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持德之本 达善之境——《大学》心得一
《大学》成书于春秋时期,是《礼记》中的一篇,作者曾参,字子舆,十六岁拜孔子为师,比孔子小四十六岁,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其为人愚钝,但终以好学精神领悟到孔子学说中的精髓部分,故世称曾子,在配享孔庙祭祀时被尊为“宗圣”。
“大学”在传统文化中有两种含义:一种指广博的学问,一种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古人十五岁之前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十五岁之后即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大人之学”。要想了解《大学》这本书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其实很简单,因为它第一章就开章明义地说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壹】培育德之种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大学呢?曾子说是为了“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是彰明、弘扬之意。“明德”就是光明的德性。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颗德之种子,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良知”。我们称罪大恶极之人是“良知泯灭”,也就是说人心底最质朴的那份善已经荡然无存了。这是从性善论的角度出发所说的。《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每个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都带着一种天性赋予的真纯本性,所以我们说孩子“天真无邪”。“无邪”这个词孔夫子在评价《诗经》的时候用到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说《诗经》里面所抒发的情感因为都是天性使然,所以毫无淫邪的成分。所以一个人能“永葆童心”是十分可贵的,就是因其真,因其善。
但是为什么长大后人的品性会相差那样悬殊呢?墨子经过染坊时看到白色的布放到什么颜色的染缸里就变成什么颜色而悟到,是生活环境的影响使人“习相远”。但曾子认为,即使环境会使人改变,人性中光明的德性也永远都不会被掩盖。我们只要使它更加彰明,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人性也就修养完整了。朱熹认为,人的“明德”通过学习与实践的砥砺,以及人情的练达,通达礼仪规范,就可以在为人处事中做到中规中矩,为人称述。
【贰】小民与天下
“在亲民”的“亲”有两种解释,一曰“亲近”,程子曰:“亲,当作‘新’。”我们把它综合起来理解。所谓“道不远人”,大学之道强调要亲民,就是说你将自己的德种培育好了之后要亲近人民,以自己的德行去影响他人,使你光明的德行可以帮助他人革故取新,也将人格修养完整。
《大学》是君子之学,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首先将自己的人格修养完美了,再让家庭和谐,具有足够的能力之后就可以辅佐君主治理国家,最终实现天下太平、河清海晏的理想。儒学专家孔祥语老师说:“圣贤的学问就是要让我们形成大思想、大格局、大境界、大责任、大担当。”我们往往认为我们平凡小民能为天下做的事太少了,其实我们能管理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管理好身边人、就已经是在为天下做贡献了。正如《尚书》所云:“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叁】持善而化人
“在止于至善”是告诉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应是达到至善的境界。这是告诉读书人内心要有所坚持。这份坚持不是满足自己的物欲,而是通过“独善其身”,进而“兼济天下”。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之学强调修身,为人之学强调功利。带着物欲追求去学习是永远也不会快乐的,因为物欲的满足之后是不尽的空虚,而完善的人格修成之后是无限的充盈。
圣贤的教育首先是人格的教育。因为圣贤太明白“人治则国治”的道理了。历史上人类大规模死亡最大的原因往往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如果每个人都修养成谦谦君子,这个国家自然就和谐了。所以说中国传统哲学对于生命问题的思考,其功用不在于增加外界的知识,而在于提升心灵的境界。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一个人对贤者和颜悦色,说明他义;对父母竭尽全力,说明他孝;对国家勇于牺牲,说明他忠;对朋友言而有信,说明他信。忠、孝、信、义都做到了,这就是善,这就是将自己德的种子培育成参天大树了。这样的人,即使没受过教育,我们也要说他是有教养的人。
弘扬光明的德性,用这种光明照耀到别人,进而达到人格完美的境界,这就是大学培养人的目的。拿到大学毕业证的你想一想:你真的读过大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