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2018—2022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人类文明是通过文化的传承得以延续的,而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有历史文化与艺术文化,有生产文化与精神文化等,我们需要传承与弘扬的,是优秀而先进的文化,为此,全球将这些优秀而先进的文化定义为文化遗产,认为其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根据其存在形态的差异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又分为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文化遗产等,而本书讨论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简称“ICH”),又被称为“无形文化遗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2006年生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harter on the Preservation of Digital Heritage)》中,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我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界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综述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包含着文化表达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DNA)。

数字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即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手段,开展非遗数字化的采集、存储、复原、再现、展示、传播等,即科技为非遗赋能,也为非遗的现代化、时尚化、丰富化、应用化,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无限的可能。

我大学学的是传播学,硕士、博士攻读管理学,入职高校以后早年讲授文学、文化,在上海交通大学担任多年的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学科背景一直是文化、传播、管理三大学科及其交叉研究。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高级访问学者期间,又致力于数字技术对文化、传播、管理的赋能与提升。2018年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重大课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18ZD22),这是关于非遗数字传播研究的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之所以在数字非遗上倾注如此多的心血,是基于如下三方面的考量:

首先,非遗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瑰宝,是世界文化生态中,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内容。作为全球4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是唯一从未中断一直延续至今的文化,源远流长、盛行不衰,这种生命力来自文化本身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无与伦比的先进性,无论是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还是立足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的文化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无论是增强文化自信,还是东西方多元文化格局的共存,都有必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非遗文化。

其次,随着互联网带来的数字化革命和信息文明时代的来临,非遗从保护留存到传播创新,都必须与数字化有深度融合,内涵守正,形式创新是必然选择,否则,抱残守缺、自娱自乐,不但无法传承延续,而且必定随着消费者的迭代和社会的变迁,走向边缘化,被新生代消费者遗弃,被时代发展潮流所淘汰。

最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不断得到强化,国潮风不光风行国人,而且为全球更多的人群认同和追捧,数字非遗有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与市场环境,真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各要素皆已具备,是水到渠成、应运而生。

正因为课题重大,而且内容丰富、学科跨度大,我和西北工业大学的郭斌教授组建了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课题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完成了这一研究报告。

我与郭斌教授相识在中国人工智能大会。郭斌教授系工学博士,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工信部智能感知与计算机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西北工业大学计算与艺术交叉研究中心主任,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和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7)、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郭斌教授是一位很有非遗情怀的数字技术科学家,我们都希望通过数字技术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保护做一些事,也更希望能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的历程作为历史资料记录下来。我与郭斌教授商定,由我们二人共同主编,并轮流担任第一主编。

本书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完成的。既是数字非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的总结,也是顺应市场、社会需要的自然呈现。

本书分为十章,第一章数字非遗的研究回顾,通过概念、内涵、分类、特征的总体描述,梳理了数字非遗的发展轨迹与研究现状。第二章数字非遗的研究综述,通过对理论基础的阐述,对国内、国际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整理,完成了研究文献的综述,廓清了研究脉络与成果汇总。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从数字非遗的留存保护、受众感知、传承三个方面,对数字赋能非遗的三大领域进行系统阐述。第六章至第七章分别从交互传播与众创平台,将数字对非遗的创造性功能进行了系统挖掘,即数字技术不光是再现非遗,还能创造非遗。第八章至第十章,将数字非遗的三大应用场景:文创、旅游、会展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论述,使数字非遗更加具象、更有场景化价值。最后通过两个附录,收录了数字非遗的大事年表与政策汇总,增强本书的资料性、全面性。

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数字非遗联合课题组同仁共同完成。由我和郭斌教授协商提出全书体系、撰写体例、行文要求后,由课题组同仁分头执笔。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龙靖宜;第二章李亦飞;第三章方禹杨;第四章丁亚三;第五章陈梦琦;第六章王娜;第七章王娜;第八章花敏;第九章刘佳晨;第十章岳鸣雁;附录一李思晨;附录二鲁晓天。鲁晓天、王娜协助我和郭斌教授参与了全书的统稿工作。

衷心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人文分社新闻传播出版中心首席编辑黄强强老师和责任编辑李夕冉老师为本书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数字非遗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课题组的全体同仁和本书全体编撰人员,我们共同探索,并肩工作,在辛劳之余,获得了学术创造的快乐,也收获了真诚的友谊。

本课题内容新,原创要求高,我们才疏学浅,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也请广大读者朋友和业内同道批评指正。

上海交通大学-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副院长、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3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