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风湿病病理
中医风湿病(痹病,或痹证)是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合而为病;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毒热,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甚至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而出现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征,甚至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因此,风湿病病理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肢体经络损伤、脏腑气血紊乱等密切相关。
1.感受外邪
风湿病名曰“风湿”,与“风”“湿”等外邪侵袭相关。《素问·痹论》对风湿痹证最早的论述中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又言:“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此皆指出外邪是形成风湿病的重要病理因素。
(1)风痹:以感受风邪为主,侵犯肌肤、关节、经络,以其性走窜、疼痛游走不定为症状特点。风为阳邪易侵袭阳位,故多发于上肢、肩背等处;卫阳不固、腠理空疏,故有恶风、汗出之表现。
(2)寒痹:因阳气不足、感受寒邪为主,其表现以肢体关节疼痛为著,固定不移,遇寒加重,得热痛减。《黄帝内经》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又寒主收引、其性凝滞,故其多兼恶寒、肢体拘挛、屈伸不利、脉弦紧等。
(3)湿痹:以感受湿邪为主,湿邪留滞于肢体、关节、肌肉之间,由于湿性黏滞、阻滞气机,临床表现以局部肿胀疼痛、重着麻木为特征。因脾主运化水湿,故湿痹多兼有湿困脾土或脾湿不运及气机不畅等症状,如头沉而重、胸闷纳呆、腹胀身倦、苔腻、脉濡缓等。
(4)热痹:感受热邪或湿热之邪,或风寒湿邪入里化热,以肌肉关节的红肿热痛,伴有身热、汗出、口渴、舌苔黄腻、脉象滑数为特点。因火热阳邪,易伤阴津,故红肿明显,常兼有红斑、结节,口渴便干等。
(5)燥痹:是以感受燥邪为主,或由于阳热之邪化燥伤阴,引起肌肉筋骨关节失于濡养而致的一类痹证。所谓“燥胜则干”,以阴血津液不足,筋骨关节失于濡养,出现肌肉瘦削,关节不利,口鼻干燥,目干而涩等症为主要特点。
风寒湿热燥等外邪侵袭,很少独伤人,多兼夹而至。故上述风、寒、湿、热、燥诸痹,是以某一外邪为主致病,并非不兼夹他邪。
2.肢体经络损伤
肢体经络损伤,引起筋脉痹阻不通发为痹痛,是风湿病的常见表现。中医理论中的五行学说将人肢体经络分为筋、脉、肉、皮、骨五体。按肢体部位分类也是中医的传统方法,如《黄帝内经》中“腰痛”“足痹”等。后世医家多有发挥,如《医林改错》言:“凡肩痛、臀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证。”此类风湿病一般侵及筋、脉、肉、皮、骨,故可称为五体痹。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每一体痹都有着与其他体痹不同的特征和独立的症候群。五体痹证候特征《黄帝内经》论述甚详,《素问·痹论》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根据其论述可知,五体痹除具有痹病共有的或痛,或麻木不仁,或重著,或寒,或热等之外,还有各自的特征,如皮痹以恶寒较为突出,可伴瘾疹或皮肤虫行感;肌痹以肌肉疼痛和不仁较为突出;脉痹则因血凝不流引起,故见局部供血不足(肤色白或青)和血管曲张;筋痹以筋挛(即俗称抽筋)和关节能屈不能伸为特点;骨痹则以骨节重痛,或骨髓酸痛等为特征。
(1)皮痹:是指外邪侵袭皮腠或皮腠局部气血痹阻而引发的病证。主要特征是皮肤麻木不仁,或肤紧发硬,兼有关节不利,或见寒热、瘾疹等症。
皮痹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痹论》中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又曰:“痹……在于皮则寒。”其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秋遇痹者为皮痹,则皮肤无所知。”《备急千金要方》曰:“以秋遇病为皮痹,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宋代《圣济总录》曰:“以秋遇此者为皮痹。盖肺主皮毛,于五行为金,于四时为秋,当秋之时,感于三气,遂为皮痹。”严用和《济生方》曰:“皮痹之为病,应乎肺,其状皮肤无所知觉,气奔喘满。”
(2)肌痹:肌痹为邪气滞留于肌腠之间,或肌肉气血痹阻,导致肌肉失于濡养,而引起肌肉疼痛酸楚,麻木不仁,渐至肢体痿软无力为主症的病证。
肌痹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中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又曰:“痹……在于肉则不仁。”《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其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长夏遇痹者为肌痹,在肉则不仁。”《备急千金要方》曰:“至阴遇病为肌痹,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宋代《圣济总录》曰:“以至阴遇此者则为肌痹。其状皮肤弗营,肌肉厚而不仁是也。”严用和《济生方》曰:“肌痹之为病,应乎脾,其状四肢懈怠,发咳呕吐。”
(3)脉痹:指邪气侵袭脉络之中,或各种原因引起脉络内伤,引起血络瘀阻,脉道不通,其临床表现以皮肤暗紫、麻木不仁、肢体疼痛等为主要特征的病证。重者脉搏细弱,亦有趺阳、寸口无脉者。因心主血脉,亦兼有心悸气短者。
脉痹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中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又曰:“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其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夏遇痹者为脉痹,则血凝不流,令人萎黄。”《备急千金要方》曰:“以夏遇病为脉痹,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宋代《圣济总录》曰:“血性得温则宣流,得寒则凝涩,凝涩不行,则皮毛萎悴,肌肉痹。《内经》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又曰:夏遇此者为脉痹,痹则血凝不流可知也。”宋代严用和《济生方》曰:“脉痹之为病,应乎心,其状血脉不流,令人萎黄,心下鼓气,卒然逆喘不通,嗌干善噫。”
(4)筋痹:是邪气滞留于筋脉,或筋脉气血痹阻,使筋脉失养,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肢节疼痛等症为主的一类病证。如腰膝不利、筋脉窜痛、能屈不能伸、拘挛抽搐之类,多属筋痹。
筋痹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中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又曰:“痹……在于筋则屈不伸。”《素问·长刺节论》曰:“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其后《中藏经》认为:“大凡风寒暑湿之邪入于肝,则名筋痹。”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其以春遇痹为筋痹,则筋屈。”《备急千金要方》曰:“以春遇病为筋痹,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宋代《圣济总录》详论筋痹,曰:“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又曰:以春遇此者为筋痹,其状拘急屈而不伸是也。”
(5)骨痹:是病位深入于骨,阴阳不和,骨失所养引起的以骨节沉重、活动不利、腰脊痿软、关节变形为主要特征的病证。骨痹是发展较深阶段的风湿病。
骨痹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中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以冬遇此者为骨痹。”又曰:“痹在于骨则重。”《素问·长刺节论》也提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灵枢·气穴论》云:“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中藏经》曰:“大凡风寒暑湿之邪……入于肾,则名骨痹。”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冬遇痹者为骨痹,则骨重不可举,不随而痛。”《备急千金要方》曰:“以冬遇病为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宋代《圣济总录》详论骨痹曰:“经谓人有寒,汤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然不冻栗。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荣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冻栗者,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张锐《鸡峰普济方》曰:“所以不冻栗者,非阳虚而为阴乘也,名曰骨痹。”严用和《济生方》曰:“骨痹之为病,应乎肾,其状骨重不可举,不遂而痛且胀。”
五体痹的病理认识为风湿病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较为良好的基础。五体痹进一步发展,可深入脏腑,影响脏腑功能。
3.痹舍五脏
五体分属于五脏管辖,五脏皆可患痹,称为五脏痹,五脏痹也可影响其所主之形体组织。如《黄帝内经》中言:“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风湿病初起表现在筋脉肉皮骨,病久不愈可内传入脏,病邪入里成脏腑痹,则更伤五脏,五脏伤则肢体关节之症亦随之加重,形成病理上的恶性循环。
早在《汉书·艺文志》中就记载有“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但五脏痹病名到明代才首次单独出现,见于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杂病》。而最早详细论述五脏痹理论的文献则是《黄帝内经》,在《痹论》《玉机真脏论》《五脏生成》等篇均有论及。《黄帝内经》根据病变部位肺、脾、心、肝、肾等五脏不同而分为五脏痹,它们在病位、证候特征和预后等方面均有很大区别。根据病变部位进行分类是对风湿病分类的一种传统方法。正如清代董西园《医级·杂病·痹》所言:“痹之为病随所着而命名。”
(1)心痹: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以心脉痹阻的症状为主症的病证。其主要表现为心中悸动不安,气短而喘,血脉瘀滞,肢节疼痛,脉象细弱或结代等。
心痹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痹论》中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素问·五脏生成》曰:“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心脉……微大为心痹。”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思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乘之。邪积而不去,则时害饮食,心里愊愊如满,蕴蕴而痛,是谓之心痹。”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曰:“风痹呕逆,不能饮食者,心痹也。”宋代《圣济总录》则明确强调:“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是为心痹。”
(2)肺痹:为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引起以肺气闭阻的症状为主症的病证。肺痹的主要表现除了关节疼痛、皮肤麻木等外,亦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喘满之症。
肺痹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中曰:“肺痹者,烦满喘而呕。”《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今风寒客于人……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不足病肺痹。”《素问·五脏生成》曰:“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宋代《圣济总录》则明确强调:“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是为肺痹。”
(3)脾痹:为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致脾气虚衰、失其健运的病证。由于病邪深入,进一步损伤脾胃中气,除肌肤疼痛麻木外,加重了脾胃本身的病变,出现脘痞腹胀,饮食不下,四肢怠惰,或肢体痿软无力、恶心呕吐等症。
脾痹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中曰:“脾痹者,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曰:“咳满腹痛,气逆唾涕白者,脾痹也。”宋代《圣济总录》明确强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是为脾痹。”
(4)肝痹:为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导致肝之气血不足,疏泄失职的病证。肝痹者除肢体拘挛、屈伸不利、关节疼痛外,还可出现少腹胀满、夜卧易惊、胁痛腹胀、腰痛足冷等症。
肝痹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中曰:“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素问·五脏生成》曰:“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肝脉……微大为肝痹”等。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曰:“津液唾血腥臭者,肝痹也。”《圣济总录》则明确强调:“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是为肝痹。”
(5)肾痹:肾痹乃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引起肾气虚衰,腰脊失养,水道不通的病证。肾痹是风湿病发展的后期阶段。由于肾之阴阳气衰,筋骨失养,腰脊不举,且水液代谢失常,故肾痹表现为严重的关节变形,四肢拘挛疼痛,步履艰难,屈伸不利,或有面色黧黑、水肿尿少等症。
肾痹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曰:“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素问·五脏生成》云:“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曰:“烦满短气,涕唾青黑,肾痹也。”《圣济总录》则明确强调:“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是为肾痹。”
综上所述,风湿病的病理过程是内因与外因互相作用的结果。六淫杂感是外在的致病因素,肢体经络损伤和脏腑功能紊乱是风湿病形成的内在病理基础。由于人体禀赋阴阳有偏盛偏衰之异,故感邪后有寒化、热化之别。风湿病日久,复感外邪,肢体经络损伤,内舍脏腑,则脏腑内伤而出现各种脏腑证候,气血津液紊乱而痰瘀内生,留着骨骱关节,致风湿病缠绵难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