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人不是猿变的
推荐序 开启内心来发现一条不同的轨迹
彼得·圣吉(Peter M.Senge)[1]
中国的企业家正在让中国发生改变,也开始让世界发生改变。在商贸领域,中国在历史上就一直富有创造力。近十年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文化孕育下的企业不再局限于中国市场,而是走向全世界。在创新和创业领域,中国企业家正成为全球的榜样。
但是,企业家的定义究竟是什么?他们的创新究竟属于哪一类?
多年前,我的老师南怀瑾先生说,中国没有企业家。我疑惑不解地问他:“中国各地的私营企业正在爆发式增长,为什么说中国没有企业家呢?”他回答说:“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企业家应当胸怀天下苍生,并把谋求人类福祉作为目标。而现在大家只是为了赚钱,所以没有真正的企业家。”
南师的话让我思考良久。我意识到这种批评当然不只适用于中国。现代社会中,大家普遍的心智模式就是赚钱、成为传奇式富豪,并以此作为企业家的驱动力。但其实我感觉,这种理解过于简单苍白。
多年前,在DOT-COM泡沫(又称“互联网泡沫”)急剧膨胀之时,我的好朋友、战略策划专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为了近距离观察这些投资行为,从密歇根州搬到了加州。一年以后我问他:“这些创业者的动机是否都是成为传奇富豪?”他回答说:“对于那些平庸的创业者是这样。但我调查的所有‘连续创业成功者’(已经创立多家成功企业的创业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动机:他们要改变世界。当然,他们还相信,当他们成功改变世界的时候,也会赚到很多钱。”
所以说,南师的话里面包含两个问题:“其一,企业家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其二,影响今天社会变革的创业者如何转变心智模式,开发自己的深层愿力,以增进人类福祉为原动力?”
我认为,车建新先生在他书中的反思和分享,正可以帮助我们面对这些问题。
从表面上看,建新的经历和中国许多成功的创业者的经历一样。木匠出身的建新经过25年的创业,在今天建立了有一百多个大卖场的红星美凯龙家居连锁,后者的市价值达600亿元。在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建新不断被企业增长的需要驱动:企业快速发展,自己辛劳工作。但是,在这期间的某个时刻,一种内在的觉知得以呈现,建新意识到:外在的发展经历,同时也是内在的成长历程;红星美凯龙也是他自己修身成长的道场。于是,建新开始了内观反思。
很久以来,建新都对员工有一种深切的责任感,比如十多年前他就为员工提供有机食品。他在公司文化建设中努力提倡:在物质进步的同时,要有情商和精神上的提升。他看到,个人的成功不仅仅是财富的增加,更是人格的成熟和成长。期待建新的书能够帮助许多企业家寻找到内外兼修之道,把创业看成个人修身的道场。
迄今为止,很少有创业者真正把修身当成神圣的追求。这其实是个悲剧。建立和发展一家企业,要肩负起许多人的生命福祉。不好的管理者会让许多人痛苦不堪。好的管理者能够激发大家的深层愿力,不仅能让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能使其成长为好的父母、配偶、朋友和社区领导者。我们会在职场度过我们人生的很大一部分时光。好的管理者知道自己身上担负的精神发展责任,就是不仅要完成业绩,还要让员工得以成长。成功的企业不仅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为客户创造价值,还会为员工建立共同的、有尊严和有承诺的工作和生活模式。
南师所说的心怀更美好社会愿景的“真正的企业家”,应该涵盖这些方面的内容。这与时下流行的“社会责任”或其他抽象的理念无关。它是建设能够让生命状态变得更好的企业的基石。
建新这本书揭示,自我反思的能力是进入这种修身之道的门径。“知止而后有定。”停下来,静下来,才能反思——反思自己的思想,询问自己的动机,觉察自己的欲望和恐惧。
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都是习惯的产物。习惯造就我们的思想、情绪和行为,而我们自己却几乎无法察觉到。东方思想认为这不只限于今生今世,因为它还来自我们“先天种子”的业力。在印度哲学思想中,这种深层习性叫做Sanskars,那是我们灵魂深处的深刻痕迹。但是,痕迹虽然很深,却并非不可改变,因为它只是“痕迹”,并非我们的本性。几乎所有修炼传统都承认这点。而转变习性的修行道路,就在于发愿承诺,耐心精进,百折不挠。
大多数修炼传统都认为个人修行并非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更多的生命,是为众生服务。修行发愿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南师说,很多人虽然认真发愿,却不能坚持修行。在愤怒和恐惧中,我们会很快忘记自己曾经发愿帮助他人乃至众生。保持修行的实践能力,要从培育“警觉的心”开始,不断培养柔软的慈悲爱心,化解坚硬的瞋心。这种修行的可能性,是从觉察瞋心和恐惧开始的。反思就是觉察力的修行。智利著名生物学家马图拉纳说:“我们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改变历史。”
建新的书表明,企业家在工作繁忙之余也可以培养反思的能力。希望其他企业家也能这样做。企业家将改变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轨迹。过去西方的轨迹是金钱、消费和物质主义,未来中国乃至世界会是什么轨迹?是否应该回归人类社会深层的智慧传统?这是我们今天都要面对的严峻选择。答案目前还是未知。但是我们知道,一条不同的轨迹只能通过我们自己的内心发现来开启,建新这样的反思修行来开启。
如此,社会中才会出现真正的企业家领袖,他们就是管子、孔子、墨子等中国先贤描述的“修身成人”的社会领袖“仕者”,如儒家名言“学而优则仕”。
2014年秋分
于麻省理工学院(MIT)、索奥(S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