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治疗特点
小儿疾病的治疗法则与成人基本一致,由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故在具体治疗的过程中,具有许多特点。
(一)治疗要及时、正确和审慎
由于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感受外邪,传变迅速,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因此及时、准确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治疗必须审慎,以免损伤其稚嫩之正气。
(二)处方要轻巧灵活、中病即止
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在治疗时,处方也应轻巧灵活。要根据患儿的体质特点、病情轻重及脏腑功能,灵活运用,不宜呆滞,不可重浊,不得妄加攻伐。对于大寒、大热之法,均当慎用,即便有是证而用是法,也应中病即止,或衰其大半而止,不可过量,以免耗伤小儿正气。另外要注意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运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及“标本兼治”的原则。
(三)注意顾护脾胃
小儿的生长发育,全靠后天脾胃化生精微之气以充养,疾病的恢复依赖脾胃健运生化,先天不足的小儿也要靠后天来调补。儿科医师应十分重视小儿脾胃的特点,处处顾及脾胃之气,切勿使之损伤。患病后注重调理脾胃是儿科的重要治则。
(四)重视先证而治
由于小儿易感外邪,传变迅速,虚实寒热的变化较成人为快,故应见微知著,先证而治,挫病势于萌芽之时,挽病机于欲成未成之际,尤其是外感热病,病情发展迅速易变,医生更应先发制病,药先于证,先证而治,顿挫病势,防止传变,达到治病防变的目的。在用补益剂的同时,应注意消导,免生中满;在用攻下剂时注意扶正,免耗正气;在用温热药时注意病情热化而稍佐以寒凉;在用寒凉药时应防止中寒内生,适当佐以温热,此皆属先证而治之例。
(五)慎用补益之法
补益之法对体质虚弱的小儿有增强体质,助长发育的作用。但是,健康小儿长期补益可能导致性早熟,或者小儿偶感外邪,或痰湿食滞,未能觉察,若继续应用补益之法,则是闭门留寇,邪留不去,为害不浅。故补益之法切不可滥用。
(六)掌握用药剂量
小儿用药剂量常随年龄大小、个体差异、病情轻重、方剂的组合、药味多少、医师的经验而异。由于小儿服药时常有浪费,所以中药的用量相对较大,尤其是益气健脾、养阴补血、消食和中一类药性平和之剂更是如此。但对一些辛热有毒、苦寒攻伐和药性猛烈的药物,如麻黄、附子、细辛、乌头、大黄、芒硝等,应用时则需要注意。为方便计算,用药量可参照如下比例: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婴儿用成人量的1/3,幼儿用成人量的1/2,学龄儿童用成人量的2/3或接近成人用量,但若病情急重则不受此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