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隙青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少年路

那年我12岁多,个子有168cm了,而体重才有49公斤,瘦削修长,身体单薄。在1988年的春节之后,姑爹托了关系找学校,我转学进了昆八中,变成了初二3班的一名学生。我开始了一个人在昆明和姑妈一家人的生活。姑妈家的一子二女都已经成家,只剩下小表姐还在上大学。姑父和姑妈都退休了几年了,是很慈祥的老人了。

姑妈每天天亮时就起床,在阳台上做早操,扣牙齿200下,一天到晚都在忙来忙去,收拾家务,简直就停歇不下来,家里打扫得很干净,随时都是窗明几净的。每天的饭菜都是她在张罗,我周末就和姑妈一起去逛菜市场,采购食材,我负责提蔬菜。姑妈管我得更多一些,常常对我唠唠叨叨这样那样的,我总是很听话的样子,一直不断地点头说是。

我有了一间单独的小房间,窗子朝向西方的天空。自己的事情都开始自己做,洗衣什么的。我很少出门活动。上下学一开始就是走路,一程要半个小时差一点儿。晨昏不辍。

一个12岁少年,从一个大院儿来到了上百万人的大城市,所有的体验都是崭新的,看到纵横的街衢,看到百年前的老建筑和石板路,走在人群熙熙攘攘的南屏街。看到了摆地摊从早到晚的小贩,还有橱窗里琳琅满目的东西,但都不想去问津。在姑妈家吃正顿吃饱就想不赶来需要去购买点什么。好像被安排好了生活的点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着规律的、被安排好的生活,在周末抽出时间,自己到阳台上,用一个大盘,一块搓衣板,坐在小凳子上,慢慢地把一周的脏衣服洗干净,用自来水摆好,晾晒好。有时,跟着姑妈他们去公园转一转,去菜市场逛一逛,买点菜。

我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衣,然后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独立,却还是很想念父母在跟前和弟弟的温馨时光,妈妈在身边的温暖感觉,因为我总是很心软,所以总是很真挚的想念,每到晚上躺在床上,要睡觉之前,就会情不自禁的伤心,无所归依的感觉。独在异乡为异客,刚开始的时候,是很不习惯的,在晚上睡觉之前,对家人的思念和分离的悲伤总是难以自抑,常常向着墙边饮泣,在泪水迷离里睡着。然后我开始写一篇一篇的日记。

昆明的雨在夏季开始,也就是昆明的雨季。就有各种各样的雨陪伴着你,一种豪雨,你打着伞,然后横风吹过来,还是会把你的衣裤打湿;在太阳雨的底下,雨过天青色,可以看到彩虹出现在天空。它好像是一个桥梁,这端和那端连着我和故乡,连着我和未来,沿着漂亮的弧线;在小小的毛毛雨时,就可以斜风细雨不须归,一蓑烟雨任平生,冒着雨到处四处走走,看看雨后的清新,有泥土的气息,有花的芳芳、有草的味道,有远远传来的炊烟的消息,在轻轻的淋雨后,一个人静静的坐下来看着彩虹,差不多,尽量追求回忆,各种各样的思想,感叹于水的神奇,感叹于彩虹的瑰丽,感叹于它在人间搭了一座桥。

我每天都要路过盘龙江,他是昆明的母亲河,它提供了航运的便利。上游的松花坝水库滋养了这座城,还提供了用水,它的下游水量不足,加上当时的生活污水,所以有些脏。

每天清晨,天要亮的时候路灯就熄灭了,到了傍晚天色暗下来,路灯就次第点亮了前路,孤身只影地走过,身影由短变长,由长变短,就在路边静静的伫立一会吧。

在匆忙的都市里,有一个单薄的12岁多的男孩,背着一个黑色的书包,穿着一点也不引人注意,只要是在工作日,他就穿行在城市的中轴线,一天又一天。在人群之中穿梭。“漫漫长路,其起伏不能由我,人海漂泊,尝尽人情淡薄。”

在初中同学有几个好朋友,然后毕竟是大城市的小孩,他们已经有自己的圈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一开始我就显得格格不入。我在休息的时候和同学一起去书店买买教辅,然后偶尔买一本小说。对书,对电影都很有一些感触,然后写一些读后感,追记一下日记。中午在食堂吃饭,可以买一小包牛肉凉片,然后跟同学分享一下,当时也没有那么多分享的经验,还很幼稚,只是一个人匆匆吃了饭。后来侄女读小学,小学离我们不远,每到中午放学的时候就来我们学校吃午饭,又把她送到五一路口,她自己去读五华毓英小学。真是很厉害的一个小朋友,后来她就可以自己去自己来,我都很不用送了。

我在昆明过上了晴天几天,阴雨几天的日子。有阴雨绵绵的日子,我感到经验很新奇,亚热带的雨是多姿多彩的,有斜风绵密的细雨,有太阳下纷纷扬扬的太阳雨,有天地昏暗、雷声动地的骤雨,瓢泼的大雨是无法行走的,几秒就把人淋透了,只好找屋檐店铺躲避,还好,暴雨总是下不长的。所以到了雨季,出门时,姑妈总是一遍遍地对我说:“晴带雨伞,饱带干粮。”

四季里,昆明都是满目葱笼,绿树繁花。我惊讶地发现随时随处都有花朵在开放。来到了大城市,很快我就把周边都走遍了。我每天走路从北京路出发,经过长春路,到五一路如安街的八中上学,上学路要走大约半小时。

才开学几天,班级到学校南边的艺术剧院搞表演活动,排着队去的,结束了自己回家。我一点也不慌,心里想着,我已经知道了几条纵横的大道,只要方向对,总会走过大道,就可以回到家了,我向东向北走不了多远,就找回到了原来上学的路上。

当时我居住在北京路交三桥,是昆明的市中心,走到巷子里面都是村子里的民居,有一颗大槐树,春天到了,落了一地的槐花,象毛毛虫。当我从盘龙江边走过,要路过菜畦,江边通向水面的台阶上有时会有农民在清洗着要挑去市场卖的蔬菜,那时桃源街后面都还是田地,还有粪塘。农地成片,还没有开发。当时的长春路不宽,路两过摆满了卖服装的小摊,十字交叉的青年路上也摆满了卖服装的铁皮棚子。白天我走过时,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是很热闹的一条商业街。

随着长大,个子长高了,人就有了翩翩少年的感觉,切实的觉得已经是青年了。

学校组织春游去了安宁温泉,我们还去看了曹溪寺,寺里的五百罗汉泥塑千姿百态,金刚怒目,菩萨低眉,衣衫流动,或坐在坐骑上,或长身立于天地间,让我大开眼界。我在山间林木里自由自在地悠游,看着崖壁上的刻石,中午吃了带来的面包,喝一瓶雪碧。

初中的音乐老师是中田老师。在八中的初中要学口琴,我初次学口琴,只是会吹音阶而已,大家合奏时,我在其中滥竽充数。听《蓝色多瑙河》,我也写了一篇听后感。老师并不按课本教课,他油印了一本教材发给我们,我们学唱苏联歌曲《共青团员之歌》,铿锵激昂的旋律现在仍然萦绕在脑海。

“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我们再见吧,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再见吧!亲爱的故乡,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

在音乐课堂上听到童声的《可爱的家》,坐在阶梯教室的后排的我不禁热泪盈眶,我想起了亲爱的父母,还有兄弟。

“我的家庭真可爱,幸福又温馨。无论我在哪里,都怀念我的家。好象天上降临的声音,向我亲切召唤。我走遍海角天涯,总想念我的家。”

学习的日子平平淡淡,对学习我自可以应付裕如,让我觉得和在子弟学校时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我的英语口语和同学们都不一样,怪腔怪调的。中午我在学校食堂打饭吃,和几个中午不回家吃饭的同学成了好朋友。

《可爱的家》

我的家庭真可爱,美丽清洁又安详,姊妹兄弟都和气,父亲母亲都健康。

虽然没有好花园,月季凤仙常飘香,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天凉。

可爱的家庭呀,我不能离开你,一切恩惠比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