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医药膳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医药膳学的基础理论
中医药膳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理论体系根植于中医学理论。中医学研究人的生命状态,以及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当这些状态出现异常变化时,便成为疾病状态的病证。针对病证采取相对应的药物、食物等不同的手段给予调理,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药膳就是运用药物与食物达到平衡人体阴阳的一种食疗方法。因此,药膳学是在中医学理论基础之上,不断发展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最突出的特点。这一观念的基本核心是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而生理、病理的变化又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中医学的整体观强调了人体自身所具有的统一性、完整性、自稳性和与自然界的协调性,这也是中医学区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特点。整体观念始终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养生的各个环节中。中医药膳学在这一观念的基础上,认识到药与膳食结合既可以调理整个机体的异常变化,又可协调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指导辨证施膳,形成了药膳学的基础理论。
(一)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完整性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中医学理论中,整体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五脏生理上相互联系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形体官窍、精神情志、脏腑经络均由五脏统摄。心、肝、脾、肺、肾五脏生理上相互关联,这种关联与影响,可通过五行的生、克、制、化来实现,如肝能制约脾,资助心,但又受到肾的资生和肺的制约。人体五脏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具有自我完善的整体性。
2.五脏与形体官窍相互联系 中医学以“合”“主”“开窍”“华”等表达方式,说明五脏与形体、官窍、六腑直接相关。如脾合胃,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这种有机联系,是对组织器官与五脏之间不可分割性的认识,把不同的组织器官通过以上联系构成统一的整体。这不仅有助于认识人体生理功能,同时也指导疾病的治疗。根据肝开窍于目,眼病可从肝论治,结合意象思维,可采用羊肝、鸡肝等治疗夜盲症。
3.五脏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中医学认为,疾病发生是致病因素伤及五脏及其所属形体官窍、精神情志,导致五脏功能活动紊乱的整体反应。换而言之,是人体功能不协调,出现“失衡”的状态,这即是病证之所在。可将错综复杂的病证归于五脏有余或不足、五脏系统内外相互影响。如腹泻,表现在胃肠主要为脾运化失职,但也与肝气不舒克伐脾土有关,与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土有关。因此,腹泻治疗可能需要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温肾利尿等多系统功能的调节配合。
4.五脏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人生存于不同自然环境中,机体的五脏功能与环境始终保持着协调。表现在五脏与环境的方位、季节、气象、物候、气味等的相关性。如肝与东方、春季、平旦、温和、风气、生发、酸味等相关;心与南方、夏季、日中、炎热、火气、万物盛长、苦味等相关。因而,人体通过五脏功能与环境条件的适应,反映了机体与自然的息息相关。一旦这一相关性遭到破坏,就能影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发生疾病。
(二)药膳是协调机体整体统一的重要方法
中医药膳根据中医整体观念确定施膳原则。药膳的施用,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观念和方药的系统观,目的是调理脏腑气血,协调机体阴阳。
1.药膳通过五脏对机体进行调理 五脏生理功能的维持是以五味化生的气血为基础。《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五脏受五味的滋养,才能使气血津液充盛,发挥正常的生命活动,即“神”才能“自生”。五味与五脏相关,无论饮食、药物,都具有五味的特性,因而不同的味与不同的脏密切相关,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某一种味对相应脏的功能活动具有特殊的促进作用,所谓“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2.药食偏嗜损伤五脏 《素问·生气通天论》谓:“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说明五味对五脏具有养和伤的双重作用,若五味过用或偏嗜,则可导致脏腑阴阳的失调,引起各种不同的病证。即《素问·至真要大论》谓“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损伤途径也基本上循五味与五脏的亲和关系,即多食苦能损伤心气,多食咸能损伤肾气等。既然是由五味引起的病证,首先就需杜绝这种损伤的途径,《素问·宣明五气》指出“气病无多食辛,血病无多食咸,骨病无多食苦,肉病无多食甘,筋病无多食酸”。
3.药膳调治原则根据五脏五味的相关及五脏之间的关系确定 《周礼》的食医就提出“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如肝病,《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肝色青,宜食甘”,“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提示,“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等,均指出病在肝脏时,根据病情的需要,需用散、缓、泻、补诸法,药食的配伍需采用辛、甘、酸等味的物品。
4.药膳维护人与环境的协调 机体与环境的关系,除了五脏与五味的关系外,与自然界阴阳时令气候的变动也有关。如自然界阴阳的变动,表现为“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四时寒来暑往变化是阴阳在自然界变动的征兆,顺应四时以调配药食也就是调理阴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民间也有食谚,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即是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恰当运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治疗要“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凉远凉,用寒远寒”,要求治疗疾病的药食要避开自然界的主气,以防药食的性能与自然界的阴阳属性相合而加重病情。
可见,运用药与食调节机体功能,治疗疾病,《黄帝内经》就已经确立了基本原则,它们有效地指导着药膳学的发展与运用。
二、三因制宜的辨证论治观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和调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运用中医理论辨析疾病资料,判断证候并确立治则治法方药的临床实践过程。辨证,是指运用四诊获得患者各种症状和体征资料,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转归,概括判断为某种证候的过程,证是疾病某一阶段的病变本质。论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辨证是论治的依据和前提,论治是辨证的延续和验证,是依据辨证的结果确立治法。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和消除疾病的过程,它是中医理法方药的有机结合和具体运用。辨证论治不仅是中医临床药物治疗理论,同时也是药膳运用的指导原则。
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药膳治疗,首先都必须着眼于对证的整体性认识,只有辨证准确,才能正确施治或施膳。如咳嗽一症,多见于肺病,但从证的分析看,咳嗽具有多个证型,也可见于多脏病变。《素问·咳论》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那么治疗咳嗽就应当根据与咳相伴的各种症状和体征,结合五脏六腑与肺的关系进行辨证。除肺的风寒、风热等证以外,肝火可犯肺,脾湿可蕴肺,寒水可射肺,腑气不通可气逆壅肺,痰浊可阻肺等,论治当然也就不可局限于“咳为肺病”,而应当依据所辨的“证”来施治。如贝母蒸梨润肺咳,承气汤通腑止咳,五仁丸润肠止咳等。所以,辨证论治与辨证施膳,都强调必须在中医整体观念的前提下,注重“证”的特征,采取联系的、系统的、整体的思维方式进行调理。并不是仅局限于“病”的“见痰治痰,见血止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机械对抗治疗。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辨证论治在临床运用中的基本类型。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因发病时间、致病因素、体质类型、所处地域、发展阶段不同,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其病机不同,因而必须“异治”。如“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显然治咳病必然要清楚引起“咳”的脏腑证候,用不同的药膳去治疗。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发病机理,出现了大致相同的证,可用同一治法和方药来治疗。如消渴、眩晕、心悸、咳嗽、失眠等不同的病变,在其发展过程中,均可能出现阴血不足、虚热内生的病机,表现为“阴虚内热证”,都可以采用滋阴清热的方法治疗。
“因人、因时、因地”的三因制宜,也可作为辨证施膳(治)的差异性原则。人有老幼、强弱、性别的差异,时令有四季寒暑的更迭,地域有高下燥湿的不同,这些都可能成为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因素。辨证施膳(治),就必须“辨”清这些差异,方能准确施治或施膳。如同属感冒,年轻者体实邪盛,当专务祛邪;老年人体弱正虚,达邪须兼扶正;寒凉季节不妨辛温,盛夏暑热难耐温热;北方干燥解表当注意养阴,南方潮湿施治当不忘化湿。总而言之,辨证就是在认识、诊断疾病时充分了解及考虑这些差异的因素,然后才可能“辨”清客观的“证”,而予以正确施治施膳。
由此可见,临床中辨证论治与辨证论膳,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重视“证”的各种差异,明辨“证”的机理、“证”的本质。论治与施膳是以“证”为依据,调理的目标是脏腑协调、气血通畅、阴平阳秘,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
三、阴阳自和与五行制化的平衡观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原本是古代哲学理论。阴阳学说从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自和平衡等方面,来说明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基本属性和产生变化的原因。认为自然事物和现象均可分为阴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如天与地、上与下、左与右、水与火、升与降、动与静、出与入、寒与热、昼与夜、明与暗等,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五行则归纳了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的本质特性及其运动变化,五行的生克制化是事物变化、发展、维持自然界平衡的基本条件。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促进自然界事物的发展;同时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又制约事物的偏亢。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的制化平衡,维系自然的平衡力量与变化因素。古人基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将阴阳五行学说引入中医学中,用以解释人体复杂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诊断治疗、养生保健各个方面,同样也指导药膳理论与应用。
(一)阴阳平衡是中医药膳调治的总则
中医学对机体异常状态的阐述,在总体上是以阴阳为纲,任何疾病都属阴阳失调的范围。“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阴盛则寒,阳盛则热”“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等,概括了疾病的基本属性。因此诊断和治疗疾病,首先也强调分辨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境界。从这一总体原则看,它既是药物治疗原则,同时也指导药膳实践。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对阴阳偏盛的治法,阴盛生寒,寒病为阴,阴病治阳,寒者热之,用辛热或辛甘药食助阳散寒以治阴寒病证。阳盛生热,热病为阳,阳病治阴,热者寒之,可用苦寒或酸甘药食清热养阴以治阳热病证。在药膳运用中也普遍遵循这一原则,如热盛于内,用石膏粳米汤、生地黄粥、五汁饮等寒凉药膳以清解;寒盛于内者,用生姜粥、川乌粥、姜附烧狗肉等以温热药膳以祛寒。阴虚而阳亢者,用天麻鱼头、芹菜肉丝等以平之潜之。阳虚而阴盛者,以鹿角粥、狗肉壮阳汤以温之益之。
(二)五行制化是辨证施膳的重要方法
五行的变化有正常的相生相克、异常的相乘相侮,这种生克乘侮就成为解释自然界与人体正常及异常变化的基本原理。“生”“克”是自然界的正常发展,“乘”“侮”是异常的变动,在人体即成为疾病。五行与五脏相应,某脏的病证就常与这种异常乘侮变化有关。如肝病影响心,脾病影响肺,称为“母病及子”,按相生顺序传变;若肺病影响到脾,则称为“子病及母”,这些病机都从五行变化来认识。治疗也遵循这种五行生克原理,如培土生金(肺病治脾),滋水涵木(肝病治肾)等,就是五行学说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在药膳食疗中,这一原理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如“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素问·藏气法时论》)。脾属土,苦入心,心属火,火能生土,故脾病用入心的苦味食物疗之。药膳实践中,也必须注意疾病的相互关联,施膳应当在辨证的基础上,按五行的生克关系调配药膳原料。如水肿为肾不化气所致时,不仅用补肾利尿药食,也应考虑培土制水药食,如人参、白术、茯苓、大枣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