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仁者爱人,仁心无价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第十》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那么许多事情都可以顺利地得到解决,这个世界就会拥有更多的关怀。生活中的很多误解和隔膜,实际上都是由于人与人的生活状态存在差异,因而造成的思维角度和方式不同所引起的。一个人如果能够充满仁爱之心,言行充满人情味,不但能给他人带来温暖,也会令自己的人生顺风顺水。
有一次,孔府的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问道:“伤人了吗?”却不问是否伤了马。
所谓的“仁者爱人”,大概由孔子的这种言行最能体现吧。孔子问人不问马,充分体现了他以人为本的仁者之心。人作为一个社会关系的总和,必然不能只为自己着想,否则,不但是道德上的污点,更是做人策略上的失败。一个人,尤其是作为领导者,一言一行都应该带有令人感到亲切的人情味,多为他人着想一些。这不但能问心无愧,同时也会给自己增加“人气”,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尊敬和拥戴。
【案情陈列】
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发妻马秀英,自幼亡母,被郭子兴夫妇收为义女。后战火起,马秀英先后追随义父、丈夫驰骋沙场,无暇顾及裹足之事,遂成了中国古代罕有的一位大足皇后。
马秀英在成为皇后以后,并没有像有些人那样暴露出“暴发户”本性,而是以身作则,竭力辅佐夫君治理天下。对待自己及子女,她要求甚严,而对待下属臣民则仁慈有加,能容则容。
马秀英虽贵为皇后,但每天仍亲自操办朱元璋的膳食,连皇子皇孙的饭食穿戴,她也会亲自过问,可谓无微不至。嫔妃多劝她保重身体,别太劳累,马皇后对嫔妃说:“事夫亲自馈食,从古到今,礼所宜然。且主人性厉,偶一失饪,何人敢当?不如我去当中,还可禁受。”一次进羹微寒,太祖因服膳不满而发怒,举起碗向马皇后掷去,马皇后急忙躲闪,耳畔已被擦着,受了微伤,更被泼了一身羹污。马皇后热羹重进,从容易服,神色自若。嫔妃才深信马皇后所言,并深深为马皇后的道德人品折服。宫人或被幸得孕,马皇后倍加体恤,嫔妃或忤上意,马皇后则设法从中调停。
有人报告参军郭景祥之子不孝,“尝持槊犯景祥”,差点儿将郭景祥打死。太祖听后大怒,欲将其正法。马皇后得知后劝朱元璋说:“妾闻景祥只有一子,独子易骄,但未必尽如人言,须查明属实,方可加刑。否则杀了一人,遽绝人后,反而有伤仁惠了。”于是朱元璋派人调查,果然冤枉。朱元璋叹道:“若非后言,险些断绝了郭家的宗祀呢。”
朱元璋的义子李文忠守严州时,杨宪上书诬劾,朱元璋想召回给予处罚,马皇后认为:“严州是与敌交界的重地,将帅不宜轻易调动,而且李文忠一向忠实可靠,杨宪的话,怎能轻易相信呢?”太祖向来敬重信赖马皇后,就派人去严州调查,果然不实,文忠于是得以免罪。
某元宵灯节,朱元璋与刘伯温偶来兴致,下访京城灯会。行至一商铺门前,朱、刘二人见众人在猜灯谜,好不热闹,便凑上前去。其中一幅有趣的图画谜面,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画中是一妇人,怀抱西瓜,一双大脚颇为醒目。朱元璋不解其意,便问刘伯温:“此谜何解?”刘伯温略作沉吟,答道:“此乃淮西大脚女人。”朱元璋仍不解,追问:“淮西大脚女人是谁?”刘伯温不敢直言,于是说道:“陛下回宫后问皇后娘娘便知。”
回宫后,朱元璋迫不及待地向马皇后提及此事,马皇后讪然一笑:“臣妾祖籍淮西,又是大脚,此谜底想必就是臣妾。”朱元璋闻言大怒:“乡野草民竟敢调侃一国之母!”遂下旨将挂此灯谜的那条街居住的百姓全部抄杀。马皇后见状急忙劝解:“元宵佳节,万民同乐,臣妾本是大脚,说说又有何妨?区区小事,何足动怒?以免惹得天下人耻笑。”
朱元璋听后,深以为是,此事遂得以作罢。
一次,朱元璋视察太学(国子监)回来,马皇后问他太学有多少学生,朱元璋答道有数千人。马皇后说:“数千太学生,可谓人才济济。可是太学生虽有生活补贴,他们的妻子儿女靠什么生活呢?”针对这种情况,马皇后征得朱元璋同意,征集了一笔钱粮,设置了20多个红仓,专门储粮供养太学生的妻子儿女,生徒颂德不已。这说明在用人方面,马皇后非常爱惜人才。
此类事情还有很多,也正因如此,马秀英深受满朝上下以及黎民百姓的爱戴,天下无不尊敬,后世更是将其称为“千古第一贤后”。
【妙语新悟】
像马秀英这么有人情味的皇后,下属能不愿为她尽力做事吗?的确,在生活中,一个充满人情味和爱心的人,往往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无论其地位高低,都会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尊敬。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可以说都不会有过不去的路的。
古人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诚服也。”基于权力、财富、武力之外的人格感染力,是能让人们真正热爱、信服的一种感召力。德,是我们生存于世所必须具备的素养,是我们受用终身的宝贵财富。为人者,应加强自身人格修养,增强人格感染力,厚德载物,以德服人。事实上,对于很多事情来说,以善良为本的仁爱之举总能让你事半功倍,因为至少它会让你远离错误。
为自己谋取方便似乎是人们的天性,能够将别人放在自己心上来考虑的人,无疑是道德高尚的人。马秀英身为皇后,富贵天下,却能不忘本色,处处为别人着想,着实让人敬佩。很多时候,人在顺境中就会沉浸在自己的快乐生活中而忽视他人的苦难和不幸,但真正高尚的人,应超脱于个人的情感之外,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那些和自己素无瓜葛但却需要帮助的人,这才是做人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