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切诊
(一)切诊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1.切脉
小儿脉诊,较成人简单,这与小儿疾病较单纯并少七情影响有关。
(1)健康小儿脉象:健康小儿脉象平和,较成人软而稍数,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因此不同年龄的健康小儿,脉息的至数是不相同的,如按成人正常呼吸定息计算,初生婴儿7~8至(120~140次/分),1岁为6~7至(110~120次/分),4岁为6至(110次/分),8岁为5至(90次/分),14岁与成人相同(76~80次/分)。
(2)切脉的年龄:《幼幼集成·小儿脉法》指出“小儿三五岁,可以诊视”。3岁以后的小儿,切脉比较容易达到要求,不易出现哭吵而影响脉诊的准确性。
(3)切脉的方法:小儿寸口脉位较短,切脉常采用一指定三关的方法,即医者用食指或拇指同时按压寸、关、尺三部。并应取轻、中、重三种不同指力来体会脉象变化,切脉时间一般不少于1分钟。小儿脉搏次数,每因啼哭、走动等而增加,故以入睡和安静时最为准确。
(4)病理脉象:小儿主要有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六种基本病理脉象,以辨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凡轻按即能触及为浮脉,多见于表证。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重按才能触及的为沉脉,多见于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脉搏迟缓,来去较慢,一息五六次以下为迟脉,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为寒滞实证,迟而无力为虚寒。脉搏频数,来去急促,一息六七次以上为数脉,多见于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此外,小儿腹痛或惊风的弦脉、心阳不足或心气受损的结代脉等,也须注意诊察。
2.按诊
按诊包括按压和触摸头颅、颈腋、四肢、皮肤、胸腹等。
(1)按头颅:检查囟门要注意囟门大小,凹陷或隆起。小儿囟门逾期不闭,则为肾气不足,发育欠佳的表现,常见佝偻病等;囟门凹陷,名“囟陷”,可见于泻甚失水者;囟门高凸,名“囟填”,伴呕吐壮热,为肝风内动之征;囟门不能应期闭合,囟门宽大,头缝开解,则为解颅。
(2)按颈腋:颈项、腋下等处有小的结节(浅表淋巴结),质软不粘连,是正常状态。若结节肿大,伴发热压痛,则为痰毒;病程迁延,结节大小不等,连珠成串,质地较硬,推之不易活动,则为瘰疬。
(3)按四肢:四肢厥冷,多属阳虚;四肢挛急抽动,为惊风之征;一侧或两侧肢体细弱,不能活动,可见于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温病热退后,手足颤动或拘挛,并见肢体强直等,此为虚风内动。
(4)按皮肤:主要了解寒、热、汗的情况。肢冷汗多,为阳气不足,肤热无汗,为热甚所致;手足心灼热为阴虚内热;皮肤按之凹陷,为水肿之征;皮肤干燥而松弛,常为吐泻失水所致。
(5)按胸腹:胸骨高突为“鸡胸”。脊柱高突,按之不痛为“龟背”。心尖搏动处,古书称为“虚里”,是宗气会聚之处,若搏动太强,或节律不匀,是宗气外泄,病情严重;若动而微弱,触之不甚明显,为宗气内虚;若搏动过速,伴有喘急,为宗气不继,症情危重。胸胁触及串珠,二肋外翻,可见于佝偻病。若左胁肋下按之有痞块,属脾肿大,右胁肋下按之有痞块,明显增大,则属肝大。小儿腹部柔软温和,按之不痛为正常。腹痛喜按,按之痛减为虚痛;腹痛喜热敷为寒痛;腹痛拒按,按之胀痛加剧为里实腹痛;按之有条索状包块,按之痛减者,多属虫瘕证;腹胀形瘦,腹部青筋显露,多为疳证;腹部胀满,叩之鼓声,多为气滞腹胀;腹部胀满,叩之有液体波动之感,多为腹内积水。
(二)切诊注意事项
小儿切脉要取得准确的结果,应以入睡或安静时为宜。腹部按诊必须在不哭时进行,检查手法要轻柔,并注意保暖。在检查过程中,边检查边注意小儿表情,以推测病痛所在。前囟尚未闭合之小儿,患病时应仔细检查囟门,尤其急性热病或吐泻时,一旦囟门出现变化,必须引起重视,加强观察,或做进一步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