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版译文的艺术性和完整性
这里要特别提出,本书译者对于人物的语言并未逐字直译,而是根据中国人的言谈措辞习惯做了一定的改造,使译出的语言在汉语语境中符合不同人物的性格、阶级、认知特征,以及人物在不同阶段的教养习惯。这种舍弃具体言辞和句式的对等,重组话语顺序的翻译策略,在更大程度上忠实地还原出人物的精神气质,反映出时代的鲜明印记,也让读者能够更贴切地体察书中人物细微的情感、心态的变化和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汉语译文中那些熠熠生辉的神来之笔,凝结了译者反复理解、推敲的良苦用心。
此外,译者对人物活动周边环境的描写文字的翻译,也有意识地力求传神达意,营造气场相近的语言氛围。例如这段对保尔抢修铁路的建筑工地的描写:
离车站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石头房的空架子,凄凉地立在那里。里面的东西,凡是撬得下、拆得开、砸得动的,早就被洗劫一空了。门窗成了张口的大洞,炉门成了黑窟窿。房顶也破烂不堪,好多地方露出了椽子。
唯一没有遭劫的是四个房间里的水泥地面。每天夜里,四百个人就穿着里外湿透、溅满泥浆的衣服躺在上面睡觉。大家在门口拧衣服,脏水一股股流下来。
这段翻译中的创造性处理非常明显,“撬得下、拆得开、砸得动”这三个连贯的三字短语,一方面完整而准确地传达了俄文原文较长的句式,另一方面与下文的衔接自然和谐,读起来节奏明朗,一气呵成,鲜活地展示出以保尔为代表的先进的共青团员们必须克服的恶劣条件和他们的英勇精神,令人印象深刻。应该说,译者对俄语的精确把握、对原著精神的整体理解、对本土接受习惯的考量,以及本人高度的文学修养,共同赋予了这个译本强烈的艺术特色。
本书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由于各种原因,作者手稿与正式发表的版本在内容上有差异,正式出版的版本对手稿内容做了较多的删减和改动。为此,本版译文把作者手稿中被删除的内容以不同的字体排印,并且以夹注的方式置于文本中原来存在的地方。这么做的目的,是既便于专业研究者考察创作的过程,也可让普通读者毫无障碍地享受阅读的乐趣。比如保尔写给哥哥阿尔焦姆的最后一封信,在正文中被删掉了一多半的内容,而正是在被删除的那一部分,不仅表现了保尔自己的坚强意志和对理想的信念,而且见证了另一个新人在他影响下的成长,更隐藏着对哥哥的鼓励和期待。对比前文他写给阿尔焦姆的第一封信中的词句:“现在我是科托夫斯基骑兵旅的一名战士。我们旅长科托夫斯基的英雄事迹你们一定听到过。像他那样的人,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我对他是十分敬佩的。”可以看出,当初那个因为加入红军英雄旅而在哥哥面前难以掩饰自己的兴奋和骄傲的单纯的青年,经历了什么样的灵魂洗礼。
俄国学者曾做过一个统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使用了各种类型的文件,包括主人公的日记、信件、情报、命令、决议、报告等,占小说全部文本的约十分之一。
1976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根据1953年版俄文两卷集《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第一卷翻译的,译者为“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翻译组和72级工农兵学员”,黄树南先生参与了翻译工作。1989年,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出版了新的三卷《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其中所收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根据作者生前最后审定的版本(俄文第5版)和创作手稿进行了校勘,是一个重新整理的文本,而且在正文后以注释的形式刊出了过去未曾发表过的部分手稿内容。
1994年,黄树南先生以1976年中译本为基础,参校1989年的俄文本,对全书进行了增补和校对,后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如前所述,这一版本“把作者手稿中被删除的内容以不同的字体排印,并且以夹注的方式置于文本中原来存在的地方”,全书共新增了大约四万字的篇幅,后又对文字进行润色。这些工作都大大提升了译本的阅读和研究价值,译本的完整性和艺术性多年来深受读者称赞。本次出版,即采用黄树南先生增补过的全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