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小儿耳鼻咽喉检查
一、概述
1.患者位置
(1)如小儿合作,可采取成人位置,即与医生相对而坐。
(2)若小儿平卧于床上,可由助手固定或以被单裹住身体,使其腿脚不能乱动。
(3)如助手抱着小儿,则与医生相对而坐,固定其位置(图1-8)。
图1-8 小儿受检时的体位
2.病史
一般向家属询问病史,宜简短而明确;若小儿有理解力,应让其参与问答,此时可发现小儿听觉或喉部方面的症状。
3.检查顺序
从简单到复杂。先做耳部检查,再进行鼻部检查,最后检查咽喉部(因压舌板可引起恶心)。
4.麻醉
如做细致操作,必须让小儿绝对不动,可采用短时间全身麻醉。局部麻醉药,如丁卡因对小儿有危险,故禁用。对1岁以下小儿绝对禁用任何麻醉。
二、耳部检查
1.检查方法
(1)1岁以上小儿:对光后,左手将患儿耳郭牵引向外上方,使外耳道拉直,右手拇指、示指持耳镜徐徐插入外耳道中,耳镜口径需选择适度,放入耳道内后,推开耳毛,看到鼓膜。
(2)5个月以下小儿:5个月以下小儿的外耳道结构不同,耳道狭小且闭着,耳郭牵引方向应向后下方,方能使耳道拉直,如有耵聍块及障碍物,需小心除去,方可看到鼓膜。
(3)5个月以上至1岁小儿:5个月以上至1岁小儿的鼓膜十分倾斜,几乎与水平线平齐,如将耳镜垂直于头颅侧面的方向插入,则仅见鼓膜后上方或耳道后上壁,所以必须将耳镜喇叭口尽量向后倾斜,才能见到锤骨柄,鼓膜前下方常被耳道壁遮住。小儿的鼓膜后上界线、鼓膜标志、鼓膜体积与成人相同,但比正常鼓膜厚,透明度较差,色泽灰黯,不像较大儿童呈灰白色。
(4)注意:小儿外耳道极为薄弱,外伤可致耳痛,如用小手术去除耵聍阻塞后,次日必须复查,以防产生疖肿。
2.观察内容
应用耳镜前,需观察及检查小儿的耳郭、耳道入口、耳郭附近淋巴区、乳突部、下颌骨后凹陷处,注意有无外耳畸形、耳郭湿疹、乳突部皮肤红肿、耳后皱襞消失等情况,并注意耳屏前、乳突尖端及其后缘处有无淋巴结肿胀或压痛,牵引耳郭时有无疼痛。
三、鼻部检查
鼻部检查包括鼻腔检查与鼻窦检查。鼻腔检查分前鼻镜检查与鼻咽镜检查。
(一)鼻腔检查
1.前鼻镜检查
(1)检查方法:小儿鼻前庭部皮肤细腻,无鼻毛,前鼻孔较小,前庭部后上界线较成人为高。前鼻镜检查,一般用小号鼻镜或口径适当的耳镜。放入鼻镜前,以左手拇指将鼻尖抬起。
鼻腔探针触诊法,仅限于绝对不动的小儿,必要时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
(2)观察内容:检查鼻前庭部有无疖肿、皮肤皲裂或湿疹。此时可窥到鼻中隔软骨部,如有偏曲和嵴突存在,则需注意鼻镜放入时可能引起疼痛及出血。
鼻镜置入前庭部后,可见到鼻腔内黏膜,该处与前庭部皮肤色泽显然不同。其他如鼻甲及鼻道的检查,一般与成人相同。小儿的中鼻道常较成人宽大,中鼻甲与下鼻甲内侧面和鼻中隔间的距离也较成人为大。
乳儿的鼻腔狭小,下鼻甲特别膨大,即使用收缩药后,中鼻甲也不易观察到。
2.鼻咽镜检查
(1)检查方法:可用电鼻咽镜及鼻咽腔触诊法,对较大的小儿和能合作者进行。其方法与成人相同。
(2)观察内容:注意增殖体在鼻咽腔顶部,如扇形。小儿咽鼓管与成人不同,极少呈三角形,常有淋巴组织覆盖于上。
1.检查方法
(1)透照法:于暗房中进行。小儿常因害怕不能合作,故不易进行,而且小儿鼻窦发育尚未完成,故此种检查价值极小。检查时用透照灯置于眼眶内上角,以观察额窦;置于口腔内腭盖下,以观察上颌窦及前组筛窦,如窦腔正常,则透光度清晰。
(2)头低位引流法:以1%麻黄碱溶液(儿童为0.5%)喷入鼻腔内,2~3分钟后检查鼻部。注意观察中鼻道的情况,嘱患者双手分别放在两足背上,两足距离约大半步,顶部近乎垂直地面10分钟后,再检查鼻腔,尤其是中鼻道内有无积脓(患高血压者禁用此位)(图1-9)。
除以上检查外,可用上颌窦穿刺或鼻腔交替负压吸引法,将不透明光剂(碘油)灌入鼻窦腔内后再摄片,则窦腔显示更清晰。
图1-9 头低位引流法
2.观察内容
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隆起,有无眼球移位或运动障碍,有无触痛、叩痛、包块;中鼻道、嗅裂或后鼻孔是否有脓性分泌物、黏膜红肿、息肉样变或息肉。通过穿刺冲洗或加以X线造影检查,可了解上颌窦内容积的变化,有助于对恶性肿瘤等占位性疾患的诊断。
四、咽部检查
1.检查方法
(1)口咽部检查:位置采用面对面坐式。如取卧位,则以平卧位较为可靠。如侧面检查,则颈与脊柱扭向一侧,引起两侧不对称而易失去正确性。压舌板以弯曲有柄者较佳,因直条压舌板易将灯光遮挡。压舌板不可超过舌前2/3与后1/3的交界线。压力宜适度,勿太重,否则会引起恶心反射,甚至呼吸停顿或猝死,特别是对有痉挛体质的小儿或患有咽后壁脓肿的1岁以内小儿。口咽部检查除视诊外,还需试验感觉,观察软腭收缩动作及两侧腭弓是否对称。最后做颈部淋巴触诊检查。
(2)鼻咽部检查:鼻咽部检查包括鼻咽镜检查及触诊,前者已于鼻部检查中述及。
鼻咽部触诊:小儿坐位,双手由助手握住,固定头部,医生左手按住小儿下颌,拇指嵌入小儿面颊上下列牙齿之间,右手示指戴上消毒指套后向软腭后上方伸入,有规律而轻快地触摸鼻咽部各壁,时间不得多于几秒。前面可触及鼻中隔后边缘、两后鼻孔及鼻甲尾端;侧壁处探查咽鼓管咽孔的后隆突及其后上方的咽隐窝;顶部蝶骨体及枕骨基底突的骨壁,如有增殖体位于其前,触之柔软而隆起。
2.观察内容
鼻咽部触诊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腺样体或鼻咽部新生物的大小、性质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五、喉部检查
1.检查方法
(1)间接喉镜检查法:位置和操作方法与成人相同。牵引舌部不可使用暴力,否则必然影响呼吸并损伤舌韧带。用直径较小的间接喉镜,置于咽后壁较低处,光线必须由上向下照射,如光线水平射到喉部常为舌根遮住。检查时间不宜过长。
(2)强迫间接喉镜检查法:用特种压舌板,其前端向下弯曲,并有2个印头小钩,嵌入舌会厌溪中,钩住舌根向前拉,则会厌竖起,暴露喉腔,此时用间接喉镜检查喉部,显露清晰。
(3)直接喉镜或麻醉喉镜检查法:用于不合作小儿的诊断、喉部手术、气管插管麻醉、下呼吸道造影及新生儿急救。小儿仰卧位,头部后仰,使枕下关节弯曲,头顶离桌面约15 cm,两肩由一助手按住,医生站在小儿头端(图1-10)。小儿无须麻醉,按上述位置,嘱其张口呼吸,用小纱布覆于上门齿上,以保护门齿。左手持适当尺寸的直接喉镜,沿舌背放入,见到会厌后用喉镜远端挑起会厌,看到披裂,平均用力向上前方提起喉镜。同时右手中指及示指钩住腭部,拇指托住喉镜近端。这样可看到喉腔全部。直接喉镜中所见的正常声带颜色与喉黏膜同色,其边缘较厚。1岁以内小儿会厌短,柔软而左右活动,不易挑起。由于乳儿呼吸不稳定,故检查时间宜极短,如一次检查不全面,需停止片刻再进行,有时需反复3~4次才能完成,备用吸痰器和氧气。
图1-10 直接喉镜检查法
2.观察内容
检查舌根、舌扁桃体、会厌舌面、会厌谷、喉咽壁、杓状软骨及两侧梨状窝等处,然后观察会厌喉面、喉前庭、室带、喉室、声带、前联合、杓间区、杓会厌襞及梨状窝、环后隙等部位有无异常,并仔细观察声带运动情况。间接喉镜中影像为喉的倒影,注意分辨其前后、左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