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剂量经方带教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六、经方治法只有汗、吐、下三法

使用经方必然会遇到的困惑之一,就是治愈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适反应。例如,服桂枝汤后要啜热稀粥,并温覆发汗。这个过程会加重发热,甚至加重各种外感症状,患者不一定喜欢。又如,上文提到的服小建中汤后会出现腹泻。其实不是只有服小建中汤会出现腹泻,使用许多经方如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等的过程中,都可能出现腹泻,甚至在服用经方之后也有可能腹泻。药后腹泻并非泻下剂的专利,患者从三阴转出三阳的过程,如从少阴出表,患者反而会头痛、身体疼痛加重;或者湿疹、风疹患者,正确治疗后皮疹瘙痒反而会加重。这种情况,一般称为“排毒反应”,通常是指身体好转、病情向愈的过程反而出现症状加重。“排毒反应”本属民间说法,如果以中医理论来看,可称为“祛邪反应”。排毒,即祛除邪气;排毒反应就是指祛邪的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身体不适。排毒反应又可称为“好转反应”“排病反应”“退病反应”“瞑眩反应”等,可有不同的表述,但都是形容病情好转的过程中,反而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尚书》之中有句名言:“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即指如果服药之后没有出现眼花目眩,则重病难以根除。当然这里的目眩只是举例,在病情较重的时候,治愈的过程往往都会出现不适。

因为经常需要跟患者解释这种反应,我也习惯用民间“排毒反应”一词,方便一般大众理解。说是“排毒”亦无不妥,中医学中邪气也可理解为“毒”,排毒即祛邪,含义基本相同。只是现代关于“毒”的含义,还包括了各种环境毒素、宿便、药毒等概念,以及西医学对毒的认识,故此让人感觉排毒与中医理论不完全相同。其实“邪气”的概念古今也有演变,张仲景的邪气理论只包括“外来邪气”,主要是“风、寒、湿、食”四种,后世医家将内生邪气囊括进去,而后世发展还将宿食、便结、痰饮、脓血等“病理产物”也包括在邪气之内。现代中医更有一些“西化”的概念,如糖尿病的“糖邪”之说等。既然邪气也有不同名称,那么使用何种名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其概念。

排毒反应的基本含义就是邪气要离开身体,需要有出路,而最简单的途径就是传统的三大治法——汗、吐、下。邪气不会直接从体内凭空消失,总是要离开身体的。后世中医所说的“和法”,并非是指邪气从体内消失了,而是指体内正气恢复了平和、调和的状态。而“温法”和“清法”也是将体内的寒热邪气祛除;“消法”也不是指邪气消失,而是指消散、破除体内的有形积滞。只是如果药力较轻,服药之后邪气离开身体时比较和缓,则只是通过汗液、二便排出,因此患者不易察觉。人每天都会大小便,这本身就是一种排毒途径。人每天也会微微出汗,即使没有运动,皮肤也会不断出汗,只是汗出较少时不易察觉;若尝试穿着不透气的紧身衣服,就会发觉皮肤很快就湿润了。

经过各种加快疗愈的方式,如使用经方、练习气功、做康复运动,或改变饮食习惯、调整作息等,促使体内正气恢复抗邪,则能够加快邪气排出体外,于是就会导致汗出、呕吐、二便增加等情况。若只是轻微增加还不会造成身体负担,但是如果邪气一下子猛然离开身体,就会出现发热汗多、身体疼痛、腹痛腹泻等不适感。但需要特别留意腹泻的情况,因为大便本身能排出糟粕,是食物经过胃肠的腐熟、大小肠的分清泌浊,最后大肠将消化剩余的食物化成糟粕排出。可是通过大便的途径祛邪,即是将体内脏腑的邪气,回到肠腑之中然后再离开身体,这在某种程度上是违反自然生理过程的。自然的生理过程是肠内的精气出到肠外的脏腑,可是在排毒的时候则是倒回到肠道之中。当然这个排毒过程人体每天也会做,当体内产生邪气或各种毒素的时候,一般首先是通过汗出、小便等水液通道离开身体;如果邪气较多的时候,则同时通过更快的途径,即腹泻排出。为何从大便排出邪气毒素更快?从中医理论来看,原因是大、小肠连接胃,胃腐熟水谷之后化生营卫之气,而卫气抗邪在胃肠之中最为集中,是正气抗邪最密集的场所,因此如果邪气已经进入了三焦六腑,通过腹泻排出邪气最为快捷。《伤寒论》六经之中,除了太阳病之外,阳明病及其后的病情都已经进入了三焦六腑,因此服药后腹泻十分常见。

下面对中医汗、吐、下三法做进一步解释,以拓宽对三法的理解,主要有三点:

第一, 三法包罗万法,治法上并无第四法。这一观点在各家学说中也有提到,古代已有医家提出。而我在《仲景医学原理》一书的研究中,曾经整理了仲景书中所有治法的名词术语。张仲景在治法上只提到了汗、吐、下三法。除了三法外,仲景书中还有一种类似的治法——“和”。张仲景的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用较为和缓的药,不要过猛伤正,因此和法并非一种独立的治法,使用较为平和的药方则称为“和之”;二是指让气血恢复平和,因此各种治法也有和的含义在内,即使正气恢复中和、中庸、正常之意。故此,即使以张仲景的理论而言,治法亦只有三法而无第四法。

当然,后世医家提出了许多治法名称,如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甚至有“百法”的治法。看现在临床各科教材,每一种证型下就有一个对应治法,其实都是不同治法的组合延伸。为何能说只有三法而无第四法?这是邪气如何祛除的问题。如前所说,邪气总要有出路,“邪有出路”一句总是经常听到。这是一句实话,但凡生病总会有邪气,“扶正祛邪”即是治疗各种疾病的大原则。而邪气不会凭空消失,其离开人体总要有途径。若认为使用温热药后寒气自然消失了,用寒凉药之后热气自然消失了,只是医者没有察觉到寒热邪气是通过出汗、二便等途径和缓地离开了,并非凭空消失。这里需要特别讨论的是“补法”,张仲景重视“以通为补”,认为只要通行气血祛除邪气,则正气自能恢复。这种思想重视“人以正气为本”,人体本有自愈能力,只要胃气恢复,则能通过正常生活、饮食来恢复气血,故张仲景说“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即是此意。通即是补,通和补是一回事,张仲景的治法之中没有单纯的补法,却都有考虑祛邪。

三法是对应天、地、人的治法,汗法应天,吐法应人,下法应地。三法也是对应上、中、下三焦的治法,汗法对应上焦,吐法对应中焦,下法对应下焦。故此三法本身已经完备,对治一身诸症。其他各种治法,就是三法使用的结果。例如,通过汗、吐、下祛除寒热邪气,因而就包含了温法、清法;下法去除食积、便结,便是消法;邪祛正气恢复,即是补法。《道德经》所谓“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亦即三法之中包含万法。

第二, 三法并非只是汗、吐、下三种祛邪形式。既然三法可以包罗万法在内,三法的呈现也并非只是出汗、呕吐、泻下,而是可以包含各种祛邪途径。这可以理解为三法有广义与狭义两个概念。

首先汗法,并非只是出汗。汗法的含义是指邪气从体表驱散,汗出是最快速直接的途径。“阳加于阴谓之汗”,故此汗出必然有卫气作用于体表的过程,而通过正邪交争将邪气祛除。因此广义的汗法可包括各种表证,如发热、恶寒。恶寒可以是寒邪直接向外驱散的身体感受,故此服药后可出现恶寒加重,亦为祛除寒邪的反应。寒邪出表到达五体的过程,可以出现身体疼痛,如头痛、关节疼痛;皮肤出现各种皮疹,如红疹瘙痒、风疹、湿疹、紫癜、斑疹、痤疮、各种疮疡等,即邪气从表透散,但是由于正气偏虚,难以汗出散邪,因此邪气就堵塞在皮肤上导致各种皮肤病,也因此一些患者服药后出现皮肤瘙痒,甚至湿疹加重,亦是祛邪一途。

吐法并非只是呕吐,也包括各种气上逆之证,如嗳气、呃逆、打哈欠。除了这些“胃气上逆”之症,还可以是肺气上逆,如咳嗽、咳痰、流涕、喷嚏。甚至可以是各种五官的排毒,如出现眼屎、耳垢、鼻屎增多、口疮舌疮等。例如,患者服药后出现咳嗽、咳痰、流涕增多,这可能是正气抗邪上行的排毒之象。此外,上逆之气还可以是心气上逆,临床表现为各种心脏不适,如心悸、胸闷、心痛等。例如,患者服用小建中汤治疗心悸,往往会出现短暂的心悸加重,其后病情痊愈,原因就是服药后正气抗邪而加重心悸。故此,由于正气抗邪而出现的各种证候,都可以是排毒反应。

下法并非只是攻下大便,也包括通利小便,甚至通利月经。下法即让气向下通泄的方法,最直接的就是服药后出现腹泻,而过程中可伴随腹痛难忍,亦可以是尿多、尿频。例如,体内有水湿痰饮的患者,如果不通过二便增多来排出,则病难速愈。又如患者服药后月经量增多,排出血块,甚至本身没有不适,服药后痛经加重,也可以是好转的过程。患者可以通过二便或出血祛邪,如痔疮出血、便血等,这也是人体自然排毒的过程。中医治病时并非一见出血就止血,而是因势利导,通过出血祛邪,则血出而病自消,即“通因通用”之从治治法。下法还包括了各种正气下行的治法,如《伤寒论》110条说:“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这段提到当大便硬得通之后,下焦正气恢复流通,则正气能上下行,上行则加重头痛,下行则导致足心热。这是由于谷气、卫气上下行所致,也是一种排毒反应。故此,患者服药之后,可出现足部寒热或者足汗增多的症状,也属于排毒现象。

汗、吐、下三法有广义、狭义之分,但不要执着于文字定义的概念,可以理解为邪气有上下不同的趋势离开人体。总而言之,还可以简化为阴阳“二法”,即上下二法,正气抗邪向上、往外驱散的“阳法”,以及正气抗邪向下、向内的“阴法”。

第三,并非只有对应汗法、吐法、下法的方剂才属于该治法,一首药方可以是三法并用。三法虽然分别对应上、中、下三焦,可是三焦之气本身是一气,三焦是一体的。如上述“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就是说下焦气通则中、上焦之气能上行。这种现象不少人也有体会,如在二便的过程中容易流涕、咳痰,也是正气上行祛邪之故。因此,即使是汗法、吐法,治疗时也可能同时伴有下法,反之亦然。例如,服桂枝汤后,虽然主要是汗法,但是也有患者服各种汗法药物后会出现腹泻。究其原因,是因为桂枝汤中芍药味苦通降,其本身有向下通行的作用,只是药力较弱,而方义主要以上行为主,一般患者不会腹泻,但是如果患者刚好有邪气在下部,则其自身正气抗邪而通过腹泻自愈。我使用经方原方的经验,甚至可以说每一首经方在患者服后都有可能出现汗、吐、下的情况。当然,如属汗、吐、下法直接对应之方,其方能够较为明确导致发汗、涌吐、攻下,但是其他经方亦有可能出现类似现象。这是由于人体生理上本身已有汗出与二便,只要三焦五脏元真通畅,就会自然增加祛邪途径。

特别说一下吐法,现代临床虽然较少使用瓜蒂散来直接涌吐,可是广义吐法却是我十分常用的。例如,不少患者服药后会出现反胃,假设处方正确,服药后反胃则可能是正气抗邪的过程。若要从胃肠中去除邪气,其气上行则会出现欲呕、嗳气等表现。只是一般人不喜欢呕吐,故此往往忍耐不吐,而认为是药方的问题。这类情况我往往会嘱咐患者,自行“抠喉”催吐。如用手指扰动舌根,让胃气上逆,即使没有呕吐出宿食,只要呕出一些气来,亦可以舒缓病情。即使是服药之后立即呕吐,也非浪费药物,因呕吐的过程就伴随着邪气祛除,就像汗出同时祛邪一样。有趣之处是,如果患者愿意主动催吐,往往连续呕吐十多次,人体气向上逆,往往会带动一身之气上行,此时可以伴随发热汗出而散邪,效果更快。除了催吐之外,古代还记载有“取嚏法”,即在鼻塞、流涕、喷嚏的时候,用羽毛、碎纸巾等瘙痒取嚏,只要连续喷嚏十多次,则可以帮助流涕,甚至发热汗出,这也是引动正气抗邪之途。

顺带指出,我常用的小建中汤,使用原方剂量的话,不少患者服药后会有饱胀或欲呕的感觉。由于《伤寒论》小建中汤方中有一句:“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其认为是因为甜味壅滞,因而容易呕吐之人不宜使用小建中汤。对此我有以下看法:

首先,这句话未必是仲景原文,在仲景书中不少方后文字是后人所加,如“疑非仲景意”“疑非仲景方”等句,显然是后人所加。若容易呕吐之人患有小建中汤证,是否必然不可用?当然不是。若服小建中汤后容易呕吐,有两种理解:一是由于病情从太阴转出少阳,此时宜改方治疗,小建中汤若治疗腹痛等中焦脾胃诸疾,可理解为太阴病方。而太阴病转出少阳病之后,少阳病的特点就是胃虚而虚热上炎,容易出现呕吐,因此或许要考虑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等类方治之,此时需要与其他方证鉴别。二是同样是排毒反应的过程,由于服药后胃气恢复,正气抗邪,此时胃肠内累积了邪气,希望可以上下排出,可是如果一下子不能通过腹泻祛邪,则邪气壅塞在胃中,故有饱胀、欲呕等症。此时宜嘱咐患者尝试催吐,若患者愿意呕吐出胃中邪气,则反胃、胃胀之感自消,较改服其他方药效果更快。

以小建中汤的治法为例,现代医者一般认为小建中汤属于补法、温法。而从张仲景的概念出发,其方容易出现腹泻可属于下法;服药后亦有可能呕吐而属于吐法;还有不少患者服药后出现发热汗出,也可属于汗法。其实每一首经方都有这种现象,故说所有药方也是汗、吐、下三法并用。中医所对治的是整体之人,而非针对局部之病,不要限制自己想法,灵活地理解经方的思路,有助于拓展其应用。要正确理解使用经方后所出现的反应,而非只是担心其反应会导致患者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