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习题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配套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问答题

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温病学的任务: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和发展温病的诊断方法,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

2.“伏寒化温”指感受寒邪藏于肌肤,至春发为温病,至夏发为暑病。

3.①战国到唐代是温病学发展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对温病因、证、脉、治等方面有散在记录,论述比较简单,理论不系统。②宋到元代是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明确了温病与伤寒的区别,在理、法、方药,特别是治疗学上有了较大的突破,为温病学自成体系奠定了基础。③明到清代是温病学发展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温病从伤寒的体系中脱离出来,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与三焦为核心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从而使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吴锡璜《中西温热串解》;丁甘仁《喉痧证治概要》

5.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六经传受,由浅至深,皆是热证”的观点;认为热病初期,不可单用辛温解表;组创新方,主张治疗温热证应以寒凉药为主,创制了双解散等表里双解方。

6.王履是首先提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医家。王氏认为应当从概念、发病机理、治疗原则等三个方面,将温病与伤寒加以明确区分,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并提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主张温病的治疗应以清里热为主。至此,对温病的认识始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7.明代医家吴又可著第一部温疫学专著《温疫论》,其主要观点:在病因方面,认为温疫的病因是六淫之外的一种特殊致病物质,即“杂气”。杂气又称作异气、疠气等,其中的疠气为病颇重,众人触之即病。杂气致病有种属的特异性,如“人病而禽兽不病”;不同的杂气引起不同的疫病,即“各随其气而为诸病”;以及“专入某脏腑经络”的病位特异性。在发病方面,认为是正气不足,外邪因而乘之。感邪途径是从口鼻而入,伏匿于膜原,迨其溃发,则有九传。温疫发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所谓“此气之来,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传染方式,主要通过空气或接触而传染,即所谓“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在治疗方面,强调以祛邪为第一要义,主张疫邪首尾以通行为治。发病之初,即以达原饮疏利透达膜原之邪,中期邪陷胃腑,则以承气攻下逐邪,后期则重在滋阴,忌用甘温壅补。

8.叶天士对温病学作了突出贡献。其代表作《温热论》,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该篇系统阐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感邪途径、邪犯部位、传变规律和治疗大法等。提出新感温病病因是温邪,感邪途径从口鼻而入,首犯部位为手太阴肺,其传变有逆传和顺传两种形式。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治疗理论,以阐明温病病机变化及其辨证论治规律。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㾦等。此外,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保留了许多有效治疗温病的验案,其有关论述及辨证、立法、处方,为后世论治温病提供了范例。①阐明了温病的病因、病机和传变。②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理论体系。③发展和丰富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㾦等。④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载有治疗温病的大量医案,为温热病的辨证用药提供了范例。

9.薛生白立湿热病专论,所著《湿热病篇》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做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尤其是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治疗和具体方药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论述,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温病学内容。

10.吴鞠通在温病学方面的主要学术成就是以《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温病的验案为依据,历取诸贤精妙,考之《黄帝内经》,参以心得,著成《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形成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辨证论治体系。吴氏总结出的一套完整的温病治疗方法和有效方剂,使温病的辨证与治疗臻于规范和完善。

11.王孟英“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旁考他书,参以经验,经纬交错,著成《温热经纬》,系统地构织出温病学体系,对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温病学理论和证治做了较全面的整理,促进了温病学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王氏对六气,特别是暑与燥的属性有独特见解。在《霍乱论》中对时疫霍乱从病因、病理、预防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

12.温病学是在《伤寒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伤寒论》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对温病学辨证纲领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启迪。《伤寒论》中许多治法方药为温病学家所汲取,一直用于温病治疗,具有很高的学术和临床价值。但是《伤寒论》成书年代久远,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认识上难免局限。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不断发展,在防治外感热病方面,为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医疗实践经验的逐渐积累,不断创新治法,升华理论,温病学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理论和具体证治都较之《伤寒论》有长足的进步,补充了《伤寒论》的不足,提高了外感热病的治疗效果。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一脉相承的,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因此,既不能认为在《伤寒论》基础上产生温病学是多此一举,也不可将温病学与《伤寒论》截然对立。学习研究《伤寒论》,有助于追溯温病学之源,学有根基;研究温病学又有助于加深对《伤寒论》的领悟。

13.伤寒学派的基本观点:伤寒是包括温病在内的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伤寒论》已经具备了温病证治的完整内容,温病不应另立门户,自成体系。其代表人物为陆九芝,推崇者有恽铁樵、陆渊雷等。他们坚持用《伤寒论》六经辨证指导温病证治,对以叶天士、吴鞠通为代表的温病学派的学术见解激烈抨击,认为是“标新立异,数典忘祖”。

温病学派的基本观点则强调温病与伤寒为外感热病的两大类别,其病因病机截然不同,概念不容混淆,治疗必须严格区分。尽管《伤寒论》中有关于温病的内容,但毕竟“详于寒,略于温”,因此主张温病必须脱离伤寒范围,另立新论以“羽翼伤寒”。可见其争论的焦点是伤寒与温病的性质、广义与狭义伤寒、经方与时方之争。

14.《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在病因上,提出时令之气异常可诱发温病和“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观点。在证候表现上,突出了温热特征,如《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急,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灵枢·论疾诊尺》:“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在治疗上,《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等治疗原则。在预后上,《素问·玉版论要》提出“病温虚甚死”。在预防上,《素问·刺法论》提出“正气存内”和“避其毒气”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