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起源与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外药学大量传入我国。在西方生药学传入我国以前,中国的学者主要以传统方法研究中药。至19世纪中叶李善兰(1811—1882年)编译《植物学》一书,我国有了第一部现代植物学译本。20世纪初,中药鉴定工作在国外科技和学术思想的影响下有了一定的进展,如曹炳章著《增订伪药条辨》(1927年),对110种中药的产地、形态、气味、主治等方面作了真伪对比;丁福保著《中药浅说》(1933年),从化学实验角度分析和解释中药,引进了化学鉴定方法。1934年赵燏黄、徐伯鋆等编著了我国第一本《生药学》上篇,接着叶三多广集西欧及日本书籍的有关资料,于1937年写出了《生药学》下篇。上下两篇《生药学》的内容,大多着重于介绍国外书中收载的或供西医应用的生药,对我国常用中药则收载较少,但它引进了现代鉴定中药的理论和方法,为中药鉴定学的诞生,起到了先导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医药事业得到空前迅猛发展,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中医药的研究和人才培养。1956年开始成立了4所中医学院,从此祖国的中医药登上了正式大学教育的台阶。以后全国各省、直辖市相继成立中医学院,学校的教育从此不断地扩大和提高,目前全国共有中医药院校24所,还有一些综合性或西医药院校设有中医药学院。办学层次已由本科生扩展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59年开始各学校相继成立了中药系,开设了中药专业。当时受中药学、生药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影响,1964年就开设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药材鉴定学(后改为中药鉴定学)课程。根据中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中药鉴定学》被确定为专业课之一。《中药鉴定学》教材先后已出版了八次,1977年版和1980年版(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为全国协编教材,1986年版(任仁安主编)、1996年版(李家实主编)又编写出版二次,定为全国统编和规划教材,2003年版、2007年版、2012年版和2016年版(康廷国主编)为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另外,2009年首次出版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药鉴定学专论》,使该学科教材体系更加完善。1998年在南京正式成立了“中药鉴定学教育研究会”,并确立每隔两年召开一次教学研讨会。另外,20世纪80年代,中国中医药学会成立了中药鉴定分会,每隔两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促进了中药鉴定学科的发展。许多药学工作者,在中药鉴定方面作出了贡献。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药鉴定方法和技术基本是应用传统的性状鉴别,全靠人的感官对中药的品种和质量进行评价,是以经验鉴别为主体。80年代至90年代,显微鉴别方法和理化鉴别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鉴别中药的主要手段。在此期间,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粉末特征等得到了充分发展;同时随着中药化学成分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仪器设备的不断改进,理化鉴定也用到了中药的分析测定中,使许多分析手段成为当代中药鉴定工作的热点。如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法、气相色谱、气质联用、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蛋白电泳等。显微鉴别方法和理化鉴别方法得到了推广和应用。9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中药鉴定方面的应用,以在分子水平上鉴定中药真伪优劣以及创新和保护中药资源为特色和目标的分子鉴定已应运而生。在这期间,中药鉴定方法和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得到了应用和发展,如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免疫技术、细胞生物学技术、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技术等。进入21世纪以来,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薄层-生物自显影技术、生物效应鉴定中药等也取得一定进展。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CIA)可将不同层次二维图像用计算机进行处理,获取此图像的三维定量数据。在中药鉴定方面,它可将果实、种子、花粉或组织切片中的某一特征的形态用计算机进行处理,比较其形态差异,从而达到鉴别的目的。薄层-生物自显影技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色素测定法、真菌毒素测定法、近红外分光光度法等,已收录于2020版《中国药典》中。

在科学研究方面,国家组织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药鉴定学推动了中药研究的科技进步。国家在“七五”“八五”期间组织专家已对200余种(类)常用中药进行了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每种中药包括文献查考、药源调查、分类学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商品鉴定、化学成分、理化分析、采收加工、药理实验、结论和建议等内容。这项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体现了巨大的社会及经济价值,其中许多专题已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该研究成果分别由徐国钧、徐珞珊将南方协作组的工作主编成《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1~4册),楼之岑、秦波将北方协作组的工作主编成《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1~3册)。“九五”期间开展了“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其研究成果不仅充实了《中国药典》药材质量标准内容,最终建立61种常用中药材国际参照执行标准,还为一、二类中药新药研究奠定了基础。另外,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组织中药鉴定工作者完成了3次(1959~1962、1970~1972、1983~1987)全国中药资源调查,2014年到目前正在进行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调查工作,这项工作对于促进中医药科技进步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草学研究成为中药品质评价研究的基础。对200多个中药品种进行了全面考证,并出版了《本草学》等专著,辑复了《唐·新修本草》等,出版了《本草纲目》校点本、《滇南本草》校订本等著名本草。中药的本草考证已成为中药品种的整理、新药的研制、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等必不可少的内容。

陆续出版了许多有关中药鉴定学知识的专著:《中药鉴定参考资料》第一集(1958),《中药材鉴别手册》1~3册(1959),《中药志》(1959~1961),《药材学》(1960),《全国中草药汇编》及彩色图谱(1975~1977),《中药大辞典》(1977),《中草药学》上、中、下三册(1976、1980、1986),《中药志》第二版Ⅰ~Ⅵ册(1979、1982、1984、1988、1994、1998),《新编中药志》1~5册(2002),《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1986),《中药彩色图谱》(1987),《新华本草纲要》1~3册(1988~1991),《中国中药资源丛书》(1994)(包括《中国中药资源》《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中药区划》《中国常用中药材》《中国药材地图集》和《中国民间单验方》),《中成药显微分析》(1997),《中华本草》(1999),《中华本草全书》(2002),《中药品质研究》(2008),以及《中国药材学》《现代实用本草》《中国药材商品学》《中国道地药材》《中药材品种论述》〈新版〉《中药品种新理论的研究》《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常用中药材组织粉末图解》《中药鉴别紫外谱线组法及应用》《中成药薄层色谱鉴别》《中国药用动物志》《动物药材鉴别》《中国药用植物种子的形态鉴别》《常用中药鉴定大全》《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中药材光谱鉴别》《民族药志》等。以上不同时期出版的专著,既是中药鉴定工作的写实,又反映了中药鉴定学科的发展过程。

半个世纪以来,中药鉴定学的中药品质理论逐步得到认可,1991年出版的《中药品种理论研究》、1995年出版的《中药品种新理论的研究》、2008年出版的《中药品质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及2009年、2017年出版的研究生教材《中药鉴定学专论》,对中药品质理论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主要包括:中药品质“辨状论质”论、遗传主导论、环境饰变论、生物多样性维持论、传承论、效用决定论、多元调控论及时间中药学理论等,这些理论的出现进一步完善了中药鉴定学的理论体系,使其成为一门理论和实践更为完善的学科。

中药已经在临床应用了几千年,中药鉴定的知识和经验与中药并存,形成了原始的中药鉴定学;20世纪中叶,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现代中药鉴定学应运而生。因此,从历史的角度看,可以理解为中药鉴定学是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经过数千年的传承积累,中药传统的性状鉴定至今依然是中药生产、经营、科研、制药、检验等领域的重要鉴定手段,中药传统经验质量标准至今仍然是中药质量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们是中药鉴定的精华,在中医药发展史中会永远以其独特的方式被人们所传用;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许多新的理论与技术不断渗透,如光谱、色谱、现代生物等多种技术的应用,使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思路不断拓展,研究范畴不断扩大,研究对象不断增加,研究手段不断创新,因此我们在学习中药鉴定学时,应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宗旨,传承与创新并存,从而推动中药鉴定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