元上涨到了46亿美元。但当财政出现赤字之后,胡佛受限于财政平衡的束缚,又开始提高税率来降低赤字。而事实上,由于金本位下有限的银行信贷,财政支出的规模也达到了当时理论体系的上限,但实际增加的金额却远远不够支持经济的复苏。货币政策上,当时美联储也尝试以政府债券为抵押品来投放货币,却没有得到金融系统的支持。一方面,对于战后欧洲通胀的恐惧,在当时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想,而正在进行中的通缩似乎不足为虑;另一方面,美联储尝试脱离黄金投放流动性,这就直接导致了黄金外流,实际上也抵消了美联储的放水。而在当时,企业及个人资产负债表衰退,实体的借贷意愿本身就不高。银行系统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担忧实体违约风险,致使大量美联储投放的流动性停留在银行体系。因此,当时美联储的刺激政策不能说完全没用,只能说毫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