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肢部常见症状术语的规范研究
中医学中很多病名术语同时也是症状名术语,下面以四肢不适常见的4个症状为例,介绍其历史演变过程,辨明其意义。
(一)术语“抽搐”古文献研究
抽搐,英文:convulsion,别名又称瘛疭、痸疭、搐搦、抽风。《说文解字》记载:“抽:口或从由。引也。”搐未载。《汉语大字典》:“抽:引;拉。搐:肌肉或筋抽缩牵动。”“抽搐”一词始于宋代,以代表性著作为依据而定名,历代医学专著皆有记载,例如:①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治妇人风痹手足不随诸方》曰:“治妇人风痹。手足顽麻。筋脉抽搐。口眼不正。言语謇涩。乌蛇散方。”②明·孙一奎《孙文垣医案·从兄年五旬左胁痛手足抽搐不能步履》曰:“从兄,年近五十,左胁痛,手足抽搐,不能步履,两手脉俱软弱。”③清·吴谦《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瘛疭抽搐证治》曰:“阴血去多阳气炽,筋无所养致抽搐,发热恶寒烦又渴,……抽搐无力戴眼折,大汗不止命将休。”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曰:“颤病因感邪、中毒、电击等损伤脑神,或因痰浊,瘀血阻痹脑络,经气不利或年老精血亏虚,脑失所养,虚风内动而成。以头部不自主细微摇动,口眼抽动,手足颤抖等为主要表现的风病类疾病。”⑤《中医大辞典》曰:“症状名。瘛疭的别称。简称搐。”《医碥·卷四》曰:“抽搐者,手足频频伸缩也。”《伤寒明理论·卷三》曰:“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瘛疭,俗谓之搐者是也。”详“瘛疭条”。
1.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 在秦汉时期,《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里“抽搐”这一名词尚未出现,根据后世医家的记载,此时有类似“抽搐”的症状描述,如《内经》《伤寒论》可见“瘛疭”一词(《金匮要略》出现“痸疭”一词)《脉经》两者皆可见。从字面上对于这两个词解释,根据【玉篇】瘛同痸。故在此认为通假字。
例如《素问·诊要经终论》中,“帝曰:愿闻十二经脉之终奈何?岐伯曰: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故民病少气,疮疡痈肿,胁腹胸背,面首四肢愤,胪胀,疡痱呕逆,瘛疭骨痛,节乃有动,注下温疟,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乃少,目赤心热,甚则瞀闷懊,善暴死。”
(2)晋唐时期 晋·王叔和《脉经·扁鹊阴阳脉法第二》曰:“附阳脉强,附阴脉弱。至即惊,实则痸疭。细而沉,不痸疭即泄,泄即烦,烦即渴,渴即腹满,满即扰,扰即肠澼,澼即脉代,乍至乍不至。大而沉即咳,咳即上气,上气甚则肩息,肩息甚则口舌血出,血出甚即鼻血出。”《脉经·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曰:“肝心俱至,则热甚痸疭,汗不出,妄见邪。”《脉经·肝胆部第一》曰:“肝脉急甚,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大甚为内痈,善呕衄;微大,为肝痹,缩,咳引少腹;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滑甚为颓疝,微滑为遗溺,涩甚为淡饮,微涩为瘛疭挛筋。”《诸病源候论》是一部总结魏晋以来的医疗经验的论著,内容极为丰富。此书以《内经》《难经》为理论依据,沿用了《内经》及《伤寒论》对“抽搐”的认识,并根据当时汉语的演化出现了多音节的名词,除了原来的“瘛疭”,亦出现“手足瘛疭”等。《诸病源候论·积聚候》曰:“诊得心积脉,沉而芤,时上下无常处。病悸,腹中热,面赤,咽干,心烦,掌中热,甚即唾血。主身瘛疭,主血厥,夏瘥冬剧。色赤也。”《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是集医理和方药为主的综合性医书,转载了很多前人的论述,而这些著述多已亡佚,无从考证。从《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大型医学著作中整理和总结前人的论述对追本溯源地研究术语的演变大有裨益。《备急千金要方·中风第三》:“治产后卒中风,发疾口噤,倒闷吐沫,瘛疭眩冒不知人,及湿痹缓弱,身体痉,妊娠百病方。”
(3)宋金元时期 宋朝太医局的《太平圣惠方》出现“抽搐”“四肢抽搐”等名词,但并未大量出现在各大著名的医学著作,反倒是大量出现“搐搦”一词。根据《伤寒明理论》中“伤寒瘛疭。何以明之。瘛者筋脉急也。疭者筋脉缓也。急者则引而缩。缓者则纵而伸。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瘛疭。俗谓之搐者是也。”详细地交代从“瘛疭”到“搐”的转变。“搐搦”一词根据后世医家“抽搐者,手足频频伸缩也。或言搐搦者,搦谓十指频频开合,两拳紧捏也”的描述,可以了解搐与搦的区别。但为何多出现“搐搦”,可能跟当时的时代、语言背景有所关联。《太平圣惠方·治急风诸方》曰:“治急风。四肢搐搦。口面戾。不知人事。宜服蛜散方。”“治急风。四肢搐搦。筋骨疼痛。宜服乳香丸方。”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中风论》曰:“然四气皆能中人,在证亦有缓纵、挛急、搐搦、痹瘁、奄忽不知人者,不可不以脉别。”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曰:“稀涎散治中风忽然若醉,形体昏闷,四肢不收,涎潮搐搦。”
(4)明清时期 这个时期“抽搐”与“搐搦”同时存在。但“抽搐”已大量出现并成为一个固定的专有名词。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通治破伤风剂》曰:“急风散治新久诸疮,破伤中风,项强背直,口噤不语,手足抽搐,眼目上视,喉中拽锯,及取箭头。”明·楼英《医学纲目·惊搐》曰:“镇肝丸治小儿急惊风,目直上视,抽搐昏乱,不省人事,是肝经风热也。”清·喻嘉言《医门法律·附风门杂方》曰:“风散治新久诸疮,破伤中风,项强背直,口噤不语,手足抽搐,眼目上视,喉中拽锯,及取箭头。”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张序》曰:“每遇救急良方,不惜捐资购送。今于癸丑四月,适闻佛山友人有幼子患症,医以风药投之,竟致四肢抽搐,口眼歪斜,命垂旦夕,忽得一良方,一剂稍愈,三服霍然。”
2.小结
“抽搐”一词始于宋代,但类似“抽搐”的症状由来已久。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早期中医著作中虽没有出现“抽搐”一词,但在《内经》《伤寒论》中出现了“瘛疭”,《金匮要略》中出现“痸疭”等词,记载了类似抽搐症状的名词。而后诸多著名著作如《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多沿用《内经》《伤寒论》的用法。在宋代开始出现“抽搐”一词,不过“抽搐”并没有成为专用的症状术语。除“抽搐”一词外,亦出现“搐搦”一词,而且是个专用的症状术语。但“抽搐”与“搐搦”略有差别,“抽搐”是指手足频频伸缩也,而“搐搦”是指十指频频开合,两拳紧捏也。此时“抽搐”“搐搦”两词是分开来的。在《太平圣惠方》中首次出现了“抽搐”一词,如“治妇人风痹。手足顽麻。筋脉抽搐。口眼不正。言语謇涩。乌蛇散方”“治产后中风。口噤。四肢抽搐。乌蛇散方。”
之后著作中极少见到“抽搐”一词,经《伤寒明理论·卷三》“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瘛疭,俗谓之搐者是也”可知,抽搐在此时不是一个完整症状名词,而是一个以搐为主的症状名。故在宋金元时期多与“搦”合用,此时“搐搦”已成为专用的症状术语。但宋代仍然沿用晋唐时期的习惯,多用“瘛疭”一词。此时多个症状名词同时存在。
明清时期,在《医碥·杂症·抽搐》曰:“抽搐者,手足频频伸缩也。或言搐搦者,搦谓十指频频开合,两拳紧捏也。”抽搐一词首次有专篇论述,并统一了抽搐与搐搦。这个时期抽搐才渐转为专用的症状术语。西医学认为抽搐是不随意运动的表现,是神经与肌肉疾病的病理现象,表现为横纹肌的不随意收缩。引发抽搐的原因有很多,按病因分类可有惊厥、强直性痉挛、肌阵挛、震颤、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扭转痉挛、习惯性抽搐、全身强直性抽风、局限性抽风、高热惊厥等。
(二)术语“痛风”古文献研究
“痛风”英文名:gout,痛风的别名有痛风、痛痹、风痹、历节、历节风、白虎历节、白虎历节风、白虎风。这些名称有些许的差别,但根据其历史源流以及其病因病机来分析,皆不离风、寒、湿三邪入侵机体而气血瘀滞致病。
1.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 《内经》里痛风根据其病因病机以“贼风、痹”一词出现,《素问·痹论》曰:“黄帝问曰:痹安生?岐伯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灵枢·贼风》“黄帝曰:夫子言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室内之中,卒然病者,非必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在《金匮要略》出现了病名“历节”。《金匮要略·卷上·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曰:“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2)晋唐时期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之二·风病诸候下》曰:“历节风之状,短气,白汗出,历节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是也。由饮酒腠理开,汗出当风所致也。亦有血气虚,受风邪而得之者。风历关节,与血气相搏交攻,故疼痛。血气虚,则汗也。风冷搏于筋,则不可屈伸,为历节风也。”唐·王熹《外台秘要·卷第四·黄汗方三首》曰:“凡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
(3)宋金元时期 宋代《圣济总录·卷第十历节风》:“论曰:历节风者,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血气凝涩,不得流通关节。诸筋无以滋养,真邪相搏,所历之节,悉皆疼痛,故谓历节风也。痛甚则使人短气汗出,肢节不可屈伸。”元·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论》曰:“气行脉外,血行脉内,昼行阳二十五度,夜行阴二十五度,此平人之造化也。得寒则行迟而不及,得热则行速而太过。内伤于七情,外伤于六气,则血气之运或迟或速而病作矣。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传,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治法以辛热之剂。流散寒湿,开发腠理。其血得行,与气相和,其病自安。然亦有数种治法稍异,谨书一二,以证予言。”
(4)明清时期 明·吴昆《医方考·卷五·痛风门第五十二》:“叙曰:风者,百病之长,以其善行而数变也。痛风有寒、有湿、有痰、有血,而惟以风名者,得非以其善行数变,长于诸邪之故乎?今考名方五首,而痛风之情状见矣。”清·李用粹《证治汇补·卷之三外体门·痛风》曰:“痛风即内经痛痹也。因气血亏损。湿痰浊血。流滞经络。注而为病。或客四肢。或客腰背百节。走痛攻刺。如风之善动。故曰痛风。”
2.小结
痛风是指患者因素体禀赋不足,受外邪风、寒、湿侵犯形成痹,进而阻滞气血经脉,导致不畅。四肢关节发生红肿剧痛,以趾、指关节好发。在“痛风”这个名称发展过程中,其内涵也有细微的变化,而且其发展过程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第一阶段为秦汉晋唐时期,痛风名称尚未出现,此阶段对痛风的病因病机、脉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后世有关痛风理论的依据即源于此。第二阶段为宋金元时期,在此阶段痛风名称出现,并对其名称定义有了初步发展,后世医家从多个方面全面探讨了痛风的病因病机理论。第三阶段为明清时期,“痛风即《内经》痛痹也”。“风者,肢节走痛也。《内经》谓之贼风,后人谓之痛风,又谓之白虎历节风”。各医家从痛风及其病、症等方面进一步探讨,补充痛风的病因病机、理论认识,全面归纳了历代医家对痛风的理解,完善了现代中医对于痛风的认识。
(三)术语“瘫痪”古文献研究
“瘫痪”英文名:tetra plegia,《汉语大字典》中“瘫”具有瘫痪和无力地躺倒两层意思。“痪”为上缓,透。瘫痪。瘫痪又称四肢不遂、四肢不随,若一侧肢体瘫痪不用,称为偏枯、偏风,亦称半身不遂或半肢风。
1.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 《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早期中医著作中都没有“瘫痪”一词,但根据其相似症状表现有不遂、不随、偏枯、偏风等词。《素问·阴阳别论》:“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痪易,四肢不举。”《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2)晋唐时期 晋·王叔和《脉经·平中风历节脉证第五》曰:“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总结了魏晋以来的医疗经验,内容极为丰富。此书以《内经》《难经》为理论依据,对病源的认识,除根据传统的医学理论进行阐释外,还结合临床经验,进行了新的理论探索。《诸病源候论》沿用了《内经》及《金匮要略》对“瘫痪”的认识,并称为“手足不随”“偏枯”等,《诸病源候论·风身体手足不随候》曰:“风身体手足不随者,由体虚腠理开,风气伤于脾胃之经络也。……致四肢肌肉无所禀受;而风邪在经络,搏于阳经,气行则迟,机关缓纵,故令身体手足不随也。”《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是集医理和方药为主的综合性医书,转载了很多前人的论述,而这些著述多已亡佚,无从考证。从《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大型医学著作中整理和总结前人的论述,对追本溯源地研究术语演变大有裨益。《千金要方》沿用《肘后备急方》的“瘫痪风”,《备急千金要方·分别病形状第五》曰:“滑而浮散者,瘫痪风。”
(3)宋金元时期 宋代《圣济总录·瘫痪》:“论曰:瘫痪之辨,瘫则懈惰而不能收摄,痪则弛纵而不能制物。故其证四肢不举,筋脉关节无力,不可枝梧者,谓之瘫。其四肢虽能举动,而肢节缓弱,凭物方能运用者,谓之痪。或以左为瘫,右为痪,则非也。”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乌犀丸》曰:“又治瘫痪,暗风痫病,手足潮搐,心神不安,遍身烦麻,肠风痔瘘,肾脏风毒,上攻下注。”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倒仓论》曰:“糟粕之余,停痰疲血,互相纠缠,日积月深,郁结成聚,甚者如核桃之穰,诸般奇形之虫,中宫不清矣,土德不和也。诚于中形于外,发为瘫痪,为劳瘵,为蛊胀,为癞疾,为无名奇病。”
(4)明清时期 明·朱《普济方·风瘫痪》曰:“夫瘫痪者。此皆肝肾久虚。气血不足。腠理疏泄。风邪易侵。肝主于筋。肾主于骨。肝肾中风。筋骨缓弱。故名瘫痪也。”清·陈念祖《医学从众录·卷四·痉、厥、癫、狂、痈、瘫痪》曰:“瘫痪者,病在筋骨,左瘫右痪,将成废人。”
2.小结
西医学认为瘫痪是指随意动作的减退或消失,由于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身体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运动能力(比喻机构涣散);不能正常进行工作。在中医理论中,“瘫痪”一词始于唐·王焘《外台秘要》,但其是以“瘫痪风”一词出现。直到宋代才将“瘫痪”一词独立出来。在《内经》《金匮要略》等著作中虽没有“瘫痪”一词,但瘫痪的症状由来已久。故秦汉时期的著作中都称为“手足不遂、四肢不遂”,究其症状若一侧肢体瘫痪不用,则称为“偏枯、偏风”,亦称半身不遂或半肢风。此为当时固定的症状术语,并且在晋以后至明清时期很多医家都继续沿用。从晋代出现“瘫痪风”一词之后,唐代开始使用“瘫痪风”,并将“瘫痪”单独出来。但也始终是少数医家使用“瘫痪风”和“瘫痪”,大部分仍沿用《内经》《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的症状名称“偏枯”“偏风”。大约从宋代开始“瘫痪”一词基本固定,如《圣济总录》有专篇来讨论瘫痪。而金元及明清时期对其内涵和病因、病机上有了更进一步的阐释。
(四)术语“震颤”古文献研究
“震颤”英文名:tremor,又称振掉、振振、颤振、振颤。《说文解字》:颤,头不正也。从页亶声。震,劈歴,振物者。从雨辰声。
1.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伤寒论》第67条曰:“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2)晋唐时期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候痫法》曰:“卧惕惕而惊,手足振摇,是痫候。”
(3)宋金元时期 《太平圣惠方·治风惊诸方》曰“治风惊。手足颤掉。精神错乱。宜服金箔散方。”宋代《圣济总录·肌肉动》曰:“治风虚肌肉动。手足颤掉。虎骨丸方。”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麝香天麻丸》曰:“治风痹手足不随,或少力颤掉,血脉凝涩,肌肉顽痹,遍身疼痛,转侧不利,筋脉拘挛,不得屈伸。”
(4)明清时期 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曰:“治颤振以参、术补虚,茯苓、半夏行痰饮。肾虚者,青盐丸,如实热积滞,而颤振者,子和之法治之,及仲景藜芦甘草之类。”
明·李梴《医学入门·杂病·风》曰:“防己、肉桂、杏仁、黄芩、芍药、甘草、人参、川芎、麻黄各一钱,附子五分,防风一钱半,姜枣煎服。治卒暴中风,不省人事,渐觉半身不遂,口眼斜,手足颤掉,语言謇涩,肢体麻痹,精神昏乱,头目眩晕,痰壅筋挛,骨节烦疼。”
2.小结
震颤一词可见于《外科十三方考》曰:“因其富有镇痉作用,故又适合于惊痫抽搐,麻痹拘挛,诸风掉眩,手足震颤,口眼斜,角弓反张,半身不遂等神经疾患,对破伤风的疗效,有时竟超出‘玉真散’之上。”但于中医文献中,记载多见“振颤”“颤振”,在临床上取其震动之意,故“振”通“震”。在《中医大辞典》及《新编简明中医辞典》中均无震颤一词,根据其内涵及文字的意涵,应查“颤振”一词。
但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国际中医名词术语标准中对于“震颤”是以“颤震”一词来记载。现在我们所见“震颤”可能属于近代外来医学所产生的名词,故根据其含义在中医的文献源流上仍然以“颤震”或“颤振”为主。颤震是指头部或四肢掉摇抖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古代亦称“颤振”或“振掉”。本病老年人发病较多,男性多于女性,多呈进行性加重。根据其病因病机在《内经》称本病为“掉瘛”“振掉”。《素问·五常政大论》描述临床表现,如“其病动摇”“掉眩巅疾”“掉振鼓栗”。《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病变在肝。《素问·脉要精微论》“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明确了病变与“髓”有关,《内经》的论述为后世阐述本病奠定了基础。其后历代的医学著作多沿用《内经》对于震颤的概念。至明代,对震颤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许多医家对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均有较系统的论述。《证治准绳·杂病·颤振》曰:“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亦有头动而手足不动者,……手足动而头不动者,皆木气太过而兼火之化也。”指出了本病的临床特征,并且概括了本病的病机为“筋脉约束不住”,病与肝风化火有关。《医学纲目·颤振》曰:“颤,摇也;振,动也。风火相乘,动摇之象,比之瘛疭,其势为缓。”这里指出与瘛疭区别,还与诸禁鼓栗有别,曰:“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热。鼓栗亦动摇之意也。”还指出病因:“此症多与风相合,亦有风寒所中者,亦有风挟湿痰者。”《赤水玄珠·颤振》认为震颤的病因病机是“木火上盛,肾阴不充,下虚上实,实为痰火,虚则肾亏”,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治疗应“清上补下”,体现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其中清代,《医宗己任编·颤振》强调气血亏虚是本病的重要原因,并用大补气血法治疗震颤。《张氏医通·颤振》较系统地总结了本病的病因病机。“震颤”一词在古代医籍中基本上见不到,根据“震”与“振”文字的演化及时代的用法上而有不同,在《康熙字典》中属于广韵里同声部的,同样有震动之意,两个字是当假借字使用。因此不同朝代因方言或外来语言等其他因素,在“震颤”一词的使用记载上有较多的变化,如“颤振”“振颤”“颤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