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子 一城一车
柳州是一个美丽但容易让人产生错觉的城市。喀斯特地貌,给这个城市带来了独特的魅力。青山滴翠,独立成峰,它们拥有奢侈的空间,闲云野鹤般的自由,拔地而起却按兵不动。山峰环绕着城市,城市掩映着峰巅,比肩齐欢。不经意间抬起头,在城市高楼方正齐平的缝隙里,会蓦然出现独峰的曲线轮廓。更远处,峰林则托撑起那片高远明亮的天空。城市里的空间变换,有着更复杂的几何要素。
这里的水干净且自成一派。柳江是柳州的生命之河,它自上游贵州省滚滚而来,从西北方向的三江口进入城市之后突然向北拐道,然后又调头回首,摇曳着向东南而去,仿若醉酒之仙一步三摇,勾勒出一盏茶壶的样子。由于柳江的茶壶形状,柳州的别名为“壶城”。这里有着非常好的水质,就像放在壶里的水,随时待饮。穿越这座城市,有时候需要三次过江,难免会让人产生时空倒流的感觉。
进入柳州城内,科幻的感觉扑面而来。这似乎是一个空间失调的城市,人们需要重新寻找对车、城市、空间的认识。在川流不息的公路上,到处都是小型车。它们与常规车的车身长度相差甚至超过一半,在穿梭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初到柳州的人难免会产生比例失调的错觉,好像置身于一部科幻电影之中,自己的身体仿佛变大了,眼前的空间变得开阔,甚至会感觉到突然的心跳加速。多年建立的几何空间平衡感,此刻被彻底打破,比例需要重新校正。川流不息的车辆从眼前一闪而过,生成似曾相识却迷惑的幻象,有时候会觉得它们就是机器人,而自己穿越到一个科幻空间中,人与机器共生。
摊开来倚坐的山头之绿,弯曲着前涌的江水之清,加上街道上移动的颜色之纯净,几笔就勾勒出迷人的城市画卷。这是一辆辆小汽车所带来的特殊的马卡龙色,温润平和,即使在耀眼的阳光下也不会觉得刺眼。马卡龙是一种圆形法式小甜点,它的诱惑更在于颜色。这种甜点的颜色受到了时尚界的追捧,便诞生了“马卡龙色”这一独特的配色方案。它是在粉色、黄色、绿色等纯色的基础上,加入10%~30%的灰度。这种低饱和度色系看起来非常绚丽,充满了诱惑的暖意。甜点和颜色,相互成就,成为很多女孩的最爱,激发了一种欢乐的影像。
柳州是一座安静的城市,柳江的水拍打两岸的声音,竖耳可闻。而这些川流不息的马卡龙色,或甜美、或干净、或梦幻,熠熠生彩,形成了柳州最与众不同的颜色。
这些奇幻颜色和梦幻机器,都是来自同一家汽车工厂。它是柳州这个昔日工业重镇的常青树,是少数幸存下来的工业之花。上百万年的风雨侵蚀,才能留下的岩溶地貌的沧桑;而几十年的岁月,则足以构筑起一个伟大企业的根基。这家企业出品的小型电动汽车成就了一个奇迹,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单一车型的销量冠军。连“微车之王”——日本,也在反复拆解这辆车,破解它何以流行“霸屏”的密码。
五花八门的色彩、挑战极限的尺寸,混搭着各种传统车,让整个城市变成了一个行为主义的戏剧舞台,绽放出全新的生命力。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政府的通力合作,开启了“人、机、社会”的新实验剧。
一个城市的活力,就这样被点燃了。这些汽车就像跳动的音符,在城市中演奏生命的乐章。一个城市和一辆汽车之间,会有许许多多的故事要讲,正如日本爱知县之于丰田汽车所构成的百年知音。
柳州是中国唯一同时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基地的城市,这四大汽车集团加上广西汽车集团,可以称为“广西汽车五虎上将”。作为老牌工业城市,柳州几乎是中国近代工业进程的缩影。然而,由于柳州地处广西中部偏东北,无论是交通、配套设施,还是高等教育,与其他城市诸如上海、长春、武汉、合肥等相比,差距不小。但正如从不歇脚休息的柳江,这里也从未停歇迈步向前的工业化进程。
在棉纺织厂旧址上改造的柳州工业博物馆,承载着规模庞大的工业印记。博物馆入口处,扑面而来的就是犹如擎天柱一样的“变形金刚”,那是高达10米的大型汽车部件冲压机。这台重达150吨的冲压机,安静得就像是一个夏日午后摇椅上的老人,无人知晓其昔日的沙场百战。这台冲压机,曾经于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雷诺汽车厂显赫一时。而在20世纪80年代,它像宝贝一样被从法国引进来。当时,钢铁就是一切力量的总和,也是通向未来的大门。
好奇的人们一定会在博物馆里找到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展品。无论是机床或者发电机,还是电视机和冰箱等,这些满身沧桑的老物件,无不洋溢着柳州工业昔日的烟火。令人惊讶的是,这都是由柳州生产制造的。如今它们都不再“开口”,只是用褪色的光泽将一切的荣耀化为无声的告白。
在工业博物馆二楼展示的一张褪色的照片中,可以找到门口那台冲压机的昔日的主人。它的钢铁血脉,已经注入即将登场的主角身上。这家企业,在柳州是一个别有意味的存在。它将竞争最残酷的汽车行业,引入中国华南最安静的城市之一。一股不曾散去的战火,在这个大约400万人口的城市上空持续燃烧。担任通用汽车总裁长达23年并彻底重塑了汽车制造业形态的斯隆坚信一点:竞争是一种信仰的较量,是一种进步的途径,是一种生活的方式[1]。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家企业的骨子里,早已被竞争所同化。这本来跟柳州是完全不同的生存方式,柳州生活安逸宁静,这家企业却透露出一种时刻准备决战的姿态。沿着柳江向西望去,山与河千古不变。但坐落在山峰上的通信铁塔,却无时无刻不在打破宁静,像风铃一样提醒着山水间早已落地生根的工业文明。
跟随那台冲压机照片的指引,可以一路追寻到这家企业位于柳南区的河西基地。大门旁边的红砖墙上雕刻着“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八个醒目的大字,在时光的流淌中沾染了岁月的痕迹,传递着一种记忆的沧桑。进入厂门,可见几株椰树摇曳,丛林下的人们则在专心致志地走路。不远处,一幢四层高的红色砖墙建筑肃静屹立。小楼呈现了低-高-低的“凸”字形结构,没有任何花哨的修饰,直白而坦然。小楼后面耸立着一座白色涂装循环塔,就像士兵一样,肃穆地看着远方。而门前开阔的广场,可以一览无余,几只锦鲤在不大的水池中悠然游弋。看上去,这里似乎没有什么要倾吐的故事,也没有任何会引起激动的景象。
不需要言语的描述,这幢红楼就是这个故事的谜面。而门口八个字是它唯一想说的话。