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核心病机与周边病机
核心病机是指必须存在的病机条件,每一种“病、脉、证”必然有其对应的核心病机。“周边病机”是指或然出现的病机条件,并非每一种“病、脉、证”必须出现这些病机,但是因为这些病机比较常见,所以记录在经典古籍之中。此外,还有“相兼病机”,其是指与某病证没有直接对应关系的其他病机,共存于身体之中。
经方辨证的概念之中,每种“病、脉、证”背后的病机都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这在仲景书中均有明确的记载。例如,浮脉,在仲景书中多次提到其病机解释,即“浮为风”“浮为在外”“脉浮者,病在表”“浮为阳”“浮脉则热”“浮为无血”“浮为虚”“脉浮者,里虚也”“浮为气实”等。总结可知,脉浮可主表、主风、主热、主虚,四者之间有共通关系。脉浮反映邪气在体表,可以因为外来邪气,如风邪所导致,也可以因为体内有热,而热也可以因虚所致。因此“邪气在表”是浮脉的核心病机,而风邪、热邪、正虚等是周边病机。
再如,“恶寒”一证的病机,仲景书中的解释为“恶寒者,虚故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太阳病当恶寒”“恶寒者,表未解也”“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恶寒者,此为极虚”“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卫气虚,则恶寒数欠”等。恶寒一证的核心病机是“卫气不行”,因为卫气可以“温分肉”,卫气不行则失去温煦功能而恶寒。恶寒还有许多周边病机,如可以因为感受寒邪、营卫气虚、阴阳气虚、蓄积痈脓等所致。再从反面论证,以卫气不行而并非以卫气虚作为核心病机,是因为感受寒邪才导致卫气不行,但同时卫气亏虚,只是卫气不通而失去温煦之能。而卫气虚当然也会导致卫气不行,因此卫气不行才是核心病机,而不一定以虚作解。又如,因热导致痈脓,也可以导致卫气不行而恶寒。痈脓的产生是因卫气过盛所致,卫气并不虚弱。
病机解释是严谨的,不可以随便作解,并非一种病证可以有无限可能的解释。例如,前述脉浮,不可以解释为“寒邪在表”“湿邪在表”。因寒、湿邪在表当出现紧、弦等脉象,而浮脉则是风、热邪所对应之脉。当然,邪气可以相兼为病。例如见脉浮紧,反映风、寒两种邪气相兼,浮为风,紧为寒,因此不可将浮脉解释为因寒邪所致。又如恶寒一证,恶寒不可以解释为热邪导致恶寒。现代的温病学更改了以往温病学的理论,将风热在表的证候从“不恶寒”改为“微恶寒”。其认为,热邪可导致“卫气被遏”而出现恶寒,但是热邪与卫气的性质一样也是热的,故只能加强卫气而不能导致卫气被遏,这种解释是不合理的。例如,《伤寒论》中明确提到太阳温病“不恶寒”,阳明病外证“不恶寒,反恶热”,也是强调感受热邪则会“不恶寒”。此处可以参考笔者《伤寒温病论》一书的相关讨论。虽然《金匮要略》之中的肺痈病和痈脓病也提到因热可导致痈脓而见恶寒,但恶寒的成因是痈脓而并非热。如果单纯有热而没有痈脓则不应出现恶寒,故此“卫气不行”还是恶寒的核心病机。单纯热邪不可能导致恶寒,热邪不能独立解释成恶寒的成因,而必须依附在痈脓之上,甚至风邪也不能说是恶寒的病机。风邪导致恶风,寒邪导致恶寒,热邪导致恶热,应该是这样的对应关系。风性开泄本身不会导致卫气不通,但是风邪如果损伤营卫气之后,卫气虚则可出现恶寒,故此风邪也不能独立成为恶寒的病机,而必须依附在卫气虚之上。
现代中医学过分强调“同病异治”的概念,认为同一种病证可以有各种病机可能,这让不少医者误以为每一种病都可以有无限的病机解释,从而导致现代中医学的病机解释含糊,与经典的精准病机解释相去甚远。当然这种现象也非现代中医的特有问题,古代中医发展也有类似现象,因而有“各家学说”的出现。然而,不少古代医家提出的理论,却是基于对经典理论的误解。
我们提出“核心病机”与“周边病机”的概念,是为了更明确经方辨证的思路。由于仲景书中,对脉证也有清晰的病机阐述,可是后世注家未必理解这种思路,就对经典原文的脉证“随文释义”,按照自己的思考来解释条文的病机,这样就会导致对原文的误读。大量《伤寒论》注家的观点属于“随文释义”,即该条文的解释只能用于本条,而无法通释全书的其他内容。这样做反而掩盖了仲景原意,将后学者引入歧途,认为经典原文前后矛盾,进而否定经典的价值。
不少医者心里或许会怀疑,《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大部分条文是记载脉证的,没有这么多病机论述,因此才需要注家做解释。而据笔者博士后的研究成果——《仲景医学原理》,该书整理了仲景书中所有病因病机的名词术语,并且与《黄帝内经》和《难经》的名词术语做了比较,可以说明:①张仲景的理论有少部分内容与《黄帝内经》《难经》相同,或许代表两者有继承关系。②张仲景的病因病机理论具有大量原创术语,表示其提出的新的基础理论,值得研究(见《仲景医学原理》31~43页)。只是由于张仲景的写作方式十分精练,如果某一脉证的对应病机,在某一条文中曾经写下来了,如“恶寒者,表未解也”,那他就假设你已经记住了,在其他条文之中就不再重复,而当其他条文中有恶寒一证,你就要考虑有没有表证未解的病机。
由此反映中医界的悖论现象。虽然口中说着重视经典,可是背后却总是怀疑经典,怀疑经典中是否记录不全,怀疑当中是否有错简、散逸或遗漏,怀疑书中的剂量过大,怀疑原方不能治病……怀疑本身并非坏事,批判思考可以帮助研究提升,只是这过程中的不少怀疑,是对经典的信任不足,加上不够熟悉原文思想所导致的,继而产生了各种误解误读。
这种“核心病机”的概念,并非张仲景独有。“机”是指“机要”,其本义是指“弩”(古代一种类似弓的射击兵器)上的“弩机”,类似现代手枪的“扳机”。而病机的含义即是“关键点”的意思。病机在古代的含义并非是“疾病发展机理的全过程”,而是指“疾病成因的关键点”。“病机”一词的出处,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的“病机十九条”,其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等,皆是指病证的对应病机“点”,即对应肝、心、火、湿、寒、上、下……每一个病机点。这是由于病情有时相当复杂,临床诊治则需要找到一个关键点,“治病必求于本”并非一定要一下子解决全部问题,只要关键问题解决,其他问题或许就可迎刃而解。以关键点理解“病机”的概念,并非否定全面病因病机论述的重要性。在《黄帝内经》及仲景书中也有这样深入的论述,只是临床看病需要“一矢中的”,尤其治病时如果需要速效,就需要精准找出关键问题。因此,病机的提出本身就是为了提升临床疗效。现在提出的“核心病机”一说,是为了帮助现代中医回归古代病机一词的原意。
“核心病机”的提出,也是我对《伤寒论》原文的解读方法。很多时候,条文之中一个药方未必能够治疗条文中的全部脉证,也许是为了治则先后缓急的目的,虽然列出了多个证候,可是用方只处理部分脉证。这类例子在《伤寒论》中十分常见,如《伤寒论》52条说:“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脉数反映有热邪,但为何用麻黄汤?这问题以往通常都是避开不解,甚至强解为脉数并非因为热邪,而是正邪交争激烈,可是如果真是如此,也是已经化热才会出现数脉。52条的解释,需要连读前面48条开始的“二阳并病”,是太阳病转属阳明病的过程中出现化热,但表邪未解,因此外感风寒同时化热而见脉浮数,此时张仲景提示仍可用麻黄汤,目的并非治热,而是先表后里的治则,先治体表之风寒,其后再考虑热邪。
例如《伤寒论》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这条“头痛有热”中头痛的成因并非因为“有热”,而是因为表邪未解,故后文说可用桂枝汤。头痛是太阳病外感风寒的特征,可是因为已经“不大便”大约1周了,病情严重,故此治疗宜“先里后表”,先与承气汤治热,其后如果头痛还在,则用桂枝汤解表。故此条文之中的“头痛”,不可解释为热邪所致,或说承气汤能治头痛。
又如《伤寒论》169条:“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条文中见“背微恶寒”,为何可用白虎加人参汤?或者有注家会解释为热邪导致阳气郁遏而见恶寒,此属强解。《伤寒论》提到“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一般恶寒不当用白虎汤,可是也有特殊情况。本条提示如果患者有发热(无大热即是非高热但也有发热)、口燥渴、心烦,已经有充分的热盛伤津之象了,虽然还有背部微恶寒,已经可以用白虎加人参汤清热了。为什么可用?首先恶寒是“微恶寒”,而且恶寒只是在背部,身上大部分地方已经不恶寒了,这时候恶寒已经很轻了,所以张仲景刻意写出这样的条文提示不用担心,也展示了临床病情的演变过程。184条说:“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太阳病转入阳明病的过程,可以先有恶寒,然后恶寒逐渐消失,故此虽然有背微恶寒,总体已经转入阳明了,就要抓紧先机治疗,不然完全化热则病情迅速恶化。还有《金匮要略》中暍病使用白虎加人参汤,其证也见“汗出恶寒,身热而渴”,可见恶寒并非白虎汤使用的必然禁忌证。
以上数个例子,均示范了原文的解读方法。经方方证对应的条文,很多时候并非一次解决全部脉证,只是后世注家解释这些条文时往往“随文释义”,为了解释该方如何治疗条文全部脉证,于是就强行解释某些脉证。如此则误解了原文原意,且对后来中医理论发展造成深远影响,从而导致了一种病证可以有无限病机解释的错误观念。
由于这种“异病同治”变成了“绝对化”的偏执思想,导致只要反对这种泛化的“异病同治”就像不支持中医的特色一样。当我们回归经典,尝试找寻每一种病脉证所对应的“核心病机”时,反而让人以为是一种偏见,难以接受原来简单直接的病机解释,不相信“大道至简”的传统理念。这种中医对中医的误解,需要我们这代人努力纠正过来,让中医回归正道。各种病脉证的“核心病机”讨论,将在个别病案之中再进一步深入讨论。条文的原意解读可参考“伤寒原意”三书与《仲景医学原理》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