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1型题
(1)E
题解:杂病总的病机当为阴阳失调、正虚邪实,以上均不是。
(2)B
题解:第一个“至”指时令,第二个“至”指气候。
(3)A
题解:清邪与浊邪相对而言,雾露之邪为湿中清轻之邪,所以叫清邪。
(4)B
题解:水湿之邪性重浊,与雾露之邪相对而言,所以叫浊邪。
(5)C
题解:寒邪性收引、凝滞,相对风邪性发散而言,叫小邪。
(6)C
题解:邪气阻塞胸膈而气道不畅,则声音低微而不清澈。
(7)D
题解:表里同病治疗有三种治则:①先表后里;②先里后表;③表里同治。临证选择哪一种治则,当遵循先后缓急的治则,急者先治。
(8)A
题解:表里同病治疗有三种治则:①先表后里;②先里后表;③表里同治。临证选择哪一种治则,当遵循表里先后缓急的治则。
(9)B
题解:表里同病时,若表病、里病均处于俱缓、俱急,且相互影响时,则要表里同治。
(10)C
题解:表里同病治疗有三种治法:①先表后里;②先里后表;③表里同治。临证选择哪一种治法,当遵循先后缓急的治则。本证正虚无力祛邪外出,故先治里扶正以祛邪。
(11)C
题解:一脏有病,可影响他脏。应从整体观出发,采取措施,防止疾病蔓延,促进恢复。
(12)A
题解:治未病,可分为未病先防和已病防传。
(13)B
题解:治未病,可分为未病先防和已病防传;“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
(14)B
题解:疾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为病进,为逆;反之,为顺。
2.B型题
(1)A
题解:清邪与浊邪相对而言,雾露之邪为湿中清轻之邪,所以叫清邪。
(2)D
题解:风邪性散漫、善行数变,相对寒邪性收引、凝滞而言,叫大邪。
二、多项选择题
(1)ABDE
题解: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和既病防传;也体现了中医辨证的整体观念;肝木传脾土,“气有余,则制己所胜”是实证传变。故C不对。
(2)ABCE
题解:治未病,一是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三是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
三、判断题
1.×
题解: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和既病防传两方面。
2.×
题解:“补”“助”“益”都是针对虚证;治未病有虚实异治之分。
3.√
题解:“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说明元气充沛,阴阳平衡,则人体健康无恙,也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意。
4.×
题解:仲景以病位分内外;陈言以病因分内外。
5.√
题解:厥阳独行是阴阳失调的一种表现,本篇用“厥阳独行”为代表说明杂病的病机是阴阳失调。
6.√
题解:表里同病治疗有三种治法:①先治表证,后治里证;②先治里证,后治表证;③表里同治。临证选择哪一种治法,须视其病情的轻重缓急、表里相互关系而定。
7.×
题解:痼疾日久势缓、根深蒂固,难以速愈;卒病新发势急、邪气尚浅,气病易除;先治卒病,可避免新邪深入。
四、填空题
1.酸,焦苦,甘味
2.肝,肝,脾,脾
3.先治,后乃治
4.攻之,所得,攻之
5.在前,在表,在后,在里
6.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7.入脏即死,入腑即愈
8.急当救里,急当救表
9.所得者,所不喜者
10.经络受邪,壅塞不通
五、名词解释题
1.指自然界的气候。
2.指元气或真气。
3.外至曰客,不正曰邪,泛指外来的致病因素。
4.指属外表经络的病证。
5.指属内部脏腑的病证。
6.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7.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8.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
9.指风、寒、湿、雾、饮食之邪。
10.厥,逆也。厥阳即阳气上逆。
11.卒同猝。卒厥,是突然昏倒的一种病证。其病机阴阳气血逆乱。
12.指一时性脉象乍伏不见,多由邪气阻遏,脉中气血一时不通所致。
13.王,通旺。意指四季之末,为脾土当令之时。此处可理解为一年四季脾气都健旺之意。
14.指难治的慢性久病。
15.指突然发生的新病。
六、简答题
1.五邪是指风、寒、雾、湿、饮食五种病邪,又分别称作清、浊、大、小、谷饪之邪。风为阳邪,其性散漫,多在午前侵犯肌表,病人脉多浮缓;寒为阴邪,其性紧束,常在暮时中于经络之里,病人脉多紧急;湿邪其性类水,重浊下流,常伤于下而流注关节;雾露之邪,轻清居上,易伤于上而犯皮腠;饮食之邪即谷饪之邪,从口而入,易损伤脾胃,或形成宿食。
2.对于表里同病,应根据表病与里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其治疗的先后。①一般先治表;②若里病较急,则当先治里;若表里俱急、俱缓,可表里同治。
3.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包括:①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②有病早治;③已病之后,防止疾病传变。
4.“厥阳独行”指阴气衰竭,阳失所附,有升无降,独盛于上的病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阴与阳相互维系,其升降保持相对平衡。如果阳盛阴竭,就会导致阴不敛阳,阳气上逆,所谓“有阳无阴”,就形成了“厥阳独行”的病理状态。《金匮要略》论述厥阳,是举例说明阴阳失去平衡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
5.①“脉脱”,指脉乍伏不见,是邪气阻遏正气,血脉一时不通所致。②“入脏即死”,指邪气深入难出,邪阻正气,病深而血脉难复,提示病位深、病邪重,故云“入脏即死”。③“入腑即愈”,指邪气未深入,病位相对较浅,邪气容易外泄,血脉也易恢复通畅,故云“入腑即愈”。④仲景此语,主要是提示病邪轻、病位浅者易治;病邪重、病位深者难治。
6.①《金匮要略》对肝实证提出的治疗法则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②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一脏有病,可影响与传及他脏。肝实证,最易传及脾,因此,在治肝实的同时,要注意调补脾脏,使脾不受肝邪之传,才能防止肝实蔓延。但若脾脏本气旺盛,则可不必实脾;脾气旺盛则不易受肝邪之传,即“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
七、问答题
1.①张仲景认为主要发病途径有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即第一为经络受邪,传入脏腑,是因为体内脏腑正气不足,邪气乘虚入内所致,故云“为内所因也”。第二是病邪在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是外部体表受邪所致,病邪不传于内,故云“为外皮肤所中也”。以上两条,均由“客气邪风”侵袭。第三不因“客气邪风”的侵袭,而是由于房劳过度、意外的金刃创伤以及毒虫猛兽等所伤,与上述二条不同。张仲景的发病学说是以经络脏腑分内外,六淫邪气为主要致病原因,以邪正力量的对比决定病位的浅深。②陈无择认为“三因学说”是以六淫为外因,七情为内因,将房室、金刃归为不内外因,将三种病因并列讨论。③张仲景的发病学说与陈无择的“三因学说”在病因方面都强调了六淫和房室金刃。所不同的方面为,陈无择将七情作为内因,而张仲景却未明确提出这一点。
2.①《金匮要略》以“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具体说明肝虚证的治法。②肝虚之证,多为肝之阴血不足,除直补本脏外,还应根据五行相生方面来养肝体,酸入肝,肝虚当补之以本味,故补用酸。焦苦入心,因心为肝之子,子能令母实,而且肝虚易受肺金之侮,助心火可制约肺金。甘药调和脾土,目的在于补土制水以助火,从而制金防其侮肝木;且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另外,酸甘相合,又可化阴以养肝体。③说明治疗肝虚证不仅要补肝之本脏,且要从相生方面滋养肝体。这对于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①依据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人体脏腑在生理方面相互密切联系,在病理变化方面则有虚实相传的规律。即实则传而虚则不传;虚则受邪而实则不受邪。②实则传而虚则不传,指已病的脏腑而言。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指肝实证易传其所胜之脾,故需“当先实脾”。若属肝虚证,则不易传脾。③虚则受邪而实则不受邪,则是指受传的脏腑而言。再以肝病传脾为例,如肝实脾虚则肝病传脾,治疗上必须“当先实脾”,如脾不虚则不需补脾,故云“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④总之,脏腑邪盛则传,而脏腑邪不盛则不传;脏腑虚则受邪,而脏腑不虚则不受邪气相传,这就是脏腑虚实传变的基本规律。
4.①“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这句话,体现了《金匮要略》审因论治的治疗法则。②“所得”是所合、所依附的意思,指与病邪相结合的意思。病邪入脏在里,痼结不解,多与体内痰、水、瘀血、宿食等有形实邪相结合,治疗时当审因论治,攻逐其有形实邪,使无形之邪失去依附,则病易痊愈。③例如,渴而小便不利,审其因为热与水结而伤阴,当用猪苓汤育阴利水,使水去而热除阴复,渴亦随之而解。他证可以此类推,如热与食结用大、小承气汤,颇有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