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反应心理学:瞬间让别人跟着你的节奏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上辑 一秒钟,看透人性里的另一面》:摸清底牌,才能不办糊涂事

以棋为喻,我们的生存与人际关系,犹如与人下棋。在这个棋盘上,如果我们能把握对手的意图,就能赢取主动,进而掌握全局,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其实,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就可以被称为智者。

保持客观,才能准确识人

认识自己需要理性全面,认识别人则更需要公正客观。只有摆正心中的标尺,才能对别人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避免我们在学习阅人智慧的进程中走上歧路。

走上阅人的道路,我们不可避免的要对他人的行为给予各种各样的评价,并在此过程中训练自己积累阅人技巧,学习阅人智慧。

给予评价的过程至关重要,因为我们对别人的评价精准与否,直接影响着我们能否解密识人的玄机,成为阅人高手。因此,我们在评价别人时要特别注意:评价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精准。要想做出精准的评价,就需要我们在阅人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做到公正客观,不偏不倚。

其实,生在繁杂的社会,身处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中,想要做到冷静客观并不容易:对熟人进行评价时,由于包含感情在里面,难免带着我们自身的偏好;即使是面对陌生人,我们给出评价时也往往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对此就无计可施,如果我们对下面提到的几点格外注意,并按照其中给出的方法去做,相信我们再评价人时,就会更加客观了。

(1)别让感情亲疏误导了你

《韩非子·说难》中有篇智子疑邻的成语典故,大意是说,一场大雨过后,有一家人的院墙被浇坏了。主人的儿子出来提议,说要小心提防,夜里可能会有小偷光顾。有位邻居也好心地出来提醒,说要做好准备,防范有人会在夜里来偷盗。可是主人没有听取他们的建议。不料当天晚上,这户人家果然失窃了,这时主人才后悔莫及。然而,在主人看来,儿子想到夜里可能有人要来偷盗,是聪明机警的表现;而对于邻居也过来提醒这件事,在这家主人看来,这位邻居则是可疑的,他有可能心存别的目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自己的儿子与邻人说的是同样的话,可是在主人听来意义却不同,因此才有截然不同的反应。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别,就是感情亲疏关系在作怪,它误导了主人对他人的评价。俯察自观,生活中的我们其实也像故事中的主人一样,常常受到感情亲疏关系的影响。我们对亲人,好朋友的评价往往用过多的积极词汇,而对我们的竞争对手、和我们有过节的人评价中往往负面因素居多。这时我们心中评价人的标尺就已经倾斜了,对人做出的评价当然不够客观,也会影响我们阅人之术的养成。

因此,在阅人时,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摆脱感情关系的束缚,把人们放到平等的位置上,冷静客观的进行分析,做出公正的评价。

(2)个人的喜恶要不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恶,俗语“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就像是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一样属于正常现象。小艺从小就喜欢安静,善于思考,是个聪明娴静的女孩子。她不喜欢热闹的气氛,也因此很不喜欢那些爱制造热闹气氛的活跃分子。在她看来,那些性格活泼爱热闹的人往往都不可靠,无法高效地将工作做好。因此,在公司欲安排她与另一位很活泼、爱凑热闹的同事小兰一起完成一项很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她觉得很为难,她认为与这样的人合作不会很好地完成任务,而如果任务失败将对自己在同事和领导心中的形象有影响。因此虽然不愿意失去这次表现的机会,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她还是选择放弃了。于是领导把这份任务交给了小兰和另外一个同样很活跃的同事,结果不久之后,两位同事就把任务出色地完成了。这让她大为惊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同时也很懊悔自己当初没有抓住机会。故事中的小艺正是由于自己的喜恶作怪,在评价人时加上了个人情感,没有客观公正地对人做出精准的评价,才导致自己不能准确阅人识人。由此可见,在阅人识人过程中,不能带有个人的喜恶。

我们要成为阅人高手,就必须控制好自己的个人情感,在阅人过程中,尽量理智看人,公正对人,客观读人,这样才能得出精准的评价,带有偏见色彩的个人喜恶千万要不得。

(3)不要被舆论力量误导

初到新的生活环境,我们所了解到的关于这个新环境的各种信息中,有很大部分是从别人的口中得到的。而这些从别人口中得来的信息的可信度往往是不同的,有的是客观的介绍,而有的却加上了介绍人的个人情感。

如果别人只是客观介绍事实,这固然是给了初来乍到的我们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他们的介绍中包含了个人情感,而我们又全盘接受了这些信息,那么我们很可能就在这些舆论的作用下不知不觉地戴上了“有色眼镜”。小安刚刚进入一家公司工作,对工作流程,人员分配,各位同事及老板的性格等一无所知。还好有位热心的同事主动给她讲解工作中各个环节的操作,并介绍各位同事及老板的性格特点。

从这位热心的同事口中,小安得知自己要做的工作其实十分辛苦,并且老板人很挑剔苛刻。在对同事感激之余,也难免会有些失落:自己经过层层面试考核,好不容易得到这份工作,没想到竟是这样子。但是再一想,情况未必像同事介绍的那么严重,再说自己好不容易应聘成功了,就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吧,其他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然而工作一段时间后,细心的小安发现,工作其实并没有同事描述的那么辛苦,只是稍微有些烦琐,这对于耐心做事的小安来说,并不是太难应付的事;同事给予良好评价的人多是她工作中的好朋友,而那些评价不高的,恰是平时与她关系不是很和谐的人;老板也不像那位同事说的那样挑剔苛刻,只是做事有些古板,不轻易夸奖人而已。多亏小安细心谨慎,有自己的主见,才没有受到同事的影响,正确认识了自己的工作以及老板。我们也应该多学习小安,在舆论面前保持冷静客观,分清哪些是客观可信的,哪些是带有个人情感,需要自己主观判断的。对于带有个人情感的信息,要留心观察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切勿戴上“有色眼镜”看人。

以上提到的是尤其需要我们冷静分析,保持客观态度的三种情况。其实,先入为主的印象,思维定式的影响,都会影响到我们对他人的判断,因此我们要擦亮双眼,多训练自己,看人时一定要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

一停,二看,三实践

渔夫垂钓,需要三尺鱼竿;舞者曼妙的演出,需要台下的勤学苦练;学子金榜题名,需要十年的寒窗苦读;瞩目的新发明,需要无数次的反复试验。世间万物都有一个准备积淀的过程,学习阅人的技巧,掌握阅人的智慧也不例外。

军事家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只有事先做足准备,才能让事情顺利进行,马到成功。学习阅人的智慧也是如此,需要我们事前做好准备,这样才能够快速准确掌握阅人的技巧,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小王刚刚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开始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在与各种不同的人相处中,小王觉得力不从心,因为他渐渐发现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时因为人性格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这让他意识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不再像过去与老师同学的交往那么简单。于是,小王开始尝试通过了解不同人的性格特征来减少人际关系中的压力,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他看了很多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然后把书中的理论直接应用到人际交往中。然而,令他失望的是,他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效果,反而更加迷惑不解。因为他发现,当他按照书中的指导进行人际交往时,实际情况与他预料中的结果往往不一样。比如,当他与别人交流时,他很希望能够增进对对方的了解,就用书中指导的方式去与人交流,却发现每次交流过后,他不但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没能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自己想要的信息,反而不自觉地透露了很多自己的信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他发觉到自己的交往能力并没有提高,实际情况离他想要的结果越来越远。他很苦恼,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差在哪里,更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从小王的例子我们看到,小王虽然很想通过了解不同人的性格特征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也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却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他在阅人识人方面仍然不得要领。事实上,他是因为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使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回报。小王的经历启示我们:想要阅人识人,成为阅人神探,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不然的话,即使付出了努力,也不会有相应的回报。因此,当我们打定主意要学习阅人的智慧时,就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不至于像小王那样走上弯路,不得要领。

你也许会问,我们究竟需要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准备好了呢?看看下面几点,并按照上面所说的去做,循序渐进,步步为营,那么,我们的准备工作就大功告成了。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记住这样一句要诀:一停二看三实践,抓住机会多训练。

一停,是指我们要停下自己的浮躁之心,将自己融入人群当中,尽可能地同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往,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不同的人,积累阅人方面的经验。如果我们总是独来独往,拒绝与人交流,那么必定会缺乏经验。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不得已的情况与人交往时,难免会处处碰壁,无法适应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碰壁的结果会使我们更加不愿与人交流,长此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对于我们的人际关系十分不利。因此,我们一定要鼓励自己多到人群中去,尽可能地与人交流,为学习阅人的智慧,掌握阅人的技巧做好初步的准备。

二看,是指我们要静下心来,在与人交往时,仔细察看,用心倾听,一定不要吝惜我们的耐心与汗水。在看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待看到的对象,我们必须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果我们只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没有用心思考分析,那么即使我们看得再多,听得再真,也只是做了无用功,对掌握阅人智慧、提升阅人能力毫无用处。因此这里所说的看,是指我们不仅要用眼睛看,也要用心去看。

三实践,意思是我们要在融入人群,多听多看的基础上,抓住机会多多实践。在与人交流时,要想办法让对方对我们敞开心扉,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然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汲取有用的部分,并对各种不同类别的人以及不同类别的信息综合分析,为学习阅人技巧,掌握阅人智慧积累充足、可靠的素材。

只要我们用心学习这三个步骤,把它们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去,那么当我们在实践中学习阅人的技巧和智慧时就会变得轻松许多,避免在阅人的过程中遇到麻烦。

总而言之,我们要知道:学习阅人智慧与其他事情的成功一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耐心认真地做好准备工作。想要阅人识人,成为阅人神探,就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多地与不同人交往,用心观察,仔细分析,并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为掌握阅人技巧做好充足的准备。

第一次见面就看穿他的心

看穿别人的心,特别是看穿初次相识的陌生人的心,说难也不难。再高明的人,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暴露出来,只不过暴露的程度、方式有所不同罢了。因此,你应当学会利用自己的眼睛和大脑,通过观察、分析形形色色的表象,抓住问题的实质。

下面介绍几种在第一次见面时如何看穿别人心灵的方法。

(1)从他打招呼的方式看他的内心

即使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打招呼,也能给你制造了解对方内心的机会。你可以看看,以下列举的外在表现与所分析的内心世界是否一致。当然这种分析总会有一些例外,但大体上应该是准确的。

一面注视对方,一面行礼的人,对对方怀有警戒之心,同时也怀有想占尽优势的欲望。

凡是不敢抬头仰视对方的人,大部分都是内心怀有自卑感的。

(2)从他的眼睛窥视他的心灵

初次见面的时候,首先将视线朝左右瞄射者,表示他已经占据优势。

有些人一旦被别人注视的时候,会忽然将视线躲开。这些人大体上都怀有自卑感,或有相形见绌的感受。

抬起眼皮仰视对方的人,无疑是怀有尊敬或信赖对方的意思。

将视线落下来看着对方,乃表示他有意对对方保持自己的威严。

无法将视线集中于对方身上,很快地收回自己的视线的人,大多属于内向性格者。

视线朝左右活动得很厉害,这表示他在展开频繁的思考活动。

(3)从他的举动看他的潜台词

人的一举一动,特别是下意识的形体动作,也能向你泄密:

交臂的姿势表示保护自己的意思,同样地,这种动作也能表示可以随时反击的意思。

举手敲敲自己的脑袋,或用手摸着头顶,即表示正在思考的意思。

摸头的手震动得很厉害,即表示全心全力在思考的情况。

用双手支撑着下腭,大多数的情况都表示正在茫然的思考中。

用拳头击手掌,或者把手指折曲得卡卡作响,就表示要威吓对方,而不是在进行思考的活动。

(4)从他的习惯看他的特性

搔弄头发的习惯,是一种神经质。凡是涉及有关自己的事情时,他们马上会显得特别敏感。

一面说话,一面拉着头发的女性,大体上是很任性的女人。

说话时常常用手掩住自己嘴巴的女人,是有意要吸引对方。

拿手托腮成癖的人,即表示要掩盖自己的弱点。

不断摇晃身体,乃是焦灼的表现,这是为了要解除紧张而表现出来的动作。

双足不断交叉后分开,这种习惯表示不稳定。如果女性具有这一习惯时,就表示她对某位男性怀有强烈的关心之意。

看清对方方圆,区别对待

每个人处世态度和性格各有不同,就像方和圆一样各有差异。方型人格者做事讲原则,有规有矩;圆形人格者做事很灵活,圆通周到,二者各有优点,需要区别运用。

圆形人格能根据时势的发展,不断调整自己与客观时势的关系,因时调整自己的人生态度、处世方式、意志规范与情感流向。这种人格样式所追求的,是圆转无碍的人生境界。它见之于一般人际关系,则八面玲珑;见之于官场竞争,则左右逢源;待人接物,力求面面俱到;表现在文章语言上,又努力在逻辑上做到天衣无缝,简直无可挑剔。因而倘然搞起阴谋来,可能也会两面三刀,不露声色。这种人格的内核是“韧”。其目的是既定而不可更改的,但又认为为了达到某一人生目的、方式方法途径又应是多种多样、绝对灵活的。其原则也不是没有的,但又坚信最终原则的实现必须以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手段为保证。这是一种具有一定方向的流动型人格,其流动的轨迹是曲线,是圆,是回旋与曲折,其处世哲学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与圆形人格相对应的是方型人格。特征是循时而不变。就是说尽管时势向前运行了,人却不认为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客观时势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合时宜的。这并不等于说有这种人格的人无视时间的运行,而是他们坚信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他们认为面对万变的时势,最佳的人生选择是“不变”,从而觉得不必随时调整自己的情感方式、意志取向、人生态度与处世哲学。这种人格样式尤其注重人生与人格的原则,原则是不可改变的,认为人生的总目标与策略之间是重合的。持有这一方形人格的人处理一般人际关系,有棱有角;处理政治问题,毫不妥协,其心理机制是重理轻情。其主要特点是刚烈。因而,如果说《周易》本文中所写到的殷代三贤之一的箕子,在商纣淫威之下佯装发疯、自晦其明是一种圆形人格的话,那么,后世所谓苏武持节、包公铁面则表现为方形人格。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与文天祥的大义正气是两个不同人格的政治表现。相对而言,方型人格是一种静止型人格,它的思维,意志和情感流向是直线型的,其境界重在刚正不阿。

人们比较推崇的是方型人格,流传至今的“敢做南包公,羞为甘草剂”这一句话就说明了这一点。人们所推崇的是光明正大的人格,具有大地般坦荡而博大的人格,同时也称赞如大地一般有内涵、含蓄、谦逊而儒雅的人格。

这种分析当然不是由此贬低圆形人格的积极因素,也并非无视方型人格的消极因素。实际上,方型人格也是很有缺陷的,它固然一般不与阴谋相联系,然而倘要搞起“阴谋”来,也会是非常严厉的。

摸透一个人的深浅

识别一个人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因为经生死变化,才知道交情的厚薄;经贫富的变化,才知道交情如何;经贵贱的变化,才知道交情的有无。由此说明识别一个人不容易。汲黯和郑庄盛时,众人趋附,宾客十倍,乃其衰,门可罗雀。太史公有感于此,引翟公言以说明人情势利,世态炎凉。

人的所谓“深”,有两种情形。一是深沉。其表现为少言语而守本分,能容人忍事,内外分明,待人处世浑厚而不逞强,不炫耀才华。二是奸深。其表现为缄口不言而心藏杀机,阴作深藏,行为诡秘,双目斜视,说话阴阳怪气。前者是最有道德的贤才,后者是极为险恶的奸人。所以切切不可将二者混淆,等同齐观。

识别人的难处,不在于识别贤和不肖,而在识别虚伪和诚实。这是因为人们内心的差异,和他们的面貌一样,存在千差万别。人的内心比险峻的高山和深邃的江河还危险,内心思想比天还难以捉摸。人们不常这样说吗?真正的聪明人看起来都像是愚笨的样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麻痹他人。

古人指出,看一个人的才能要分三个阶段,当其幼小时聪敏而又好学,当其壮年时勇猛而又不屈,当其衰老时德高而能谦逊待人,有了这三条,来安定天下,又有什么难处呢?

看一个人在社会上的作为也应该有这样的标准,如果有才能而又以正直为其立身之本,必然会以其才能而为天下大治做出贡献;如果有才能却以奸伪为立身之本,将会由于其担任官职而造成社会混乱,可见有才必须有德,才能造福社会,否则就会祸及黎民,造成大乱。

判断一个正直的臣子的标准是不结党营私。看一个人的才能就要看事情是否办得成功。看人不能仅仅只看其主观意愿,还要看其才干和谋略如何。在战场上驰骋过的骏马虽然拴在食槽上,但一听见催征的鼓角声仍然会嘶叫;久经沙场的老将虽然回还家门,但仍然能够料定战争的形势。可见,老人虽然年纪大,但阅历多,经验丰富,仍有用武之地。

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在社会上他的才能会很快表现出来,就像锥子在口袋里它的锋尖会立刻显露出来一样。有才能的人不会长期默默无闻。

贤德之人对有些事是不会做的,所以可以任用而不必怀疑。能干之人是什么事都会干的,所以可以任用却难以驾驭。由此可知,贤者与能者是有区别的。

让小人无所遁形

中国历史几千年,小人无时不在,只是小人们的表现有所不同,古代社会中,小人们见利忘义,好造事端,而现代社会中,小人们追逐名利,欺世盗名,这就要求我们要仔细去识别他们。

(1)识小人可以避损害

如果你是领导,下属中出现下列几种小人危害最大:阴结朋党,相互勾结;诽谤贤才,诬陷忠良;专门窥探别人的隐私;出于私心煽动群众;专门寻找利害得失的时机,出卖集体和别人的利益。

例如晋文明皇后,有知人之明,当时钟会虽因才能出众被任用,但文明皇后一眼就识破了钟会的本质,她经常告诉晋帝说:“钟会见利忘义,好造事端,宠爱太过,必定叛乱,不可以太过重用。”后来钟会果然造反。

(2)观名气识别伪君子

观察一个人,除了他的外貌以外,还包括印象和名气。有的人名气很大却华而不实,浪得虚名,对这种人就要善于识破他。

过去乡邻中有一富翁病了,让巫师向神祷告,神告诉他说:“你若能救活万只生灵,我就替你向天帝请求,去掉你的病,赐予你长寿。”富老头答应说:“好。”于是派人到山上寻找,在密林中收罗,在沼泽里架网捕捉,得到鸟兽鱼虾之类的动物一万只,向神报告后就释放了它们。这种自欺欺人、追求虚名的方法被神人所唾弃,因此第二天那富翁就死了。

其实,自欺欺人者,心中哪有什么做人的诚心,他们所喜爱的不过是虚名而已。

(3)观文凭识别庸人

现代小人常常利用各种手段欺世盗名,许多老板常容易犯的一种“观貌”识人的错误就是过于注重文凭。当应试者亮出名牌大学的文凭时,有的老板会因此被震慑住,而对于那些毕业于名不见经传的学校的人往往根本不加考虑。在这个问题上,当老板的需要记住:作为雇主,你将要倚重的是他本人的才能,而不是他所毕业学校的名气。如果一个老板很容易被应试者的文凭所迷惑的话,他往往会失去人才而得到一群庸人。

应对高傲虚伪的人

好虚荣的人总是追求片刻的荣耀,而没有其他渴求。自己高傲自大、摆架子,也无非是将“自我”提高起来。那么,只要我们顾全他那可怜的虚荣心,即使他得到的是失败,他也不会认为是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如果这种爱虚荣的观念一旦在他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他那种渴求人家颂扬的心理简直是迫不及待;只要有人对他颂扬与谄媚,对他来讲简直是不能抵抗的。

这种人因过分地注重、珍视虚荣,养成了一种十分幼稚的习惯。内心既然有过分的虚荣,外部就难免夸夸其谈,其结果必定很糟。因为他在夸耀自己的同时,必然表露出他的种种特殊的弱点。

有些时候,认为自己有些不如人的地方,本来可以很巧妙地隐藏起来,并逐步改正。但是如果既无真才实学,又讲虚荣,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了,那么,这种人不论处在何种负责的岗位,终归是个无用之徒。

有一位寻找职业的店员,来到赫金斯公司办事处主任斯希维勃面前求职。这个店员唯一的不足之处是他经常变换职业,可是,他总也有一大堆的理由去维护自己,为自己辩解,并且他还曾对一低级主管人做过背主求荣的勾当。

斯希维勃知道这位青年的情况,在他的办公室以冷酷不客气的态度接待了他。斯希维勃问道:“既然你来求职,那么你能干什么?你想对赫金斯公司做些什么呢?”这位求职者被问住了,回答得相当软弱无力。于是谈话即刻终止。

像这位青年一样,有些人虽能说出维护自己的话,有时候也会引起别人的赞许,然而,他们一遇到真正的困难,马上就不堪一击了。

有的时候,这种人也常常获得别人的信任,因为他们讲起话来,往往耸人听闻,给别人以较深刻的印象,安闲无事的时候颇能博取别人的敬仰和颂扬,尤其是不熟悉他们的人最容易听信。不过,这类人是经不住稍长一点的实际检验的。

汽车制造商高桑斯曾告诉人们一个惨痛的教训,他说:“我平生最大的一次失败是碰到一个年长的人,这位年长者善于辞令,巧舌如簧。我不知怎么搞的,一下子把我历来的主张全忘掉了,竟请他做我的雇员和二等助手。可是,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这个人一点能力都没有。原来他那流利的口才,全是为求职而练就的,而真的委他以重任,他却无计可施。”

所以,我们无论对任何人,应将他各方面的表现综合起来,一一加以品评、判断,以明了他的真实情况。这样做很有益处。一方面可以免除我们的失望,另一方面也省得他人的不良动机得逞,妨碍我们的事业。

这种类型的人有些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使他们自觉不如人,相反地表现出一种骄傲的心理思维与活动。对待这类人,补救的法子是什么呢?那就是相信他,对他表示信赖,并在适当的场合给他一点取胜的机会,让他把自己的自信心建立起来。并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以代替那种为满足自己虚荣心而表现出来的盛气凌人的傲慢态度。

大凡高傲自负的人,一般都有一颗纤细的心。因此,他们需要补偿,对待这类人,绝不能简单粗暴,要给他表现自己真实才华的机会,要赞颂他、鼓励他、肯定他。

此外,还有一种自负的人,那就是傲慢骄纵。他无论到什么地方,总是以为“人不如我”。

对待这种人,美国耶鲁大学著名的体育指导麦菲可算经验十足的了。他多次地运用一种法子去操纵这类人。最典型的成功是他使他们获得了某次运动会竞赛冠军。

那次竞赛十分激烈,耶鲁大学队若想获胜,该校的一名运动员必须加入220码的赛跑。就在刚刚结束的一场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二,并且与第一名的成绩相差无几。

而这位短跑健将却不顾竞赛的激烈,自命不凡地走出场外,他说他接着参加220码的比赛根本不需火酒涂擦,他有足够的能力击败对手。

赛后另一位体育指导回忆说:“麦菲用眼紧紧地盯着他,使他吓得脸色发白,然后用很严厉的言语讽骂他。当时我真不明白麦菲为什么发那么大的火,那些难听的字眼,以前我从未曾听说过。麦菲骂完后将他安排在最后一组的比赛里,赛前这位自命不凡的健将有一肚子道不出的怨气,赛跑时将它全部发泄在自己的脚下,终于获得了良好的成绩,为耶鲁大学赢得第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麦菲的方法,可算得上一个很好的例子了。对这种青年人就应该采用这样的方法。他自以为自己是宇宙的主人翁,而我们必须把他送回到地球上来、送回到现实中来。

其实,从另一个方面讲,自以为其他人都不如自己的人,都将他的娇气潜藏在虚伪的谦和之中。那么,怎样对付这样的人呢?有位名家说得好:“有许多人,赞美他不免是件危险的事,因他自命不凡,一经抬高,他就要跌得粉碎。狠狠地批他一顿,也许是良策益方。”

与聪明的对手交锋

康威尔说:“聪颖伶俐的人,往往能把握事实的真正含义,根本不需过多地予以说明。”林肯总统便是这样的人。在林肯讲故事之前,必将对方细心认真地品评一番。对于大多数人,即认为那些故事是很风趣的人,便用讲故事的方法向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意见或者命令。如果遇到非常聪明的人,林肯总统会因人而异,而采取其他方法。

成功的人往往使用不同的方法,操纵各类不同的人,他们所留意的,便是人们特殊的志趣、需要和各种问题,或者是他们的思维和能力以及他们品行上的特点。

判断一个人是聪明还是愚蠢,看起来相当简单,然而决不能把它当作一桩小事来处理。如果你想驾驭他,这一点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人们的性格各异,而且种类颇多。诚实、勇敢、忠诚、善良这类品性我们常常提起并不时加以讨论。可是有些特点往往容易被忽视,如果对于这些被一般人所忽视的特点我们不加品评,那么你想操纵他、驾驭他并制胜他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一个人在某一阶段的情形究竟如何,这是谁也无法预先说清的。但是无论是何种人,是领袖,还是平民百姓,是大学者,还是一般职员,总有不如人的感觉,在这种时刻他们都急于将自己的身份表露出来,以掩饰自己的恐惧与虚荣。不过,我们所要了解的是:

那个人的虚荣心的性质怎样?其程度的深浅如何?

了解了这些,才能运用不同的策略去激发他、帮助他或制胜他。

被人激动而兴奋、跃跃欲试的人,通常有一种很强的不如别人的感觉。用激将法去满足他们的虚荣心,他们肯定会做那些非常胆大的事情,以一显身手。

用激将法去使用人,只要是属于正当的一类,差不多每一个人都会自觉与不自觉地上钩的。但是,如果我们让他们赤手空拳地与强大的狮子搏斗,他们肯定不会去干。为什么呢?这就叫作审时度势、因人而异。因为赤手空拳的人绝不是狮子的对手。

另外,我们要申明的是:凡确定那个人不能做或者他根本不愿做的事情,即使用激将法也是徒然。反过来,别人认为轻而易举且一定能做的事,即使你不去激他,他也会自动去做。如果他唯恐不如人,并且与大多数人一样,认为自己来做未必成功,在这种情形之下,激将法往往会奏效。

客观认识你自己

很多时候,想要成为阅人高手的我们会把目光更多地放在别人身上,却忽略了洞悉真实自我的重要性,对自己的阅人能力没有清晰的认识。事实上,如果我们对自己都没有明确的认识,又怎么能更好地了解他人呢?

著名画家保罗·高庚创作生涯中最大、也是极其经典的一幅油画,名字叫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看似简单的三个问句,里面却蕴涵着无尽地探求与思索。

也许我们并不会常常问自己“我是谁?”这个问题。身在凡尘琐事中,每天都在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我们往往会将注意力过多的投放在他人的身上,而忽视了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意识到认清自己的内心对读懂他人心理的重要性。

其实,认识自己尤为重要。古往今来的哲人们,非常重视洞悉自我的重要性。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才能在与人交往时扬长避短,为我们阅人识人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佳佳刚步入职场不久,她很希望能够与同事友好相处,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她知道言为心声,通过言谈能了解人们多方面信息的道理,于是她尝试主动与大家交流。但是她尝试的结果却往往令她很失望,她并没有获得自己想知道的信息,同时她发现,开始时对她还算友好热情的同事,对她的态度却渐渐变得越来越淡漠,甚至不愿与她交流。在她看来,一般情况下主动热情的人在交往中都是很受欢迎的,为什么自己却得到不一样的结果呢?她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感到很困惑,于是她找到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经过心理咨询师的指点,她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性格内向,不善于言谈,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导致不能与人进行流畅、愉快的沟通,因此别人不愿与她交流。同时由于她对大多数人感兴趣的话题不够了解,在交谈时,或者是只说些自己感兴趣而对方却没兴趣的话题,或者是只能听对方谈论他们的话题而自己却插不上嘴,因此,人们会觉得和她没什么共同语言,也自然就不愿与她过多地交流了。通过佳佳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她就是因为没有好好的洞悉真实自我,才在交往中遇到了麻烦。她想通过言谈来了解人们多方面的信息这个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却没有认清自己的不足,不懂得扬长避短,所以才导致自己与人交往失败,无法达到阅人的目的。因此,在我们想要与人交往来达到我们阅人的目的时,一定要记得先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在交往中扬长避短,这样才能顺利达到我们的目标。

要洞悉真实的自我,我们就一定要抽出时间多多反省思考,通过对自己进行剖析,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这样才能发扬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事实上,如果我们想知道自己的模样,那我们可以简单地通过照镜子来实现,可是若想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却并不容易:自卑者往往很难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自负者常常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因此,我们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深刻剖析自己,不能对自己手下留情,尽量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这样才能准确地洞悉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我们可以通过审视自己内心,洞悉自我的过程找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从而做到扬长避短,为交流省去许多麻烦。同时,这也是一个练习阅人本领的机会,能够为我们阅人积累经验。

阅人是需要一定的阅历和经验的,而这种阅历和经验需要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地洞悉真实的自我,只有先从自己开始,不断演习,不断努力,才能在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将自己训练成为真正的阅人高手。这样,即使是戴上了朦胧的墨镜,也能够清楚地觉察到对方身上每一个代表自己心理的细节。

综上所述,我们要阅读他人,首先就要不断洞悉真实的自我,完善自我。对于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就要积极发挥利用,以便提升自己的阅人能力,向成为阅人高手的目标进军;对于劣势和不足,就要想办法改进,避免它们成为我们阅人道路上的障碍,为达到成为阅人高手的目标清除阻力。同时,通过对真实自我的洞悉过程,不断地在自己身上练习阅人的本领,积累自己阅人方面的经验,使自己快速掌握阅人的智慧和技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循序渐进,向成为阅人高手的目标迈进。

保护好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总有缺点和弱项,只有认清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改进的基础上巧妙地保护好自己的劣势,才能避免它们成为我们阅人道路上的障碍。

我们对自己的阅人能力有了基本的认识,也发现在我们身上总有些劣势和不足。究竟该怎样对待这些劣势和不足,对于想要成为阅人神探的我们尤为重要。

对于那些可以通过努力就可以改进的劣势与不足,我们当然要鞭策自己,努力奋斗,抓住机会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提高自己的阅人能力,不懈地学习阅人智慧与技巧。阿喀琉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他是女神与人类的儿子,半人半神,不能像神一样长生不老。所以,当他还是婴儿时,他的女神母亲就把他浸泡在冥河中,想让他像真正的神一样获得不死之躯。由于他是被母亲捏住脚踵倒浸到冥河水中的,所以他的全身刀枪不入,唯有脚踵处成了他的致命弱点。后来,他参加特洛伊战争,凭借他刀枪不入的身躯和英勇,在战斗中杀敌无数,数次使希腊军反败为胜。但是,阿喀琉斯脚踵处的弱点却被对手得知。对方趁着阿喀琉斯在马上作战之时,朝他的脚射出了一支箭。箭头正中阿喀琉斯的脚踵。就这样,一代英雄死在了自己的弱点之下。这就是希腊神话中阿喀琉斯的故事,阿喀琉斯之踵的说法就由此而来,指的是人的致命弱点。在阅人识人的过程中,我们总是无法避免地存在些不足,这些不足就是我们身上的阿喀琉斯之踵。如果我们不去及时发现它们,并巧妙地对它们加以保护,它们就会成为我们交往过程中的绊脚石,阻碍我们成为阅人高手的脚步。因此我们要对自己阅人方面的弱点有所了解,在阅人过程中尽量绕开这些弊端。李成性格比较外向,为人很直率,遇事时常常是不假思索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进入职场后,还是保持他率直、喜欢直来直往的个性,常常在同事面前毫不掩饰地就说出自己的喜恶。后来他发现,人们对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友好,而是渐渐对他敬而远之,除了工作中必要的交往外,不愿再与他有过多的交流。李成觉得很苦恼,自己那么诚心诚意、毫无保留的待人,为什么别人会对自己心有芥蒂,态度冷淡呢?后来他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恳请他为自己指点迷津。通过朋友的评价,他才明白了自己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原来他这种外向、说什么不经大脑的性格容易给人一种不可信赖的感觉,而且口无遮拦的他很容易在无意间得罪人,人们害怕跟他有过多的交往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只好对他敬而远之。通过李成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在交往中如果不找出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避开自己的弱点,就会导致在交往中出现麻烦。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弱点在影响人际交往的同时,对我们阅人的过程也是有害无利,阻碍我们成为阅人高手的脚步。

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找出自己的弱点在哪里,然后想办法将它们隐藏起来,为良好的交往和成功的阅人创造有利的条件。我们怎样才能了解自己阅人方面的弱点在哪里呢?不妨从下面两点入手:

自省吾身:通过与自己进行交流,深刻剖析自己,反省自己在阅人方面的不足,我们会意外地发现原来自己有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需要我们加以改进。这样做的结果会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达到我们找到自己弱点在哪里的目的。

以人为镜: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每天都在与不同的人交往,这些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明镜,成为我们认识自己的重要资源。我们可以通过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来认识自己阅人方面的不足;也可以通过亲人朋友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在阅人方面的弱点,因为他人的评价往往比主观的自省具有更大的客观性,也往往更全面,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找到了自己的致命弱点在哪里,我们就完成了基本的一步,接下来我们就该想办法做好下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在交往中,巧妙的保护好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为我们的阅人之路扫除障碍,这才是我们找到自己弱点的真正目的。

在交往中,我们究竟该怎样做,才能有效保护好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呢?记住下面几点建议,肯定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武装自己。俗话讲:勤能补拙;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即使是在我们不擅长的方面,经过我们的刻苦努力,也一定能够有所进步。因此,我们要对症下药,在生活中根据自己的缺点有意识地锻炼自己,提高交往能力。

转移注意力。生活中,对于可能泄露我们人际交往弱项的事情,我们在交往中要注意尽量避开。如果对方有意无意地涉及这方面,我们可以尝试转移话题,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去,达到我们隐藏自己弱点的目的。

阿喀琉斯之踵人人都会有,我们在交往中也总会有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们无法避免它们的存在,却能通过努力使别人看不到它的存在。这样我们就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在交往中游刃有余,为我们阅人识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