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骨病学发展概况和主要贡献
中医骨病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中医学发展过程的始终,至今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繁衍的历程是一致的,骨疾病是人类最早发生的疾病之一。新石器仰韶文化时期(公元前3000年)原始人遗骨中即有骨髓炎、脊柱变异、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等骨病的迹象。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疾手”“疾肘”“疾胫”“疾止(即趾)”的骨病病名记载。《周礼·天官》将医学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类,其中疡医泛指骨伤、外科医师,明确其医疗范围和方法。“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马王堆汉墓《五十二病方》中记录了痈、骨疽、肿瘤等病名。
《黄帝内经》阐述的天人相应整体观、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经络学说、辨证施治、治未病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其中肝主筋、肾主骨生髓、脾主肌肉、五劳所伤,以及“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肾气热,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等,对认识骨痹、骨痿、骨肿瘤的病因病机和诊治具有指导意义。《灵枢·痈疽》曰:“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这是运用手术截肢治疗脱疽的最早记载。
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六经辨证,“太阳病,身疼腰痛”“虚劳腰痛”“肾著之病,腰以下冷痛”,分别对腰痛的不同类型进行辨证。对“历节”病疼痛游走不定的描述,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很相似。认为“历节”病发病既有风寒湿外邪侵袭,也与素体羸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有关,与现代研究比较一致。华佗创用麻沸散,在麻醉下施以刮骨,以疗关公左臂矢镞所伤取得成功;其创立的五禽戏,对后世骨病康复和体疗保健有很大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王叔和《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均记载运用针灸治疗腰痛及各种筋骨痹痛。陈延之《小品方》将附骨疽分为急、缓两种,“附骨急疽其痛处壮热,体中乍寒乍热”,而“附骨疽久者则肿见结脓”,与现代急、慢性骨髓炎表现相似。《小品方》将恶性骨肿瘤称为石痈,“有石痈者,始微坚,皮核相亲,著而不赤,头不甚尖,微热,热渐自歇,便极坚如石,故谓石痈。难消,又不自熟,熟皆可百日中也”。说明该病预后凶险。《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认识到“骨疽脓出不可止,壮热,骨碎,六十日死”,说明当时已对骨疽并发败血症有了较正确的认识。该书重视消毒和手术技巧,介绍脓肿切开引流及内治外治相结合,为后世外科消、托、补三法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症状学专著,书中专列骨病章节,有背偻候、骨注候、附骨痈肿候和骨疽瘘候等。提出肾主腰脚观点,将腰痛的原因归为少阴阳气伤、风寒着腰、役用伤肾、坠堕伤腰、寝卧湿地等五种。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用中药热蒸、熏洗治疗“筋脉拘急,不得屈伸,步行艰苦”之痹证。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按摩导引治疗筋骨痿痹。王焘《外台秘要》辑录了张仲景以后治疗痹证的方剂,尤其推崇补肾活血、祛风止痛法。
金元四大家根据各自理论和临床经验,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筋骨疾病的发病机制。刘完素火热论认为:“热甚客于肾部,干于足厥阴之经,郁结极甚,而气血不能宣通,则痿痹。”张子和寒凉派则认为:“风者必风热相兼,痹者必湿寒相合,痿者必火乘金,厥者或寒或热,皆从下起。”对风、痹、痿、厥四证的不同发病机制做了精辟阐述和鉴别。李东垣补土派认为,痿证皆因脾胃虚弱,“脾病则下流乘肾,骨乏无力,是为骨痿,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朱丹溪滋阴派认为,中风之瘫痿初期应行气,后期宜活血。痛风之证“四肢百节走痛是也”,其后期“痛入骨髓,不移其处”。《卫济宝书》列述了“癌、瘰、疽、痼、痈”五大症,并绘图说明。《外科精义》阐述了骨髓炎、骨结核瘘管形成机制和早期诊断方法。
明代《仙传外科集验方》较详细描述了急性骨髓炎向慢性骨髓炎转变的病理过程,其治疗不当则形成“朽骨”,朽骨出尽才能痊愈,与现代慢性骨髓炎死骨的形成和转归是一致的。《张氏医通》“肾气不循故道,气逆夹脊而上,致肩背痛,或观书对弈久坐致脊背痛”的论述,与颈椎病发病原因一致。《疡科心得集》认为骨痨是由“痰”而生,将其从“骨疽”“阴疽”中划分出来。
虽然古代先贤对中医骨病学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有些内容与西医学十分相近,但这些内容大都散在于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对骨病的认识理解多来自某一疾病的诊疗经验,缺乏对骨病的系统论述和总结,没有形成完整的中医骨病学体系和架构。中医治疗骨病重视整体辨证,综合内治是其优势和特色,而外治疗法尤其是手术治疗,没有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是传统中医骨病学的短板。近现代,随着人体科学基础研究的逐步深入,西医骨科尤其是外科理论、病理性、影像学、消毒技术、手术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骨病诊断治疗水平,对我国骨病学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当今,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骨缺血坏死、骨关节炎、骨关节免疫性疾病方面,已成为这些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显现出可喜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