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医梦诊的辨证框架
(一)梦的辨证
1.梦的信息提取
主要是指患者自觉主观的意识对于梦的感受,以及醒后对于梦的记忆,包含梦象,梦中的情绪感受的阐述,加以提取分析,以获取有效的信息。
2.辨梦的有无
梦诊首先辨梦的有无,这里的梦象包括梦者所能记忆的或醒后能察觉的梦。在中医学中,辨梦的有无是在一些疾病的辅助诊断上。以遗精举例,有梦而遗称为梦遗;无梦而遗,甚至清醒时精自滑出者,称为滑精。二者在形成原因、病情轻重、治疗上亦不完全一样。因此病梦是指疾病已生,根据疾病的程度、病因、病机,导致梦或不梦,在治疗上有所差异。
3.辨梦的记忆有无
人在睡眠中或者在觉醒的状态下,受到“正邪”的刺激,抑或是在睡眠当中机体防卫机制下降致侵犯或刺激机体,而这些刺激并非人体所需要的或刺激未达阈值,这些刺激的正邪在人体内被调和代谢掉,这个阶段是一种在无心神的抑制之下,脏腑自我放电、自我纠正的一个过程,阴阳平衡,五行制约。但是这些放电量超过神识的阈值——意识阈时,就会被感受到,而留下记忆。因此,醒后对梦的记忆有无,是一个诊断生理梦与病理梦的关键点。
4.辨梦的多少
一般说来,大多数人每晚都有4~6次有梦睡眠,一夜之间,有梦睡眠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20%~25%。因此,多数人的有梦睡眠时间基本相近,但自觉梦量则大不相同。中医学辨梦的多少,则是主要依据患者的自我感觉,偶尔做梦或者做梦未有什么不良反应一般不属于病态。只有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对梦诊才比较有意义:一是和梦象内容联系,如梦寐不已,反复做一些使人惊恐的梦则可能是一种病态;二是梦者平素很少做梦,忽然在某一段时间做梦较以往增加,则暗示可能有某种心理因素或病理因素的存在,如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云:“夜睡梦多,是血瘀。”
5.辨梦色及情绪的关系
梦色,指做梦者自觉梦境中所感受到的主题色彩。辨梦色有助于了解梦者的性格、情绪特点、生理情况、疾病病理。如《大智度论·解了诸法释论》云:“身中不调,若热气多,则多梦见火,见黄见赤;若冷气多,则梦见水,见白;若风气多,则多梦见飞,见黑。”不同的梦色、梦象与五脏之间有某种程度上的关联性。如“厥气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肺气虚,则梦见白物,见人斩血藉藉,实则梦兵战”。此外,梦色与情绪的关联性较梦象大。
(二)中医的神、魂、魄与意识
1.神、魂、魄与个体意识
神狭义范围有意、志、思、虑、智之认知、思维过程,是形成聪明智慧的意识本源;同时又因其对魂魄(五脏)有制约作用,故在五神中起统领地位,论及情志活动亦受心神制约,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分析神相对应的是自我意识。《内经》所论心神是唯人类所独特拥有的,其他动物则无,故此心神为天地之镇、万物之灵,是最高级的精神活动。此为广义的神。关于魂与魄,是行使、执行人类精神、思维活动的重要部分。魂是潜于神之中的,魄是隐于精之中的。魂潜于神之中则受神的控制,随神往来生灭,是一种随着意识波动的存在。魄精凝而为形,隐于精之中则为形体官窍之用。说明魄是与生俱来的,具有形体本能的感知、运动能力,类似人体的非自主神经系统,相当于一种本能的存在。因此,魂是比神(本体意识)更为基础的潜意识,而魄则是与生俱来的个体无意识。中医学梦学是以神魂魄为基础来讨论造梦的机制,《内经》中将神看作是人类独特具有的最高的自觉意识,在日常的精神活动中起主宰作用,统御魂魄。
2.神、魂、魄与集体无意识
神、魂、魄统称为神,是人类的最高精神活动。对内连接狭义的神,统御五脏六腑,对外存在于外在的大宇宙、集体无意识,不定时地接受来自外在的刺激或信息,这些刺激或信号在白天人体活动时会被强大的精神活动所屏蔽或是抑制,只有在夜晚入寐时,抑制消失的状态下,才会显化在我们的梦境当中。集体无意识是比个体意识还要更深层的,所以来自外在的刺激大宇宙、集体无意识会先作用在个体无意识上,简单地说就是会先引动魂魄使之动摇,一旦心神不宁无法抑制魂魄时,跃过了意识阈,这时外来的刺激与信息就会显化于梦中,形成梦象。
(三)结论
透过本来梦诊的框架来讨论,辨梦的有无、辨梦象的记忆、辨梦量的多寡、辨梦色、辨梦中情绪的过程中,从此使我们了解到要达到致梦的标准是需要一定的失衡及致梦因素。梦是一种生理现象,可以理解为人的生理上五脏六腑有自我调节机制,偏亢偏衰外来的刺激或是内在的因素,在机体一定的阈值之下,自我调节的过程会显化到梦境当中,但并不会引起病理的结果。白天人体收到外来的刺激,因心神在,统御五脏六腑,抑制了这些刺激;到了夜晚入寐之后,心神伏卧,君主就寝,抑制被移除,这时候白天所受到的内外的影响,将显化于梦境当中,亦可说是一种愿望的达成,消除机体内亚健康的不平衡状态。超过一定的阈值之后或是在身体上已经产生病痛了,才拥有诊断的价值。在生理梦与病理梦之间的“病理阈”,我们透过中医理论来探讨影响“病理阈”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在“病理阈”阈值之上与之下的临床表现及含义。因此,在临床上首先需要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在把握疾病转归之下,再结合梦诊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但有两点是值得参考的:一是凡入寐致梦,心神定为核心病机;二是凡入寐致梦,情绪的因素影响最多,只要有情绪波动皆属于“肝”。故在未来临床诊断治疗上应将身体心理结合治疗,而中医梦诊将会打开这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