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中医正骨学是研究防治骨折和关节脱位的一门学科,是中医骨伤科数千年临床经验的结晶,也是中医骨伤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治疗骨关节损伤历史悠久,经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至今已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和方法。
早在公元前16世纪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骨折的描述。当时就已懂得用器官位置定病名,包括疾肘、疾手、疾胫、疾毗等伤病名称。
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周礼》把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类,其中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这是我国现有最早的医学分科的文献记载。《礼记·孟秋》记载:“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蔡邕注:“皮曰伤,肉曰创,骨曰折,骨肉皆绝曰断。”记录了疡医对创伤所做的诊查和分类,并采用内治、外治法相结合治疗创伤骨折,采用祛腐生肌的药物处理感染伤口,懂得做些病灶清除手术。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为中医学隆盛时期。在临证医学发展的基础上,从医药的临床实践提高到理论方面的划时代的总结,完成了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这些经典著作,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我国中医药学发展的基础。《黄帝内经》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等基本理论,其中阐发的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以及气伤痛、形伤肿等学说和论述,奠定了中医正骨学的理论基础,并一直指导后世伤科临床医疗实践;它是中医整体观念在骨伤科领域的运用,也是正骨学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原则形成的理论渊源。《神农本草经》记载王不留行、续断、泽兰、地榆、桃仁等23种药物用于伤科内服或外敷,这些原始的医疗实践记录成了后世正骨学三期用药理论基础。此外,《吕氏春秋》记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其主张采用运动锻炼的方法治疗足部“痿痹”(肢体筋脉迟缓、软弱无力、行动不便的疾病),可谓功能体育疗法思想的萌芽。这个理论被引用到骨折脱位的医疗实践中,成了后世正骨学的动静结合、医患协作原则。《左传》已有“折肱”“折股”的记载。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记载:“痉者,伤,风入伤,身信(伸)而不能诎(屈)。”这是最早指出破伤风是创伤后并发症的记载。
公元3世纪的中医骨伤科鼻祖华佗已使用麻沸散麻醉进行骨外科手术,还创造了“五禽戏”,指出了功能锻炼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公元4世纪,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首先记载了使用竹板固定骨折,指出固定后伤肢“勿令转动”,以防骨折处移位,同时强调夹缚的松紧度要适宜。他提出应用局部外敷药物后加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葛洪提倡的不超关节的局部固定法成为中医治疗骨折的主要外固定法而延续了16个世纪。葛洪对开放创伤和危重创伤还有较为科学的认识。他提出开放创口可受“毒气”感染和继发感染,并描述了股动脉、腘动脉外伤出血和颅脑损伤,指出这些损伤的危险性。他主张用有杀菌作用的药物处理伤口,论述了开放创口早期处理的重要性。他还记载了烧灼止血法。书中记载的颞颌关节脱位口内整复方法,“令人两手牵其颐已,暂推之,急出大指,或咋伤也”。这是最早记载整复颞颌关节脱位的方法,他描述的整复下颌关节脱位的方法至今还为临床所应用。
公元5~6世纪,当时朝廷太医署已有专职从事治疗骨折损伤的医生,称为“折伤医”。《北史》记录的骨折手术,可谓切升复位手术疗法的萌芽。这个时期,龚庆宣著《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伤科专著,对金疮和痈疽的诊治有较详尽的论述。收载治疗金疮跌仆的方剂有34首之多。
公元7世纪,巢元方著的《诸病源候论》一书指出开放性骨折感染化脓可因中风、着水、异物污染、死骨和包扎不严引起,提出了与现代清创手术原则相似的手术疗法。他还记载了循环障碍、神经麻痹、运动障碍的症状。他指出骨与关节开放性损伤必须在伤后立即缝合;折断的骨骼可用丝线缝合固定,这是用内固定法治疗骨折最早的记载。书中记载了“以生丝缕系绝其血脉”的结扎止血法。此外,该书将化脓性骨感染分为附骨痈(急性)和附骨疽(慢性)两类型,并加以明确论述。
唐代太医署内设按摩科负责治疗骨折,强调正确复位治疗骨折的重要性。这期间,孙思邈还总结了补骨髓、长肌肉、坚筋骨的药物,奠定了内服药物治疗骨折的理论基础。公元739年,陈藏器报告牲畜骨折后用自然铜屑喂养,在骨折愈合处发现铜的痕迹。类似这种发现,国外1000年后才由英国人贝尔彻报告。由于陈氏的发现,导致内服铜类药治疗骨折自唐之后盛行。公元752年,王焘编《外台秘要》对创伤再次进行分类,列出创伤重症、骨折、关节脱位、伤筋、内伤和金疮(开放创伤)等,初步确立创伤的诊断分类。
公元841~846年,蔺道人对骨折的诊疗进行了总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著,他阐述骨折的治疗原则为复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药物治疗,提倡骨折的修复首先依赖气血的生长,提出:“凡骨折,皆用热药,以生血气。”他治疗骨折首先整复,总结了手摸心会、拔伸牵引、端挤提按和按摩等复位法;介绍了肩关节脱位的整复法--椅背复位法及手牵足蹬法整复髄关节后脱位。他继承葛洪的经验,用小夹板局部外固定治疗骨折;并且十分强调固定后要活动上下关节,认为如此可以活血化瘀,有利骨折愈合。他描写了颅骨、胸肋骨、股骨、胫腓骨、前臂骨,以及肘、手指、足趾等部位骨折,首次报告髋关节脱位有前后脱位的类型。蔺道人很重视药物的应用,不仅创制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功效的外敷、外洗药方,还根据骨折损伤的轻重,不同的病程、证候、体质,辩证地应用攻下逐瘀、活血化瘀、补气补血和调补肝脾肾的方药,奠定了辨证论治骨折损伤的理、法、方、药基础。
蔺道人的骨折疗法,反映了他的“整体观念”“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内外兼治”“辨证论治”治疗思想。他对开放性骨折主张用煮过的水冲洗伤口,然后缝合或不缝合而外敷药物,骨折进行复位,再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
宋代太医局设“疮肿兼折疡科”,再次确立创伤骨科。当时专门从事接骨的医生遍及城乡,接骨医院也相继出现。宋人治疗骨折的特点:一是盛行局部治疗,采取药物煮水淋洗或贴膏药、按摩治疗;二是认为骨的修复需要骨类物质补充,因而广泛选用动物骨骼内服治疗骨折。在当时成书的《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中,记载的上述两种疗法的方剂琳琅满目,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
1189年,张杲报告施行骨的切开复位术,发现切除了大块死骨的胫骨还能再生骨骼。同一时期,《夷坚志》记载当时一位医生用同体骨移植于颌骨缺损取得成功。张杲后700年,英国的麦克尤恩也报告了死骨切除后再生骨以及植骨术的尝试。
13世纪,宋慈于《洗冤集录》一书中记录,他通过亲身的解剖活动观察到的骨、关节结构及检查外伤的方法,从而促进了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13世纪,元朝改“折疡科”为“正骨兼金镰科”。延续到14世纪上半期,随着元朝疆域的扩大,沟通欧亚大陆,促进了中西医学的交流。1331年,李仲南主张用过伸牵引法复位治疗腰椎骨折。1337年,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危亦林的骨折疗法,也是秉承蔺道人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动静结合的治疗观,以及推复、局部外固定、练功和内外用药的四大疗法而来,并使之丰富和发展。例如,他处理关节部位骨折主张在复位固定后“不要定放”,要“时时用屈直”,否则“日后曲直不得”。危亦林描写了肩关节喙突下脱位和腋下脱位两种类型,创立多种应用杠杆原理的复位法,介绍了悬吊法整复髋关节脱位(17世纪欧洲的医学文献也主张用悬吊法治疗髋关节脱位)。危亦林较之蔺道人进步之处:一是记载了肘、腕、踝关节部位的骨折损伤,指出踝部骨折脱位有内翻和外翻两大类型,应用揣、拽、搦的手法整复这些部位的骨折;二是描写了脊椎屈曲型骨折,首创垂直悬吊法整复,并主张用类似于现代腰围一样的夹板固定脊椎骨折于过伸位。1351年,继《世医得效方》问世580余年后,戴维斯也主张用悬吊法处理脊椎骨折。危亦林处理脊椎屈曲型骨折的原则,至今仍有临床价值。
约1368年,在我国的阿拉伯医广泛汲取了中医治疗骨折的经验,用中文著成《回回药方》。该书首次用“动静”这个词概括了骨折的治疗问题,描述了脊柱骨折合并截瘫;运用多种过伸法复位法,复位后在腰背下垫枕治疗。书中还比较准确地记录了四肢长骨干骨折愈合的时间,描写了骨折愈合处的骨痂(称为“脆骨”)有经过软骨痂和骨性骨痂生长过程。《回回药方》描写的骨折愈合过程,显然是一期愈合方式。“将骨折辏接后,却生一薄物,如脆骨在骨折周围显示出来,将骨折把定,如焊接一样”。这种说法已由现代科学方法所证实,和现代骨折愈合新概念完全相符。它既介绍了蔺道人、危亦林的经验,也介绍了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治疗骨折的经验,如手牵足蹬整复肩关节脱位等。但其治疗观点与法则是以蔺道人、危亦林为准绳的。《回回药方》中有关骨折治疗的论述,是中医治疗骨折史上第一次汲取了西方医药经验的代表作,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医治疗骨折的经验。
自葛洪之后到元代危亦林这一时期,中医对骨折的治疗经历了1000多年的反复实践,对四肢骨折脱位和脊椎骨折已有了较完整的治法。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动静结合的治疗观基本形成。整复、局部外固定、练功和内外用药的四大疗法也初步确立并积累了经验。
14世纪末,明朝设“正骨科”,又名“正体科”。1406年,朱橚主编的《普济方》中记录了15个部位的骨折脱位,描写了颈椎骨折脱位,主张用悬吊带快速牵引复位治疗。1677年,法国格利森也提出类似《普济方》的悬吊带治疗颈椎损伤,但较其晚270多年。《普济方》还详细描写了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应用揣、搦法复位和超腕关节夹板外固定治疗。400年后,克雷氏也报告了与《普济方》描写相似的桡骨远端骨折。《普济方》中还提到“粘膝不能开”和“不粘膝”的体征来鉴别髋关节前后脱位的诊断方法。其描述了膝关节脱位、髌骨骨折脱位;将髌骨损伤分为骨折脱位、移位骨折和无移位骨折;介绍应用抱膝圈外固定法。介绍用伸、舒、揣、捏的手法整复前臂双骨折及胫腓双骨折。其还记载用布巾悬吊于胸前、胸后的方法纠正肱骨骨折的成角移位;用砖头固定牵引治疗下肢骨折。《普济方》所记载的骨折疗法,着重恢复伤肢的功能,在论述治疗下肢骨折时强调要保持伤肢与健肢的等长和中立位。自此,骨折的诊断学和治疗学取得较大发展。
15~16世纪,我国医者十分重视理论的研究,对骨折的治疗强调必须明确骨骼结构。1470年,方贤在《奇效良方》中论述骨折时首先转录《洗冤集录》有关骨学的描述,指出正骨必须首先明了骨骼构造。此外,在1378年杨清叟提出“肾实则骨有生气”的观点之后,1529年薛已在《正体类要》中力主用调补气血肝肾的药物治疗损伤骨折,是按八纲辨证论治方法治疗跌打损伤的代表作,很有临床价值。1557年,李梃提出“折伤专从血论”的观点,从而使治疗骨折的理论有所提高,从气血肝肾论治骨折损伤的疗法进一步确立。
1608年,王肯堂较系统地总结了历代治疗骨折的经验。在他的《疡医准绳》中强调整复骨折不用暴力,主张运用技巧。他还介绍了用牵引内收法整复髋关节前脱位。17世纪,对骨折的治疗基本上是遵循前人经验。骨折的手术,如切开复位术、植骨术等虽有尝试,但终因未取得突破而尚不能广为应用。为此,人们趋向于运用手法技巧,借用外力和肢体内动力进行整复骨折。所以,闭合的手法复位技术不断提高,相应的外固定器具也逐渐增多。
1742年,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记载了不少正骨图谱和器具图谱,记录各部位骨折脱位达30处(颅骨损伤不计),强调手法整复之前要熟识人体骨骼结构并诊断明确;整复时手法要轻、巧、稳、准,反对暴力复位。书中介绍攀索叠砖法、腰部垫枕法和披肩固定治疗脊椎或肩部损伤;胸腰段损伤用通木固定,下腰段损伤采用腰柱固定;四肢长骨干骨折采用竹帘、杉篱固定等,也描写全身各部位骨折损伤的机理。该书把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对内外用药实施严格的辨证论治。《医宗金鉴》对骨折的治疗观点和方法与蔺道人、危亦林是一脉相承的,但在诊断、整复手法及固定器材方面又有不断发展。
1773年,顾世澄于《疡医大全》中对骨折愈合又提出“瘀不去则骨不能接,瘀去新骨生”的论点,强调了治疗骨折在早期活血化瘀的重要性。从此,活血化瘀法治疗骨折成了传统。
19世纪初,中医治疗骨折的丰富经验被广泛推广,有关著作流传至欧洲。1807年,日本人二宫献彦可将日本人学习中医正骨学的经验编成《中国接骨图说》,介绍当时中医整复骨折损伤的手法和中医应用旋转复位法整复颈椎、腰椎的损伤,绘图谱51幅。
1815年,胡廷光编著《伤科汇纂》,运用带关节的夹板外固定治疗关节部位的骨折,记载对肱骨髁上骨折、足踝骨折的整复手法和外固定方法。这些方法,至今还有临床价值。胡廷光还首次报告了腰椎过伸性损伤;提出屈曲腰椎的“腰部枕杠法”整复这类骨折脱位;描述了桡骨远端屈曲型和伸直型两种不同类型骨折;介绍牵抖法整复和超腕关节的夹板固定。胡廷光还指出肌肉扭转外力引起的骨折。1818年,钱秀昌在《伤科补要》中又记录了用提膝屈髋位牵引和伸足外展的手法整复髋关节脱位。1852年,赵廷海于《救伤秘旨》一书撰写用布兜牵引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至此,中医对各部位的骨折从诊断、整复、外固定、练功等方面都积累了一整套经验,治疗观点和方法也形成了传统。
19世纪下半期和20世纪上半期,由于封建主义的禁锢、殖民主义文化侵略的摧残,中医濒临灭亡的厄运。但是,中医治疗骨折在19世纪以前已积累下丰富的经验,由于这些经验的科学性和临床实用价值,而得以传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挽救民族文化遗产的政策,中医这门中华民族科学遗产得到了继承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各地一些著名的中医正骨医师的经验得到总结和继承。如北京的杜自明、刘寿山,天津的苏绍三,上海的石筱山、魏指薪,福建的林如高,黑龙江的陈占魁,陕西的朱恭兴、郭汉章,山东的梁铁民等。河南郭春园总结的“平乐正骨”经验影响较大。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总结和学习中医治疗骨折的经验,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临床科研工作,到20世纪60年代取得了较大成就。中国著名的骨科学家方先之、尚天裕等编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于1966年出版,继而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在全国推广;1977年,有11个国家的医师来华学习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还被译为德文、日文,在国际流传;既为中医治疗骨折的经验得到继承何发扬,又对世界医学科学产生了影响。
20世纪80~90年代,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所取得的成就上,骨穿针外固定技术和生物力学日益受到骨科医师的关注,外固定器械也在不断改进。以孟和教授的“骨科复位固定器疗法”为代表的外固定技术,将手法复位、穿针外固定技术等融合,逐渐形成了体现中西医结合特点的技术。这些技术在骨折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进入21世纪,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科技迅猛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医学各领域。在骨折和关节脱位的防治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影像诊断手段使人们对骨折和脱位的诊断更加直观和准确,现代技术使复位和固定更加准确和坚强,治疗效果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技术的提高除带来较好的疗效外,也同时带来了高额的医疗费用。
回顾中医正骨学的发展史,可以了解到正骨学的发展就是中医正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动静结合治疗观点的形成发展史,也是其整复、外固定、练功和内外用药四大疗法的形成发展史。中医治疗骨折脱位注重整体因素,注重功能活动对功能恢复的积极作用,注重不加大损伤的复位手法的应用、有利于发挥肢体内动力及保证功能活动的外固定方法。随着医学发展的现代化,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以中医骨伤科学术思想为指导,在骨折和关节脱位的防治方面有所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预防、保健、诊断、治疗的系列中医正骨学,使古老的中医正骨疗法取得飞跃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